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千人就是一百万两,要是装备三万人,岂不是要一千万两的雪花银?如今的朝廷能拿得出手的现银,也就三五百万,这三五百万可是倾家荡产才能拿出来的。
宫里是有不少值钱的玩意儿,但那些东西的主意,哪个敢打?
以曾涤生为首的读书人,弄出来的风潮沸沸扬扬,可打仗不干他们的屁事儿,这没钱怎么打仗呢?
对此,军机也是没招儿的,云南是有一部分滇铜,但差额依旧巨大,想要内外开战,朝廷必须另辟财源。军机的事情只能做到这里了,余下的事情,就该是皇帝做决断了,有些事儿,军机也不想承担责任的,比如大肆的增加赋税!
要解决军费的问题,其实也不算太难的,只要增加税赋,大清有四万万百姓,一人一两银子,就是四万万呐!这个帐也是读书人算出来的,但实情却不是如此。
江南在杨猛的归置之下,饥民难民的数量在逐渐的减少,但西北、河南、山东、直隶一带却不是如此,连年的战乱、灾荒,对农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一两银子,如今在江南或许能买半担粮食,但在西北,一担粮食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五两银子,寻常百姓家的儿子女儿婆姨,几个加在一起,或许值一两银子,增加赋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对于此事,四色棍的处理方法也简单,问计于杨三哥啊!(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五章 勾连
朝廷问计的事情,对杨猛来说不是很难办,如今他要面对的事情,才真是难事儿呢!
“三爷,这是近期英商运来的金银,只怕天京那边有变故了!”
一堆新铸的金银块,被摆在了杨猛的面前,这些东西虽说粗糙了一些,但打在上面的字迹却清晰可辨,太平天国圣库所藏的金银,只怕英商用这样的金银,也有警告自己的意思吧?
“泰辰,资金的规模如何?岑毓英那边怎么说?”
怕什么来什么,杨猛留着太平天国的目的,可不是让他们与英吉利联手,杨猛的目的是不断增加自己手里的兵权。
太平天国之前也与洋商做买卖的,但他们主要的财源是江宁织工织造的丝绸锦缎,太平天国根本没有现金交易的必要,出了圣库的金银,数量少的话,那也算是正常交易,一旦数量庞大,妥妥的就是军火交易的款项。
“十万两金块,八十多万的银块,还有七十多万的官银和散碎银两。
岑毓英那边的回复是,最近没有大批的洋船进入长江水道。”
听到这样的资金数量之后,杨猛就感觉自己疏漏了什么,没有准确的情报,他一时之间也有些摸不着头绪。
“让子祺来一下!”
“三爷,子祺去了船政学堂,半天的功夫才能赶回来。”
“催一催!不对!这是定金!克里米亚,妈的!咱们忽视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那批军械。
泰辰,安德烈那边。前段时间有没有卖给咱们一批旧军械?”
涉及到了军械。英吉利是不可能把现役的军械卖到大清的。如今的世界军火市场,只有米利坚是出售现役装备,甚至比现役更好的装备,欧美各国流出的军械,大多是退役或是战争之中的缴获。
这段时间,没听说有哪一国有成批量的军械退役,那大批军械的来路就很好猜测了,近期只有克里米亚一场大战。恐怕英吉利许给太平天国的就是这批军械了吧?
“有!咱们弄了两批,英吉利那边也送了一批,但这些枪械的品类杂乱,许多都不是成批的产品,交易了三次之后,咱们给他们提出了要求,将这些旧军械成批量的归置在一起,之后就没有音信了,这是虎门一役前的事情了!”
军械无论多老旧,只要能用、能修。杨猛就收,但不成批量的军械。杨猛是不要的,没想到却在这事儿上出了篓子,英法手中,这样的军械怕是不少吧?
“枪械的质量怎么样?”
“真不怎么样,有些枪械,比褐贝丝都差不少,因为太差,所以咱们这边也没怎么上心!”
这事儿,说白了,还是丁泰辰这边出了纰漏,克里米亚枪械,不可能是不成批量的,很可能英法两国也看不上这些枪械,运送的时候,也就没怎么上心,这两厢一犹豫,结果就出了虎门的战事,英吉利和法兰西那个时候八成已经联手了,再往大清贩卖军火,就不符合两国的利益了。
“妈的!这批枪械的数量不少,很可能已经到了天京一批,让曾左冯三人当心一些,宁可保守一些,不能在前线吃了败仗!
问一问宜良的霍华德,新款德莱赛加装五发弹匣的事情做的如何了?量产的事情做完了吗?
西山那边的十四。号枪械制作的如何了?尽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将十四。号枪械量产,这段时间宜良那边的主要任务,就是建造每年三十万支五发德莱赛的生产线,若是十四。号枪械可以批量生产,直接上一年百万支的生产线!”
这几年的时间,杨猛在云南囤积了大批的新款枪械,如今云南新军装备的是单发的纸壳德莱赛和单发纸壳霍尔,单发铜壳德莱赛和霍尔,在仓库之中,囤积了百万支,可以弹出左伦装铜壳弹的柯尔特,囤积的数量恐怕已经数百万了。
步枪的发展过程,杨猛是清楚的,单发纸壳版的德莱赛,无论在射程还是装弹速度上,都是世界第一的步枪,没有之一一说,这把枪经过杨猛的改装,除了纸壳弹落后一些,已经完全可以称之为现代步枪了。
其实这纸壳版德莱赛与霍尔,跟铜壳版的德莱赛和霍尔,就是一样的玩意儿,纸壳弹,杨猛设计的样子,也完全跟铜壳弹一样的。
霍尔这枪,没什么改造的空间了,但德莱赛不同,加上弹匣和抛壳上弹装置,就是新一代的屠杀工具,一次装填打五发子弹,在杀伤速度上绝对可以称霸一时了。
至于杨猛所说的十四。号枪械,就是他改造了一下的m14,只要这玩意儿能量产,三五年之内,杨猛就能带着陆军称霸世界。
“唉……五发弹匣的德莱赛已经可以量产了,但一年三十万的产量,怕是有难度!”
自打三爷来了广州,丁泰辰不仅要处理五大商埠的事情,还要兼职做杨猛的大管家,如今芷晴夫人在专心带孩子,这些差事都落在了丁泰辰的头上。
上头张张嘴底下跑断腿,如今宜良的新款德莱赛产量,只是一年万余支,一下就是三十倍,又得几百万银子填坑呐!
“叹什么气?将之前的设备改装一下就好,霍尔与单发的德莱赛停产!只留一批维修用的设备就好,恐怕退下来的机械,足以保证每年五十万的产量了吧?
这五发的德莱赛,三十万的产量就好,剩余的机械,弄到西山附近,为十四。号枪械的量产做准备,那盒子炮的样子算是不错了,但钢材太差极不耐用,让葛师傅那边加紧一些,许多东西。我已经给他了。两年之内。量产盒子炮与十四。号!”
与欧美叫板,杨猛没有系统的工业,没有深厚的知识基础,没有纵横七海的舰队,也没有久经战阵的士兵,他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大清四万万的人口。
只要枪械的数量足够,在这么一个年代,谁的手里握枪杆子的人多。谁就是老大,至于海战、炮战之类,都是比不过人海战术的,你来十万我出百万,枪械我比先进,人数我是你的十倍,你就是扛着炮来,怕也不是对手吧?
“知道了!”
三爷的这个回答倒是个省钱的法子,若是停了单发的德莱赛与霍尔,那宜良那边的投入。最多也就几十万,几十万两银子。只能算是小钱了。
“让子祺快些回来,这太平军怕是已经与英法两国勾连上了,岑毓英那边没有回报,很可能他们是在海上交易的,初期的数量应该不会很大,最多五到十万的数目,咱们要快些收拾太平军了!
另外,将咱们在广州和云南库存的枪械整理一下,滑膛枪全部整理出来,这曾左冯的人马还是要装备一下的,先在九江囤积十万条吧!”
由冷兵器升级到热兵器,这死人的数量,就是天差地远了,曾左冯三人合伙,在江南对付太平军,平均一天能打死百十人就不错了。
自打杨猛走后,成千上万的歼灭战,基本在江南绝迹了,多数时候,几千人马厮杀,伤亡的人数也就几百,一旦大批量的枪械被使用,战争初期的死伤人数是最恐怖的,弄不好一天就是几千、上万人,参战的可都是成年的壮丁,就这么被填坑实在是不值得!
换了火枪再打上几年,弄不好死伤的壮丁就得上百万,有上百万人,杨猛组织个远征军都够了,何苦自己人打生打死呢?
自打来了广州,秦子祺也忙得很,暗影的海外事务不少,但三爷那边的事情更多,刚刚在船政学堂,选了一批精通洋文的暗影成员,这边三爷的召唤又来了,匆匆的赶回了广州码头,见了三爷桌上的金银块,秦子祺的脸色直接就变了。
“三爷,可是英法与太平军交易了?”
“嗯!你知道这事儿?”
“刚刚得知,前些日子,有两艘装了火器的海船经过了马六甲,两船火器,数目恐怕有个五六万吧?”
“天京那边有消息吗?”
“那边慢一些,一般得十天才能传一次消息。”
“有了这批火器,杨秀清那厮怕是要开始折腾了,近期能不能派一支血影小队,带着五百睚眦进城?
天京有许多东西,是咱们要保护的。”
“此事不易!若是几十人尚可,几百人很难!
但石达开那边若是出手的话,几千也无碍啊!”
作为杨家最了解三爷的人,一听杨猛的话头,秦子祺就知道自家这三爷,又惦记上人家的圣库了,天京有需要杨家保护的东西?或许吧!
“嗯!你这主意不错,正好试试石相公的心思,让丁叔派三千睚眦,近期让他们蓄发,记着!入城的时候,一定要全副武装,免得被石相公那厮算计了。
三千睚眦,就是那石相公想给老子来上一下,老子也能让天京四门打开,错过了这个好时机,等待太平天国的只是屠杀而已!
船只和地道,你那边的人能办么?”
有些事儿杨猛不必明说,如今的圣库怕是价值在数千万以上吧?留在洪杨的手里,他们只会自己享受,到了自己的手里,在怎么也能周济几百上千万的难民不是?
“这些事儿自影子入了天京就在办了,只要城内能得手,咱们就运的出去!若是天京能有一场大动乱,却是再好不过了!”
影子,三教九流无所不容,盗墓贼、矿工也是有的,挖个地道兀的,难不住影子的人,而且影子在天京的地道,那可是能走马车的。
“哼……到时候肯定是要大乱的,这样吧!近期查一查杨秀清和韦昌辉属下的人马,若是可用不妨拉拢一下,毕竟白白的死在内讧之中,不如死在御晦的战场上。
港岛那边的林李也要给他们一些警示的,这东王府与北王府的直属人手,最合适不过了!
你差人将军械之事,泄露出去,曾左冯都要知晓的,前些天朝廷问征税之计,我这边恰好有了谋划,这事儿还是需要曾左冯相助的!”
正正经经的大战,其实并不多,很多年难得一遇的,许多时候的战争,都参杂了太多的阴谋诡计,在杨猛的手里不仅太平军是炮灰,就连千挑万选的睚眦也一样是炮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才是政客,许多时候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这事儿简单,三爷,要不要坑害和春一把?”
对于江南大局的把握,秦子祺比杨猛仔细的多,杨猛话里的阴意,秦子祺大多时候,是可以轻松理解的。
“托明阿或是和春都成啊!大溃败就好,莫要弄得全军覆没,那样一来,朝廷就要吓破胆喽!”
对于朝廷,恐吓也是一种手段,但朝廷的承受能力有限的很,只怕弄巧成拙呐!
“苏浙的冯桂芬!”
“呵呵……办吧!”(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六章 估税
都说年关难过,可大清朝廷刚刚过了年关,先是有英法美俄三国要求修约、传教、赔款、割地,后又是席卷整个大清的应战之声,这些对于朝廷来说,还好接受,至多装装聋子、傻子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即使过不去,拖延一段时间,也是很容易的。
嘴上、耳中的责难,这才刚刚有些消停,江南那边就传来了,让人震惊的消息,英法洋夷与长毛贼勾连在了一起,大批的洋枪、洋炮被卖进了长毛贼匪的巢穴天京。
对于这事儿,朝廷起初是不信的,这事儿也很好判断,只有江南的曾左冯说起了这事儿,很可能他们是知道了肃顺的八旗新营,装备了三千火枪的事儿,想要谎报军情,套取朝廷的军费呢!
朝廷本就对曾左有所提防,给湘楚二军买枪这事儿,就是打死朝廷也不会应允的,本以为这事儿只是曾左的手段,可没曾想,一月的时间不到,先是托明阿后是和春,都被长毛贼的火枪队打败,经此一役,托明阿手下原属江南大营的绿营兵算是完全的废了。
和春的江北大营,战后拢起的人马只有战败前的四成不到,许多绿营兵慑于火枪的威力,都半路做了逃兵。
这事儿也不算是朝廷的疏忽,只能算是应对不及时罢了!但原属江南、江北大营的绿营兵,仅剩了四成,这样的结果却是朝廷不好接受的。
苏浙连续的大战,好在有冯桂芬的人马救助,不然这托明阿与和春。就要全军覆没了。但少了托明阿与和春的那几万兵马。苏浙一带的合围之势,已经算是被破了,好在长毛贼战败了和春二人之后,就回师西进了,不然苏浙难保啊!
慑于长毛贼火枪队的犀利,皖赣的局势,也出现了大变,曾左的湘楚二军。撤出了许多地方,只能固守围困长毛贼了。
若不是长毛贼西进,若不是广州的杨猛做出了正确的部署,这铁壁合围的法子,就要功亏一篑了!
而杨猛派出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刚熟悉了一个月枪械的肃顺所属八旗新营。
肃顺入苏浙的时候,也与长毛新秀李秀成过了几招,死伤了三千多新营的人马,而斩下的首级却有七千余,这样的战局在杨猛看来算是败了。这两万余八旗新营的战力,足以对抗四五万的太平军。折损三千人马,只弄死了李秀成七千人,虽不是惨败,但败得也不怎么好看。
但这样的战局在朝廷看来却是大胜了,本来肃顺有完胜的希望,但这厮的运气不好,遇到了杨秀清新组的洋枪队,那三千死伤,多半是由洋枪队造成的。
白白的损失了三千人马,杨猛直接差人去苏浙一带,强行打了肃顺三十军棍,这三十军棍打得肃顺皮开肉绽,过去的杨猛亲随,也狠狠的骂了肃顺一顿,挨了打、挨了骂的肃顺,也是怒火中烧,一下就把杨猛告到了朝廷。
这次损兵折将,罪责不在他肃顺身上,若不是遇到了长毛贼的洋枪队,这八旗新营首战必然是一场大捷的!他肃顺好歹是宗室,当着满营两万余人的面,被暴打一顿,肃顺就是修养再好、城府再深也受不住啊!
身在广州的杨猛也是不依不饶,肃顺告状的折子上去了,杨猛直接就上了请杀肃顺的折子,跋扈的杨老三这几个月可没怎么杀人,只因为肃顺指挥不利,就要宰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