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还会帮她在四方酒楼制造言论。
反正颜家现在是霉运当头,再添上一笔苛待儿媳妇孙女的罪名,无非是更臭一点儿。
只要娘亲和她的头顶香香的就行了。
高氏摇头,“越说越没边了,还听不听了?”
颜十七连忙正襟危坐。
乔嬷嬷这才开了腔,“所谓的两公两侯,两公是指卫国公和定国公。卫国公是马上打下来的封号,老卫国公又尚了公主,地位自然非同一般。至于定国公府,走的是文谋,最荣耀的就是出了一位智后。”
“呀!”颜十七惊叫,“定国公府是智后的娘家啊!那么,其地位应该是比卫国公府还荣耀了。”
高氏道:“不尽然!定国公府不同于一般的皇亲国戚,从智后活着的时候起,定国公府就很少涉足朝堂之事了。智后临去前,更是严令定国公府的人,三代以内不可入朝为官。”
“智后真乃神人也!”颜十七由衷的感叹。
高氏眸中含笑,“可很多人都认为智后对自己的亲人太苛刻呢!”
颜十七道:“不对!这是保护!定国公府的子孙,若是仰仗着智后的威名在朝中做官。难免会生出飞扬跋扈的性子来。关键的,一旦被有心人拉拢和利用,那可就是抄家灭族之灾了。所以,不准他们入仕,也就可以让他们置身事外了。三代之后就不同了,智后的威名基本上已经淡化了。想要入朝为官,那就得凭真本事了。”
乔嬷嬷笑不拢嘴,“世间男儿都没有咱家姑娘这番见识呢!”
高氏淡然道:“还行!大事面前不糊涂!”
乔嬷嬷道:“不过听说,如今的定国公世子可是个惊才艳艳的人。都道是,不能出仕为朝廷尽力,着实可惜了。”
颜十七手托腮,中指在腮颊上画圈圈,“定国公府,好像是卫国公夫人的外家吧?”
乔嬷嬷咦了一声,“姑娘连这个都知道?”
高氏倒并不奇怪,“松儿是跟赵大人一路进京的,她既是跟在他哥哥身边,知道赵大人的一些事情也并不奇怪。”
颜十七道:“卫国公夫人是智后的外甥女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吧?”
乔嬷嬷笑道:“自然不是了!这两大国公府说完了,接下来就是两大侯府了。镇海侯府的人,姑娘在莒州的时候是见过了的。镇海侯世子在京城也算是响当当的了。但镇海侯府最厉害的还是因为出了个太子妃。”
颜十七摆摆手,“不想听到镇海侯府的事情。嬷嬷还是说说那安邦侯府的事情吧!”
乔嬷嬷道:“据说安邦侯是从西北发家的,也是马上挣来的功名。但安邦侯府较比着镇海侯府来说,要低调的多。虽然安邦侯府也是出了一个王妃的!”
“王妃?”颜十七蹙眉,“哪一个?”
京中的权贵可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啊!
扯出一头,就能提溜出一长串来。
正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乔嬷嬷道:“那便是阚女官的另一个徒弟,瑞王妃。”
“哦!”颜十七有些小小的失望,还以为是沅王妃呢!
若是沅王妃,那么沅王和太子可谓是势均力敌了,才会有热闹看啊!
她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心理上,总隐隐的希望有人能够对抗太子这一方势力。
皇上这制衡之术,用的明显不好啊!让太子一方独大,就不怕太子把他这个爹一不小心给架空成太上皇吗?
究竟是皇上没有学好,还是她外祖父没有教好啊?
高氏道:“别小看了瑞王府!瑞王虽然是个闲散王爷,却是当今皇上唯一的亲弟弟,也是智后当年最宠爱的小儿子。所以,瑞王爷在当今皇上的心里,重量怕是比那些个皇子还重呢!”
颜十七扯动唇角笑笑,“娘亲好厉害!当初在莒州见到瑞王的时候,就断定他这个国姓爷不简单。没想到,真让娘亲猜准了。周瑞不过是化名,真实的身份可不就是当今瑞王爷嘛!”
高氏道:“若非有了莒州的渊源,当日在南城门,瑞王又怎么会为你说话?所以,以后见了瑞王妃,可是要恭敬点儿。”
颜十七微微点头,“知道了!说起来也奇怪,阚雪净两个徒弟,一个嫁给了侄子,一个嫁给了叔叔,这不是明显的差辈吗?”
高氏叹气道:“皇家从来都不讲求的!何况,只是师姐妹,就是亲姐妹,怕也没什么的。”
“好吧!”颜十七放弃纠结,“再来说说瑞王妃的娘家吧!刚才那个锦衣卫头头是瑞王妃的弟弟吗?”
高氏瞪大眼睛看她,“你盯着人家年轻男子看做什么?”
难不成这丫头有了思嫁的心思?
只一眼,应该相不中那安邦侯世子吧!
女儿大了,也开窍了,这亲事怕是真要提上日程了。
只是,这亲事可是马虎不得,既然打定了要好好挑一挑,那还是早下手的好。
高氏暗暗下定了决心。
颜**囧,“没有的事!我只是看到颜清雅看的两眼放光,这才好奇的!”
她这打听安邦侯世子的事情,娘亲该不会认为她相中了人家吧?
这次,可真是糗大了。
乔嬷嬷道:“据老奴打探来的消息,安邦侯世子的确是在锦衣卫中任职的。据说官位还不低,好像是锦衣卫指挥同知。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当然,年龄也不小了,婚事上却也一直拖着。都说是挑花了眼,不知道要找个啥样的了。”
高氏道:“那颜家恐怕就更没戏了!以颜家的地位,安邦侯府怕是根本瞧不上眼。”
颜十七见高氏的注意力不在她身上了,不觉松了口气,“清雅也算是二品大员的女儿,地位还不够吗?那要照这个找法,安邦侯府的那个世子恐怕要注定打一辈子光棍了。”
高氏淡淡的道:“二品大员的女儿,地位的确不低了。但是配安邦侯世子的身份,还是低了点儿。当然了,嫁到安邦侯府,配别的人应该还是可以的。”
颜十七不由得蹙眉,“京城嫁娶,门第观念这么强吗?”
高氏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有些人家穷讲究呗!你放心,那些把门第看的很重的人家,娘亲是断不会把你嫁进去的。”
颜十七俏脸微红,“嫁人这么复杂,十七才不想嫁呢!哪有在娘亲身边这么舒服。”
高氏微微叹息,“在莒州的时候,因为你的痴傻,娘亲的确是想留你一辈子的。但是,现在,你既然已经全好了。还是得走嫁人这条路的!娘亲,毕竟不能陪伴你一辈子。”
“娘亲!”颜十七偎依到高氏的身上。
乔嬷嬷笑道:“为此,太太还专门让老奴去打听着,京城二十岁左右的才俊有哪些呢!说起来,也是奇了怪了,以前,男子十七八岁大多都已经成家了。现在倒好了,男子动不动二十五六还没定亲的,居然还不老少呢!”
颜十七哭笑不得,“敢情嬷嬷对两公两侯的事情知道的这么清楚,也是因为打听他们家的未订婚男子的目的去的啊!”
乔嬷嬷道:“姑娘也别不好意思,只是打听一下,也没定下来。”
颜十七本来没觉得什么,此刻被她一说,就不受控制的脸红了起来。却仍然厚着脸皮道:“那嬷嬷可得打听仔细了,到时候给我找家好的,最好能找个入赘的。”
“扑哧——”高氏就笑出声来,“有本事的男人,谁愿意入赘?”
颜十七道:“那嬷嬷就别打听有本事的男人了,打听没本事的呗!”
高氏捏捏她的腮,“越说越跑没边了,是吧?”
颜**叫着疼痛往后躲。
乔嬷嬷又道:“据老奴打听的,这京城最优秀的男儿,除了皇家的,可真就集中在这两公两侯呢!镇海侯世子稍小一点儿,其他三家的,年龄还都相当,都在二十五岁左右。若不考虑门第,倒是跟咱家姑娘很相配呢!”
高氏摇头,“世子爷都不合适!咱小门小户的,就算入得了那些个门第,怕是也会受欺负呢!”
乔嬷嬷道:“赵大人不是世子呢!卫国公府的世子爷早已经娶妻了,而且年龄上也大很多。”
高氏叹口气,“赵大人虽然不是世子,但现在的权势,怕是世子都比不上呢!又是公主之后,还跟智后有着血亲关系,只怕是比那三个还挑剔呢!不然,也不会到了现在都还没娶亲了!”
颜十七听着这主仆一唱一和,忍不住的腹诽,这样子当着她的面,讨论她的婚配问题,真的好吗?
若是讨论别人,她也就忍了。
关键是讨论来,讨论去,居然绕到了赵翀的头上,她觉得自己不说点儿什么,似乎难以平复心里的平静。
“也或者,是没人相中他呢!那样的人,整天冷着一张脸,谁敢嫁?我就是觉得,他极有可能是被挑剩下的。”
乔嬷嬷大笑,“什么事情,到了咱姑娘嘴里,就都不是那个味了。她这么一说,也不觉得那四大公子有什么过人之处了。”
高氏抛了个眼白给颜十七,“别顺着她说话!人家四大公子,哪有人家挑他们的份儿?挑中了谁,谁不欢天喜地的?你也就拿挑剩下的来安慰自己吧!”
颜十七撇嘴,“听娘亲这话,还希望我去争取不成?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女儿我如此的才貌双全,配他们任何一个都绰绰有余呢!娘亲觉得哪个好,我去给您拉来。”
高氏抬手做拧人状,“皮痒了,是吧?”
颜十七嘻嘻笑,“娘亲是对自己的女儿没有信心怎的?”
高氏叹气,“不!我对自己的女儿很有信心!是压根儿瞧不上他们!觉得他们或许都是青年才俊,但他们的家世并不配我的女儿。”
颜十七便笑翻在了高氏的怀里。
在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吧!
豪门权贵,自认为高高在上,对于比自己门第低的,可谓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殊不知,在低门矮户看来,也是瞧不上他们的。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卖女求荣之心的。
至少高氏,是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嫁进高门大户里受欺负的。
本来平稳行驶的马车,突然紧急停住。
颜十七幸亏是在高氏怀里,被高氏紧紧抱住了,不然肯定又得撞到车壁上。
乔嬷嬷抚着撞疼的额头,厉声道:“外面怎么回事?”
李三道:“主子受惊了吧?外面突然跑出来一个人来,马车为了避让,不得不紧急停车。”
高氏拧眉道:“可有伤着人?”
李三道:“没有!人都疯了似的往一个方向跑了,好像是皇城那边,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大事?”
高氏道:“那让马车走慢点儿吧!千万不能伤了人。无论伤了谁都会是麻烦。”
颜十七稳住心神后,忍不住的叹气,“乘坐马车,也得提心吊胆的。真是让人头痛啊!李三,你问问,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高氏道:“你呀!转过年都十九了,还是这么孩子心性。”
颜十七笑笑,“只要在娘亲身边,孩子永远都长不大的。我就是好奇嘛!何况,多知道些京城的风向,总没有坏处的。”
乔嬷嬷道:“主子就别拘着姑娘了!高家如今的地位,虽然老爷子并没有出仕,但三天两头被皇上叫进宫里,也足以让人不容小觑了。往后府中,怕是会收到各种帖子。姑娘怕是也会交几个兴味相投的。若是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那在小姐妹之间怕是就被动了。”
高氏道:“也是这个理!有几个手帕交,将来在婆家有什么事情,不好回娘家讨主意的时候,也可以跟小姐妹们说道说道。”
颜十七撅了嘴巴道:“娘亲怎么现在一心想着我嫁人啊?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娶儿媳妇回来,让我给腾地方啊?”
高氏失笑,“听听,这还有了危机意识了!”
车厢上响起敲击声,李三的声音传来,“回主子的话,这些人果然是跑去皇城看热闹的。据说有人告御状,状告当今国舅爷崔尧草菅人命。”
“呀!”颜十七惊叫出声。
高氏诧异的看了颜十七一眼,“权贵之家,草菅人命也是常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常事?”颜十七喃喃道。
高氏拍了拍她的小手,“哪个筐里没有烂杏子?就看事情捂不捂得住吧!崔国舅这怕是得罪了硬茬了,被人揪住小辫子不放,事情可就没办法轻易摆平了。”
颜十七冲着车厢道:“怎么个草菅人命法?可有问清楚?”
李三道:“说是当今国子监忌酒状告崔国舅毁了他儿子,让皇上为他做主。”
第一百四十二章 内情()
第一百四十二章 内情
高氏蹙眉,“这是在外面起了冲突,打架打出人命了吗?”
颜十七冲着报晓丢了个眼色。
报晓楞了一下,道:“奴婢在外行走的时候,曾经听说过一些国舅爷的传闻,不知当讲不当讲。”
高氏道:“说来听听!”
报晓道:“奴婢曾经听说,咱们这国舅爷是好男风的!不仅如此,还喜欢收集漂亮的男童豢养着。”
“嗯?”高氏挑眉。
乔嬷嬷捂脸,“哎呀!当着姑娘的面,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说了。免得污了姑娘的耳朵。”
颜十七道:“我知道好男风是什么意思,就是男人喜欢男人嘛!当初我会从莒州偷跑,还不是担心那个赵翀也有这种嗜好,以为他是对哥哥有想法。所以,才会想跟去看着哥哥的。”
乔嬷嬷呆愣。
高氏摆摆手,“无妨的!她都这么大了,有些事情避着她,未必是对她好。何况,有些东西是捂不住的!让她知道人心的险恶,也好早点儿提防。”
颜十七笑,“娘亲英明!”
高氏道:“别给点儿染料,你就开染坊啊!有些事,在外围看看热闹就好,切不可多管闲事。”
颜十七道:“娘亲放心好了!你女儿我又不是侠女!看来,当今皇后虽然是智后的高徒,却没有学到智后的精髓啊!”
高氏叹气,“大顺朝毕竟也就只出了一个智后!那是无人能及的!”
颜十七道:“人比人气死人!同为后,智后就能约束住自己的娘家人。当今的崔后却把娘家人惯的不成样子呢!”
“惯子如杀子!老人们说得对啊!”乔嬷嬷感慨道。
颜十七转动眼珠,“莫非国子监祭酒家的儿子长的很是俊俏,被那崔尧给掳了去?”
报晓道:“据奴婢所知,当今国子监祭酒乃是探花出身。是除了赵大人以外,另一个被皇上夸奖长得好的探花。”
颜十七扯动唇角,“如此,那怕是有热闹可看了。”
赵狐狸说过,等皇后的千秋节过了,就会动那崔尧。
如今这事直冲着崔尧而来,莫非就是赵狐狸的手笔?
国子监祭酒的儿子被崔尧给祸害了,究竟是怎样的悲催事呢?
能够告到皇上那儿,想来事情不会作假了。
高氏眉头似蹙不蹙,“国子监祭酒乃是官,官告勋贵,的确是有热闹可看了。而且还是擂鼓告御状!这件事,明显的是闹的人尽皆知了。皇上肯定是要斟酌着处理了。崔国舅这跟头怕是栽定了。”
“那会栽多大的跟头呢?能砍头吗?”颜十七巴巴的问。
“你是不是盼着他砍头啊?”高氏好笑的看着她。
颜十七想也不想的点头,“哥哥没告诉娘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