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鼎-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案上,就有着数个火铳。

    话说大军作战,彼此厮杀,各有胜负,不可能武器没有流失,这就是为什么王弘毅不造大炮的原因。

    这人恭谨的回答:“主公,这火器细致,但是只要给臣点时间,也可以仿制出来。”

    “加快时间。”郑平原说着。

    不但是自己,吴军肯定也弄到火铳,必须加紧仿制。

    听着这人应着,郑平原挥手让他退下,心里才安定点,就听到荆南派人过来求见自己,郑平原就心里格了一下,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片刻,在一个亲兵的引领下,一个青年人,出现在了郑平原面前。

    “标下拜见侯爷,侯爷,郑大人派标下过来,给您送来一封书信。现在荆南局势危急,各郡县大族频繁联系,大有祸『乱』之流,还请侯爷尽快带军返回,以安『乱』局!”这青年人到了郑平原跟前,立刻拜倒在地,飞快说着,高举信件。

    心下不安,郑平原示意旁边的人,将信取过来。

    立刻有人过去,接过这人手中的信,转交到郑平原的手中,郑平原打开一看,是叔父的手迹,说的也是这事,顿时脸『色』大变。

    “回去告诉叔父大人,让他这段时间稳住,本侯很快就会带着大军回去。好了,把他带下去吧!”

    郑平原说着,摆了摆手,吩咐营中的军士,将这人带下去。

    此刻,营帐内一片寂静,大家都是沉默不语。

    大军来到江陵,就败了一仗,虽说胜败是兵家常事,可也影响巨大,现在就是基本盘不稳了。

    当年可交出江陵,现在再失了荆南,却是真正是无路可走了。

    一连两日,江陵城一直沉浸在战后低『迷』中,根本没有再发动一次进攻。

    整个江陵城内,除了楚军大营里一片愁气,吴王魏越的帐下,也是难得安宁。

    江陵,吴王营寨内。

    魏越背着手,在大厅内来回的走动着。

    双眼望着厅外的方向,眼睛里带着血丝之『色』。

    “士气低『迷』么?”魏越皱着眉头,心里虽堵的慌,可却一点想要认输的想法也没有。

    魏越自然知道,胜败无常的道理,这一次虽败了,可吸取教训,未必不能将局势再次扳回来!

    “传本王命令下去,犒劳三军,准备接下来的大战……”魏越吩咐着,顿了一顿,又令:“令工匠快速仿制,迅拿出成果,不然,孤必抽杀之。”

    江陵郡城外,河道上。

    旗帜招展,大船已在河道上,准备就绪。

    无数的楚军水师,此刻正在向船上搬运着东西,郑平原望着这些正在忙碌的士卒,脸『色』很是凝重。

    郑平原的身后,站着几员将领,都是这次随他到江陵这边的水师大将。

    其中身形高大,面目威武,正是荆州水军大都督赵景。

    此时赵景脸『色』,也是凝重铁青。

    “赵卿!”

    “唔?”赵景浑身一颤,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主公有何吩咐?”

    郑平原脸『色』阴沉语气沉重,问着:“我军撤退后,吴军必不能守,可现在情况,我军不得不后退,不然后方就要着火——你说,撤退后,你能守住江面吗?”

    郑平原在离开荆南前,做过一些部署,留在荆南的军队也不少,可即便如此,在遇到这些大变后,还是显得留守的士卒太少了。

    眼前的这些,才是荆南的精锐之师,郑平原为了这次能击退王弘毅,可谓是将精锐之师全部带了出来,结果造成了后方空虚。

    荆南的各大世家也是个大问题,当初郑平原退守到荆南,就是因为自己是荆州大族子弟,又有着名正言顺管辖之名,而即便他后来当上了楚侯,荆南地方的世家,还是难以掌控。

    自收到荆南的消息,郑平原紧急召集了众将,在商量过后,大家一致决定,离开江陵,返回荆南!

    虽已经打算离开江陵,但这次出来,不仅什么都没有得到,还损兵折将狼狈而归,此刻的郑平原,不禁有些无奈。

    相比起自己来,吴王魏越显处境更加不妙。

    这一次失败撤回吴越,只怕刚刚平定下来还未稳定的吴越,就要再起波澜了。

    而且自己撤退,吴王魏越会不会怀恨在心呢?

    事到临头,心中自然还有忐忑。

    “主公,蜀军之胜,在于火器,这次大战,蜀军水师也折损不小,我军回去后,只要也装备上火器,自然就可抗衡。”

    “而且,就算我军撤退,吴王自然愤怒,不过愤怒之余,还是会和我军联合——不联合,我军和吴军都无法相抗。”

    “因此主公不必过于担忧。”听着这话,郑平原点了点头,紧皱眉头,来回度步沉思。

    过了片刻

    “主公,一切都已准备妥当,是否立刻起拔?”耳边传来都督的询问,郑平原收起思绪,望向河道,发现果然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即刻起拔!”郑平原平静的说着,虽然这时,内心翻滚着,却只有这铁青的平静,才能应对此时的心情。

    随着郑平原的一声命令,楚军水师所乘的大船,慢慢离岸……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三章 劝进(上)() 
“报!”

    江陵城内,有人急急忙忙的进来禀报道:“大事不好了,主上!小的刚刚得到消息,楚侯已带着楚军,乘坐大船离去了!”

    “你说什么?”

    吴王魏越猛地站起来,一脸的不敢置信:“你再说一遍!”

    “大事不好了,主上!小的刚刚得到消息,楚侯已带着所有楚军士卒,乘坐大船离去了!”亲兵重复着,向上焦急说着。

    “本王不信,待本王亲自去观!”连外袍也来不及披上,吴王魏越大步流星,三步变成两步,两步合成一步,向着城头而去。

    待吴王魏越来到城头,向着远方眺望,哪里还有什么楚军营地,只有远去的一众战船!

    本来就受惊的他,这时再也支撑不住,原本原本苍白无比的脸上,陡的泛起一抹诡异血红。

    “郑平原,你好啊!”

    对着远去的楚军战船,连说了几个“好”字,吴王魏越忽的一阵天旋地转,身子摇晃了几下,猛地倒了下去!

    “主公!”吴王魏越身旁的官员都是大惊失『色』,离他最近的那名大将,慌忙飞快上前一步,正好扶住跌倒下去的吴王。

    “主公!”

    “快,叫军医官过来!”

    官员此时都显出慌『乱』之『色』,有的人去叫军医官,有的人守在这里,寸步不离。

    上一世,吴王魏越,没能突破朝廷的牢笼,生生虎困于笼,耗尽气运。

    王弘毅完全成为阶下之囚,二人甚至连互斗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世,王弘毅命运大改,吞噬龙气,平定蜀中,威名远播,吴王魏越同样杀伐决断,自称吴王,一时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尽大燕气运!

    现在吴王魏越还是棋差一步,到底还是支撑不住,不仅兵败,而且更是因盟友撤离,而使得自己当场昏厥过去。

    上一世,吴王魏越在朝廷势微后,被各方诸侯『逼』迫得呕血而亡,这一世虽未呕血,却也受到沉重打击,本来吴军大营内,就弥漫着忧愁,此时人心更是慌『乱』起来。

    可以说,魏越昏厥,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积攒了两日的低落士气,一泻千里,再无挽回可能!

    军医官来的很快,在为魏越号过脉后,说是急火攻心所致,一会会自动醒来,众官员这方心情略松。

    在军医官的指点下,小心翼翼的将魏越抬下城楼,用马车缓缓的送回宅第休息。

    将魏越安顿好之后,众人谁都没有离开。

    除了负责防御的将领,众人在外面等候着魏越醒来。

    半个时辰后,魏越悠悠醒转过来。

    “诸位大人,主上请你们入内。”里面服侍着的内侍走出来,对着守候在外面的众人说着。

    众人急忙入内。

    到了魏越近前,众人见已经醒转过来的吴王殿下,脸『色』很是不好。

    面如白纸不说,脸上更是光泽全无,仿佛一时之间衰老了几岁。

    不过,正如军医官所说,魏越身体并无大碍,刚才只是急火攻心,醒转过来,再喝上几味『药』,也无碍了。

    此时,他的气息还算平缓,只是明显力度不足。

    看众人入内,魏越张了张口,却只发出嘶哑的声音。

    “主公!”

    “主上!”

    众人都再次心下一沉,都立刻下意识的看向军医官了。

    “快!快取清茶来!”军医官大喊的说着。

    早有内侍捧着茶盏靠过来,军医官亲自接杯在手,服侍着魏越喝下多半杯,直到魏越挥手,才退到了一旁。

    “诸位卿家,本王,晕厥了多久?”仍然有些嘶哑着嗓子,说话吐字清晰多了。

    魏越示意内侍将自己搀扶着坐起来,目光扫过眼前的诸人,问。

    “主公,已是一个时辰。”有官员说着,算上路上的时间,找人的时间,昏厥的时间,差不多就是这么长了。

    “楚军……咳咳!楚军水师,可是已走远了?”魏越干咳了几声,又问着。

    “主公!郑平原背弃盟约!实是可耻小人!主公一声令下,臣愿带兵,去追剿郑平原!”将领中有人愤愤不平。

    魏越之前,又何曾没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眼下不成。

    本来就已打了败仗,盟友又突然起拔而去,面对败坏的局面,再树立一敌,怎么可以?

    只要将这场风波平复下去,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郑平原!

    当务之急,是回吴了。

    此次大败,已去了取胜之机,回吴晚了,只怕连老巢都将不复存在。

    摆摆手,魏越淡淡的说着:“郑平原……不用去理会他了。”

    “主公!”

    “本王有更重要事情要去做。”魏越将上半身靠在塌边的墙面上,即刻下达了一道命令。“令所有士卒,收拾行囊,吴军所有将士,不可再此继续逗留,收拾妥当后,与本王一同撤离江陵,返回金陵。”

    “主公……”

    “去吧!”

    有些人想说点什么,可一想到如今军中情形,都止了口。

    大军随即准备撤离。

    “主公,可要趁势进攻江陵?”这消息当然隐瞒不了人,在蜀军大营的中军帐内,有将领询问着。

    王弘毅只是淡淡一笑:“卿家不必忧心此事,让吴王撤去吧!”

    吴王魏越退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吴楚联军分开,兵败就是迟早的事,再说,士气已低落到一定程度,没有凛冽军魂的队伍,有何可惧?

    只有江陵一地,就和大海中的浮萍一样,无有凭依,被蜀军包围着,这样的郡城,留之何用?

    王弘毅已占据了荆北大半土地,吴王魏越在江陵孤木难支,即便魏越占住这里,也早晚要让出来。

    魏越是不得不退兵,再晚的话,魏越就要担心吴越之地生出变故了。

    王弘毅也没有心思留下。

    水战虽胜,但是蜀的水师也折损很重,困兽尤斗的话,说不定还生出变数。

    “主公这样说,臣安心了。”这人行礼说着。

    撤退途中,魏越的身体状况,一直欠佳,上马时,险些跌落下来。

    “主公,请您乘坐马车,赶赴河岸。”有官员劝着。

    虽从城中到河道大船之上距离不远,但以魏越现下的身体,却是折腾不得。

    “就依卿家。”此刻的魏越,脸『色』有些发白,身体都站不挺直,明显是眩晕感还未彻底消散。

    “来人,快为主公备马车!”官员低声向附近护卫喝着。

    魏越登上了吴军水师战船,目光注视着渐渐离开的城池,心中的不甘,几乎要将他整颗心都要燃烧起来了。

    吴楚两军的相继撤退,动静着实的不小。

    吴军一撤走,立刻消息就传到了王弘毅的耳朵里。

    王弘毅听了,自是心情不错。

    当即吩咐下去,命一军,进入江陵,开始接受江陵的事务。

    吴军临走前,虽然没有屠杀百姓,可将一众物资,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店铺、街道,都有不同程度损坏。

    官员将这事情,回禀给王弘毅。

    王弘毅沉『吟』片刻,说着:“调拨一些粮食来,救济穷苦无粮的人,让他们以工代赈,重新修补破损掉城墙,修补街道。”

    “江陵的原本官员,留下的可以登记官籍,但是降三级使用。”

    “秘文阁培养吏部进行官员任命,迅速掌握情况,不可使之扰民。”

    顿了一顿,又说着:“令秘文阁加快仪典的排练。”

    襄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

    “以天下言之,重在襄阳……”

    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商家必争之地,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对临时的首都来说,交通方便,控制南北,就是不错的地点。

    “主公,传回情报,说是丁将军已率其部,进入了交州境内,现在正在开始平定交州众郡,打开通向荆南的道路。”十三司的人报告的说着。

    王弘毅默默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垂正十六年十月七日,江陵落到了王弘毅手中。

    江陵获得,就有着完整的荆北之地,地盘和军队扩大,声势雄壮。

    蜀国公的称号原来还觉得很不错,但是却不太适宜了。

    原本就有不少人认为,王弘毅这时应该称王,只是被压住了,现在风声一放出去,立刻就有着无数人雪花一样的奏章——劝进王位。

    这时代,从龙之功和拥立之功,却是万万不能错过。

    甚至有的偏激的,还请王弘毅立进九五之位,以应天下人心。

    垂正十六年十月十三日

    张攸之率众进谏,说:“主公疆土日广,政事日繁。今非昔比,蜀国公名号已不相应了。圣人曰:‘其必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以主公威名德行,宜早日称王才可应天顺民。”

    王弘毅听了,只是沉『吟』不语。

    虞良博进言说:“主公可曾听得市井谣谚么?连小儿都说:王有王,天下园。这正应在主公身上,主公在此称王,既是天道所诣,又是民望所归,乞主公不要推辞。”

    文官武将一齐恳请,三请之后,王弘毅首肯应允。

    顿时,以襄阳为中心,大批调动物资,采购大木,进行装修宫殿,建立高台,这对国家来说,还算不上大兴土木,但一旦完工,就可牺祭天地,告报四方神明、列祖列宗,登基称王。

    ————

    身体有反复,不单是感冒,今天又去检查了一次

    回来医生叮嘱多休息,还是勉强码了一章

    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七八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三章 劝进(下)() 
魏越立在船楼上,看向两岸。

    此时天尚未大亮,船上挂着船灯,这时,魏越已经恢复,神『色』冷漠,眼神深邃,目光落在左右岸上的树木。

    不远处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