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怀祯对护送的说:“护送到新城交五门、涿县交五门、固安交五门。要当地驻军写一个收条。传我的命令,各城在接受到红衣大炮以后,各派使用红衣大炮四倍的人,学习使用红衣大炮。”
陈奏庭安排完了红衣大炮的事情,就传令各部队向后转,押着俘虏兵,到定兴城去。大顺部队运红衣大炮的就让他们在后面慢慢来。
将军们都很兴奋,象这样打仗,人越打越多,太好了。
只是那些俘虏兵还在担心,一些战士告诉他们,我们很多还不是俘虏兵,现在在大顺的部队,照样立功。有的还提拔起来,当了军官。俘虏兵也在暗暗比较:清军女真兵凌驾于汉军八旗之上,汉军八旗凌驾与汉军绿旗军之上。还是回到汉族军队里,才有平等的地位。
八月八日,陈奏庭的部队离开定兴城,向徐水前进。到了中午,到了徐水城下。徐水城离保定城不远,保定历来是军事重镇,如果是以前,打徐水,就要考虑保定支援的问题。现在陈奏庭知道,他们前后两批攻打的清军,部队都是从保定调兵北上。陈奏庭吃定了保定兵力不足,不会派兵北上支援徐水。
徐水城的守军早就通过一些路过的商人那里知道,上次调兵北上的清军,女真人几乎全部阵亡。可惜这些商人,在路上碰见了运输红衣大炮、粮食的清军,没有人对他们说过大顺军队在路上消灭清军的消息。加之多尔衮对北上的清军有时间的限制。清军的纪律也是十分严格的,战场违纪极有可能军法从事。
清军徐水的守军只有五百人,见大顺兵临城下,很快就包围了徐水,只得暗暗叫苦。
徐水的清军是汉军八旗,汉军八旗对清军的忠诚度,比后来投降的大顺部队,忠诚度要高得多。因为他们看见明军打不过清军,后来的大顺军队也打不过清军。跟着清军可以夺取天下,夺取天下,就可以建功立业。不过,最近李岩的部队,打清军叶臣、打山西北部的清军,现在又打到北京附近,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加之李岩的宣传部队,把汉军八旗暗藏在内心深处的民族意识调动出来,把女真人战无不胜的信念打掉了。
陈奏庭命令部队喊话了。
“清军兄弟们,我们是李岩指挥的大顺部队,你们被包围了,抵抗是没有用处的,放下武器,投降吧!”
徐水的汉军八旗的头目喊:“大顺的兄弟们,不要着急,让我们商量一下!让我们商量一下!”
这个头目派人去把徐水的知县和县里的几个其他官员叫来,把自己部队的一些小头目叫来,商量是抵抗还是投降。
知县说:“你们估计城外有多少大顺军队?”
汉军头目说:“据几面的包围情况来看,估计有三万多人。”
知县说:“你们只有五百人,加之周围的州县都调兵北上,没有人敢于来支援你们。调老百姓来守,还要担心他们打开城门,帮助大顺的汉族军队。如果我们坚决抵抗,是女真人可能要屠城。城里是汉族人,城外的汉族军队是不会屠城的。但是屠杀你们军人还是可能的。我建议还是投降算了。”
其余的大小头目都摇摇头说:“五百人对三万人,他们还有火炮,我们哪里是对手,投降也不丢面子,都是汉族人。”
第四十六章 清多尔衮
第四十六章清多尔衮
明朝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帅兵十三万征明始进兵极为顺利接连攻下了锦州、松山、大小凌河、连山、塔山七城。并致书宁远明朝守将袁崇焕要他投降。那里知道袁崇焕坚定了城中将士抵抗清军的战斗意志,撤退城外老百姓进城坚壁清野。对努尔哈赤进行了坚决抵抗。在坚守了两天后,清军伤亡惨重,努尔哈赤决定撤退。在撤退前,他被“鬼使起”,要最后看一眼宁远城,被袁崇焕红衣大炮击伤。回到沈阳城,努尔哈赤急火之下,又生了毒疮。八月;在伤和毒疮的双重作用下。这个沾满了辽东各族人民鲜血(包括女真人民鲜血)的恶魔,终于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努尔哈赤在临死之前,下令绞杀曾经与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通奸的大妃,要她陪葬。努尔哈赤的这个妃子,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母亲。
那时多尔衮才十三岁,亲眼见到了自己的母亲,被皇太极等大哥哥们绞杀。身处那个环境多尔衮也没有办法。
天聪二年三月,皇太极废黜了恃勇傲物的阿济格之旗主,委任多尔衮继任固山贝勒。这时候,多尔衮刚满十五岁。少年多尔衮在夹缝中求生存,开始显示出他善于韬晦的过人聪明。他一方面紧跟皇太极,博取他的欢心和信任,而绝不显示自己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则在战场上显示出超人的勇气和才智,不断建树新的战功。
天聪二年月,他初次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立下战功,皇太极赐予“墨尔根岱青”的称号,赞他“既勇且智”。半个月后,他就继任了固山贝勒。
多尔衮少年得志,为他将来的进取奠定了基础。天聪三年太极率军攻明,多尔衮在汉儿庄、遵化、北京广渠门诸役中奋勇当先,斩获甚众。
一年半后,他又参加了大凌河之役,攻克坚城的功劳也有他一份。天聪八年太极再度攻明,多尔衮三兄弟入龙门口,在山西掳掠,结果“宣大地方,禾稼践伤无余,各处屋舍尽焚,取台堡、杀人民更多,俘获生畜无数”。
使他名声大振的是征服朝鲜和攻击蒙古察哈尔部之役。朝鲜和察哈尔被皇太极视为明朝的左膀右臂,是后金攻明的后顾之忧。天聪六年皇太极虽大败察哈尔部,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滩,但其残部仍散布在长城内外,于是天聪九年太极便命多尔衮率军肃清残敌。结果他首遇林丹汗之妻囊囊太后及琐诺木台吉来降,又趁大雾包围林丹汗之子额哲所部,使人劝其归顺,双方盟誓而回。这一次出征,多尔衮不费一刀一枪,出色地完成了皇太极的使命。
更具重大意义的是,多尔衮从苏泰太后(林丹汗之妻)那儿得到了遗失二百余年的元朝传国玉玺,其玺“交龙为纽,光气焕烂”。使皇太极获得称帝的根据和招揽人心的工具。
皇太极闻讯大喜,亲率王公大臣及众福晋等,出沈阳迎接凯旋之师,对多尔衮等亦大加褒奖。皇太极亲征朝鲜,多尔衮也在行伍之中。他率军进攻朝鲜王子、王妃及众大臣所居之江华岛,一方面竭力劝降,一方面约束金*得杀戮。对投降的朝鲜国王“嫔宫以下,颇极礼待”。这使朝鲜君臣放弃继续抵抗,减少了双方的杀戮。这两役之后,战局顿时改观,皇太极除去了后顾之忧,便可全力对付明朝。皇太极在天聪十年国号为清,年号崇德,南面称帝,与明朝已处在对等地位。多尔衮在这两大战役中所立的战功,也使他的地位继续上升。正月初一新年庆贺大典时,多尔衮首率诸贝勒向皇太极行礼,这与十二年前的情形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当年四月皇太极称帝,论功行封,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已列六王之第三位,其时年仅二十四岁。
在此之后,多尔衮几次率师攻明,均获辉煌战绩。崇德三年被授予“奉命大将军”,统率大军破墙子岭而入,于巨鹿大败明军,明统帅卢象升战死。然后兵分两路,攻打山东、山西,多尔衮所部共取城三十六座,降六座,败敌十七阵,俘获人畜二十五万七千多,还活捉明朝一亲王、一郡王,杀五郡王等,给明朝以沉重打击。班师之后,多尔衮得到了马五匹、银二万两的赏赐。
崇德五年到六年,多尔衮又作为松锦决战的主将之一走上战场。起初,他由于违背皇太极的部署,私遣军士探家,遭到急于破城的皇太极的责罚,但他仍以郡王的身份继续留在军中,一方面屡次上奏提出作战方略,一方面率领四旗的护军在锦州到塔山的大路上截杀,并在攻破松山后率军围困锦州,迫使明守将祖大寿率部至多尔衮军前投降。松锦之战后,明朝关外只剩下宁远孤城,清军入关已是时间问题。
多尔衮并不是一介武夫,这点连皇太极也看得很清楚,因此,在更定官制时,便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给他统摄。根据他的举荐,皇太极将希福、范文程、鲍承先、刚林等文臣分别升迁,利用他们的才智治国。根据他的建议,皇太极又对政府机构作了重大改革,确定了八衙官制。此外,文臣武将的袭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要经他之手任命。在统辖六部的过程中,多尔衮锻炼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为他后来的摄政准备了条件。
更需注意的是,多尔衮一直秉承其兄皇太极意旨,对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大作用。崇德元年和二年,皇太极两度打击岳讬,意在压制其父代善正红旗的势力,多尔衮等人揣摸帝意,故意加重议罪。崇德三年遣人捉拿叛逃之新满洲,代善略有不平,便被多尔衮抓住大做文章,上报皇太极,欲加罪罚。这些举动,正合皇太极心意,他一方面对忠君的兄弟表示赞赏,另一方面又减轻被议者的处罚,以冀感恩于他。通过这一打一拉,来稳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但是,皇太极并没有料到,多尔衮正利用皇帝的信任,逐渐削弱昔日曾打击他与母亲之人的势力,等待时机,觊觎权柄。
不久,这个时机终于来到了。崇德八年月九日,皇太极“暴逝”于沈阳清宁宫。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对身后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迅速酝酿了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这时候,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其诸子中最有才干的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已过世,剩下硕讬也不为代善所喜,满达海初露头角,还没有什么发言权。第三代的阿达礼和旗主罗洛浑颇不甘为人后,但崇德年间却屡遭皇太极压抑。由此看来,两红旗老的老,小的小,已丧失竞争优势。但以代善的资历、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
皇太极生前集权的种种努力和满族社会日益的封建化,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中来。两黄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他们认为,豪格军功多,才能较高,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晋肃亲王,掌户部事,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皇太极在世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势力,但同时又保持着一定实力,又把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实力远远强于其他旗。因此,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
另一个竞争者便是多尔衮。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
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虽然他不大可能参与竞争,但他的向背却对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响,无论他倾向哪一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
现在,皇太极遗留下的空位,只有三个人具备继承的资格:代善、豪格、多尔衮。但实际上竞争最激烈的是后两人。就这两人来说,豪格居长子地位,实力略强,这不仅因为他据有三旗,而且由于代善和济尔哈朗已经感到多尔衮的咄咄逼人,从而准备投豪格的票了。
果然,皇太极死后不久,双方就开始积极活动,进而由幕后转为公开。
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等议立豪格,密谋良久,并找到济尔哈朗,谋求他的支持。
两白旗的阿济格和多铎也找到多尔衮,表示支持他即位,并告诉他不用害怕两黄旗大臣。双方活动频繁,气氛日益紧张,首先提出立豪格的图尔格下令其亲兵弓上弦、刀出鞘,护住家门,以防万一。
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会,讨论皇位继承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能和平解决,直接关系到八旗的安危和清皇朝的未来。两黄旗大臣已经迫不及待,他们一方面派人剑拔弩张,包围了崇政殿;另一方面手扶剑柄,闯入大殿,率先倡言立皇子,但被多尔衮以不合规矩喝退。这时,阿济格和多铎接着出来劝多尔衮即位,但多尔衮观察形势,没有立即答应。多铎转而又提代善为候选人,代善则以“年老体衰”为由力辞,既提出多尔衮,又提出豪格,意见模棱两可。豪格见自己不能顺利被通过,便以退席相威胁。
两黄旗大臣也纷纷离座,按剑向前,表示:“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们宁可死,从先帝于地下!”代善见有火并之势,连忙退出,阿济格也随他而去。
多尔衮见此情形,感到立自己为帝已不可能,迅速提出他的意见,主张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他自己和济尔哈朗为左右辅政,待其年长后归政。这一建议,大出众人所料。立了皇子,两黄旗大臣的嘴就被堵上了,豪格心中不快,却又说不出口。多尔衮以退为进,自己让了一步,但作为辅政王,也是实际掌权者。济尔哈朗没想到自己也沾了光,当然不会反对。代善只求大局安稳,个人本无争位之念,对此方案也不表示异议。这样,这个妥协方案就为各方所接受了。
多尔衮之所以选中福临为帝,曾被某些骚人墨客扯到他与其母庄妃的“风流韵事际上,多尔衮之所以选中福临,一是由于他年甫六龄,易于控制,而排除了豪格,因而也排除了叶布舒、硕塞诸皇子;二是由于其母永福宫庄妃深得皇太极之宠,地位较高,选其子为帝更易为诸大臣所接受,甚至可以说是符合先帝的心愿。当然,麟趾宫贵妃的名号虽高于庄妃,但她的实际地位并不高,所以她才两岁的幼子博穆博果尔也不可能被选中。同时,辅政王的人选也代表了各方势力的均衡。既然黄、白二旗是主要竞争对手,福临即位便已代表了两黄和正蓝旗的利益,多尔衮出任辅政则是必然之事。
但他一人上台恐怕也得不到对手的同意,所以便拉上济尔哈朗。在对方看来,这是抑制多尔衮的中间派,在多尔衮想来,此人又比较好对付。而对下层臣民而言,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是皇太极晚年最信任、最重用的人,许多政务都由他们二人带头处理,所以对他们出任摄政也并不感意外。
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争夺问题,自己也向权力的顶峰迈进了一步。随后,统治集团处理了反对这种新格局的艾度礼、硕讬、阿达礼、豪格及其下属,稳固了新的统治。多尔衮的这一方案,在客观上避免了八旗内乱,保存了实力,维护了上层统治集团的基本一致。当然,他这一提案,是自己争夺皇位不易得逞之后才提出来的,是在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的逼人形势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并非是他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具有极广阔的胸襟。
就在八旗贵族因为内部矛盾争吵不休的时候,明朝后院起火。这年十一月,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潼关,占领了西安,然后分兵攻打汉中、榆林、甘肃,在年底以前已据有西北全境,以及河南中、西部和湖广的数十府县。另一支农民军在张献忠率领下,转战湘赣鄂数省,亦给明廷以重创。而在关外,多尔衮一待政权稳固,并于九月派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等率军出征,攻克明朝关外据点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割断宁远与山海关的联系。明朝内外交困,已经无力抵御。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李自成农民军和清军一南一北,都距明朝政治中心北京数百里之遥,究竟谁能逐鹿得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