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夏莱赶忙说道:
“双儿姑娘,你先说吧。”
巫双儿下意识咬了下嘴唇,低着头说道:
“刘大哥,还是你先说吧。”
刘夏莱想早点打破这尴尬的局面,也就不纠结谁先说的问题,继续说道:
“双儿姑娘,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我好像睡了很久。”
巫双儿笑着说道:
“刘大哥,现在都是戌时了,你从早上足足睡了6个时辰。”
刘夏莱柔柔自己的眉心,苦笑道:
“原来我睡了这么久,怪不得头昏眼花的。”
巫双儿问道:
“刘大哥,你早上就喝了一碗『药』,现在是不是饿了,我刚刚帮你拿了碗稀粥过来,爷爷说你现在只能喝点稀的。”
刘夏莱艰难地支起身子,巫双儿见他行动不便,赶忙过来帮着刘夏莱坐了起来。
睡了这么多时间,刘夏莱感觉身体舒服了很多,看着巫双儿拿着冒着热气的稀粥过来,想起刚才的事,忍不住打趣道:
“双儿姑娘,我还以为你盯着我看了好久,原来是刚过来,这粥都冒着热气呢。”
巫双儿听了这话,身体一哆嗦,差点把手里的粥倒掉,她本以为这件事已经揭了过去,没想到刘夏莱又提了出来,脸又一红,喃喃道:
“我刚才是想看看你脸上有什么东西。”
刘夏莱见巫双儿害羞的模样,心情大好,继续调侃道:
“我脸上难道长着花不成,双儿姑娘这么盯着我看。是不是双儿姑娘见刘大哥长得太俊美,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说完哈哈大笑起来,笑着大用力牵动了伤口,不由痛的皱了眉头。
巫双儿知道刘夏莱在调侃自己,不由有些生气,又见他痛苦的样子,又有些心疼,嗔骂道:
“你说你,这样了还有心思取笑我,活该。”
巫双儿虽然嘴上这样说,还是过来轻『揉』刘夏莱的背,试图缓解刘夏莱的疼痛。
刘夏莱在心中暗骂自己:自己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轻浮,文小沫和巫形影还生死不明呢!
当下默不作声
巫双儿以为刘夏莱生气了,连忙说道:
“刘大哥,我跟你开玩笑呢。”
刘夏莱扯动了下嘴角,说道:
“双儿姑娘,不管你的事,我只是想到以前的事,有些担心我的朋友。”
第七十七章 休养生息闲时赏文()
巫双儿喂了刘夏莱几口稀粥,安慰道:
“刘大哥,你的朋友一定会吉人天相的。说不定他们也被谁救了,不敢声张,怕被纠察队的人抓走。你先把伤养好,我陪你一起去找他们。”
刘夏莱暗道:小沫、小影,你们一定要平平安安,最好在外面被人救走,要不然就要和我一样被关在这个小岛出不去。
刘夏莱又转念一想:这小岛竟然能进来,一定能出去,等伤好了我一定得想办法啊出去。
于是强忍着吞咽的疼痛,将那碗粥都吃了下去。
巫双儿见刘夏莱吃完后,帮助他躺下,就施施然出去了。
刘夏莱开始冥想,希望能早点恢复。
刘夏莱在巫双儿的细心照顾下,慢慢可以下来走动了。
巫双儿白天要在爷爷的『药』铺里帮忙,怕刘夏莱无聊,就拿了几本书给刘夏莱打发时间。
其实刘夏莱为了尽快恢复,除了吃饭睡觉,就坐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冥想。
当然也有想走动一下的时候,但是巫双儿让他先不要出房门,怕人杂眼多,把刘夏莱在这里的事传出去,当初让那个伙计帮忙换衣服,也只说是亲戚的亲戚,患了重病在这里修养,方便治疗。
刘夏莱在房间里踱步的时候,也会随手拿起巫双儿留给他的书,都是一些白话小说,看着看着也有些比较有趣的地方。
这天刘夏莱正翻看着手中的小说,这本书的作者叫作巫言,书名《三国争霸》,一看书名就知道是写三国时的故事。
同样是《三国志》里演绎出来的故事,《三国争霸》这本书与罗贯中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着重点不同。(《三国演义》是在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罗贯中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沿袭了平话“拥刘反曹”的传统,以蜀汉矛盾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三国志通俗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
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而刘夏莱手中的这本《三国争霸》却以曹『操』作为主线人物,描述了曹『操』在诸侯并起、军阀混战的年代,从一任侠放『荡』少年,成长为统…中国北方的霸主…魏王的过程。
这本书的主旨在于肯定曹『操』的事功和诸多有影响的思想,有区别的对待其诡谲之情,非议其嗜杀以及酷虐变诈的为人。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动『荡』的社会里。正是这个环境,为曹『操』和一大批人提供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他镇压过农民起义军,并在农民起义中壮大、发展了自己。他是汉末军阀混战的参与者。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在他,而在于社会制度本身,在于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以及董卓专权的结果。
所以本书作者认为,没有必要追究曹『操』镇压农民起义的历史责任。更认为,与其说他是军阀混战的参与者,毋宁说他是试图结束军阀混战的有功人。
他不辞鞍马,驰骋疆埸,摧灭群雄,统一了北方,使北方社会获得了几十年的相对安定,民人得以安居,经济得到一定恢复,民族关系也有了很大缓和。
从这一角度看,曹『操』不愧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
?曹『操』出身于一个世受皇恩、地位显赫但不显贵的家庭。祖父曹腾曾是宦官的总头领大长秋,封费亭侯;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这样的家庭,对曹『操』待人、为政、人生观的形成自然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自幼养成了“任侠放『荡』”、机警而善权数的『性』格;踏入仕途,有胆量做别人之所不敢做的事。
但这样的家庭出身,自然又不为士人所重,甚至还有点被人瞧不起。因而使曹『操』处事容易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同时又易于产生某种自卑的心理。
他选人惟才是举,用人不拘一格,婚娶不受门第的束缚,为文“通脱”而不受拘束,但又多疑,常以谲诈之心度人;
他时有“小人得志”的某些表现,容易产生骄傲和浮躁情绪,以致处事不慎,造成重大失误。
曹『操』是一个世所共认的军事家。这是时代的要求所使然,也是他自我研习兵法理论和长期战争实践的结果。
他自幼“博览群书,特好兵法”;他鞍马劳顿,倥偬一生,御军三十余年。
诸家兵法理论帮助他认识战争规律,得知了战略战术之要,从而游刃于战『乱』之机;战争的实践,加深了他对历代兵家,特别是对《孙子兵法》的理解,从而发展了兵法理论。
他的着作,富有独到的军事见解;他的实践,既有成功之举,也有失败之例,但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均同他的军事着作一样,无不体现着他的军事思想。
他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政治抱负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
他说过,“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及至身为宰相,自谓“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这种发自建安十五年《让县自明本志令》的话,反映了他封公建国前的真实思想。
他重视集权,“不慕虚名”,自始至终都是他为政的指导思想。
他设天子旌旗而不为天子,是典型的不慕虚名而重实权思想的体现。
曹『操』的经济建树,也有不少产生了很大的历史影响。
抑制兼并,“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是他的重要经济思想之一。
他在河北推行的按亩计租、按户收绢绵的政策,实开中国租调制之先。
他在广泛的地区内“行屯田以资军食”的主张和措施,长期为后世所效法。
第七十八章 小岛地图揣测何意()
其实刘夏莱也熟读过罗贯中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其书中“保刘贬曹”的观点并不认同。
曹『操』做事善谋,为人谲诈。多疑、嗜杀的『性』格,常为历史所非。他的“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的做人信条,应该给予否定,但也不能抹杀他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的重大贡献。
对于刘备的蜀国,刘夏莱显然更推崇于曹『操』的魏国。不在于三国争霸魏国笑到了最后,在于曹『操』这个人的个人魅力。
曹『操』不仅在政治、军事上颇有建树,在文学上也有他独特的一面。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表达了曹『操』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不仅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这也是曹『操』情感上的一个缩影,这些都是刘备比不上的。
正当刘夏莱还在缅怀曹『操』的事迹,从书中掉出一张手绘的地图。
刘夏莱小心地将它展开,地图的中间是个小岛,小岛的样子有些诡异。
小岛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间的主体部分为长条形,左右各连接了两座树叶形状的小岛,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个蝴蝶。
小岛周围还画满了黑『色』物体,最外围是一圈『迷』雾,接近『迷』雾的地方画有好几个旋涡的图形。
这张应该是这座岛屿的地图,能将周围的危险地带都画上,看来是花了不少功夫。
这张地图到底是谁画的?
刘夏莱陷入沉思:地图是从巫双儿给自己的书中掉出来的,看来画这张地图的人一定与巫双儿有关,不知道是谁花了这么大工夫画了这张地图?难道有人也想从这里出去!
刘夏莱刚想开门去找巫双儿问个清楚,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不对,应该说想到巫双儿巫双儿就来了。
巫双儿推开大门,看到正准备开门的刘夏莱,心里有些诧异,随即展开了笑容,说道:
“刘大哥,你是算准了我该来了,过来开门迎接我吗。”
刘夏莱也没想到事情这么凑巧,自己刚想去找巫双儿,巫双儿就来了,听了巫双儿的话,也笑着说道:
“是啊,我在心里琢磨着,双儿姑娘这么久没来看我,该来看我了。刚才我突然脑子一片空白,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到门口了,双儿姑娘,你是不是对我下了咒!喜欢一个人也不能这样啊,要懂得循序渐进,可不能耍手段。”
说完对着巫双儿眨了眨眼睛。
巫双儿嫌弃地说道:
“刘大哥你的脸皮越来越厚了,想当初你是多么的正人君子,怕我给你换的内衣裤,那羞涩惊慌的样子我可是到现在还记得!你是不是在房间里憋坏了!”
刘夏莱打了个哈哈,说道:
“那我什么时候能出去,再不出去我真的要憋坏了。”
巫双儿放下手中的饭菜,说道:
“刘大哥,你再等等吧。我爷爷说了,你现在的身体还不能受风,他现在还在帮你弄身份的事情,很快你就能光明正大的出去了。”
“来,先过来吃点东西。这几天我有事出去了,听阿福说,你最近吃的很少,是不是胃口不好?今天我特意吩咐厨房给你加了菜!”
刘夏莱本来就对吃食没有太多要求,这两天忙于修炼,下午的餐点就让阿福不用准备。
看着眼前的饭菜,刘夏莱感觉肚子还真的有点饿了,就坐下来吃了起来,吃了几口,转头对着巫双儿说:
“双儿姑娘,不坐下来一起吃嘛?”
巫双儿摇了摇头,说道:
“我已经吃过了。”
说着,巫双儿走到她给刘夏莱拿过来的那堆书堆前,顺手翻了起来。
不一会,巫双儿问道:
“刘大哥,怎么没有看到那本《三国争霸》啊?”
刘夏莱暗道:巫双儿应该是发现夹着地图的书拿过来给了自己,现在准备拿回去。
于是随口说道:
“你说那本书啊,我还没看完呢?”
巫双儿使劲地摇着头,说道:
“这本书我是从爷爷的书房里拿的,爷爷发现不见了,还说了我一通,现在让我马上拿回去!”
刘夏莱回答道:
“那你就拿回去吧,书就在我床头放着呢。”
巫双儿果然在床头找到了《三国争霸》,检查了一下,发现完好无损,大舒了一口气,喃喃道:
“真不知道爷爷为什么这么紧张这本书,幸好没有损坏的地方。”
她又与刘夏莱说道:
“刘大哥,我先走了,有时间再来看你,我再不把这本书还给爷爷,爷爷指不定怎么说我呢。”
说完就跑了出去。
刘夏莱暗笑道:不用再等有时间,估计你等下就该屁颠屁颠的回来。
书里的地图正安安静静地躺在刘夏莱怀里。
果然没过了多久,刘夏莱房间的门就被打开。
巫双儿低着头,跟着一位老者走了进来。
老者看上去十分从容,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老人慢慢地走了进来,坐在刘夏莱身边,笑着看着刘夏莱吃饭,巫双儿则一声不响地跟在老人的身后,直直地站着,依旧低着个头。
刘夏莱早就猜到这个老者一定是巫双儿口中的爷爷,本来想等他先开口,没想到这个老者竟然不按套路出牌,刘夏莱不好意识继续吃着,于是放下手中的筷子,站了起来,抱拳鞠躬道:
“谢谢巫老的救命之恩。”
那个老者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刘老弟,不要这么拘谨,这救命之恩你就感谢我这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