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是跟吉老头的家住在同一个地方吗?应该认识吉老头!”我认为门卫老头能说出吉安的名字很正常。
“是的!”马局长笑着说,“这门卫老头也够会编的,把梦到的吉老头描述成没有面孔的人,还问他见没见到自己的脑子!你们以后处理检材,尽量离门卫室远一点,可别吓着了他!”
走出局长办公室,我突然有些疑惑:门卫老头怎么知道,我们销毁的是吉老头的器官呢?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特意向李智林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问他是怎么处理那些器官的。——几天前,我有事出差,是他处理的检材。
“在老地方烧的呀。”李智林回答。
“处理完了吗?”
“处理完了。不过当时柴油不多,吉老头的大脑很难烧烬。正烧着的时候,天突然下了一阵大雨!我回办公室取雨伞,返回时发现大脑不见了,可能被什么东西叼走了!”李智林说。
这让我一下子想到门卫老头所说的,做梦看到吉安找脑子的事。
“处理检材的时候,门卫老头在旁边吗?”我想了想,最后问道。
“没有啊!”李智林笑了,“这样的事怎么可能让人旁观!”
“那他是怎么知道的?!”我有些不解。
“他怎么可能知道!”李智林很肯定地说,“就算他看到是一个人体的大脑,也不可能知道是吉老头的呀!”
看来,有些事情还真是难以解释!
如果一个人在梦里问你要脑子,那还真是蛮恐怖的!要是人真没脑子,那将会是怎样的呢?我想起那个叫吉安的老头,不过他可不会没有“脑子”,这个老头宁愿用生命的代价,以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方式去挽救行将土崩瓦解的家,让旁人唏嘘不已!只是这样的挽救,总让人不由自主地反复度量,他这样是否值得,是否一个有“脑子”的人所做出来的呢?
但是很多时候,值不值得根本无从参照,无法让人比较!
不过,这件事的本身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它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也给我的法医生涯上了很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对于人的思考方式来说,一切皆有可能!你没有想到一个人会那样,是因为你不是他!——从那以后,在分析一个人的思维时,我从不轻易说“不可能”这三个字。
姓吉的人本来就不多,吉安这个名字就更让人容易记住了。吉安吉老头死于一年前,现场就在他自己的家里。
那天晚上,我正睡得迷迷糊糊,手机铃声把我吵醒过来。看看手表,发现才凌晨两点钟。接通后,电话的那端就传来了潘云焦灼的声音:一个居民区发生了命案,一个老人被杀死在家里!
我和李智林赶到现场时,潘云、司马雨、董建国他们已经在那里了,其中司马雨正拿着一个相机,拍照记录现场的原始状况。
死者是独居在家的空巢老人,有一个女儿,在另一个城市工作。一个星期前,女儿打电话回家时没人接,开始以为老人外出散步了,到后来觉得不对劲,于是请邻居去家里看看。邻居去他们家时,才发现老人已经倒在了厨房里。
“邻居到达现场时,发现房门是锁着的,四周的窗户也处于关闭状态。”司马雨对我说,“据我们初步勘查,没有找到破坏性的出入口!综合判断,凶手应该是叫开门后进入现场的。”
我穿上勘查服装,进入现场进行察看,李智林手持光源,帮我打着光,探照房间里的物品。老人家装修得不错,地面上铺的都是石板,这样的地面很容易留下凶手的足迹,地面上那些若隐若现的足迹,都已经被司马雨用标识牌标上了。
我们小心地踩着地面,四处察看了一圈。
一个老年男子趴在厨房的地面上,四处粘满了血迹。死者的颈部和腹部中了很多刀,身下的血泊已经凝结成了块。
尸体上方是洗碗槽,水龙头在缓慢地滴着水,里面的水快漫到了边沿。旁边摆着一些碗筷,已经洗了一部分。我仔细检查了一下洗碗槽,发现槽底位置粘着一处血滴,已经凝结在那里,经光线一照,发出晶莹的亮光。
尸体已经开始发臭,苍蝇在四周飞来飞去,在黑暗里发出“嗡嗡”的声音。
我掏出一支香烟叼在嘴里,烟卷的香味暂时冲淡了那股恶臭。借着手电光低头察看了一下地面,尸体周围的血迹大部分呈显出椭圆形状,并在一侧形成刺状的边沿。这意味着,血是从一定高度的运动着的人体上滴落下来的,呈刺状的一侧为人体运动方向。我躬着腰,从尸体位置开始,沿着与血迹运动方向相反的路线搜索。这些发出腥味的暗红色液体,从厨房一直反向延伸到客厅!
看来,死者最先在客厅里受了伤,最后才倒毙在了厨房里。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在血迹延伸的源头处,并没有发现大面积的凌乱血迹。这很不正常!在通常情况下,腹部等非致命部位受伤,受害人不可能瞬间毙命,应该会有条件反射式的反抗或者挣扎,在地面和四周形成很凌乱的血迹,那些血迹或是带有速度的抛洒状,或是涂鸦一般的擦拭状,甚至是喷溅而出的感叹号形状!而在客厅里,并没有发现这样的血迹。
第60章 一切皆有可能(一)
我回到厨房,戴上手套,把趴在地上的老人翻了过来。他的左颈部有两道伤口,但不是很深。其他伤口集中在腹部位置,数了数共有四刀,形态和宽度一致,看来行凶的工具只有一种!我将老人的手抬起来,那双手紧握着拳头,手背沾有血迹,但并没有伤口,甚至连淤肿都没有发现。将拳头掰开,掌心里没有看见血迹,显得很干净。
再看看老人的那双脚,他穿的是一双拖鞋,鞋底没有血迹。——这说明,他没有踩到过地上的血。
“现场没发现作案工具,看来凶器被带离了现场。”司马雨已经拍完了照片,走到旁边说道。
“丢失了什么东西没有?”我问。
“我们跟老人的女儿联系过。据她讲,老人以前在家里放着一些黄金首饰,还有一些现金。但我们没有找到!卧室里的抽屉已经被人翻动过,看来凶手是冲着这些东西来的!”
“老人的人际关系怎么样?”
“这些情况还没有调查清楚。天太晚,邻近的人都睡了,走访的工作没法开展。”董建国走过来说道,“不过据报警的邻居说,老人为人不错,平常很友善,没有和谁产生过矛盾。”
“天虽然很晚了,但走访的这项工作还得去做!”李智林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因为从现场情况看,凶手和老人有过长时间的相处,怎么看都与熟人有关!”
我点点头。他提议的工作是必须要去做的,这是证实或排除案件可能性的一种必经途径。实际上,破案永远不可能像侦破小说那样,仅凭直线式的推断朝着一个方向进行,而是需要多角度入手,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因此我没有驳斥什么。——虽然他已经把与老人死前相处过的人直呼为凶手了!
李智林的思维方法固然有他的道理,稍有分析能力的人都明白,门没有被破坏,说明外人进入的方式很平和;老人是一个人独居的,而洗碗槽里的却有两个饭碗和两双筷子,这说明曾有人在这里与老人一起吃过饭。李智林从这个角度分析案发的过程,按理说并没有什么不妥。然而他似乎忘记了,我曾对他说过,下一种结论需要综合所有的情况,而永远不要忽略了其他的可能!
潘云采纳了李智林的建议,吩咐董建国马上走访附近的邻居,并且下了死命令:“不管多晚也要敲开别人的门!”
司马雨此时正用相机对着饭桌拍照,记录那上面的物品摆设。
“凶手和老人的关系不一般!做的菜还都不错!”说着他又接着拍洗碗槽:“菜没放进冰箱,碗筷刚洗完,看来老人是吃完饭,在洗碗筷时遭到了袭击。”
“不!从现场血迹来看,老人首先受到袭击的地方应该是客厅。”我否定了他的结论。
“那么,他为什么会死在厨房里?”他看着我,神情有些不太信服。
这也是我正在思考的问题,但我还没能回答得出来。
“水快漫出来了!”司马雨突然看到了洗碗槽里的水,准备伸手去关龙头。
那个水龙头没关好,仍然在缓慢地滴着水,里面的水快溢出了洗碗槽。
“慢着!”我叫了一声。
司马雨的手僵持在了空中。
“先不要关!”我对他说完,然后转身安排李智林:“看看现场有没有容器,拿过来装水!”
司马雨看着我,满脸的迷茫。
李智林走到旁边的厕所,找来了一个水桶:“这个行不行?从哪里盛水?”
“把洗碗槽里的水盛到桶里。”我说。
于是李智林将桶放到洗碗槽的落水管下面。
“要盛多少?”他问。
“将槽里的全盛到桶里。”我说,“最好一滴也不留!”
“拿回去做检验吗?”他问。
“检验不需要盛这么多吧?!”司马雨不明就里。
“自有用处!”我回答。
李智林把洗碗槽里的水放干,然后问我:“师父,现在怎么做?”
“现在再拿一个桶子放到龙头下面去接水,并且记住现在的时间!”我对李智林。
虽然李智林不知我的用意,但还是毫不迟疑地照做了。
“现在,需要找一把称子来称水!”我对潘云说道。
“称水?!”潘云一脸迷惑,但看到我神情很坚决,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好吧!”
他叫董建国找来了一把电子称,把盛水的桶摆到了称上。
除掉桶本身的重量,共五十六点八公斤!
“这水里有什么宝贝吗?!”董建国调侃着笑问我。
我没有理他,只是交待李智林注意时间,半小时后再称一下从龙头盛接的水。
趁着这个时间空档,我再次凑近现场的血迹,随着它们四处飞舞的姿态,感受了一下老人临死前的活动轨迹。——把静止的事物解析成运动的过程是我的强项,而死亡本身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艳红涂鸦曾让我困惑不已,如果把这一个个死亡符号赋予运动的色彩,某些地方就会显得矛盾重重,难以进行合理解释!因此,我不得不调整思路,去质疑老人的死亡过程。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你解释的,只能是客观事物,而不是思维!如果我把自己的推断结论说给潘云他们听,所有的人肯定会大吃一惊!
半小时后,李智林告诉我,龙头滴下来的水重0。15公斤。
处理完现场,我们把老人的尸体运回解剖室,准备继续查验内部的损伤情况。
四周漆黑,万籁俱寂的夜晚,我和李智林站在解剖台前,往身上套着解剖衣。
李智林麻利地戴好手套,从解剖箱里取出柳叶刀,准备进行解剖。器具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静夜里让人觉得寒气十足。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对老人的尸体进行了检验。整个过程娴熟得如同给自己穿衣戴帽一般,要做的就是重复了无数次的程序,检验衣服上的破损,测量尸体表面的伤口,分析内部器脏的损伤……
切开老人的皮肤后,能看出腹部很明显的致命伤,其中一刀刺入了腹腔,导致失血死亡,腔内充满了血液。对于死者来说,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
检查完致命的伤口,我们按照解剖程序查看了老人的其他部位,还提取了胃里的食物残渣。——为了排除其他的死亡原因,我们往往需要将胃里的内容物进行毒物检验。
第61章 一切皆有可能(二)
尸检完毕,李智林拿出“勾魂针”,一针针把剖开的地方缝上!
因为要赶时间,李智林的针脚缝得很长,还一高一低地很不整齐。我之前说过,长期地接触死亡,解剖刀下的尸体对于法医来说,不过就是发现案件真相的工具而已。那种设身处地为死者着想的神经早已经麻木!
“缝好一点!”我终于忍不住,对他说了一句。
再怎么样,总要尊重死者,谁都会有跟这个世界说再见的那一天!
完成解剖工作后,天才刚刚发亮。还没回到办公室,潘云就打来了电话,通知去会议室参加案情分析会。
刑警队的会议里灯火通明,参加侦查的人员都已经到了那里。
董建国向大家通报了走访调查的情况。老人叫吉安,老伴已经过世,有一个女儿在外地,原来还有一个儿子,不久前出了车祸,没有抢救过来。老人平常一个人独居,为人老实本份,没见跟什么人发现过矛盾。交往的也只是附近那些邻居,但因为是外地人,跟其他人在语言上交流不畅,所以也只是一些很平淡的招呼,相互问候一下,没有特别深的感情,更不用说请人去家里吃饭了!
接着,由司马雨介绍现场情况,他把现场的状况描述了一遍,然后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死者家四周门窗关闭,没有发现破坏的痕迹,推断凶手是得到开门并被允许入内的;其次,客厅里有两种鞋印,其中一种是死者的,另一种是皮鞋印,没有在现场找到相对应的皮鞋,因而很可疑,应该是凶手留下来的;第三,死者家中有两副碗筷,而死者平常一人独居,分析凶手应该与死者一起吃过饭;第四,死者家的饭菜尚未收拾,碗筷还没有洗完,分析凶手是吃完饭后行凶的;第五,卧室的抽屉被人翻动过,现场勘查时没发现贵重物品,死者子女反映的黄金首饰没有找到,推断已经被人拿走;第六,现场没有找到杀害死者的凶器,可能被凶手带走。综合推断,凶手与死者相熟,得到死者开门后进入现场,并与死者一起吃了饭,趁死者收拾碗筷后下手行凶,目的为谋财!”
“现场的鞋印有没有粘附性血迹?”我问他。
遗留在现场的血迹,按是否通过其他物体粘附上去的,可以分为粘附性或抛落性血迹,如果是粘附性的,那么接触过该位置的物品必然粘有鲜血。我问这话的意思,是想知道在现场留下鞋印的鞋子上到底有没有血!
“没有。”司马雨回答,“鞋印里只有细微的抛落性血液。”
显然,这个现场疑点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我曾经对他说,死者首先受伤的地方在客厅,想来他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最近是否有人去老人家?”潘云问。
“对面的邻居家反映,九天前老人去过他家里,说是家里来了客人,炒菜的油用完了,问他借点油。邻居问他是不是老家来了人。他说不是,是结识的本地朋友。也正是从那以后,邻居没有再见过他!”董建国说。
“老人的这个朋友最可疑,是本案的重点嫌疑对象!”
最后,董建国还说了另一个了解到的情况。老人有一个儿子,是黑的司机,半年前开车搭一个熟人时,发生了交通事故,两人都死了。熟人的家属一直打官司,要老人家里赔偿。
“官司有了结果吗?”潘云问。
“听说一个星期前有了结果,法院判老人的儿子承担所有责任。但因为人已经死了,家里也没有留下什么钱,唯一剩下的只有一套房产,就是老人死的那间房子。对方一直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将那套房子卖掉赔偿,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