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源帝国-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东的资金并没有经过国内,而是直接就放在了香港。这也是为了以后资金好调动,不至于遇到什么麻烦。关于这一点,当初和南巡首长也说到过这个问题。毕竟,刘东要做的事情不是那么正大光明,现在正提倡两国友好,那么大一比资金要从大陆方面流出来,显然是做不到密不透风。
    所以,当初刘东干脆就让这些资金直接就到了香港,虽然香港这地方不大,但金融却十分发达。一个多亿的美元,虽然在香港来说也是一个大数目,但并没有在大陆那么显眼,陆续分期调过来,也不是特别显眼,除了经手的几个人之外,外界对于这笔资金并不是很了解。
    至于刘东为什么会选择渣打银行,那就纯粹是看上了渣打银行的后台。别人不知道渣打银行是怎么回事儿,多了二十多年人生经验的刘东又如何不知道。渣打银行和传说中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这个传说中的家族,刘东自然不会想着要从他们手里得到点什么。那几乎就相当于在和他们当面挑衅。别看二战之后他们低调无比,好像一下就被毁灭了一样。但实际上,根据后世许多分析,二战都有可能是他们弄出来的一次掩护。这样大手笔的家族,刘东还没能力和他们叫板。
    只不过,不叫板不代表他不能利用这个关系。他要阻击小日本的金融,就势必要动用到那笔资金。而刘东也没有自己的银行,所以就必须要找一个靠谱的银行,能顶得住小日本压力的银行。
    美国的花旗、高盛这些银行,虽然都是很好的银行,但在这次行动中,却不能用到他们。相比起日本人来说,他们会很愉快的出卖自己,因为日本人给予他们的回报更大。
    但渣打银行就不一样了,英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之前有一段时间他都是日本的主人,但二战的时候,这个他们养的狗却在主人身上狠狠的咬了一口,最后还投靠了美国人。
    对于还沉浸在维多利亚辉煌时代的英国人来说,他们现在虽然没能力教训日本人,但是很乐于看到日本人吃亏。尤其是罗斯柴尔德,他们也是这次推动日元升值的元凶。
    刘东把这钱放到渣打银行,就会避免和日本人的直接冲突。只要是到了一定层次的人,都知道渣打银行的背景,到时候,他出动资金,如果日本人来查,最多也就会查到渣打银行头上。而不会查到他的头上,这就避免了刘东和日本人的直接仇恨。反正刘东也没有冤枉渣打,到时候他最多也就是解决渣打银行这边的事情,对于被割肉的日本人,他绝对是一个清白的人。
    到时候,想要在日本收购什么企业一类的东西,就不会上那个什么莫明其妙的黑名单。仅仅只赚日本人一笔钱,还满足不了刘东的胃口。要知道,日本的工业企业也是刘东特别流口水的东西,这在刘东看来,才是最重要的东西。钱没有换成实际的东西,他都是虚的,工业才是最基础的东西。
    日元升值势必会让日本的企业运作成本增加,大公司能熬过去,但那些资本比较薄弱的企业或者研究所,那就没办法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很多资金都运作到房地产这类不能实际增加财富的领域,这也为后世日本房地产经济埋下隐患。
    而刘东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时期,阻击日本货币后,再在实业上抢一笔,为自己的工业帝国打下根基。
    现在到了香港,钱是不缺,但刘东手下最缺的还是人。不知道这两个月陈志豪挖人的工作准备得如何了。
    想到这,刘东又开口问到:“陈大哥,关于挖人的事情,你做得怎么样了?这个时间比较紧,你一定要尽快的把事情落实下去。”
    “老板,这个事情已经有了结果了,你之前在我回香港的时候,就给我说了这个事情,我肯定要办好的。现在我已经找到了林家兄弟,他们两兄弟,虽然有些时运不济,但经验绝对丰富。前段时间他们亏了一大笔钱,结果被他们之前的公司扫地出门了,我找到他们的时候,正好是他们最无助的时候。所以,我没肥多少工夫就把他们给挖了过来。”谈到挖人的事情,陈志豪有些得意的说到。
    林家兄弟也不是一般人,要早一年,陈志豪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和他们谈话,这两兄弟都是金融出身,之前在华尔街混,后面由于资本不够,被人赶了出来。但没想到他们两兄弟回到香港后,因为业绩突出,又进了一个大公司,开始都还好,在之前的黄金升值当中,他们做得相当出色。如果没有最后收尾的时候别人恶意阻击,他们现在绝对是身家千万。
    但既然发生了意外,他们的资产自然化为乌有,之后还连累他们的公司,也亏了一笔。这样的情况下,两兄弟都是走投无路,陈志豪刚好捡了便宜,把这两个大拿给挖了过来。
    看到陈志豪的表情,刘东也知道,他挖到了好角色,于是开口问到:“这林家兄弟应该不错,他们大概什么时候会来上班?我们这边的生意可是要马上就做起来的,别太晚了影响到整体的行动。”
    听到刘东这样说,陈志豪面色有些变化,开口到:“老板,林家兄弟虽然答应了要来我们公司工作,但他们有点事情需要你来拍板,如果你有空,就先见见他们。”
    “需要我来拍板?难道你开的价格不够高?还是他们有其他的想法?我不是委托你全权代理了么?”刘东有些奇怪的问到。
    “不是钱的问题,他们对我们公司开的价码非常满意。但是他们自己有些小问题,如果你不拍板,他们来公司工作的时间可能就会延后。”陈志豪无奈的说到。
    人他是挖过来了,待遇他们也满意了。但就是还要和大老板谈条件,这点他也做不了主,所以现在就把这事儿提出来了。
    “既然这样,我明天去和他们谈谈。今天先把我们近期的工作问题解决好,办公场所不用太费心,但我们住的地方一定要找好,毕竟我们这么多人还要在香港待一段时间,不能老住在酒店里面。”刘东听到林家兄弟必须要见自己,也没觉得有多困难。
    人才嘛,都是有自己的个性的,就像周青富,他要不是威胁,还拉不过来人。这香港金融界的好手,想来也是要自己来个三顾茅庐,要不然也体现不出他的重视。
    对于刘东来说,只要有真才实学的人,他就肯定要抓到手。这年月,人才少啊,尤其是能投效在他手下的人才,就更少了。钱他是不缺,关键就是缺乏名气。没名气,谁知道你是干嘛的?想招个人都难如登天,这林家兄弟的本事陈志豪都那么佩服,想来是真正的人才,要是能真正的收到麾下,以后关于金融运作这方面的问题,就不用他来头疼了。
    (新的一周到来了,蒹葭也厚道的提醒一下各位看书的大大,如果您对本书还算有看下去的欲望,请您点击、收藏、红票,千万不要忘记哦,亲们!)
第三十六章 当务之急
    听到刘东说住处,陈志豪点头说到:“现在香港的住房是不少,就看老板你需要什么样的?要是别墅,以老板的身份,住半山是个不错的选择。”
    陈志豪说得不错,以刘东的身家,现在住半山那片别墅区,的确是没有问题。但刘东这钱还要拿去抄日本的家底,要去半山买个别墅,初始资金就会少一块。这钱到时候是要拿去滚钱的,丢在半山上升值实在是太慢了。
    于是,刘东黑着脸说到:“陈哥,这钱还有大用呢,丢半山上干嘛?等以后赚了钱再说,我的意思是,先找个能住人的地方凑活着就行了,不用那么奢侈。公司要开显眼一点的地方,但住处就不用那么讲究。半山是迟早要上去的,但不是现在。你先物色一个便宜点的地方,一百多万港币就成。这样的地方,应该能装得下我们一群人吧?”
    刘东对于香港现在的房价,搞不太明白,但想来再贵,除了那些有名的别墅区,一百多万弄套能住一大群人的地方,想来没太大困难。要是仅仅只有他一个人,在陈志豪家里凑活一下都行,但现在既然大部队都来了,那还是要找个正经点的地方,不然到时候会很不方便。
    “一百万?够了,足够了。只要不是那些风水太好的别墅区,都能拿下来。我这两天就去找找,争取尽快弄好。”听到刘东给的限额是一百万,陈志豪松了口气。
    自己这个老板,别看是从大陆来的,但眼界着实不低。知道在香港买个房子,不比大陆。要在大陆放上一百万,别墅都是要买一打。但在香港,一百万虽多,但要买顶尖的别墅还是不够,稍微差一些的到还挺多。
    就他以前服务的齐家,他们的别墅也就是一百多万的那种。这样的标准虽然比起老板的身家低了很多,但也不算太离谱。
    刘东用手撑着头,想着房子还有人员的事情都弄完了,还有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想了一会儿,刘东又开口说到:“陈哥,香港的公司注册没问题了,其他的地方怎么样?”
    “美国要开金融公司手续相对来说麻烦了些,所以到现在都还没弄好,只不过也快了,最多还有一个星期,那个公司就能注册好。只是老板,公司虽然弄好了,但现在还仅仅是一个空壳,没有一个员工,这事情你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陈志豪问到。
    “员工的事情以后在说,关键是要把公司给弄起来。还有,律师一定要找一个靠谱的。我不怕花钱,关键是律师要有名,熟读那边的法律。等律师把公司弄好了,我们再派人过去。反正那边的工作先不急,我们可以等一下。说半天,还是人才闹的。陈哥你也知道,国内关于这方面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我就是想挖也挖不了几个。所以,在美国那边,还得律师多帮忙。先把公司的框架弄好,如果有人才,一定不能放过。对了,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弄得怎么样了?”刘东道。
    “这个弄好了,注册这种公司,速度是很快的,只要你有钱,那怎么注册都可以。我已经注册了四家离岸公司,随时可以把在渣打银行的钱弄过去。”陈志豪自信的说到。
    “才四家公司?不够,绝对不够,陈哥,这个离岸公司是要弄得越多越好。这样吧,你就以现在这四家公司为主体,每家公司再分十个公司出来。到时候交叉持股,我需要看到四十家公司。”刘东坚定的说到。
    要是弄其他的东西,四家公司也就够了,但刘东要做的事情却是去割日本人的肉,四家公司哪里够用?日本人可不是吃素的,要是刘东有自己的银行,那还好说,但现在没有,也就只有尽量的隐瞒这批资金的归属,多了那么多公司,而且还是交叉持股,到时候资金多走两圈,调查到自己的风险就会小了很多。
    这招也是刘东前世从那些三代们手上学来的招数。他们想要隐瞒资金流向和资金量,就常常用到这些手段,刘东那个时候虽然没有资格进去捞钱,但这技术方面的东西,也是门清。
    既然要做,就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隐患,能做到最好就不要怕麻烦。越是谨慎的人,活得越久远,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听到刘东一下要把公司扩大到四十家,陈志豪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虽然对开离岸公司不陌生,但要这样专业的做事,明显的有些强人所难,他所擅长的领域是管理,而不是搞这些弯弯绕,这种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律师人才。这下,陈志豪也意识到,刘东所说的缺人才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之前还没多大的感触,没想到马上就能感受到刘东的窘迫了。
    想到这,陈志豪不得不说到:“老板,这种事情你要找专业的人来做,你要我注册几个公司那是没问题,我交给别人做就搞定了。但是要你说得这么复杂,不但要开四十个公司,还需要交叉持股,一般人也玩不转这个。要不问一下渣打银行那边,他们肯定是有这样的专业人士。”
    “不行,这件事情不能交给渣打银行来做。本来资金交给他们就很不方便了,再让他们知道我们要开那么多的离岸公司,傻子都知道我们有问题,到时候再要做什么事情,就不那么方便了。就是美国那个公司,以后也要交到离岸公司里面去。就只有香港这边的公司不能动。专业人士,我们找是要麻烦一些,但并不是找不到。多费一些时间,总归是能搞定的。多费一些时间,我们也好慢慢的把渣打银行里面的钱给弄出来,一小笔一小笔的弄,投入市场也不显得多明显。”刘东说到。
    看到刘东的意思很坚决,陈志豪也不再在这个事情上计较。于是他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老板,你叫我留意的那些日本公司,我已经做好了一份资料。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有时间看看?”
    陈志豪所谓的资料,就是刘东看上的一些日本的工业公司,其中有的是研究室,也有的是精密工业,这些企业,对于整个日本工业体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极度缺乏高端技术的华夏来说,这些企业绝对是值得花费大力气来收购的。
    但现在的华夏,别说收购这些企业了,自己的工业都没钱继续搞下去,哪里还有余钱瞄向这些日本企业?更何况,就算华夏有钱了,日本政府也不会把这些企业卖给华夏,宁愿那些公司倒闭,都不宁愿国外的公司染指。
    在后世,刘东可没少看过日本企业的嘴脸,只要你没有的技术,他就会死命的压榨你。但只要你的技术突破了他的封锁,他马上就会给你来个大降价,然后抢占你的市场。最终,在他们庞大的资本压力下,突破的技术让国内公司根本就赚不到钱,而且很多公司因为研发技术而投入大笔资金收不回成本,最终倒闭被别的公司收购。
    而现在,却是难得的机会。首先,日元升值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刘东恰好适逢其会,只要运作得好,并不是不能把那些看上的公司给收入囊中。当然,这必须经过周密的安排,而且不能让日本政府发觉资金是华夏人的。要不然,那些公司就算倒闭了刘东也下不了口。
    这也是刘东为什么要在美国开公司,而且还在开曼群岛开了那么多离岸公司。为的就是在日本人面前隐瞒自己的身份。尤其是自己在华夏大陆的身份比较特殊,要是让日本人知道,很容易就会引起他们的警惕。一个美国人收购日本的企业,和一个华夏人收购日本的企业,在日本人眼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美国干爹要怎么弄他,他也只有受着。但要是华夏人,那乐子可就大了。百般刁难那是家常便饭,最终没有结果那是理所当然。这无关于你是否有钱,而是关于你到底属于哪国势力。
    刘东要想在日本有所作为,就不能走到明面上去。他现在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得到预期回报而努力。所以,现在资金关系弄复杂一些,以后才好操作。
    刘东本就是做材料方面的专家,工业方面的东西都不陌生。尤其是他多出二十多年的经验,就更加知道哪些技术值钱,哪些技术仅仅是个鸡肋。
    日本虽然是个地缘小国,但他在尖端科学上面的研究成果是举世瞩目的。在后世,美国很多船舶工业和电子工业,还有精密仪器这些东西,都是委托日本人来做的,就像导弹的定位系统,日本人在其中的参与绝对不少。要是他的技术不过关,美国人又怎么可能把这块肥肉交给他?
    所以,日本这些工业都是刘东眼馋的对象。现在有这么个好机会,当然要陈志豪把准备工作做好。到时候,就算那些重要的企业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