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这个问题,却没有异常好的解决之道”。
“陛下,这事需要您和诸个朝中大臣们做决断,臣心卑尚浅,所虑不周,不敢妄议!”
若府兵全部退出现役,以募兵所的补充兵员,那唐军的战力必将提到大力的提升,特卫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如今特卫军已经进行了几年的试验,左右卫也进了了尝试,效果是异常的不错,李世民要大力推力募兵,那也是正常不过的事儿。
但也不可能整个大唐的武装力量一下子就全部转换为募兵制,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过渡,也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联知道你有主意,你说来听听,无论是对是错,联都不会怪罪于你!”李业诩眼中有精光在闪,“联不信当初你提出以募兵取代府兵,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李世民这段时间一直为这个问题头疼,从左右卫及左右领军卫部分士卒的试验性结果来看,以募兵所得的士卒经过刮练,单兵素质可是大大的提高,纪律方面更是差距明显,这也让李世民下定决心要将募兵制在军中大范围地施行,并按李业诩当初的建议,逐步将府兵作后备兵员使用。
如今江南经过多年的开发,使得朝廷所储备的粮食是异常的充足,赋税收入更是大增,已经基本有能办供养一支庞大的常备军队开支。
但如何设置军队模式,在保持军队战力的基础上。又不使领兵将领专权,使各军队都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却是个困扰李世民的
题。
后来一想募兵之道是李业诩大力提倡的。想必李业诩定是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早就想找个机会问问他了。
“陛下,那臣就说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或有说错之处,还请陛下勿责怪!”对于采取募兵制后如何管理军队,李业诩心中自有一些想法。后世以大军区管辖军队的模式是现成可用的。
在全国之内设置几咋。类似军区的主管军事的机构,每个军事机构下面辖几个类似集团军编制的军卫。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只是如今军队的基础、将领的组成和任”泛后勤供应与后世宗仓不同,不可能全部照当然,以现在十七卫模式管理募兵所得的军队,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十七卫的管理机关都在京师,不可能将全部军队都置于长安之近。
不说这么多的军队放在周边无用武之地,光这些人的各种消耗都供应不起。
也不可能十七个所辖的军队在各的。而管理机关在京师,那军队没有有效的管理,还不乱成一窝粥了。
“联说了,无论说得对与错。联都不会怪你的”李世民再次皱皱眉。仿佛有些觉得李业诩如此婆婆妈妈。
既然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也把他所理解的后世一些朝代的军制,及解放军还有其他国家的一些军队管理模式,讲给李世民听,也说了各自的利弊,
李世民仔细地听着,并不插嘴。
讲了大半天,李业诩最后说:“臣觉得,可以在兵部管辖之下,在每道内设置一主官兵事的分支机关。如现在各边州的都督府,管理驻防在此道内的军队,各级主将设置也可以如同现在各卫军,负责其所辖军队的日常管理及练,但只有管兵权和练兵权,没有调兵权,遇有战事。兵部奉皇上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将领,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将领缴印回朝;军士各回卫所,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而且隔二三年,各主将进行互换,且武将不得干预地方事务,避免武将专权,所领的士兵也可以在各地间进行调防,每处的兵员由朝廷指令兵部安排各道统一招募,招募所得士兵由兵部重新分配”
“军需供给军队的武器、铠甲、马匹、粮食,均由朝廷管理和供应。这些战略物资的供应可由地方州府与各道的军事分支机关共同主管”
“军队组成可以分京军与地方军,还有水师,京军为全国军队之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地方军包括各道所辖之卫军、都督府边兵及作为后备兵员的府兵”
“各卫军可施行军事屯田,可作军用,特别是边军,以军卫在所驻之地能长期驻屯,稳固我新占之地的治理”这点是李业诩最为上心的。后世那生产建设兵团的模式。是对西北那最大的省份进行有效治理的极佳模式。
李业诩讲得口干舌燥,也不知这宴帝听了会如何想。
李世民听了似有所悟的样子。对李业诩道,“你说愕,甚是在理。联会仔细考虑。他日与诸臣们商议此事时,联也要你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回去后,写一份这方面的详细奏折,交与联!”
“是,陛下!”李业诩想着这又是一件苦差事,写那么多的繁体字真是累人的活。想着这次特卫军出去拉练,要把那能写一手极佳毛笔字的裴行俭留下,自己口述让他写。也省些功夫。
“只是军队兵员全部采用募兵所得,朝廷所花费定是巨大,虽然南方经过几年的有效开发,朝廷财力尚可,但要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还要支撑不断的战事,这点家底经不起折腾。贤侄,你有何法能使朝廷赋税方面的收入进一步的增加?。李世民问道。
这也是困扰大唐这位皇帝一个很重大的问题,若以后有不断的战事。国家还是不一定能支撑的起小汉武帝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李业诩既然能在所有朝臣都没想到的时候提出开发南方,眼光一定异于常人,或许有更好的方法,因此也就有此一问。
“陛下,臣有个想法一直想与陛下说,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鼓励商业的发展”。李业诩说道,“如今百姓都比较富足,社会也比较安定了,许多人不甘于守着那些田的过简单的日子,想谋一些其他的营生。因此,各级官府应该为百姓经商创造条件,支持百姓在农闲时候做些贩卖的生意事儿,并鼓励手工业的发展,重农兴商,并加大时外番的商业贸易,以我们所余的换取我们所需的,更一步促进商业的繁荣,朝廷可以从中收取更多的赋税
李业诩看李世民很有兴致地听着,继续说道,“而要促进商业的发展。使各地更加的繁荣,应大力修筑道路,使来往更加的方便。如今各地还有不少的战事,所俘之敌可以奴使其劳役,进行诸如修路,疏淡河道等方面的劳作,加以改造”
唐代并不抑商,但各级官府也没有大力支持商业的发展,就现在长安还实施宵禁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李世民听了,沉思了半天,脸上有喜色,“贤侄,你所说的这些,联听了是受益匪浅,当是可行之道!”
“谢陛下不怪臣胡言乱语之罪!”
“你去吧,联到时会再召你商议这些事儿”。李世具看着面前堆得很高的一叠奏折,苦着脸道,“联还要披阅如此多的奏折!”。
第一百零二章 皇后之虑
手业诩从两仪殿内出来。想快速的穿过皇宫。以防被接知用李泰的人相请,却还是被一名宫中的宦官拦住了。
“李将军,皇后娘娘有请”那名宦官尖着嗓子说道,并伸手做出请的示意。
李业诩想着真如自己所担心的,半路有人拦截。还好是皇后,不是太子或者魏王,也松了口气,跟着这名宦官来到皇后所居的立政殿。
李业诩本来也想找个时候见见长孙皇后,想看看现在的皇后身体如何了。
立政殿内,已经长得颇高的晋王李治正与一个长得异常可爱的小女孩在一道玩耍,长孙皇后在一旁笑吟吟地注视着。
在宦官通报后,长孙皇后示意李业诩进殿,并站起身相迎。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小李业诩行一礼道。
“贤侄,免礼!本宫都好久没见过到你了”长孙皇后笑吟吟地说道,“贤侄一直忙于军中事务,这些年也是辛苦了,皇上常在本宫面前称赞贤侄,说你是个大才,得你是他所幸。”
“多谢娘娘,臣微才,不敢当皇上和娘娘如此夸奖,臣本早想进宫来探望娘娘,只是诸事繁杂,常不的空闲,还望娘娘恕罪!也不知娘娘近段时间身体可否安好?,小李业诩说着抬起头,看了看面前比他矮了一个多头的长孙皇后道,让他大是放心的是,长孙皇后气色异常的不错。面色红润,甚至都有些微胖了,说话间语气平和,没有了往常微微的喘气声。
李业诩想着,长孙皇后这些时候也肯定是按孙思邈和他所建议的那样服药及注意一些事儿,身体得以康复。如此看来,自己提供的药方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宫今日请贤侄过来,正是想表谢意。自服你所提供的药方之药后,气疾之症也大为缓和,去冬今春都没什么发作,身子也壮实多了。长孙皇后焉然一笑,“贤侄请坐,我们坐着说些话儿!”
长孙皇后又转身对在吵闹的李治与那小女孩道,“椎如,兄子,来见过李家哥哥!”
“见过李家哥哥”李治和被称作兄子的小女孩嬉笑着跑过来向李业诩行礼道。
“不敢当晋王和公主如此称呼”李业诩忙回礼道。
看眼前这个称为兄子的这位小女孩,长愕还真是可爱,能与长孙小皇后同居着的,李业诩想着应该就是历史上那位异常短命,又深得李世民宠爱的晋阳公主李明达了。想着另一个常称自己为李家哥哥的高阳公主,也都好久没见,不知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
“笨如,你带兔子去玩吧,母后要和李家哥哥聊些事儿”长孙皇后吩咐李治道。
“是,母后”。李治时着长孙皇后行了礼,又对李业诩行了礼,“李家哥哥稍坐,治去了”。
看李治彬彬有礼的样子,李业诩想着,皇家儿郎家教不错。除了那个李恪在自己面前没什么样子外。其他所见的王子都是挺有礼貌的。
而晋阳公主李明达听到可以出去玩,已经蹦跳着跑开了。
“不知今日娘娘召臣来有何事?”李业诩问道。长孙皇后既然把同住的李治和李明达都支开了,肯定有重要的事儿要与自己说,难道是关于太子和魏王的?
“贤侄定是有事儿要去办,那我就不客套了。明达可能是甩我之故。自生下后即有与我相信的病症。今日想问贤侄,本我现在所服之药。能否让她也服用?”长孙皇后问道。
不知是否亲近,长孙皇后连本宫都不用,用“我”自称了。
“这个想必可以,不过臣觉得还是请孙道长来诊治一下为好,所用之药方,都需要按体症因人而异。不可盲目照搬”。李业诩想着,长乐公主李丽质有这方面的病症,现在这个晋阳公主李明达也有相信的毛病,那肯定是遗传至长孙皇后,而长孙皇后的病症也可能是传自上一辈的。
这遗传的疾病是最难根治的,若能控制病情的稳定那已经是不错了。
看眼前的长孙皇后各方面都恢复的不错,与当初病重时候相比那是判若两人了,自己所提供的药方还真是有效果。
不过想想也有可能,后世的人用了太多抚生素和其他方面的药,一些致病菌,特别是这样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许多的药都产生耐受性了。治疗疾病的疗效都打了折扣,如今没有那么多泛滥的用药,这种药下去,可能产生的效果更好。
“孙道长乃弃外之人,不太适合常进宫来,特别是像明达这样的女孩,且孙道长常不知所踪,不一定能找到他人,所以我还是想到问你!”长孙皇后微微地叹了口气,“丽质也有相似的病症,今冬和我一样服药,也是顺一议果的与疾!症也没什么此日子她怀想找你问饷要注意的情况!”
“娘娘,长乐公主也已经为人妇,身体状况与娘娘较为相似,而晋阳公主尚身体还未发育,大人与小孩用药之道,定是不一样的。大人可用之药,不定能用在小孩身上,孙道长颇懂医理,臣只是略知皮毛,公主千金之躯,臣怕出意外,不敢定如何用药”李业诩吓了一跳。长孙皇后还真相信自己这个连半拉子医生都不是的人能治病,自己只是凑巧有这药方而已。
“你所言如此也甚有道理,那还是让皇上请孙道长过来诊看一下为好”。长孙皇后听李业诩如此说,也点头表示认可。
“如此病症,定是从小医治为好,若能断根,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儿。所以臣觉得还是让道长尽快来诊看为好!”
“贤侄上心了,我此番身体的以康复,全托贤侄之药方,丽质与明达也希望能控制病症,到时再一并谢过贤侄”长孙皇后笑笑,接着皱皱眉,“我也知道丽质的心思小只是
“皇后”李业诩大急,生怕长孙皇后又说出什么长乐公主喜欢他的话儿来。
“好了,不说这咋。”长孙小皇后也停住了这话题,却接着说“乾儿经过你一番指教,大有长进,也不似前般那样不懂事了,让本宫甚是宽心,只是如今”。长孙皇后再叹了口气,看着面前垂着眼的李业诩,继续说道,“如今与青雀间,都有些矛盾起了!”
“娘娘,太子与魏王都是异常聪慧之人,想必只是年少气盛,彼此不服而已,过些日子定是没事儿了”李业诩一听头都大了,长孙皇后果然说此事,想着千万不要再让自己去东宫指教李承乾就好。
这段时间也曾听李承乾与李泰间怨气颇重,李泰在广招文士方面的人。据说还要编撰一本书;而李承乾对此深感威胁,也在广拉人于已下。李业诩想着自己身居如今的职位,且又有些名气,这两人肯定是会来拉的,这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
也想不到,长孙皇后还在,兄弟两人就闹出如此的矛盾来。
“若是如此就好了,本宫想着皇上如此做,自有他的道理,只是希望不要让太子寒了心即可”小长孙皇后说着,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太子与魏王俱是陛下与娘娘之子,想必娘娘对他们应是很了解,太子与魏王若有纷争,唯有娘娘可以解这个结”李业诩怕长孙皇后交给自己很难办的事儿,忙如此说道,且口气有些不容置疑。
长孙皇后听了李业诩的话,呆呆地看着李业诩想了一会,才幽幽地说道,“也许真的只有本宫能解了!本宫本还想着让你多与太子亲近一些”。
“娘娘,近段时间臣忙于吐蕃的事儿,没有太多空闲时间,且以往臣也只是与太子聊些平常事儿。并没指教什么!”
“这个本宫自是知道,太子也与本宫说起过。你所懂之事,胜过朝中大多人,与太子如此之说,也让太子明白了许多的事理儿,既然皇上有大事儿交由你去办,那就待过些时日再说吧”长孙皇后顿了顿才说道,“作为他们的母亲,本宫不希望出现骨肉相残的情景,因此希望太子不要被这事儿所惑,能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至于做出什么错事来!太子以后要继承皇位的”。说这话时候,语气已经有些异样!
从长孙皇后的口气中,李业诩也听出,她是更疼爱李承乾一些,希望李承乾能不为李世民如今的举动所误解。
和历史不一样的,长孙皇后如今身体尚好,这些皇子当中谁能最后继位,还真不知道。
“多谢娘娘理解臣的苦衷,待吐蕃事儿解决了,臣一定会去和太子聊些话儿”皇后既然让自己过些时日再去指教李承乾,也让李业诩松了口气。吐蕃大军很可能往大唐边境来,那接下来战争很快就会打响。自己上战场打仗去了,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再顺势奏请李世民,让自己在那边镇边,诸多事儿就可以躲过去。
只是苦了家中的妻儿!
“贤侄既然如此说,那本宫先谢过了。听说你年前网添了一子,本宫都忘记了送一份礼,当加倍补上!你去吧”。长孙皇后脸上有些强笑的味道。
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