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的补充师跟随蒋介石的东路军开赴华东,从此他们便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 后来叶挺也知道陈诚追随蒋介石,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不仅由营长升为团长,由团长升为师长,再升为军委会军政厅长、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兼炮兵指挥,而且由于其善于巧言令色,趋炎附势,以和蒋介石为“同乡”的地缘情结,狠狠地抱着蒋介石的大腿不放,甘为蒋介石两肋插刀,赴汤蹈火,效犬马之劳,故而又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当上了蒋介石装备最为精锐的十八军的军长。叶挺从欧洲回国后,陈诚曾几次表示与他“协力共事”,由于叶挺知道了陈诚充当“剿共”急先锋,虽然与他见过面,却一直都采取“敬而远之”的策略。 在此期间,叶挺到福州与张云逸交往中,也了解了一些有关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陈毅、徐向前等在南昌和广州起义时期老同僚老战友的情况,但是他们都远在江西等地率领工农红军建立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千山万水,雄关漫道,可望而不可即,只是心存想念和期冀而已。 叶挺发自内心地与陈诚接触,是“国共合作”不久。他得知由于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不肯接受胁迫,围剿陕北红军,又碍于蒋介石下令镇压爱国学生游行示威,屠杀进步青年,便把蒋介石扣了起来。共产党应张学良和杨虎城急邀,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出面调停,并经过与蒋介石进行有理有节的谈判斗争,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红抗日”,从而达成国共联合共同抗日的主张。 叶挺得到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消息,蒋介石虽然答应不剿灭红军,国共联合抗日,但他“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绝对没有改弦更张,只是把消灭共产党的手段变得更狡黯,更阴险,更隐蔽。蒋介石同意共产党提出的在“共同抗日”的目标下,改编红军主力部队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时他提出也要整编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他深感,南方几个省的游击队,在项英的领导下,神出鬼没,尽管条件十分艰苦,缺装备,少粮草,还不断被国民党重兵围剿,然而游击队就是打不垮,相反叫国民党部队损兵折将,吃了不少苦头,就是不可一世的日军也奈何不了他们。蒋介石想将南方游击队改编成正规军,如果派去对他耳提面命的指挥官,岂不等于将游击队扼杀在牢笼里。 就在1937年的夏末,叶挺偶然有机会见到到庐山与蒋介石谈判途经上海的周恩来,当时正在上海的叶挺经潘汉年的联络,叶挺与相隔10年没有见面的周恩来亲切地拥抱在一起。熟悉叶挺品格和抱负的周恩来希望他利用这个机会,并通过陈诚向蒋介石举荐,参与对江南八省游击队的改编工作。 叶挺听罢周恩来的示意,觉得两个人是“英雄所见略同”,便立刻找到陈诚,明确讲出要他向蒋介石保举自己参加整编南方八省游击队,并提出整编后的这支游击队叫“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希夷,我早就盘算整编这支游击队由你作为最高长官。”陈诚听叶挺和盘托出自己的请求,喜兴乐怀地表示也与叶挺“英雄所见略同”。 不过,陈诚打叶挺的主意,是觉得他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受到共产党的处分,心里整了一肚子气,一气之下跑到欧洲,还脱离了共产党。这次整编南方八省游击队,派叶挺去,他不会再亲近共产党,反而会成为蒋介石的心腹,箝制共产党的干部,待机一举消灭这支游击队。 “那就拜托你这位老袍泽了。”不明陈诚如意算盘的叶挺感谢地双手抱拳,连连道谢。 “你就静候佳音吧。”一脸自负的陈诚来了个大包大揽。 果然,不到一个月,蒋介石在没有征得中共中央同意的情况下,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发出通报,宣布经“委员长核定”,“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 应该说,中共中央对于将共产党视若洪水猛兽而不彻底消灭不肯罢休的蒋介石,武断地单方面“核定”叶挺为新四军军长,是心存戒意的。 如果说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了解叶挺,那也是10年前的印象,叶挺出国这么多年,到底在国外干了些什么,回国这几年又干了哪些事情,他们也不了解;何况作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只是听过叶挺在北伐中的英名,但从来还没有见过他,更谈不上什么“知人善任”了。 因此,鉴于在整编南方八省游击队的复杂情况,中共中央曾一再提醒作为谈判代表的叶剑英和秦邦宪,要他们“在改编过程中,必须严防国民党的暗算”,同时多次与在上海等地的周恩来通电,了解叶挺能否成为军长。 周恩来、叶剑英和秦邦宪等一致的看法是:叶挺是国共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军长人选。 这种表示,如果浓缩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叶挺适合当新四军军长。 不久,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请叶挺来延安商谈! “请叶挺来延安商谈”,不就是欢迎叶挺来延安共商组建新四军么?还能有什么戒备呢? 冬日延安的夜晚像一副泼墨画,近景是线条粗矿的窑洞,中景是巍巍耸直的宝塔,远景是深邃的天幕,深厚而大气,苍然而磅礴。 冬日延安的夜晚又静极了。操练一天的官兵酣睡了,虽然中共中央指挥部门的窑洞里微微传出“嘀嘀嗒嗒”的收发报声以及参谋人员出人窑洞紧急传递全国各根据地的战事报告,但脚步声却不是“咚咚”而“沙沙”的,飞速而轻捷;再有就是毛泽东主席居住的窑洞彻夜通明的灯光,以及窑洞外警卫战士持枪移动的身影。静,标志着从容,代表着深沉,象征着成熟,寓意着大度。 叶挺躺在延安窑洞里的木板床上,双手交叉枕在脑后,两眼直直地盯着白纸裱糊的顶棚,翻腾的思绪澎湃不止。 翌日。 早饭后,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先是陪同叶挺参观了抗日军政大学。叶挺深深被毛泽东为抗大的建立并题写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所钦佩、所陶醉,被抗大简陋的教学条件和学员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所鼓舞。接着,毛泽东又将叶挺请到他的窑洞,开诚布公地告诉他,中共中央经过认真考虑和研究决定,认为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成一个军是可取的,改编而成的这个军定名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也很好。新四军的编制定为两个师四个旅八个团。叶挺任军长,一直坚持领导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共产党员项英任副军长,周子昆任军参谋长。第一师师长由陈毅担任,第一师副师长由张云逸担任;第二师师长由张鼎丞担任,第二师副师长由谭震林担任。 “叶挺将军,你觉得这个军的编制和军师的领导干部配置可不可以呀?”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烟,看着身板笔挺的叶挺,以征询的口吻说。 “我完全同意中央的安排。”叶挺开口便答,以表示他对中央决定的坚决拥护。他说罢,略一沉思,补充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希望。” “说嘛,说嘛。”毛泽东以信任的目光告诉叶挺可以直言不讳。 “我希望,中央多派一些得力的旅、团级干部充实新四军。”叶挺爽快地说出了自己的期待。 “可以呀。”毛泽东的明眸电光般一闪,喜悦地微微一笑,“不过,抗日战争已经全面展开,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是不会甘心他们的失败的。所以,我军在西北战场上和在华北战场上,都需要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因此,新四军要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中多选拔自己的干部,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更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 “是。”叶挺以响亮的声音回答。 “好哇,叶挺将军,中央在抗大礼堂为你的光临组织了一个欢迎大会,那我们就走吧。”毛泽东伸手在四方桌上的烟缸里将吸完的香烟捻灭,抬腿走出窑洞。 叶挺想说几句谢绝的话,还没等开口,毛泽东已经走出了窑洞,只得来个客随主便了。 抗大礼堂今天热闹非凡。墙壁上张贴着“热烈欢迎叶挺军长”和“向北伐名将叶挺致敬”的大字标语,中共中央有关领导人毛泽东、朱德、任弼时、董必武等陪同叶挺出现在抗大礼堂的主席台时,台下的抗大学员和中共中央各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群众代表热烈鼓掌。 毛泽东首先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宣布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的决定,接着致词说:“我们今天隆重欢迎叶挺将军,不仅因为他是北伐名将,为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特殊的功勋,而且他今天又愿意担任我们的新四军军长,表现了他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品德。叶挺将军拥护我们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拥护我们党提出的抗日主张,并且表示将率领新四军全体官兵,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 “下面欢迎叶挺将军讲话。”毛泽东向叶挺一笑,随之做了个请上前讲话的手势。 叶挺看着这隆重的场面,激动地上前一步说:“谢谢毛泽东主席对我的厚爱,谢谢大家对我的欢迎。今天中共中央决定我担任新四军军长,我深感荣幸。不过,”他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鼓足勇气说,“大家都知道,我有一段时间在革命道路上走了弯路,现在又跟上来了。今后,我一定坚定不移地按照共产党指引的道路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决抗战到底!” 掌声。同样雷鸣一般。 几天以后,当被“革命圣地”热气腾腾的革命景象所激励得斗志昂扬的叶挺要离开延安时,毛泽东又为他送行。 “叶军长,关于项英同志和陈毅等同志在新四军的任命,你还要向蒋委员长多做疏通工作呀!”毛泽东讲这番话时语气很重,足见他对共产党领导这支革命武装多么重视。 “主席,放心吧,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达目的不罢休。”叶挺的话语字字掷地有声,似誓言般坚定。 “好,祝你成功!” “谢谢!” 一只伟人的大手与一只骁将的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紧紧的。
第十六章 '本章字数:5426 最新更新时间:2015…04…09 17:26:24。0'
蒋介石阴鸷的目光与郭沫若的慨然题字和叶挺的辞职交织而成的故事。 叶挺踌躇满志地从延安回到武汉,旋即又来到南京,此时正值日寇攻陷上海,国民党数十万大军从上海狼狈溃逃,一周后苏州失守,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告急。 此时的历史名城南京陷入一片混乱。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各个机构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有的打点行装,从长江码头往武汉转移;暂时不转移的,也整理文件材料,随时准备逃离。城里谣言四起,百姓惊恐不安。哭嚎似的汽车喇叭声,焦躁地“闪开”一类的呵斥声,人们慌乱的脚步声,宛如一支失去指挥的交响乐团,喧哗聒耳,杂乱无章,愈发令人惶遽不宁。 “惊弓之鸟!”叶挺对国民党政府的这种“惧日病”十分不满。这些人打起内战来却是行家里手,手段毒辣,面目之残暴,气焰之凶悍,可谓天下第一。但是,面对外国列强,尤其是对日寇发动的侵略战争,却像得了软骨病一样,腰杆硬不起来了,奴颜婢膝,唯唯诺诺,胆小怕死,往日那对国人的“英雄气概”一扫而光。这种人,是中华民族的败类,是炎黄最劣等的子孙。 叶挺感到,在这个特殊时刻提出面见蒋介石是容易达到目的的。 果然,蒋介石接到叶挺“面陈”的请示,马上答复召见他。 今日的总统府,失去了往日的森严与肃穆。如梭的人流和一张张惊慌的面孔,似乎瘟疫在弥漫。 “坐坐。”蒋介石此刻着意穿上大元帅军装,倒也显得器宇轩昂,威仪万千。他这番用心,不仅想以此“杀”一下叶挺这位北伐名将的傲骨,同时也在与叶挺一起被召见的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面前显示一下他这个国民革命军最高统帅的威风。 叶挺向蒋介石介绍了叶剑英后,两个人同时在蒋介石左面的两把太师椅上落座。 “希夷,听说你刚刚到延安去啦?”蒋介石正襟危坐,面沉似铁,拉着长腔问。 “是”。叶挺微微一欠身子,礼貌地回答。 “中共对改编新四军什么态度呀?”蒋介石端起茶杯呷了口茶,斜了叶挺一眼,神色依然冷冰冰的,与袅袅上升的茶杯的热气形成鲜明对照。 “中共中央同意对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并建议改编的新四军的编制为两师、四旅、八团。”叶挺对答如流。 “中共没再提别的条件吗?”蒋介石似乎有意不让叶剑英开口,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叶挺。 叶挺观察出蒋介石的用意。既然蒋介石不想让叶剑英说话,那就先不要激怒他,免得他又节外生枝。于是,他开口便答:“中共中央同意委员长的‘核定’,由我担任军长。同时,他们希望副军长由项英担任,第一师师长由陈毅担任,第一师副师长由张云逸担任;第二师师长由张鼎丞担任,第二师副师长由谭震林担任。还有……” “还有什么?” “还有,中共中央提出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以浙江衢州附近和江西什么地方为集合地点,并建议委员长划拨十八万元的集合开拔费用……” “娘希匹,不行!”蒋介石还没等叶挺的话说完,一拍太师椅扶手,勃然大怒,他那本来就苍白的脸色像刹那间又抹上一层白石灰,两眼似秃鹫一样发出阴鸷凶狠的光,“他们应该知道,改编后的新四军是属于国民革命军而不再是游击队,你是政府正式任命的军长,副军长和师长也必须由政府任命,不能由他们说了算。还有,八路军他们就拒绝政府点验,这次改编新四军政府必须派人去点验,按枪支的多少定编制,也不能由他们共产党说了算!” 叶挺听着蒋介石喋喋不休的吼叫,觉得他的嗓音不小,但底气不足,使人感到轻飘飘的,缺乏中流砥柱的力量和威力。 对于面前的这位蒋委员长,叶挺并不陌生,而且应该说是知根知底。 叶挺早在十九年前就认识蒋介石。那时,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叶挺赴德国留学因经费无着而搁浅后,经同窗好友邓演达介绍,赴福建漳州拜见援闽粤军司令部参谋长邓铿,被任命为第一支队少校副官。而那时蒋介石,在粤军司令部担任作战科主任,两个人在邓铿那里有过一面之交。 两年以后,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叶挺担任孙中山大本营的警卫团第二营营长。当叶挺接受大本营的紧急命令,率全营官兵去桂林护卫孙中山,当他们乘坐的船队由梧州向北转入桂林航行,船队刚要开船,传令兵跑来向叶挺报告,说是有一位粤军高级军官要搭船一起去桂林。叶挺急忙奔出船舱一看,见岸上站立着的是已提升为粤军第二军参谋长的蒋介石。叶挺立刻礼貌地将蒋介石迎到船舱内,叫勤务兵沏茶倒水,好生招待。蒋介石觉得叶挺一表人才,又是保定军官学校的高材生,是邓铿赏识的人物,便对叶挺开始称兄道弟,拉开了家常。他告诉叶挺,他是回浙江奉化老家给母亲奔丧,突然接到大元帅孙中山的“急诏”,要他火速赶往桂林。叶挺对这位尚未进入不惑之年的年轻粤军将领敬重有加,一切生活起居,安排得不仅优厚而且处处妥帖周到。几天的航行,叶挺每每看到蒋介石看孙中山的书。言谈之中,蒋介石大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孙中山顶礼膜拜,表现得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叶挺深深被蒋介石对大元帅的忠诚所感动,并暗自引以为学习的楷模。可是,他也有对蒋介石不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