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广论 法尊法师译-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此憍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苾刍,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敦巴仁波卿》与大瑜伽师见碎黄布在行路中皆不轻越,抖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经云:‘作集如何业,当得如是置净处,如是行持,应随修学。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果’。

 

子二、共学

 

共学分六: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归依者,谓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差别,及三宝中互相差别并其功德。

 

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嚼啖之先亦当供养者,如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此是以获饮食为喻。随自所有一切乐善,悉应了知是三宝恩。由报恩德意乐供养,此中复二:谓供养事及供养意乐。

 

初中有十:供养身者,谓亲供养真佛色身。供塔者,谓供为佛所建塔等。现前供养者,谓前二事现自根前而设供养。不现前供养者,谓佛、佛塔非现在前,普为一切佛、佛塔故而设供养。又若于佛般涅槃后,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数等,亦非现供。若供此二随一之时,作如是念而供养者,谓: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此是俱供现不现前。论说初者获广大福,第二较前获大大福,第三较前获最大福。故于一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切要。自作供养者,谓非由于懈怠、懒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唯自手作。教他供养者,谓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诸有情贫苦薄福无力供养,若教此供,当获安乐,由悲愍心,唯教他供。又亦劝他共供养者,谓自他俱共同供养。此三福果,大小如前。财敬供养者,谓供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薰香、末香、涂香、华鬘、伎乐及诸灯烛,敬问礼拜,奉迎合掌、唱种种赞,五支遍礼,右旋围绕。又供田等无尽奉施,又供摩尼耳环、臂钏诸庄严具,下至供养诸小鸣铃,散诸珍奇,缠宝缕线,供养诸佛或佛塔庙。广大供养者,谓以如是利养恭敬常时供养。此复有七,谓所供物,众多微妙,现非现前,自作教他,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复将此善回向无上正等菩提。非染污供养者,谓不由轻懵、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养,殷重供养,不散漫心而设供养,不以贪等杂染供养,不于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以随顺物而设供养。随顺物者,谓诸净物,远离不净。雌黄所涂,酥所灌洗,局咄罗薰,遏迦花等及诸所余非清净物。又若如是财物供养自无所集,无从他求,心,周遍思惟,一切随喜,少用功力而修无量广大供养,摄集菩提广大资粮,恒常于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当勤修学。又如宝云经及建立三三昧耶经所说,无主摄持诸华、果树及珍宝等,亦当供养。正行供养者,谓于下至构牛乳顷,精勤修习四无量心、四种法集、随念三宝、波罗密多,及能胜解甚深空性、无分别住,于净尸罗起防护心,于菩提分、六度四摄精勤修学。若能由此十种供养供养三宝,应知是名圆满供养。

 

由如是等兴供养时,有六意乐,能于三宝随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无量广大果利: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作是思惟而设供养,此等是如菩萨地说而正摘录。恒常时中,于如是等随应而行,若遇佳节及大时会,当随力能修妙供养。

 

复次,恒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此复非以糕之瘀处、菜叶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又供茶时,现一切人如酒扬尘,唯弹少许不成供养;是霞惹瓦语录中出。譬如有一极肥沃田,至下种时而不下种,任其荒芜,如是废止,实生不忍。如是能生若现若后一切善乐最胜福田,于其四季一切时中,常恒无无间,堪种一切善乐种子。复应于此如经说云:‘当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至极堪惜,故如赞应赞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间非有,施处尊第一,是净令座净。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于尊为利害,异熟无尽际。’于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无贤善相,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若如是行,由于胜田种善根力,于诸道次慧力增长,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作诗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虽小极增长。’又如说云:‘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无余财物,应如是行。如现实有而不能舍,作是念云:‘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等同《博朵啭》云:‘于一秽螺杯中略掷少许香草念云:栴檀冰片妙香水,是诸生盲欺明眼者。’又如《扑穹啭》云:‘我于最初供养香草,其气辛辣;次有四合长香供养,其气甘美;现在供养,若沉水香、嘟噜迦等,其气香馥。’若于微供轻而弗供,则永生中终是唯尔。若纵微少,发起殷重,渐得上妙;应如此师行持修学。传说此师每配一次,须用二十二两金之香。若诸已得资具自在大菩萨众,尚化其身为多俱胝,于一一身,复各化现百千等手,往一切刹,经无量劫,供养诸佛。诸由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于此上希菩提者,是于正法极少知解,造次乱言。以是应如宝云经中所说而行,如云:‘应当听闻诸契经中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由其最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及诸菩萨’。

 

随念悲故,亦应安立于诸众生于是道理者,谓由悲愍随能安立诸余有情,令受归依。

 

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诸余方便者,谓随作为何种所作,随见何等紧要重事,应依三宝及兴随顺三宝供养,于一切种,不应依止不顺三宝邪道等仪;一切时中应当至心归凭三宝。

 

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分二:一、摄分所出胜利。二、教授所出胜利。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一、获广大福者,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摄波罗密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二、获大欢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皈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者,谓由等持及以慧学而得解脱。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护者,至下当说。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三、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谓得趣入善士数中,为大师等之所喜乐。诸天如何欢喜者,谓彼欢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教授所出胜利分八:

 

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总有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然共称许《觉窝》与《寂静论师》,以有归依而为判别;谓得归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

 

二、成一切律仪所依处者,俱舍释云:‘受归依者,是受一切律仪之门’,归依七十论亦云:‘近事归三宝,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谓由归依而能坚固涅槃意乐,从此意乐,律仪发生。

 

三、先集业障轻微、灭尽者,集学论中显示归依能净罪时?说云:‘此中应以生猪因缘而为譬喻。’谓有天子当生猪中,由归依故,即未生彼,是由归依能净当生恶趣因故。‘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于法及僧亦如是说。故先集罪,有者轻微,有者罄尽。

 

四、积广大福者,如前所说。

 

五、不堕恶趣,由前应知。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者,如经云:‘诸遭怖畏人,多归依山林,及归诸园囿,归所供树木;其归非尊胜,其归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若时有归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八支圣道乐,当趣般涅槃,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此归为尊胜。此归是第一,由归此归处,能解脱众苦。’此中应以成就风索外道等缘而为譬喻。

 

七、随一切想悉当成办者,随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养归依三宝,祈祷成办,则易成就。

 

八、速能成佛者,如师子请问经云:‘由信断无暇谓由获得殊胜闲暇,遇归依处,学殊胜道,由此不久当得成佛。如是忆念诸胜利故,于日日中,昼三夜三,勤修归依。

 

下至戏笑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者:身命受用,定当舍离。若为此故,弃舍三宝,则一切生展转受苦。故任至何事,不舍归依。作是念已,数起誓愿,虽为戏笑亦不应说舍归依语。诸先觉等说一学处谓随往何方,于彼如来应学归依,未见根据。

 

如是六种共同学处,是如道炬释论中说。各别学处初三种者,契经中说。后三种者,出于归依六支论中。如彼说云:‘应于形像颂,及诸碎黄布,信解为大师,亲口说诸法,不谤应顶戴;净未净诸人,应观为善士。’摄抉择中所说此等。《迦摩跋》云:‘此诸学处,《内邬苏跋》,想亦宣说,我二同从《阿兰若师》所闻。’此语出于此师所传《陇跋缚》道次第中。

 

若有违犯此诸学处,当成亏损及弃舍之理者:有说违犯六种成舍,谓初三种各别学处及恒修归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有说由其九种成舍,谓加违后三种各别学处,其余仅是亏损之因。然作是思─若与为命亦不弃舍,有违犯者,实舍归依。如是虽未弃舍三宝,然俱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亦违不言有余大师。心未诚归,故亦成舍。若未犯此,仅违学处,非是舍因。

 

是故归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若有归依,非唯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力,内外障缘不能违害;功德差别,易生难退,倍转增长。故如前说,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门,受持归依,励力不违归依学处,是极扼要。

 

设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后当生恶趣,而起怖畏,能从其中救拔归处,是为三宝,若归三宝不违学处,然其归处,如何救拔?如集法句云:‘能断有箭道,我教示尔等,如来是大师,尔等应须行。’佛是归依大师,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故正归依是为法宝。若能得此,解脱畏故,最下法宝,亦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

 

故于此时,是须善巧善不善业及果差别,如理取舍而修正行,是为修法。若不久思二业及果,如理取舍,则不能遮诸恶趣因,纵畏恶趣,然亦不能脱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恶趣,须于因时纠治其意随不善转,此复依赖于诸业果得深忍信。

 

辛二、一切善乐所有根本发深忍信

 

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根本深忍信中分三:

 

壬一、思总业果

壬二、思别业果

壬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壬一、思总业果

 

初中分二:

 

癸一、正明思总之理

癸二、分别思惟

 

癸一、正明思总之理

 

初中有四。业决定理者,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从诸善业发生诸苦无有是处。宝鬘论云:‘诸苦从不善,如是诸恶趣,从善诸善趣,一切生安乐。’故诸苦乐非无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顺因生,是为从总善不善业生总苦乐。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各别而起。若于业果或决定相或无欺罔,获定解者,是为一切内佛弟子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

 

业增长广大者。谓虽从其微少善业,亦能感发极大乐果;虽从微少诸不善业,亦能感发极大苦果。故如内身因果增长,诸外因果无能等者。此亦如集法句云:‘虽造微少恶,他世大怖畏,当作大苦恼,犹如入腹毒。虽造微少福,他世引大乐,亦作诸大义,如诸谷丰熟。’从轻微业起广大果,此复当由说宿因缘发定解者,如《阿笈摩》说牧人喜欢,及彼手杖所穿田蛙、五百水鹅、五百鱼龟、五百饿鬼、五百田夫及五百牛所有因缘。并贤愚经说金天金宝牛护因缘。当从《阿笈摩》及贤愚经、百业经等求发定解。

 

复次尸罗轨则净命正见四中,后未亏损,前三未能圆满清净,少亏损者,说生龙中。海龙王请问经云:‘世尊!我于劫初,住大海内,有时《拘留孙如来》出现世间,尔时大海之中,诸龙龙子龙女悉皆减少,我亦减少眷属。世尊现大海中,诸龙龙子龙女,悉皆如是无有限量,不能得知数量边际,世尊有何因缘而乃如此?’世尊告曰:‘龙王若于善说法毗奈耶而出家已,未能清净圆满尸罗,亏损轨则、亏损净命、亏损尸罗,未能圆满,然见正直,此等不生有情地狱,死没已后当生龙中。’此复说于《拘留孙大师》教法之中,在家出家有九十八俱胝;《金山大师》教法之中,有六十四俱胝;《迦叶大师》教法之中,有八十俱胝;吾等大师教法之中,有九十九俱胝─由其亏损轨则净命,尸罗增上,于龙趣中已生、当生。吾等大师般涅槃后,诸行恶行、毁犯尸罗四众弟子,亦生龙中;然亦宣说彼等加行虽不清净,由于圣教尚未退失,深忍意乐增上力故,从龙死殁,当生人天。除诸趣入于大乘者,一切悉当于此贤劫诸佛教中而般涅槃。是故微细黑白诸业,如影随形,皆能发生广大苦乐。当生坚固决定解已,虽微善业应励力修;微少恶罪,应励力断。如集法句云:‘如鸟在虚空,其影随俱行,作妙行恶行,随彼众生转。如诸少路粮,入路苦恼行,如是无善业,有情往恶趣。如多有路粮,入路安乐行,如是作善业,有情往善趣。’又云:‘虽有极少恶,勿轻念无损,如集诸水滴,渐当满大器。’又云:‘莫思作轻恶,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器。如是集少恶,愚夫当极满,莫思作少善,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瓶,由略集诸善,坚勇极充满。’本生论亦云:‘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惯习性,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若未修施尸罗等,随具种色少壮德,极大势力多富财,后世悉不获安乐。种等虽卑不著恶,具足施戒等功德,如夏江河能满海,后世安乐定增广。应善定解善非善,诸业他世生苦乐,断恶励力修善业,无信岂能如欲行’?

 

所未造业不会遇者。谓若未集能感苦乐正因之业,则定不受业苦乐果。诸能受用大师所集无数资粮所有妙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