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到荼蘼-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陈国至今最美艳的巫女,然而也是陈国史上最虔诚的巫女,众所周知,她的一生已献给了天上法力无边的神灵。
她在宛丘舞蹈,如蛇委蛇。黑色的长纱在台上舞出无限幻境。所有的人都如痴如醉,并生出无限惶恐与膜拜。
而他,却鬼使神差,生出了眷恋。那种眷恋,如同她的信仰:坚定卑微。
自那以后,她一次又一次,不论冬夏,总用她美轮美奂的肢体为人们祝祷跳舞,那是她的职业。
她跳得极好,每一次,都仿佛将天上的福祉带到了荒凉的人世。因为,自她起舞,陈国的天灾人祸都减少了,甘霖也点点滴滴洒进了干枯的原野。
人们称赞她的魔力,敬她,同时也畏惧她。
他也敬重她,同时还带着悲悯。
因为,他相信她那驱除旱魃的魔力来源于她的真诚。
是的,他看出了她的真诚,他自她曼妙的肢体嗅到了真诚。他爱上了这不祥的巫,和她婆娑的舞姿。
她却毫不知情,只是为了祓除旱魃,反复跳着那诡异的祭祀之舞。
她同他根本是不同的,她生于巫,长于巫,终身沉溺于对神灵世界的向往。她在宛丘之上日日舞蹈,企盼着神的降临,全未注意到宛丘之下有人间的男子爱上了她。
她不是普通人,她的一切早已敬献给了天上那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神。
他知道她的无知,因而感到身为人类的失望、落寞,眼里总含着忧伤。
而许多时候,他发现她的眼里含着同样的忧伤。
当然,她的忧伤不为他,而是为天上遥不可及的神灵。
他的爱是无望的,而她的又何尝不是?
两个痴情的人,各自承受着不同的爱情悲剧。
一种相思,两地闲愁。
人巫之爱,神巫之爱,每一个,因为无可慰藉,有着同样深切的悲伤。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她在宛丘之上舞动着她的迷思,他在台下也被深深迷惑。
她绝望地爱着神,他绝望地爱她。
她的爱是她的信仰。
他的信仰是他的爱。
因而,她的演出,他每场必到。
看时痴迷,看不见时,怅然若失。
他的母亲叹息得更厉害了。
田里已经枯萎,他一次一次奔向宛丘,荒芜了耕作,缸里米已见底。母亲桌上的水碗也常空空如也。
那是多么美丽的水碗啊。上面是飞舞的神鸟,是庄严的红与黑。那种庄严如同她的舞姿一般。
他陷入自己的悲剧里,不闻不问,不眠不休。
他很快形销骨立,站在观看的人群里,容易被淹没。只有一双被希望灼烧的眼睛闪闪发亮。
                  爱是一种信仰(2)
他期待她终于有一天看见他。
她在宛丘舞动了一生。
他在宛丘等待了一生。
终于,他们都老了。
彼此的信仰也都落了空。
他没有等到她的赐与,她对上天的呼唤也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又一个清晨,他拄着拐杖出发去宛丘。
此前,他缠绵病榻一月有余,不得不终止了坚持了一生的习惯。
母亲早已长逝,他终身未娶,无亲无靠,在守望里即将过完他的一生。
道路好似不再平坦,风尘滚滚,沙粒塞住了他的牙齿。
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去宛丘了,他仿佛感到体力正从身上一点一滴地消失。
一个小时的路程,他清晨出发,到达时已是午后。
远远地,已见那神圣的祭台。他终身的信仰和等待,他的青春、骨肉和灵魂。
然而他愣住了。宛丘空空如也。
那老去的巫女不知所踪。
祭台上,只有那黑色的纱诉说着一生的空洞和消逝。
他颤颤巍巍,平生第一次爬上了那祭台,用苍老的手久久抚之不去。
当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在阳光的照耀下,人们发现了躺在祭台上的他。
他的生命消逝了,面容安详,嘴角微微上翘。
天地万物,无生不终,只有怀抱信仰的人才得以微笑着死去。
                  呼啸在爱的彼面(1)
孔雀东南飞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爱的彼面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是恨。其实不是。
爱的彼面是淡漠。
如果还能恨,如果长恨不衰,是因为尚有许多许多不能消解的爱,比如那首汉朝最爽直的北方女子唱过的情歌:
我所思念的人,在辽阔大海的南边。我用什么来赠你?镶着两颗珍珠、用玉缠绕的玳瑁簪。
然而,听说你已另有所爱,我便将原想赠你的珍品:那些簪、那些玉、那些珍珠堆积、砸碎并烧毁,迎着风挥洒那旧情的灰尘!
从此以后,不再想念你,我将与君断绝相思。
然而从前同你悄悄相见,尽力遮掩的行止,毕竟曾引来鸡鸣与狗吠。鸡犬的动静想必令兄嫂已知道我与你的事。
殻ъげ恢梗�
在秋风飕飕的清晨,又听到传来晨风鸟求偶的鸣叫,我的心更加烦乱,只好等待太阳察知我的心。
这首《有所思》是乐府里鼓吹曲《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铙歌是从北狄输入的一种军乐,原本是为了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大约此女子对爱人感情灼热激烈,非磅礴的军乐不能表达。
这首歌子里爱与恨都非常真挚热烈,因它们本是一物的两面。
开头五句是女子对远方爱人的相思爱恋:她所思念的男子,远在大海的南边。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他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
往往如此,爱一个人到极处,“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故欲赠物示情,永以为好。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为报也,永以为好也。”
汉末繁钦《定情诗》中有“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慰别离?耳后瑇瑁钗”等句,显是受本篇启发而化出。
经过一番思量,她选择了“双珠瑇瑁簪”。
“瑇瑁簪”,是用玳瑁(一种似龟的动物)有着美丽花纹的甲片精制而成的发簪。“双珠”,说的是在发簪两端各悬一颗珍珠。
在当时这当是精美绝伦的佩饰了。
然而女子意犹未足,还要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在珍贵之上再加珍贵,珍重,再珍重。
如此珍之重之,可知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的浓度与分量。
女子的爱其浓如斯。
而后,如同我们经常看到的爱情,一场变故陡生:“闻君有他心”。
以下六句,均写这场变故中女子的微妙的心理。
起初,女子听说爱人已倾心他人,爱瞬间成恨,柔情万千化作了切齿痛恨。于是,她将那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摧),三而烧毁。“拉杂摧烧之”,动作即狠且狂。
恨强烈如此,因她深爱他——爱之深,恨之切。
并且,摧毁烧掉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复又迎风扬掉其灰烬。
“摧烧之”乃顶真重复句,迫促有力,加倍写出女子当时忿恨的心情。“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何等愤激!
不仅如此,女子更宣称“从今以后,勿复相思!”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语 “望之深,怨之切。”罗根泽则评价:“此首为恋歌,赌咒发誓,斩钉截铁,誓言勿复相思,正见其相思之深。纯将一时迸裂的情感抒为文章,此种奇作,古今中外皆不多见。”
“相思与君绝”之下六句,女子情绪由激怒渐趋冷静,展现女子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
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相思”句口气已略婉转。在一时的激愤之后,过去的种种温柔与此刻的痛楚纠结一处,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
                  呼啸在爱的彼面(2)
循此绪端,自然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
鸡鸣是清晨,狗吠是黄昏,一早一晚,都是人烟稀少、男女幽会聚散之时。《易林?随之既济》:“当年早寡,孤与(宇)独居;鸡鸣狗吠,无敢问者。”即指鳏夫与寡妇夜间来往,惊鸡动狗,已露风声。此处谓女子忆昔与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使兄嫂备悉隐情。
既然尽人皆知,而今若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加上始乱终弃的严重后果,女子有太多顾虑和动摇。
何况那“鸡鸣狗吠”中的情意仍在心内婉转,哪里说放便即放下?
“妃呼豨”,正是女子瞻前顾后、心乱如麻时发出的一声殻ъこぬ尽�
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云:“妃呼豨,人皆作声词读,细观上下语气,有此一转,便通身灵豁,岂可漫然作声词读耶?”
闻一多《乐府诗笺》亦云:“妃读为悲,呼豨读为殻ъぁ!�
三字悲叹,在感情、语气上承上启下,直贯结尾二句意脉。
下句是女子在悲叹中但闻秋风阵阵凄紧,野雉求偶不得的悲鸣不时传来,使她更加感物共鸣,相思弥甚,犹豫不决。
因为她是舍不得他的,因此,她并不能、也不肯立刻便做决断。
这样的她,便把一切推给了光阴:只待须臾东方皓白,定会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陈本礼云:“言我不忍与君绝决之心,固有如曒日也。谓予不信,少待须臾,俟东方高则知之矣。”(《汉诗统笺》)如此,则“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洁,感情热烈持恒之义。
因为,女子仍然深陷爱中,来不及走到爱的彼面。
爱的彼面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是恨。其实不是。
爱的彼面是淡漠。
真的,若果没有了爱,哪里还恨得起来。他的悲欢与我无关,形同路人擦肩而过。
当爱甚,而爱变成恨时,却有无穷悲哀。
同样强烈的爱恨一如《呼啸山庄》。
毛姆曾高度评价艾米丽?葛朗台的《呼啸山庄》:“我从未见过爱与恨像在那本书中那么强烈地被表达过。”
《呼啸山庄》出版后一直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
英格兰山峦起伏的北部,有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呼啸山庄”,某天主人恩萧自街头领回一名弃儿,收为养子,取名希斯克利夫。恩萧视为己出,让他与儿子辛德雷和女儿凯瑟琳一起生活。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萌发了爱情,但辛德雷十分憎恶他。
老恩萧一死,辛德雷成了山庄的主人,他不仅禁止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接触,还对他百般虐待和侮辱。
这种###的结果,加剧了希斯克利夫对辛德雷的恨,也加深了他对凯瑟琳的爱。
一天,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秘密外出,认识了附近画眉田庄的小主人埃德加?林顿。貌似温文尔雅实则伪善的富家子弟爱上了凯瑟琳的美貌,立刻向她求婚。
天真幼稚的凯瑟琳同意嫁给林顿,她以为可以利用林顿家的财富,帮助希斯克利夫摆脱哥哥的###。
希斯克利夫知道凯瑟琳出嫁的消息,痛不欲生,愤然出走。
数年之后,希斯克利夫出现在林顿家,他发了财,带着一腔仇恨衣锦还乡。
他是为报复而来。为了爱的报复。
此刻的辛德雷已是没落的纨袴子弟,他嗜赌贪杯,已将呼啸山庄产业挥霍殆尽。穷途末路的辛德雷把剩下的家产抵押给希斯克利夫,甘心沦为他的奴仆。
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常客。
                  呼啸在爱的彼面(3)
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把他视作传奇式的英雄,希斯克利夫诱惑其私奔。至呼啸山庄,他囚禁她,并折磨她,伊莎贝拉成为林顿的替罪羊。
凯瑟琳嫁给林顿以后,方看清丈夫的面目,日夜悔恨。希斯克利夫的衣锦荣归,更把她抛进悲愧交并的深渊。
绝望中,凯瑟琳病逝,留下早产女婴——凯蒂。
而伊莎贝拉也终于逃出呼啸山庄,避居伦敦郊外,生下男孩林顿?希斯克利夫。
辛德雷在凯瑟琳死后不到半年,倒毙在酩酊大醉之中,他的幼子哈里顿被希斯克利夫掌控。
当年给予自己痛苦的人纷纷死去,希斯克利夫不肯就此罢休,他要在下一代身上继续报复。
他处心积虑把哈里顿“培养”成一个野蛮的人,眼睁睁看他经受自己童年时所经受的一切。
当12年后伊莎贝拉病死,希斯克利夫终于接回酷肖舅舅的儿子。
凯蒂在16岁生日那天遇到不相识的姑父希斯克利夫。
希斯克利夫决定让凯蒂与自己的儿子成婚,以便名正言顺地霸占林顿家的画眉田庄。
凯蒂被迫与小希斯克利夫草草成婚。婚后不久,丈夫便离开人世。
而这时,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利的哈里顿已经23岁,长得敦厚忠实,风度翩翩,酷似当年的希斯克利夫,凯蒂对他产生了爱情。
希斯克利夫本决心拆散这对恋人。
然而,每当他看到他们,却仿佛看见昔日的凯瑟琳与自己。
一个风雪之夜,希斯克利夫怀着一颗空虚的心,发出复仇后的狂笑后,离开了尘世。
在最后关头,爱战胜了恨,拯救了希斯克利夫沉沦的灵魂。他终于平静了,用饱经沧桑的淡漠面对了命运的挑衅。
佛陀说:“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在爱的彼面,且让我们彼此都静静地微笑着生活下去。
                  独孤,原来是种成全(1)
雉朝飞操
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游於山阿。我独何命兮未有家。时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
齐宣王时代真是个音乐的时代。
因为天子对竽乐不分青红皁白的迷恋,才有御用乐师丰厚的宫仓供给,才有了“滥竽充数”的南郭传奇。
传奇说“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那持竽混迹其中做张做致的南郭虽不谙乐理,却看透了人心。
必有所爱,而后人能乘之。
但如果没有呢?或者虽然有爱却终其一生没有实现呢?那样的结局是否同南郭一样——只得仓皇离去?
且不论南郭的结局,宣王喜合乐,愍王好独奏。
那时节自帝王以至平民,人们皆听仙乐耳暂鸣,想必已习惯用音乐来表述心声,例如犊沐子。
崔豹《古今注》曰:“《雉朝飞》者,犊沐子所作也。齐宣王时,处士泯宣,年五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仰天叹大圣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因援琴而歌,以明自伤。其声中绝。魏武帝时,宫人有卢女者,七岁入汉宫,学鼓琴,特异於馀妓,善为新声,能传此曲。”
伯牙《琴歌》曰:“麦秀省怙舫桑蛐檑仲獗城腔保谰饬倩爻亍!薄独指馓狻吩唬骸叭袅杭蛭牡邸抗庹章箸堋斤舳选!�
“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游於山阿。我独何命兮未有家。时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
这是一首求偶之歌。
犊沐子年七十而无妻,到野外去砍柴,看见山鸡雌雄相逐而欢,不觉中心悲哀。
放眼茫茫人世,自飞禽走兽至人,无不比类相从。而唯我孑然一身。
于是犊沐子仰天嗟叹:“圣王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
并将满怀悲哀谱入了琴曲,后世名为“雉朝飞”。
从此以后,诗人作“雉朝飞”曲词,其内容都是表现男女孤独、过时不能成婚。
即便打着爱的旗号,婚姻的根本都源于人类亘古不变的孤独。
身为群居动物的人类,显然缺乏蜘蛛无所不能的天罗地网;螳螂的长臂;大白鲨凶狠的利齿; 以及山中之王虎的淡定;行走密林的豹的优雅。
君缘何娶?妾缘何嫁?
因一生漫漫修远,熙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