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父母-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军忽闪着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回答:很远很远的地方。
  他又问:那你记得你爸和你妈的名字吗?
  军军为难地挠挠头,想了想,还是说不上来。
  他叹了口气,虽然他不知道军军父母的详细情况,但从军军支离破碎的记忆中判断,军军应该是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牺牲了。军军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想到这儿,他心里就多了一份爱怜,伸手把军军揽在了怀里。
  在这段时间,他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军军的生活,军军也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对他也充满了感激,总是小鸟一样在他耳边亲热地说:爸,你真好!
  看着面前花花绿绿的小零食,军军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激动得小脸通红:爸,你说我先吃哪一个好?
  他一脸慈爱地看着军军,点点头说:吃吧,吃完爸再给你买。
  他顺嘴把自己称作“爸”时,一时间就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时间久了,军军对他也有了深深的依恋。刚来时,军军的眼神总是犹豫不定,充满了不安。现在的军军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新的爸爸。
  那一次,军军突然地说:爸,以后你别让我走了,这里真好!有抗生和彩凤婶儿,我喜欢这里。
  他听了,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没想到军军能说出这样的话。他呆呆地看了军军好久,一把搂过军军,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他可以想像得到,军军以前的经历将是怎样的情形,从这里转移到那里,待上十天半月,又被转移走了。小小年纪,就尝遍了战争孤儿所有的苦难。
  有时候,他望着熟睡的军军,想到还要把这个孩子送走,心里就有些不舍。尽管军军初来时,他觉得很不适应,甚至把军军当成了累赘,可现在,军军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旦把军军送走,他会舍不得的。但军军毕竟只是他生活中的过客,说不定哪一天,老葛就会通知把军军送走的。
  以后,他每天都在忐忑中等待着老葛的通知,时间也就在等待中一天天地熬着。终于,老葛又一次通知他,去城南接两个孩子。老葛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这次是两个孩子,一个女孩,一个男孩,都是烈士的遗孤。
  那天傍晚,他出发前把军军又一次送到了彩凤的杂货铺,彩凤当然也又一次热情地接纳了军军。
  杨铁汉孤身一个走出了城南门。老葛交待,顺着城南门的一条土路往前走,那里有两棵老树,树下就是他和城外同志的接头地点。
  他站在那两棵老树下,望着西沉的太阳,心里有些焦躁,他不知道城外的同志什么时候能把那两个孩子送来。如果时间晚了,鬼子关了城门,那他就得和孩子在城外待上一夜了。
  他正想着时,一个中年男子,赶着一群羊向他这里走来。走到近前,中年男人立住了,低沉着声音问:老家要买白果下药,你这里可有?
  对方已经说出了接头暗号,他马上答:我有,要多少?
  赶羊的男子笑了笑,一闪身,他的身后就走出了两个孩子,果然是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年龄相仿,都是七八岁的样子。事后他才知道这是一对龙凤胎。男孩牵着女孩的手,怔怔地望着他。
  他上前两步,揽过两个孩子,冲赶羊的汉子说:同志,你的任务完成了,我们也该进城了,晚了,城门就关了。
  赶羊的汉子说了句:你多保重。
  说完,用鞭子在空中甩了一个响,羊群在头羊的引领下,沿着土路往回走。
  杨铁汉一手拉着一个孩子,向城里走去。两个孩子不住地回头,看着赶羊的汉子,汉子也回了一次头,冲他们笑了笑。
  一直回到布衣巷十八号,他才开始打量眼前的两个孩子。女孩胆子似乎大一些,她仔细地看了杨铁汉,又去看看军军。军军也正在新奇地盯着新来的两个孩子。
  他蹲下身子问:你们都叫个啥?
  盼妮。女孩抢先说。
  男孩刚要说,女孩就又抢着说:他是俺弟弟,叫盼春,我们是双胞胎。
  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这两个孩子眉眼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看来,他们的确是一对双胞胎。
  两个孩子的神情很快就放松了下来,他们东看看、西瞅瞅,盼妮简单地打量了屋子,就大人似的问:叔叔,你什么时候再把俺们送走?
  也许再过几天吧。
  他的确也说不清什么时候把他们送走,他要等老葛的通知。
  在这两个孩子进城的第三天,他接到了老葛的通知,让他在傍晚时分,把三个孩子送到城外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一天终于来了,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他把军军抱在了怀里。军军是个敏感的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就要离开了,呜咽着说:爸,你要送我走吗?
  他听了军军的话,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他又何尝舍得送走军军呢?但这毕竟是组织的安排,他没有权利不让军军走。
  他用力地抱了一下军军,哽着声音说:军军,爸会想你的。
  最后,他还是硬下心肠,带着三个孩子出门了。他在孩子们出门前是做了一些准备的,烙了饼,还煮了鸡蛋。从这里到延安路途遥远,这期间几个孩子还不知道要被转移几次,他要把孩子和这些吃的一同交给接应的同志。
  出门后,军军毕竟在这里待得久了,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回头:爸,抗生会想我的,我还没有跟他告别呢。
  爸会去跟抗生说,你放心。
  他一边安慰着军军,一边又叮嘱着三个孩子:出城门卡子时你们咋说啊?
  盼妮和盼春胸有成竹地说:俺们就说,你是俺爸,带我们出城去看爷爷。
  他听了盼妮的回答很满意,伸出手,在两姐弟的头上拍了两下。
  他带着三个孩子很顺利地出了城门,再有五里路,前面就是夏家庄,那里会有人接走三个孩子。
  他们很快就到了村外的一棵柳树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仍不见有人来。约定的时间是日头偏西,可眼前的太阳已经沉到山后去了,却仍不见人影。
  杨铁汉就有了几分焦虑,他不停地向远方张望着,几个孩子也显得有些着急,盼春自言自语着:接俺们的人会不会不来了?
  他努力安慰着几个小家伙:不会的。
  他嘴上是这么说的,心里却是一点底也没有。自从开始地下工作以来,他的心里就多了几分警觉。这不是地上工作,什么事情都摆在明面上,地下工作无时无刻不隐藏着看不见的凶险。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孩子,咱们走。
  盼妮和盼春听了他的话,赶紧抓住他的手站了起来。军军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雀跃着喊:爸,咱们回家吗?是不是不让我们走了?
  他没有说话。盼春瞪了军军一眼:你知道什么,咱们这是转移。
  他带着孩子疾步离开了村口,走进了一片高粱地里,这才松了一口气。为了稳定情绪,他把带来的饼分给了几个孩子。
  天这时已经黑了,孩子们吃完饼,就东倒西歪地睡了。看三个孩子完全睡熟了,他又悄悄地去了一趟约定的地点。他趴在一丛蒿草后面,静静地观察着,依然是人影全无。
  当太阳又一次升起的时候,他把三个孩子又带回了城里。后来,还是从老葛的嘴里得知,接送孩子的交通员在路过敌人的封锁时,牺牲了。至于何时再送走孩子,还要等候通知。
  看来,三个孩子还要在他这里待上一段时间。

 ·3·
 


第四章
  8。风声
  鬼子在城外扫荡的计划,被事先得到情报的八路军粉碎了。鬼子和八路军打了几场遭遇战,却接连吃亏,回到城里的鬼子就开始了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出了内奸,鬼子就开始了一轮内查,一时间,风声很紧。几日后,伪军的一个姓李的大队长说是有通八路的嫌疑,被拉到城门外,毙了。姓李的大队长被毙前还穿着伪军的制服,被五花大绑地带到了城门外。昔日不可一世的大队长,早已成了草鸡,哆嗦着身子,一遍遍地喊:太君,我冤枉啊——
  他嘶哑地喊着,还是被鬼子的子弹击穿了脑壳。
  杨铁汉看到这一幕时,正扛着磨刀的家什,带着三个孩子站在人群里。孩子们一脸镇定地看着,盼春抬头望一眼杨铁汉,轻声地问:叔叔,那人真的是共产党?
  杨铁汉马上伸手捂住了盼春的嘴,又用严厉的目光盯了眼盼妮和军军,两个孩子就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拉着三个孩子挤出人群,到了没人的地方,才表情威严地说:记住了,以后再也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说这样的话。
  盼妮率先点点头。盼春看着杨铁汉的表情,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委屈得想哭。
  杨铁汉瞥了盼春一眼,继续板着脸说:你们还要记住,在外人面前你们要管我叫爸。
  这一次,三个孩子一起用力点着头。
  这件事情过去没多久,日本人和伪军在夜里搞了一次大清查,他们挨家挨户地登记搜查,见到可疑的人就抓。
  杨铁汉家的门被敲响时,三个孩子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他只能硬着头皮打开了门,门刚一开,日本人的刺刀就明晃晃地戳到了他的面前。那一瞬,他下意识地用手往腰里摸,却是空空荡荡。这时,他才反应过来。
  一个伪军走过来,推了他一把,把他抵到了墙角,吆喝着:家里都有什么人,登记了吗?
  老总,俺家没啥人,除了我,还有三个孩子。
  伪军又狠狠地搡了他一把。在伪军和鬼子刺刀的逼迫下,他只好带他们去了里屋。
  三个孩子已经醒了,抱在一起,缩成了一团。
  伪军和鬼子的手电筒在屋子里乱晃一气,没发现什么,就把光线聚在三个孩子的身上。一个伪军窜过去,一把就扯掉了围在孩子身上的被子。
  军军吓得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爸,爸——
  杨铁汉赶紧走过去抱住了军军,一边赔着笑说:老总,有啥话冲我说,别吓着孩子。
  一个鬼子叽哩哇啦了几句,旁边的伪军就喝道:太君问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磨刀的。说完,用手指了指墙角堆放着的磨刀用的家什。
  几只手电在他的脸上晃了晃,又在几个孩子的身上晃了几下,一个伪军就发现了问题,他凑到杨铁汉的面前看了看,奇怪地叨咕着:咦,看你也不大,咋这么多孩子?说着,又用手电照了照床上的盼妮和盼春:这两个孩子也有六七岁吧?你啥时候结的婚,生的娃?
  杨铁汉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说:俺都成亲八年了。
  你女人呢?伪军不甘心地问。
  回乡下奔丧去了。
  伪军似乎还是将信将疑,绕着杨铁汉转了两圈后,就又凑到了床前:你们管他叫啥?
  军军最先回答:叫爸。
  盼妮和盼春也一起说:他是俺爸。
  杨铁汉这时才算松了一口气。伪军转回身,推了一把杨铁汉说:你说你女人奔丧去了,我记住了。过几天我再来查,要是你女人还不在,我就定你个通共罪。
  鬼子和伪军吵吵嚷嚷地走了。
  那天晚上,杨铁汉一夜也没有睡好,三个孩子也没睡好。
  盼妮毕竟大一些,她冲杨铁汉说:爸,他们还会来吗?你啥时候把我们送走啊?
  杨铁汉起身给三个孩子掖了掖被角,安慰道:别怕,有我呢。
  他话是这么说,心里却一点底也没有。鬼子和伪军还来不来,他不知道;何时把三个孩子送走,他也不知道。但他清楚,孩子们在这里多停留一天,就会多一分危险。
  老葛是他的上线,也是他的上级,眼前这些棘手的事情,让他又一次想到了老葛。
  第二天,他还没去找老葛时,老葛出其不意地找上门来。
  他看到老葛,还是吃了一惊。老葛和他约定,没有大事,双方尽可能少接触。此时,老葛突然出现在布衣巷还是第一次。
  老葛没来前,他正准备扛着磨刀的家什,带着三个孩子出门。老葛一进屋,三个孩子就乖乖地躲了出去。
  老葛见到他,就握住了他的手说:白果树同志,让你受苦了。
  听了老葛的话,他鼻子有些发酸,干地下工作,什么困难他都考虑到了,甚至想到了牺牲,但就是没有想到会让他带三个孩子。
  老葛说:真难为你了。组织上一直想把三个孩子送走,但是,这中间我们的同志被捕,又叛变了,我们的下线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现在,我们无法和下线取得联系,三个孩子也就无法送出去。
  老葛说到这儿,重重地叹了口气。他望着老葛,在心里也沉重地叹着气。
  叹完气的老葛,抬起头,神色凝重地看着他:我们现在的形势看来只能是等待。
  他也抬起头来,严肃地对老葛说:老葛同志,带孩子我不怕,我怕的是不安全。
  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我想,组织上也一定在积极地想办法,尽快把三个孩子送出去。
  说着,老葛从怀里掏出几块银元,放到桌子上:这是组织上给孩子们的生活费,一有消息,我会马上通知你。
  老葛说完,一阵风似的消失在门口。
  他望着老葛离去的背影,呆呆地愣了一会儿。他原以为老葛会给他带来另外的消息,结果却是这样。看来,他别无选择,只能耐心地等待了。
  杨铁汉始终没有等来转移三个孩子的通知,却等来了鬼子的又一次全城大搜捕。
  鬼子和伪军敲开布衣巷十八号的时候,仍然是在晚上。三个孩子已经睡下了,自从盼妮和盼春来了,杨铁汉就把大床让给了三个孩子,自己在房间的一角搭了一张床。
  杨铁汉此时躺在床上,睡意全无,满脑子里想着三个孩子的事。照料着三个孩子的生活,他并不犯愁,最让他头疼的是他们的安全。组织辗转着把他们送到了他这里,他决不能让他们出事,否则,他的工作就是失败的。
  接应的下线遭到了敌人的破坏,而何时恢复与外界的联系又不得而知,他的心里一片茫然。就在这个时候,鬼子和伪军砸响了他家的大门。他打开门的时候,鬼子和伪军明晃晃的刺刀就把他抵住了。有了上次鬼子搜查的经历,这次的杨铁汉就显得很有经验。他站在那里,看着鬼子和伪军,一句话也不说。
  一个伪军喊了起来:说,家里有啥人?
  就三个孩子,已经睡下了。
  旁边的伪军用枪托砸了他一下,几个鬼子打着手电,屋里屋外地翻找起来。最后,他们把三孩子也推搡了出来。几个孩子睡意惺忪地围在杨铁汉的身边,盼妮紧紧地扯着他的衣角,军军抱住了他的腿。看到孩子们无助的表情,他心里的什么地方动了一下,很快就有一种很硬的东西在身体里拱了起来,他伸开手,把三个孩子紧紧地护了起来。
  一个鬼子的小队长,冲着三个孩子和杨铁汉叽哩哇啦喊了一通,翻译官就赶紧翻译起来:太君问了,你怎么一个人带三个小孩儿。
  杨铁汉用手死死地护住孩子,脸上赔着笑,冲翻译官说:孩子的娘去乡下娘家奔丧去了。
  鬼子的手电就又仔细地在杨铁汉和三个孩子脸上照了照。
  翻译官上前一步,一把抓过了军军,军军害怕地往后退着。鬼子小队长从兜里摸出一块糖在军军面前比划着。军军不接,把一双小手背在身后。鬼子看一眼旁边的翻译官,翻译官就冲军军笑一笑,蹲下来说:小孩说实话,太君给你糖吃。
  军军的表情越发显得紧张起来。翻译官用手指着杨铁汉,唬起面孔问军军:你管他叫什么?
  军军毫不迟疑地答:叫爸。
  翻译官仍不甘心地看着军军:他真的是你爸?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