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仕途-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宋愕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赵氏,运兴火德。太祖、太宗,受命立极,真宗升中,**殷盛。仁宗厚德,继体不定。上帝眷,锡臣忠武,底绥内艰。推戴圣父。恭承大宝,阏有六年。敬若天意,四海宴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百般大礼之后,宣告祭天之礼完毕,众人又匆匆赶下泰山,在山脚下又进行祭地的仪式。赵颍礼拜之后照本宣科:

    “惟熙宁六年,嗣天子臣殒,敢昭告于皇地祗:臣嗣守鸿名,膺兹否运,率循地义,以为人极,夙夜祗未。迄未敢康。赖坤无隆灵,锡之景,资植庶类,屡惟丰展。式展时巡。报功厚载。敬以玉帛、牺齐、渠盛、庶品,备兹疼礼,式表至诚。尚飨。”

    至此,封禅之礼完毕。

    天子赵殒封禅之后,神采飞扬,高兴之余,大赦天下,死罪变徒刑。徒刑以减,权则免之,以显仁德。

    于是乎,普天同庆。

    沈欢一脸笑意地呆在府邸的书房内。六月十八这个日子,他也没什么心思办公,干脆休息一天。

    一边等着武华带蔡卞到来,一边想象着泰山封禅时那锣鼓喧嚣的热闹场景。

    说到天子封禅,他还是始作俑者。若不是他的授意,海州日报方面怎么会抬出泰山封禅的借口来骗天子出京呢?

    话说回来,他本人对封禅这事还真不大以的然。

    比如天降祥瑞之说,这和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应”思想有着极大的联系,也就说要帝王贸明,才可能出现太平盛世,而在太平盛世将来之时,天往往会降祥瑞以示征兆。即所谓的“国之将兴,必有征祥。”至于天会不会降祥瑞、什么时候降祥瑞、降在什么地方,实则是一个非常隐秘的事情,正因为其隐秘性的存在,往往被一些居心之人加以利用。弄虚作假,欺人瞒天。

    这种迷信思想,沈欢一直都是嗤之以鼻。

    至于封禅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沈欢也可以从典籍中找到令人迷之又迷答案。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其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五经通义》曰:“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很明白了,这似乎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结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

    不过如果真要追究,沈欢也是比较愧疚的,这次封禅的起因不正是因为他要达到某中政治目的么!

    “唉!”沈欢背靠在椅子上,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长长叹息,“封禅封禅,抛开一些政治目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帝王的功绩够资格呢?。

    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秦始皇也许够资格,他横扫八荒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度,这些功绩,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版图及一些准则,这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至于其他,汉武帝也够资格,唐太宗也够可惜他没去,反而他儿子与孙辈去了,其他皆不足道矣。

    最搞笑最要命的是宋真宗也乐呵呵地跑到泰山封禅,还搞出一出“天降天书”的闹剧来,真想把全天下人都当傻瓜来忽悠,焉不知却暗为全天下不笨的人所耻笑!

    当然,这话沈欢只敢想不敢说,只能暗地里腹诽一下罢了。

    日影中移的时候,武华敲门进来。恭敬地说道:“老师,蔡卞他来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才蔡卞

    这是沈欢对蔡卞的评价及印象。//

    十四五岁,温文尔雅,丰神俊秀,柔弱中又有一丝爽朗,目光有神而有力。

    他个子中等,一身长衫,饱读诗书的样子,年纪不大,却很老成,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沈欢满意地点了点头。

    沈欢没有在有拒人于外的客厅招待蔡卞,而是在更为私人空间的书房里。分主客坐定,他还示意蔡卞喝茶,做足了礼数。

    蔡卡很激动,以至于捧茶的手在轻微抖着,沈知州的礼遇令他受宠若惊。他虽然自恃才高,不大看得起同龄真正比他高龄的年轻人,然而对于沈欢,他不敢表露出来。也表露不出来。

    若论才识,沈欢是八年前的殿试探花,经纶之学自不在话下;若论才学,沈大才子的诗词全天下传唱,其词多变,或豪气,或缠绵。无不精到。无不经典,皆是传之千古的好诗好词!

    作的文人,对此绝对钦佩。

    蔡卞小时候就多次听到淀欢的各头,引为榜样,以之为偶像。如今终于接触到儿时的偶像,他想不激动都难。

    虽然沈欢年纪比他大不了十岁,但见面的时候,他还是不由自主地行以学生之礼。

    他幼时是神童,有过目不忘之能,《千字文》、《三字经》一话说此书还是沈欢当年向朝廷进献的他无不诵之能记,甚至到背如流。

    及至年长,“十三经”等等经典也烂熟于心,且史籍方志,百家杂说,国家法典无不浏览殆遍,触类旁通。可以说得上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名闻乡里。

    神童都是有傲气的,蔡卞也不例外,在家时连大他十多岁的大哥都不如他的才学,可想而知他的心气了,在乡里时连好多老师都不敢再教他。生怕给他的问题难倒。在家乡没有进步的余地,他方才十二,就打算与大哥一道进京赶考,到了准南路,听闻海州设立了一所大学,由欧阳修主持,甚至沈欢也不时讲课。这两人的大名,蔡家兄弟早就如雷贯耳,特别是蔡卞。更是忍不住要到海州大学学习。而蔡京不愿意耽误科考,执意不肯,最后两人分道扬锯,一进京城,一到海州。

    他到海州大学时已经是熙宁四年,沈欢已经在海州主政快一年。海州也早就开始变样,海州大学周遭也刚刚兴起。

    到了海州,蔡卞才知道什么叫政治能人。入了海州大学,他才真正开了眼界,除了由欧阳修等大儒讲授经学。还开设了其他门类众多的科目。蔡卞天资聪颖。兴趣广泛,多加涉略。这才知道天下之才何其多何其广也!

    至此他收起傲气,低调做人,潜心学习。一晃已是三年。

    今日朋友武华来访,说沈欢要见他。他是既激动又期待。他一直羡慕武华命好,由沈欢亲自教授,使得自己天文地理一项怎么努力都比不上武华。

    如果能向沈知州请教一二,

    蔡卡越想越激动。看沈欢的眼神也冒着炽热的火光。

    “蔡”沈欢突然顿住。大有尴尬之色,自己年纪不大,不好称人家“儿”字;对方年纪又不像有表字的样子;直呼姓名,又显得不大尊重。

    蔡卞见状赶紧说道:“沈大人直呼卞的名字即可。卞与武华是好友。同为沈大人晚辈

    沈欢点了点头,这家伙真机灵,察言观色,一下子就看出自己的为难之处。还出言解难,着实不像少年。

    “那沈某也不客套了,直叫你蔡卞吧。”沈欢呵呵笑道,“如果你有表字,以字呼之就再合适不过了。

    蔡卞灵活的眼睛一转,道:“不如沈大人为卞取一表字,可好?”

    沈欢大为愕然,表字一般是成*人冠礼时由长辈取的,之后以字呼之。以示尊重,表现长大成*人了。

    当然,也有不到冠礼就取了表字的,一般这种人都是比较有才华有能力的少年。长辈取以表字,是对他才学方面的肯定。比如沈欢,十六岁时即由司马光取了表字。

    由自己的事情联想开去,沈欢大为心动,一个人的字由另一个人取之,可见双方的关系。他也想与蔡卞拉上关系。令其加入自己的阵营。否则也不会今天急着见他了。

    不过沈欢还是为难地说道:“这个”只怕需要问过你的长辈才好。”

    蔡卞爽朗地道:“沈大人不必顾忌,卞当年到海州学习,还是因为这里有沈大人在。当年写家信给父亲,他也一力赞同。如果卞有幸能让沈大人取咋。表字,家父只有高兴,不会有其他。如果沈大人觉得卞还没有资格取表字呼之,那也就算了”小

    沈欢大是诧异,这个蔡卞还真是小人精。还会拿话挤兑人了,心里不由更是高兴,毛…享干就是人才,注个时代不恶天才少年,蔡卞再聪头过是一个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少年,沈欢要栽培的是能够变通的政治人才,是要用来治理天下的。如果只是一个只会读圣贤之书的天才,整天死气沉沉,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蔡卞聪明又狡黠,倒是个人才了。

    沈欢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道:“不知蔡卞你最近在学什么?”

    蔡卞一愣,急了,又不能不回答:“最近在钻研唐代袁天罡等人的天文术数。”

    “你喜欢天文之类的知识?沈欢皱了皱眉。

    蔡卞答道:“受武兄弟的影响,颇有涉略

    沈欢更是郁闷,他让武华往天文地理钻研,更多是想培养出中国古代的伽利略或者哥白尼,可不想蔡卞也成为布鲁诺的先驱。

    以蔡卞的才学与才能,应该是政治经济方面的不二人选。历史记载。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翌年,被授任江苏江阴县主箔,其时当地大富豪顾新元等人,趁着青黄不接之际。借谷物于庶民,利息高出平时一倍。蔡卞同情百姓疾苦,极力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断然开仓借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煞住不法富人趁火打劫的嚣张气焰,免除农民遭受高利贷录削之苦,因而受到王安石器重,招他为婿。

    也就是说,耸时十多岁的蔡卞就有常人所没有的魄力与才干了。

    沈欢无奈笑道:“若专经济之道,那更好了,于国于民皆是好事。

    ”

    蔡卞振奋地道:“卞这些年也在钻研沈大人的《唯物论》与《矛盾论》。结合朝廷政令与海州的措施。也颇多感悟。大人以实际为根据、因地制宜的观点,卞更是深以为然。看看海州的成绩吧,若沈大人一昧附合王参政的政令,不懂变通,焉来如今的天下第一州?”

    沈欢笑了:“看来你所略颇广呀。不过博而不精亦不是好事,最好能够有突出之处。你看当今宰相司马相公,专史,以史治国;王参政。善《孟子》,雄辩无双;韩三司,精经济之道,掌管天下财政差不多十年。一而专之,可以通百学,成一代学宗!”

    “多谢大人教悔!蔡卞真心地感激。“卞都记下了,定当选定一样。专而学之。”

    沈欢又道:“当然,其他也都学一点,以求贯通。精与博,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只不过两者有所侧重罢了,而不是偏废

    蔡卞眼露喜色:“这就是沈大人所说的辨证之道么?正反相生,分裂与联系?”

    “然也。”沈欢哈哈大笑,“孺子可教。”

    蔡卞追问:“不知沈大人所精的是何经典,可否向晚辈推著一二?”

    沈欢沉吟片刻,道:“以《荀子》之唯物求《老子》之辨证已矣

    蔡卞站了起来,向沈欢行礼说道:“多谢沈大人指教。沈大人看《荀子》得唯物,阅《老子》得辨证,而不论君主、道学,原来这才是沈大人的唯物辨证之法!卞深受启发,难怪沈大人刚才听到袁天罡时不以为然,原来你教武兄弟天文地理,要他多观察多验证,是要他以事实说话。这也是《荀子》的“天常。之道呀”小

    沈欢这次倒是又惊又喜了。这个蔡卞,真***是个天才,聪慧无双,举一反三,对自己的新学也研究得透彻。

    这真是个好学生呀!

    沈欢不再迟疑:“蔡卞,沈某就托大为你取一表字吧。

    蔡卞大喜过望,这是沈知州对他的肯定与承认,不由满心尽是欢喜。期待地望着沈欢。沈欢沉吟片刻,道:“表字元度,如何?”

    “元度?”蔡卞扭头思索一会,既而欢喜,“好极了!《吕氏春秋》有云“爱恶循义,文武有常小圣人之元也。;《左传》又云“度不可改”元度元度,沈大人这是让卞不要改变根本与初心。蕴义与韵味十足,好极了,多谢沈大人。卞自当秉承大人教记。为民为国,不改初衷。”

    沈欢还能说什么呢?教育天才的心情就是这样了,既喜悦又无奈,这下连解释都免了。

    一旁的武华大是羡慕,他跟了老师那么久,还没得他赐过一个字,蔡卞才第一次见就有了,真是走了狗屎运!可是,他是多么想踩上这一坨狗屎!

    “老师,那我”武华不好意思地也想要表字。

    沈欢瞪他一眼:“一边去,等你冠礼再说!”

    武华大是委屈,却不敢再说什么。

    蔡卞看了想笑,既而又道:“沈大人,不知卞可否有幸追随大人侍奉左右。拜大人为师,学习大人的道统呢?”

 第二百七十六章 闯大祸

    怎么,自己还没开口,就有个天才学生倒贴过来?

    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

    他心里狂喜,面子上却做足了平静的姿态,道:“你如今是海州大学的学生,向沈某行拜师之礼。只怕欧阳公耍不高兴呢。”

    蔡卞可不想失去这个好机会,急忙说道:“海州大学不也是沈大人创建的么?您也不是外人,可拜,可拜”。

    “这”。沈欢还在拿捏姿态,老师么。也不是那备容易就拜的,太快同意,不是显得自己的迫切么?这也太掉身价了!

    “还请大人收下卞这个学生。学生定当侍奉左右,终生跟随”。蔡卞急得要哭了。

    终生跟随?沈欢可不敢打这样的主意,对方毕竟要走上科举之路。届时就都是天子门生了。虽然在这个时代不大容易出现丁谓对寇准那样欺师灭祖的事儿,可毕竟也存在,总得当心。

    他可没有傻到蔡卞此时对他有多么的感激与崇拜,就算有素等他长大后,也是有很多因素可以改变他的。现在指望的是能把他带在身边,日夜影响,潜移默化。把他变成与自己理念相符合的人才。

    武华虽然羡慕蔡卡的运气。却也不是小气之人,帮忙求情:“老师。您就收下蔡兄吧,他是个人才呀!多加栽培,日后定是国之栋梁,您也是为国育才有功!”

    啧啧,这话听得顺耳,也给沈欢一个台阶,生怕弄巧成拙,沉欢咳了咳。道:“好吧,既然元度这么有诚意,沈某也就不再客套,把你带在身边吧

    蔡卞大喜:“那卞这就回去准备拜师之物,再过来行拜师之礼!”

    “免了,沈某不兴这一套繁文缛节。简单一点。你敬沈某一杯茶可以了沈欢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

    回去准备?谁知道你想了想会不会反悔,一旦说不来了,他沈欢岂不是要欲哭无泪?何况一旦官家来海州,王安石必然跟过来,如果让你们搅和在一起,那更是令人痛心了。为免夜长梦多,先行了拜师权,再说。到时王安石就是拿绳子来绑都绑不走了!

    蔡卞一愣,这般急迫?

    “怎么,你不愿意了?沈欢冷冷说道。

    “不是”。蔡卞打了咋。颤。赶紧奉上一杯新茶,行拜师礼,双手敬上,“老师在上,门生有礼了沈欢这才笑了,手也不慢。一把拿过杯子,喝了一口,淡淡说道:“起来吧。

    元度,沈某别的耍求没有,只希望你能不忘本心,好好做人

    说完还上前一步扶他起身。他年纪至多大蔡卞十岁而已,不习惯对方这样跪拜,也怕对方心里有芥蒂。毕竟跪一个年轻人,谁也不好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