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屏恕T谖O毡平氖焙颍醣赶肫鹆苏栽疲闭僬栽魄袄淳仍�
  当阳长阪的铁血英雄,重出江湖。
  担心被赵云拖住,更担心被曹魏所趁,孙权、陆逊决定先放刘备一马,即命李异、刘阿撤兵。
  永安宫,刘备再次见到了赵云,不知他有没有想起战前赵云的极力劝谏。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二十三日,又羞又愧的刘备,在永安宫撒手归西。临死前,刘备把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史称“白帝托孤”。也许,这个时候,他会感激赵云两次把阿斗从敌人手里救出来。
  比男一号出彩——
  夕阳,在山间坠落。江水,却依旧流淌。关羽,黄忠,张飞,马超,五虎上将,一一陨落,谁也没能带走他们的封号和光荣。江畔,一个白发老人,凝视着江水,莫非,他要从江水里找到战友的音容笑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五月,刘禅即位,时年十七。赵云跪在这个自己两度救出的孩子面前,高呼万岁。
  刘禅这孩子,和他爹相比,特别喜欢别人为他做主,加上年龄小,在老臣面前,总有点诚惶诚恐,赵云又是他的叔伯辈分的,又是他的救命恩人,所以,赵云说点什么,刘禅总是乖乖地听着。阿斗这孩子,乖得有点过了,赵云暗暗担心。
  刘禅拜诸葛亮为丞相,把大小事务都交给他,对他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经天纬地,却没打过多少仗。军事上,在赵云面前,诸葛亮尚且是学生辈分的,诸葛亮更多地依赖赵云。老了,老了,赵云成了蜀汉的军事栋梁。赵云被拜为中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要进入蜀汉军界,必须先过赵云这一关。同时,赵云被拜为征南将军,当时蜀汉最高级别的武将,铁血英雄,终于被推上了顶点。赵云又封永昌亭侯,五虎上将,他是唯一在刘禅即位后才被封侯的。
  该得到的,终会得到。
  建兴五年(227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次年春天,诸葛亮出兵北伐。年轻人魏延站了出来,在诸葛亮面前慷慨陈词,滔滔不绝地描绘子午谷奇谋的前景,诸葛亮静静地听着。好大一会儿,魏延停了下来,诸葛亮确定他不再说话了后,慢慢地说了一个字:悬!
  赵云看着魏延郁闷的神情,似乎看到了年轻时刘备面前的自己。岁月是最好的老师,赵云懂得了,一些事情,开口也没用,还是保持沉默好一些。一些事情,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支持而发生,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反对而结束。
  诸葛亮一反谨慎的性格,高调宣布要由斜谷道①攻取郿(今陕西省眉县)。诸葛亮又是开会动员,又是张贴标语,就差召开新闻发布会了,唯恐曹魏一方不知道的样子。有人好心地提醒诸葛亮:嘘,小点声,被曹魏听到就完了!
  诸葛亮哈哈大笑:子龙将军出马,何人能敌?
  战马啊战马,我老了吗?赵云拍着马脖子,感到体内的热血在燃烧,当阳长阪的豪气,在白发间喷薄。
  当赵云看到诸葛亮分给自己的兵力时,血冷了下来。那么少的兵力,很明显不是北伐的主力,久经沙场的赵云,明白了一切,他问诸葛亮谁和他领这支疑兵,诸葛亮知道一切瞒不过赵云,就乖乖地说:邓芝与老将军搭档,占据箕谷即可完成任务。
  战马啊战马,我真的老喽!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志在必得,赵云的任务是与邓芝率领一支偏师作为疑兵,北出斜谷道,占据箕谷,佯攻关中曹魏占据的地盘,以吸引曹魏的注意力。诸葛亮然后亲率大军向汉中西北出发,远攻祁山,拉开了北伐的序幕。赵云,还是没能做上男一号。
  很多时候,配角要比一号出彩。
  常山赵子龙在的地方,难道不是主战场吗?曹魏大将军曹真率大军出战。春寒料峭,关外分外寒冷。寒风里,赵云勒马箕谷,苍白的须发倔强地拂动着,苍老的脸上,满是凝重。
  诸葛亮给了他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给了他很少的军队来诱敌。哪个钓鱼的会在钓钩上放红烧肘子呢?诱敌,是个很容易就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诱敌之后呢?箕谷距汉中不过三十里的山路,要是真把曹真“诱”进了斜谷道,曹真沿谷前行,指挥大军乘胜攻占汉中,就能进入益州心脏了,那时……阿斗就可能会再次面临被劫持的危险,只是赵云很难再把他救出来。赵云的任务,就是做诱饵,不过引诱的是鳄鱼。既要把鳄鱼引过来,还不能让鳄鱼上岸来伤人,这样的钓鱼,需要怎样的智力与耐力?
  如何才能把曹真挡在箕谷之北呢?赵云看着斜谷道绵延的栈道,沉思不已。
  报,曹真大军已到!
  撤退时要保持队形!要服从调度!要带好军资什物!赵云冷静地下令。仗还未打,赵云就做好了失败后撤退的打算。小人知进而不知退,君子求胜亦知败。
  双方在箕谷交战,蜀汉军队毫无悬念地大败。蜀汉士兵似乎在等着失败,他们按照战前赵云的部署,随即聚拢,固守箕谷。曹真部队,却是再也不能向前推进半步。激战中,赵云派人在谁也不注意的时候,把赤堐以北的栈道点着了,百多里的栈道,成了困在山腰的火龙,栈道的一端立柱,烧毁后坠入山谷,另一断的立柱,立在水中。
  曹真傻眼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没有了栈道,进退维谷,被生生地困在斜谷道谷口,既不能前进,撤退有没有栈道。没办法,曹真开始命令士兵开始爬山比赛——只有翻山越岭,才能寻得退路。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赵云这个配角,把曹真引来,又把他挡在汉中之外,还把他拖住,为诸葛亮赢得了机会。诸葛亮大摇大摆地进入陇西,业主验房一样地接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投降。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诸葛亮派出了马谡镇守街亭。马谡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详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


第十章“雅歌将军张郃”)
  诸葛亮举全蜀之力,出师北伐,铩羽而归,唯一的收获,就是带回了一个降将:姜维。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诸葛亮调度无方,错用马谡,可谓犯了大错。相比配角赵云,诸葛亮这个一号角色,星光黯淡。
  人生的注脚——
  可是,赵云依然咀嚼着失败的滋味。这就像足球比赛,边路队员成功地吸引了对方防守,留出了空挡,队友带球突破,反而是对方打了防守反击然后进球。表现出色的赵云,因为“队友”的蹩脚表现,只能眼看着对手欢呼胜利。赵云,用别人的注脚来注释自己的人生。
  怎么也得有人来负责。马谡负责了,他被诸葛亮斩了。诸葛亮负责了,上表自贬三级。可是,赵云也负责了,被贬为镇军将军。
  赵云犯了什么错误?历史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从诸葛亮后来写给哥哥诸葛瑾的一封信里知道了答案。诸葛亮在信里写道,赤堐以北栈道一百余里都被子龙烧了,赤堐以南栈道又被大水冲垮,水大而急,不得安柱,难以修复。蜀汉军队兵出斜谷道,赤堐栈道是必经之路,正如曹真要进入汉中必须要经过赤堐栈道一样。而且,栈道毁坏之后,汉中的蜀汉军队调度也成了困难。第一次北伐之后,赵云戍守赤堐屯田,邓芝戍守赤堐口。二人虽然驻扎在一处,但是道路不通,打招呼时只能隔着山涧吆喝,两军联欢就是这边那边地对山歌。更关键的是,诸葛亮苦心经营的赤堐府库,里面堆满了军资,也在赵云的大火中受损。
  赵云被贬,很可能是因为烧毁赤崖栈道一事。可是,赵云真的有错吗?他成功地诱敌并拖住敌人,完成了战略任务,这不算是胜利吗?鱼钓上来了,却埋怨钓鱼的人把饵食给鱼吃了,这公平吗?
  赵云是非错不可的:不烧毁栈道,曹真进入汉中,拒敌不利;烧毁栈道,殃及府库,毁坏军资。反正是要错的,因为街亭之战的失败太惨重,需要有人来分解责任。
  战马啊战马,我累了。
  赵云放下刀甲,拿起锄头,在赤堐辛勤地屯田。当阳长阪的铁血英雄,如今是老态龙钟的农夫。
  诸葛亮到邓芝军营视察,问邓芝:“街亭军退,士兵和将领都失散,军队编制都乱了;箕谷军退,士兵和将领没有失散,这是为什么呢?”邓芝回答说:“赵云亲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面对这样的回答,诸葛亮能说什么呢?
  离开邓芝那里,诸葛亮又到了赵云那里。赵云从庄稼地里钻出来,向诸葛亮汇报工作,说部队上有些余绢(当时绢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诸葛亮开玩笑说,赵云不说他也不知道。赵云淡淡地说,要这些绢有什么用呢?诸葛亮要他把这些绢分赐给将士。
  赵云淡然一笑:“我作战不利,哪里还能接受赏赐呢?请把这些绢都收入赤堐府库,等到十月的时候作为冬赐吧!”十月冬赐,是全军性质的。大公无私的赵云,着实让诸葛亮感叹了一番(“亮大善之”)。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
  一路苦战,豪情潇洒。雨雪风霜,笑傲天下。心在江山,惯看金戈铁马。驰骋万里,雄心无挂。真定城的花样男儿,最终还是离开了,到了一个没有花样男儿的地方。
  景耀三年(260年)秋九月,刘禅追谥故将军关羽为壮缪侯、张飞为桓侯、马超为威侯、庞统为靖侯、黄忠为刚侯。刘禅,并没有想起赵云来,让人心寒。姜维等人看不下去了,纷纷上书,要求追谥赵云。刘禅良心发现,加上他一贯没主见,也认为该追谥赵云。可是,至于追谥赵云什么,刘禅是想不起来的。好在姜维等人本来就没指望扶不起来的阿斗,就直接把讨论好的谥号告诉了刘禅:顺平侯。
  “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平和,仁慈,办事有章法,讲原则,勇于克服祸乱,这就是赵云的人生注脚了。
  民国二年(1913年),上海,北洋军第四师,师长杨善德领头高唱军歌: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英雄,战退千员将,杀退百万兵,怀抱阿斗得太平……”
  铮铮男儿,喜欢用赵云来注释自己的人生。
  ①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第四章 落凤庞统
  211年,刘备在诸葛亮已是军师中郎将的前提下,又拜庞统为军师中郎将,意图是让庞统随征益州,让诸葛亮镇守荆州,两大谋士各守一方,将隆中对变为现实。庞统为刘备策划了取蜀战略,却在雒城战时中流矢而死,时年三十六岁。天妒英才,刘备断臂。
  如果庞统不死,在益州辅佐刘备,诸葛亮在荆州辅佐关羽,那么荆州或可不失,益州或可早定。庞统一死,刘备被迫将诸葛亮留在益州,关羽身边没了智囊顾问,结果丢了荆州。
  庞统不死,或许隆中对能成为现实。
  三国英雄档案 庞统
  字 士元
  生卒 179…214年
  籍贯 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特长与爱好 ⒈饮酒;⒉点评人物。
  自我印象
  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①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三国志》印象
  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
  《三国演义》印象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朋友印象
  庞士元非百里才②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鲁肃  敌人印象
  不详
  现代印象
  庞统没死的话,刘备是有可能统一中国的。——历史学家吕思勉  为什么大家喜欢庞统,从智谋知识的角度看,庞统他在刘备集团确实仅次于诸葛亮,刘蜀集团的建国大计是什么?就是隆中对,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取荆州,再得益州,庞统是刘备实现第一步的重要功臣。
  ——《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俊
  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三国演义〉的六十个真理》
  ①倚伏: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简称。
  ②百里才:秦汉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因以“百里”为县的代称,“百里才”指管理一个县的才能,也就是小才能。
  一 凤扬清声
  凤伯家里来了丑小鸭——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①
  鹿门山的石径上,一个年轻人踩着苍老的苔痕,穿过寂寥的山路,向山的深处走去。年轻活力的足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
  庞统也不知道,这一次能否找到伯父庞德公②。他记得伯父一家自从搬到鹿门山,仿佛成了鹿门山上的鹿,再也没有下过山。
  伯父这次居然没去采药。庞统给伯父伯母请安,伯父摇摇头,叹口气说:“天下之大,就找不到我远离尘世的地方吗?”庞统听得出伯父虽是抱怨,但语气里却满是自得。鹿门山是江汉最著名的山,却不是因为有两只象征俸禄的石鹿,而是因为庞德公隐居在此。
  庞统听大人讲过伯父来鹿门山的经过。本来,庞德公居住在岘山脚下,读读书,种种地,自得其乐。但是荆州牧刘表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非得要德高望重的庞德公出来做官。庞德公坚请不赴,刘表只好亲自登门拜访。刘表来的时候,庞德公正在地里除草,两人就在田间交谈了起来。刘表说:“一个人不做官,只是保全自身,而不是保全天下呀!”庞德公回答说:“鸿鹄巢于高林之上,鼋鼍穴于深渊之下,都是为了能有个栖身的地方。人们趋舍行止,都是在各寻巢穴,各得栖宿而已,又哪里是为了保天下呢!”庞德公是贤者,说话委婉,这话要是从臭嘴说出来,就是“我种地是为了自己,你称霸也是为了自己,少拿为天下来忽悠。想让我出来给你卖力,做梦!”刘表使出了亲情牌,故作关切地问他:“先生您辛苦地耕种在田间而不肯做官食俸禄,那么,在您百年之后拿什么留给子孙呢?”德公坦然地说:“世人都把当官的危险留给子孙,独有我把耕读的安宁留给后代。我和你们给子孙留下的东西不一样,但是也不能说我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话说到这份上,刘表只好叹息而去。
  庞德公担心刘表再来请他做官,无奈之下,就领着老婆孩子离开岘山,来到鹿门山过起了清净日子。谁再要他出去做官,他拿起药篓子就躲进山里,说是采药去了。
  这一来,庞德公出名了。名人的光环效应下,经常有一些人来找庞德公。诸葛亮那时二十岁出头,新一代农民,又是移民,想出名很难,他就想出了找名人推介的方法。于是他上鹿门山找找庞德公,去了就跪下,庞德公对他这种借名人出位的人见得多了,多多少少有点烦,就让他跪在那里,也不让他起来。颍川的司马徽,还有徐庶也常来找上鹿门山。有一次,司马徽来的时候,庞德公已经上山采药去了,司马徽就直接对庞德公家人说:“徐元直(徐庶)马上就来找我和庞公聊天,你们抓紧时间做好吃的。”司马徽安安稳稳地坐在庞家的太师椅上,安排着庞家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