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第一任丞相也出自甘家。战国时,秦武王在公元前328年最先设立丞相职位,当时设有左丞相、右丞相两个编制,第一任左丞相就是甘茂。
年龄最小的丞相出自甘家。甘罗是甘茂的孙子,十二岁时就因为游说赵国割让土地给秦国而立功,被拜为上卿。当时上卿和丞相的官阶差不多,民间因此演绎出甘罗十二岁为相的传奇。每个甘家的男孩一出生大人就会满怀期待地说:“哈,又是一个小丞相!”要是法律允许,甘家肯定会挂个“丞相世家”的门匾。谁也想不到的是,丞相之家出了一个杀人犯——甘宁。
甘宁小时候就有一身力气,根本没有丞相那种文质彬彬的风采,甘爸爸掰着手指头算了又算,才确定甘宁是甘家的种儿。也不能怪甘爸爸过度敏感,甘宁身上的确看不出半点儿丞相之家的基因遗传,反倒匪里匪气,像是从土匪窝里出来的。
自从甘宁长大后,甘爸爸就天天给祖宗烧香祈祷:“丞相祖宗啊,不管甘宁是不是甘家的种,请你们一定要保佑他不要惹事。”
一天,当甘爸爸这样祈祷时,有人打上门来了:“甘宁杀人了,你说该怎么办?”甘爸爸做出孙子样,把来人打发走了,然后气急败坏地走出家门,到处寻找甘宁。狗崽子,看老子不打断你的狗腿。
出了门,甘爸爸却意外地发现,他遇到的每个人无不敬佩地看着他。这种敬佩的目光,是他在向人炫耀自己的丞相血统时也不曾见过的。这可真奇怪了,丞相的后代还不如杀人犯的爸爸让人敬佩?
问了几个人后,甘爸爸才知道,甘宁是替人出头仗义杀人,大快人心,整个巴郡都知道了。
好小子,给丞相之家长脸,不愧是甘家的种儿!
出门时甘爸爸贴着墙根走路,唯恐人们问起儿子杀人的事儿,现在他却昂首挺胸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神气,他拍拍胸膛,自豪地说:“宁儿杀人了!”
虽然甘爸爸神气,但是杀人毕竟是违背了法律,而且被害人家属也一定要追究责任,因此甘宁成了一名逃亡犯。
最张扬的逃亡犯是谁?
答:甘宁。
隐姓埋名,就像老鼠一样,专拣没人的地方去,一见人就藏起来,逃亡犯一般都是这样的。可是,甘宁这个逃亡犯却大声地报着自己的姓名:“老子就是甘宁。”而且,他专拣有人的地方去,当人们注意不到他的时候,他会摇摇铃铛提醒人们注意到他的出现。甘宁怎能如此张扬?那是因为他集合了一批不良少年,来来往往全是集体行动。在路上,他们的车辆和马匹整整齐齐地排着方阵,挡我者死;在水上,他们的船只连在一起,逆我者亡。
最爱扮酷的土匪是谁?
甘宁。
甘宁的部下佩带弓弩,背上全都系着鲜艳的雄雉羽毛,每当甘宁带领他们出现时,人们还真会产生甘宁是丞相的感觉。
雉是那时常见的猎物,好武的人喜欢把颜色艳丽的雄雉羽毛系在背上,算是向世人秀秀成就。这个习惯很有影响力,渐渐地雄雉羽毛成了武将们的常规装饰品。甘宁的部下背上无一例外都这样打扮,可不就像大将嘛,而统领这些“大将”的甘宁,不就成了“丞相”吗?
单有雄雉羽毛还不够酷,甘宁又给自己的手下配备了铃铛,挂在腰间。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经过,每人腰间的铃铛一起发出声音,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军乐团”了。
招摇的雉翎,霸道的铃声,甘宁这哪是做土匪呢,简直就是走秀!
最喜欢摆阔的土匪是谁?
答:甘宁。
有人说自己穿得好,甘宁的侍从笑了,说:“我都穿着刺绣花边,我家主人就更不用说了。”而且,喜欢摆阔的甘宁,不仅仅是带着一个侍从,而且是一大队侍从,人人衣着光鲜,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甘宁走过的路也因此显得分外有光彩。到了水上,甘宁照样可以摆阔,他和手下的船只停泊的时候,都用丝绸拴在岸边,出发的时候,这些丝绸被直接割断。有一些精明的人特意守在甘宁的船边,等到甘宁离开,他们急忙冲上去,捡拾那些被丢弃的绸缎,然后拿去卖,半年的生活费就有了。
在路上,听到铃铛声,就知道是甘宁来了;在水上,看到蜀锦做成的船帆,就知道是甘宁来了。蜀锦是全国最名贵的锦缎,汉代在今天的成都设立了专门管理织锦业的官员,因此成都有“锦官城”之称。蜀锦一般用作贵重礼品,甚至是货币,但是甘宁却用蜀锦来做成船帆!用锦做船帆,这贼也阔得太离谱了吧。因此,人们送给甘宁和他的手下一个外号:“锦帆贼”。
最有人气的大哥是谁?
答:甘宁。
要想出来混,还得跟甘宁。跟着甘宁,能扮酷,能摆阔,最关键的是不会被亏待。甘宁做带头大哥,有他吃的,弟兄们就不会饿肚子,他兜里有一个钱,会掰开分给弟兄们。甘宁经常对道上混的人说:“要我甘宁的头也行,可是谁要是动我的人一根汗毛,我就要谁的头。”跟这样的大哥混,值!
最懂政治的土匪是谁?
答:甘宁。
扮酷,摆阔,带这么多兄弟,甘宁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银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即使天上掉银子,那也得砸死人。要想手头阔绰,还得多干几票——抢劫去。没办法,是土匪就得去抢劫,要不就混不下去。
同样是混,土匪和土匪也有不同:三等土匪抢银子,打打杀杀像野猪;二等土匪抢地盘,咋咋呼呼像疯狗;一等土匪抢地位,风风火火土皇帝。
甘宁当然是一等土匪。锦帆贼开销太大,只在一个地方打劫不利于“可持续抢劫”。甘宁列了一个循环打劫表,各个城市轮流被抢。其实,说“抢”也不很准确,各城的长官知道被抢难以避免,干脆就像迎接客人一样迎接甘宁,要不是因为政治问题,他们就准打出横幅标语欢迎甘宁的到来了。好吃好喝地接待,足斤足两的银子奉上,找本城的形象大使作陪,带着去各个旅游景点转转,最后送到自己边界上。不要责怪这些长官不讲政治,相反他们最讲政治,因为这样热烈地招待甘宁,甘宁就不会放任部下抢掠。也有一些地方长官不懂政治,与甘宁来硬的,直接对抗,或者对甘宁的招待规格不够,甘宁就会下令部下抢掠;看着顺眼的官员,甘宁就会帮助他们治理政务,比如拆迁遇到钉子户,甘宁就会让锦帆贼到钉子户家里泼大粪扔砖头,打死人之后就说是临时工干的;看着不顺眼的官员,甘宁就会处处坏他们的事儿,例如拆迁,甘宁会让锦帆贼坐在老百姓家里,充当钉子户,然后到雇人到衙门口自焚。有的城市,长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始终是甘宁说了算。
转型最彻底的土匪是谁?
答:甘宁。
给人的印象,甘宁做土匪只是客串,图的就是过瘾。突然有一天,甘宁将所有的车辆、马匹、金银、丝绸都分给了手下。
“弟兄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拿着这些东西,回家干点正经活儿……”
“老大,好好的,怎么不做了呢?”
“弟兄们,谁能做一辈子土匪啊?我甘宁是丞相的后代啊!”
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做了多年的贼,甘宁意识到做贼再成功,也就是个贼。活着,有比做贼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土匪窝里混了这么多年,如何能一下子把自己漂白呢?可是,甘宁想到做到,放下屠刀,抱起书本,开始遍读诸子百家,和那个年代所有上进青年一样了。甘宁做贼做得精彩,读书读得也精彩。有人做贼行,但是读书不行;有人读书行,但是做贼不行。做贼和读书,两样怎么也不搭的事儿,甘宁做得都很出色。
这样的人才五百年出一个,怎能不被重用呢?甘宁很快被推荐为上计掾,成了蜀郡丞,当年的土匪成了响当当的公务员。讲政治的甘宁,为匪时期在官场结交了不少人,所以才会有人推荐他。
上计掾是郡里最重要的官职,上计,就是地方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内容为郡国一岁中的租赋、刑狱、选举等情况,相当于郡守的年终述职,朝廷据此决定对郡守的奖罚。担任这么重要的官职,甘宁该是多么光荣啊。
可是,上计掾甘宁却天天唉声叹气,灰头土脸,全无做贼时的风光。
最艰难的跳槽——
上计掾的职责是到朝廷申报治状,可是,益州蜀郡的上计掾甘宁却连益州都走不出去,更不用说上京了。
要到京都洛阳去,最便捷的路就是走汉中,可是,汉中却被一个叫张鲁的人占据,他在各路口安设岗哨,每个岗哨上都挂着四个字的告示:此路不通。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益州就这样与朝廷断绝了联系。
益州霸主刘璋为何就这样甘心被张鲁断了通路?
张鲁本来就是刘璋的部下,他被刘璋派去攻打汉中,杀了朝廷任命的汉中太守,然后占据了汉中。而张鲁是邪教五斗米道教主,拥有信徒无数,势力庞大,有足够的力量占据汉中。刘璋就以张鲁断绝汉中道路为由,与朝廷断绝了交往,实际上是自立朝廷,把天府之国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
这样一来,负责向朝廷申报郡守治状的上计掾就成了一个虚职。甘宁每天的工作不是喝茶,就是准备喝茶。同事们不屑而且幸灾乐祸,谁都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出了这样一句话:一个贼,也就是做这个官了!
奶奶的,老子不做大哥不过才几天!
“反就反!”甘宁把茶碗摔在刘阖面前,“什么时候动手?”
刘阖是荆州别驾。别驾是州刺史的佐吏,地位极高,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所以命名为别驾,算是刺史或者州牧的特使了。这时的荆州牧是刘表,他觉得还是再兼任益州牧过瘾,于是就派刘阖来策反。甘宁当然是目标人物,当年的锦帆贼头,谁不知道啊。
想换个活法的人还真不少,除了甘宁之外,刘阖还把沈弥、娄发也拉上了贼船。刘表只想做无本买卖,不给任何投资,刘阖提了个策划案,就让甘宁他们执行,甘宁他们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益州是不能混了,树挪死,人挪活,走!甘宁被动跳槽,来到了荆州。
南阳,一个个子高高的文静青年,扛着锄头走出茅庐,慢条斯理地向地里走去,一看就是一个半吊子农民。他满眼是禾苗,满脑子却想着谁会三顾茅庐来请他出山做官。这人就是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在除草的时候,抬头看看路上,也许会看到一个匪里匪气的人领着一大帮子人走过,这些人的背上都插着野雉羽毛,骑着高头大马,衣着光鲜,一路走过,铃铛作响,好气派!如果真的遇上这么一个人,不知道诸葛亮会不会知道这人就是最有名气的土匪——甘宁。这两个人,很有可能会遇上的,因为当时他们都在南阳。
“荆州牧弄丢了我的饭碗,现在,他怎么也得给我一口饭吃吧。”甘宁对手下说。甘宁离开益州前,骑上马,背上插上野雉羽毛,一路驰过,一路铃铛响,原先的手下于是纷纷知道是他们的大哥来了,甘宁很快就集合了八百人。八百人都是原先的锦江贼,声气相通的弟兄都铁了心跟着甘宁浪迹天涯。
甘宁的想法很简单,当初刘表去策反他,当然是认为他能成事,现在他来到了荆州,那刘表肯定会如获至宝,八抬大轿来请他去做官,而且委以重任。
“要我任用一个土匪头子,岂不是说我手下无人了吗?”刘表说。有人向他推荐甘宁,说甘宁能打能拼,可当重任,刘表却担心任用甘宁会毁了荆州牧的名声。
甘宁这时才明白,他这个土匪却被刘表这样的正人君子给忽悠了。当初刘阖去益州策反,把甘宁说成是天下无双的英雄,似乎甘宁不造反,太阳就不出来了。现在甘宁才明白,刘表看上的是益州,哪里是他这个人啊。
手下不满,怂恿甘宁说:“大哥你哪里吃过亏啊,去找刘表这个王八蛋问个明白!”
甘宁摇摇头,忧虑重重地说:“刘表只是图慕虚名之辈,志向平庸,难成大事,荆州终将不保。”
珍爱生命,远离刘表。这一次,甘宁决定主动跳槽,目标:江东。
江东孙权朝气蓬勃,颇有雄霸天下的气质,周瑜、鲁肃、吕蒙这类好狠斗勇的角色都得到了重用。江东,只有江东才会把他当做英雄而不是匪类来看待。也许只有到江东甘宁才不会终身为匪。这样在南阳干熬,又绝无可能像诸葛亮那样去种地,甘宁担心自己马上就会再变成匪。
这是一个不成英雄则成匪的年代。不想做匪的甘宁,带领着八百多个匪,扯起蜀锦做成的帆,无比高调地向江东开拔。
此路不通。夏口(今汉口),黄祖的水军挡住了甘宁的船队。
孙权的父亲孙坚征讨荆州,结果死于刘表部将黄祖之手,黄祖就成了江东孙氏的杀父仇人。无论是孙策还是孙权,都将灭掉黄祖作为第一要务——要是杀父仇人都不能灭,说话怎会有底气呢?199年,孙策发兵重创黄祖于沙羡县,杀掉了黄祖家的几乎所有人,但是最关键的黄祖和他的儿子黄射躲过一劫。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老辣的黄祖深谙此道,他多次主动在荆扬边境挑起战事。黄祖是不会允许有人从他的地盘上经过,然后投奔江东的。
不行啊,八百多个弟兄,八百多张嘴,要吃饭啊。
怎么不行啊,夏口的米不能吃吗?
就这样,甘宁跳槽到江东的打算落空了。唉,看来只能待在黄祖这里了。
黄祖是牛人,牛就牛在杀了两个天下闻名的人,一个是文人祢衡,击鼓骂曹的狂士,一个是武人孙坚,打进洛阳赶跑董卓的英雄。文武通吃,黄祖以为自己天下老子第一,这两年孙策、孙权哥俩始终没能攻克夏口一线,这样一来,黄祖走路都觉得是踩在云彩上了。甘宁,不就是一个匪吗?黄祖连看他一眼也不想看,他怕玷辱了眼睛。
“什么,我这已经是大度了!”黄祖跳了起来,眼珠子似要突出来,他盯着苏飞,说:“一个贼,我能让他在我这里混碗饭吃,我够大度了!”
苏飞是甘宁留在黄祖军中的唯一理由。黄祖的人都拿甘宁做杂牌看,只有苏飞认为甘宁是披着匪衣的英雄。其实,匪与英雄本来就不好区分。就像黄祖,驻守在夏口,却时刻盘算着抢孙权的地盘,这是不是匪呢?像甘宁那样抢人家的一匹马、一批蜀锦,就是土匪,向刘表、黄祖那样抢人家地盘,却是英雄,一些逻辑就是如此混账。也许是认为甘宁是个最英雄的匪,也许是认为甘宁是个最匪的英雄,苏飞一次次地向黄祖推荐甘宁。最终,黄祖惋惜地对苏飞说:“你这人,要是不这么推荐甘宁就完美了。”黄祖这话没有夸张,苏飞的确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在军中担任都督,算是二把手了。
孙权才是甘宁的第一志愿,黄祖是甘宁不得已的第二志愿。自恋狂黄祖认为甘宁是世上最蠢的人:有他黄祖在,甘宁居然还想去投奔孙权!老油条黄祖对甘宁也心存戒备:甘宁在荆州有一段时间了,虽不得重用,但是多少也掌握了不少情报,让他去孙权那里,简直就是饲虎啊。第二志愿就是受歧视啊,真能再世为人的话,甘宁一定会告诉职场人一句话:跳槽请选择第一志愿。
大丈夫能屈能伸,就在黄祖这里等机会吧。甘宁对未来还是抱有幻想的,他想只要是自己立了功,黄祖不会视而不见的。
可是,甘宁很快就明白,可以对未来抱有幻想,但是对一些人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