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亥正在城下督战,眼看着就要占领城墙了,管亥还在盘算要不要把压阵的最后一部也放上去,争取半个时辰之内攻占城门。正在这时,耳轮中听到三声凄厉的响箭之声“吱”“吱”“吱”。三只穿云箭带着不断的鸣响之音冲上天际,响彻天边,这声音怕是能传出七八里地去。
这是发信号的响箭!守军要干什么?管亥一眼就看出这是响箭,心中一凛,暗暗想道,难道还有伏军?
管亥不愧是大将之才,心中有了警觉之后,一面命令攻城的部众稍歇,一面命令蠢蠢欲动、几欲向前的部众就地待命,并向四处派出斥候,谨防偷袭。
也多亏了管亥如此机变,不然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公孙瓒看到攻城的黄巾不似那么急促了,便暗道不好,看来骑军突然出现的效果打不到预期了。公孙瓒暗叹一声,城下领军之将必定是个能人,机变如此迅速。
但是战争不会因为他们心中的改变而停止,攻击防守的军士依旧在拼命搏杀,都是为了在这乱世之中活下去。
就在管亥四处观光的时候,就见东面的斥候飞奔而来,一脸的惊慌,因为太过着急,说话上气不接下气,大汗淋漓,话不成语。
管亥气的上去就是一鞭子,喝道“东面有何变故,还不快快道来,若贻误了战机,老子活刮了你!”
“渠帅,渠帅……大事不好了,东面一里处突然出现一支骑军,看规模怕是有几万人。奔着咱们的方向来的,渠帅早拿主意啊!”
听到斥候的回报,管亥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看来守军是在这等着他的啊!这里是平原,骑军转瞬就到。管亥顾不得斥候后面说的是什么,一拨马头,便让传令兵赶紧鸣金,让攻城的人撤下来。又大声喝令压阵的部曲,转向东方,准备迎接骑兵的冲击。
大兵团作战一个命令从主帅下达,到传令兵通传各处,再到各个部众依照号令行事,这中间耗费的时间是很长的。现在压阵的军士的注意力又都在攻城的北方(他们在南面攻城,城门在北方),怎么会注意空旷的东方?
就在他们得到命令,看向东方时还没转过身来之时,东方尘土飞扬,大地震动,公孙瓒的骑兵就到了。再看骑军,一水高大的乌桓良马,马上的骑士尽皆身披轻甲,手中拿着大弓正在向这里射箭。
再看空中,一波箭雨,密密麻麻似乎遮蔽了天空,急速的向着他们的军阵中射来。还不待他们反应,就到了近前。如此密集的箭雨,躲是不可能的,只能期待自己运气好了。
箭矢入肉之声不断“噗,噗噗,噗噗噗噗……”接着惨叫之声便响了起来,“啊!”“我的腿!”“啊,啊……”
马上的骑士冲到近前之后,并没有直接冲入军阵之中,而是在部将的带领之下,偏转角度,从侧面绕了过去,马匹在转弯狂奔,马上的骑士可没闲着,扭转着身形,继续放箭。
转瞬之间,第二波箭雨就射了过来。
管亥看着宛如匈奴、鲜卑一样的骑射,心中震惊不已,什么时候,汉人也能行骑射了?这打法活脱脱的就是草原人的战法。
看来公孙瓒没白在幽州创出偌大的威名,有了如此的骑兵,天下谁能抵挡的了?
但是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两万骑兵虽然擦身而过,但是一蓬蓬的箭雨,可都是箭箭入肉,带走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的。
管亥一面拨打箭矢,一面拼命的约束部众,不要乱跑,保持军阵,让有盾的步卒,赶快举盾,抵挡箭矢。
但是周围都是乱糟糟的,死伤的嚎叫之声,淹没了他的号令,周围的部众皆互相奔走,想躲避箭雨。
管亥哀叹一声,唉,看来今天是难以取胜了!
趁着骑兵远去还未回转的时候,赶快整理大军,布好战阵。一边后退,一边把一些撞城巨木,破损的井栏,车帐等设置成障碍,期待能稍微阻挡下起兵的冲击。
箭矢射了几轮之后肯定消耗殆尽了,下面就是整军冲锋了。只要应对得当,挡住他们第一波的冲击,骑兵加不起速度来,就没那么可怕,到时围拢他们,必定歼灭他们。
但是想法是好的,施行起来太过困难。管亥高估了黄巾众的战力,尤其是现在惊慌失措的情况。
随着骑军的临近,排好的战阵又开始散乱起来,部众挤在一起,不断的后退,唯恐被战马撞死。
但是他们也不想想,如此大规模的集团冲锋,哪是你想跑就能跑的了的?你两条腿还妄想跑赢对面四条腿么?
结果在不断的后退过程中,出现了踩踏,这下就成了崩溃的导火索,随着骑兵冲入战阵,黄巾众再也没有抵抗的意志,纷纷扔下手中的兵器,转身就跑。
看到此景,管亥就知道完了,既然崩溃了,就没什么好讲的了,各自逃命去吧!想罢,管亥就带着心腹的部曲,战将找准大营的方向,就跑了过去。
管亥的离开更加加速了崩溃的速度,几十万人的战阵,让两万骑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冲了个对穿,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有效的抵挡,便冲了过去。
在骑兵的不断冲杀之下,死伤者不计其数。自进入冀州以来,黄巾终于是遇到了强大对手。在攻不下东光城,粮食又所剩无几的情况下,黄巾还能前去太行山这条死路么?
第195章 劫北海管亥被斩()
回到大营,管亥赶忙让军士把守好营盘,严防死守,唯恐会被公孙瓒偷袭。清点人数,虽然在逃跑的过程中,不断的收取溃兵,但还是有损失了将近十万人!
这可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大败!
这些损失的部曲,跟裹挟的百姓不同,可都是征战的士卒,一战损失了十万人,这可以说是伤筋动骨了!
损失了这么多可战之兵不说,还没拿下东光城,补给已经见底了,算算,勉强还能撑一周的时间。有东光城阻挡,他们也过不去,再加上死伤这么多,剩余的人都哀叹不止,渐渐有了回转青州的情绪冒出来。
首先他们基本上都是青州人,再次他们在青州东北部不出,其他诸侯就不会攻打他们。本来待得好好的,就是因为要去太行山才死了这么多人。人们渐渐生了不满的情绪,开始叫嚷着回转家乡。
士气低落,人们又产生了归乡的情绪,这让他管亥如何是好?
没有必胜的把握,前路不明,粮草又不足,就算是死,人们也想死在家乡。
管亥见此刚开始还进行弹压,但是越压情绪越高涨,已经有了哗变的苗头。虽然多数妇孺,但是他们的丈夫儿子基本都在军中,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就肯定会哗变生乱的。
外有强敌,内部又开始不团结,这还打什么战啊?
管亥叹了一口气,没办法,只得出言安抚他们,既然此路不通,那便回转青州,到了青州以后,再找出路。
见到大渠帅同意了,黄巾众尽皆欢呼雀跃,即刻就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转青州,冀州他们是一刻都不想待了!
第二天,管亥就尽起大军,回转身形,向着来时的方向走去。由于害怕公孙瓒袭击他们,所以管亥在后面压阵,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前面走的众人也都不自觉的加快了步伐,生怕走的慢了,就客死他乡。
来的时候走了一个月的路程,回去的时候半个月他们就回到了庆云县。在庆云也不敢多修整,休息一夜之后,就匆匆的过了冀州跟青州的边境,回到他们来时的地方。
进入故土以后,众人喜极而泣,看着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土地,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但是生命无忧之后,老问题又冒了上来。粮食早就吃完了,他们已经开始吃树皮,黄土了,就是这样,似乎也不够他们这么多人吃的。
怎么办?
活着的人还是要活着,要活着就要吃饭,现在青州这里什么都没了,哪有他们的活路?
管亥带着几个小渠帅看着地图发呆。周围都是强敌,他们又能去哪里呢?
本来还想投奔袁术的,结果到现在了,都不见袁术的回信,难道要腆着脸过去?但是如果不这样的话,饿死在青州么?如果要去的话,又去哪里筹措粮食,这一路也是千里之遥,没有粮草怎么能行?
看着地图,管亥想到,听说北海因为国相孔融处理得当,蝗灾并没有那么严重,想必是有一定粮草的。再加上孔融施行无为而治,他手下并没有多少兵马,打下北海也相对容易一些。不如渡过黄河,到北海国劫掠一番,再行去投奔袁术!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粮食,没有粮食,这千里的距离,路过这么多诸侯,到时候肯定还得恶战,士卒吃不饱,怎么打的过?
打定主意以后,管亥就把这个消息传递了下去,北海兵少,有粮,可以先去那里吃粮,然后再转道向西,前去投奔袁术。
听到北海有粮吃,黄巾众人,皆来了精神。他们就怕不知道去哪里,前路迷茫。有人指明了方向,有生机,他们当然愿意跟从前去。
一众黄巾开始向东南转向,奔着北海的方向前行。过济南国,乐安国,便来到北海境内。
在鼓足了最后一点士气之后,居然连下平陵、朱虚两县。冲入府衙,打开府库,见到了久违的粮食,人们争先恐后,也不管是不是生的了,一把抓起,便往嘴里塞。
这么个吃法,非撑死他们不行!管亥看到这样不行,强行把他们都拉出粮仓,继续实行统一分配粮食。在庭院之中,架起大锅,开始煮粥。
长时间没吃饭的人,在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量。不然还在感觉饿的时候,其实胃已经装不下了,很容易撑死。但是喝粥就会好很多,有水在里面容易感觉到饱。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撑死了几十人。
喝了两顿粥以后,管亥把两县所有的粮食都集中起来,算了算,也只够他们只一周的时间,这样可不行,还得抢。最起码也要有一个月的粮食才能撑到他们到达南阳。
管亥又把目光看向了北海的治所剧县。他们不可能在这里长时间的逗留,要是让周边的诸侯反应过来,他们肯定得被围死在北海郡。
打定主意以后,管亥分出一部分部众看管两县,留作退路,然后带着其他人,杀奔剧县,打算抢了剧县以后就转到去泰山郡,然后去到南阳。
到了剧县以后,管亥也不管什么斗将不斗将了,直接安排攻城。他们时间紧迫不能耽搁。
虽然剧县的守军不多,但是孔融在剧县治了多年,又多行仁政,百姓都非常爱戴于他。百姓在听到黄巾贼来攻之后,纷纷帮助孔融守城。
这下可苦了管亥了,一连攻了三天,连城墙都上不去!管亥还在纳闷明明探听到剧县没多少兵,怎么打起来的时候,冒出来这么多。暗自算算,怕是得有三万众!再加上剧县城高壁坚,守城滚木雷石等众多,短时间内是拿不下的。
就在管亥第四天开始攻城不久,突然从他背后杀出一支敌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端的精锐非常。
领头的是一个红脸长须的大汉,一把大刀舞的虎虎生风,碰着就死,挨着就亡,把他管亥的部曲当鸡杀。
见到这等情形,管亥如何能不管?一面督促继续攻城,争取早日拿下剧县,一面摘下得胜勾上的大刀,他这是要去会会这个大汉。
结果两人对战不到三个回合,管亥一个不注意,便被这大汉一个斜肩铲背砍成两断。管亥在弥留之际,努力的睁开眼,看到这个大汉有一双丹凤眼,细长细长的,精光四射!虽然死在这个无名之将手下,但是管亥知道,就这人的武艺,早晚得名满天下!
管亥失血过多,慢慢消散了意识,眼前一黑,陷入了无限的黑暗之中,就此身死殒命!
虽为抗争天命,却终身为贼,后世对黄巾评价曰:
一入黄巾终为贼,四处劫掠诸侯围。
注定身死殒命事,留得骂名后人呸。
第196章 救北海刘备出世()
大渠帅管亥被敌将所杀,黄巾士气急剧下降,再也没有攻城的勇气,尽皆惶恐不安,几欲逃走。
副将卞喜一看,已经是事不可为了,在待下去,没有士气,还打什么战啊?本想抢回管亥的尸体,但是被红脸大汉举刀喝止了。卞喜看着滴着鲜血的大刀,害怕他自己也被这人诛杀。于是悻悻的退了回去,命令部众击鼓鸣金,带着退下来的部众,绕过这三千敌军,往平陵、朱虚跑了。
红脸大汉主要是为解剧县之围的,见到黄巾众退走,也不追赶,在城下等了一会见黄巾未反转,才上前割下管亥的头颅,系在战马之上。然后再来到城下,向城上抱拳高声道“城上的人听着,某乃平原县令刘玄德麾下关羽是也,特来解剧县之围。让尔等主公出来答话!”
城上的北海军看到有援军到来,纷纷振奋非常,一鼓作气把黄巾贼打下了剧县城墙。更是看到支援的大将阵斩黄巾的大渠帅,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但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在城楼上也是击掌赞叹,纷纷叫好,这大汉武艺真好!
见到大汉上前喊话,城上的军侯探出身子道“哦,原来是刘大人的部曲啊,将军稍等,某去叫国相大人!”
军侯答复了关羽之后,蹬蹬蹬跑下城墙,去太守府报信。
这时的北海相孔融正在太守府焦急的等待着,让太史子义去(太史慈)平原县求救,不知道刘备会不会前来助阵啊?黄巾攻势这么急,已经三天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原来黄巾包围剧县之后,因为剧县兵少,孔融只得差部将突围出去,找救兵。在分析了周边势力,还有距离之后,只得去找平原县的刘备了。
平原县令刘备刘玄德,幽州涿县人,据他称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因家道中落,流落到涿县。刘备生的身材高大,面相和善,但也有异秉之处。双臂修长,垂可过膝,大耳垂肩,眼睛都可以看到耳垂。据说刘备出生之时,天降异像。紫微星急速下坠,漫天霞光,枯树再逢春,干涸再吐水。更起真龙显现,咆哮而起,冲入天际。再看出生的刘备,也是被霞光包裹,额头起皇冠异像。周边乡邻皆道刘备今后必是大富大贵之人,于是纷纷接济遗孤之刘备母子,以求富贵不相忘。
刘备少时得贵人引荐师从大儒卢植,与公孙瓒是同窗。不过其少时性顽劣,不喜读书,喜好狗马、美服。更结交豪杰、游侠,以兄弟相称。更喜饮酒,每饮必醉。醉酒之后便开始胡言乱语,说他自己是天上紫微星下凡,是注定的皇帝命,现在落了难,但是只要有个机会肯定会成就霸业之事。周围友邻都知他酒品不佳,尽皆一笑置之,酒后之语,当不得真!
不过此言传出却也让刘备受到贵人赏识,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听到此事后,更是携重金专程前来拜访。见到刘备之后,更是惊奇连连,苏双不仅懂相马还会看人。见到刘备面相便笃定其必是真龙转世,不仅以重金相赠,还于其结拜为兄弟。更是不断资助刘备,行雪中送炭之道。
刘备有了财货居然不去接济家用,而是广散资财,结交天下英豪,受其忠义的感召,豪杰、游侠纷纷归附,短短时日便聚百人,每天舞刀弄棒,行侠仗义,快意恩仇。
这天刘备聚众演武之时,有两个英雄人物前来拜访。一是本地豪强张飞字翼德,二是河东解县豪杰关羽字云长。三人刚刚见面,便生了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