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恶气。

    这边斩杀韩奎的同时,韩氏坞堡这边也受到了包围军士的攻伐。他们这些私兵平时欺负老百姓还行,面对袁术的正规军,他们如何是对手?五座坞堡皆在须臾之间便被攻破,有机灵之人更是临阵倒戈,为袁术军指路,这让袁术军进攻的更加顺畅。

    到了申时战事便结束了,韩氏阖家二百余口,或死或擒。其余下人、私兵、家奴,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到最后统计,此战攻杀的韩氏之人不过一千众,其他尽皆投降。

    攻破坞堡之后,程普命令把坞堡之中囤积的金银珠宝,粮草器械,兵器铠甲,尽皆运了出来,运到舞阳县内,充斥府库。

    在袁术的命令下,只留下了舞阳跟昆阳之间的一座坞堡做为屯军的大营,其他四座尽皆铲平,把土地空出来,留作耕种的田地。

    韩氏剩余之人说是被袁术尽皆送还给在长安的韩融,但是半路之上就被袁术军假扮的匪贼杀戮一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自此韩氏阖族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这就叫一拙不慎,满盘皆输。多行不义必自毙。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翻手之间传承百年的韩氏便被袁术杀了个干干净净,后世有诗曰:

    诛灭韩氏风云淡,杀鸡亦是给猴看。

    自有计较儆效尤,霹雳手段众皆叹。

第175章 访钟氏又错郭嘉() 
诛灭了韩氏,舞阳、昆阳两地的事务尽皆顺畅起来,其余小士族皆被袁术的霹雳手段震慑,再也不敢忤逆于他。

    把阳翟的三千俘虏又押回舞阳,再处死了沾过百姓鲜血的恶人之后,其余众人与坞堡俘虏之人尽皆被安排在韩氏的土地上继续劳作。

    韩氏灭了,其名下沃土被袁术收为民屯,其余土地,丈量出来,分配给后续到来的百姓。

    由此皆大欢喜,韩氏之变终于事了。

    事情完毕之后,袁术就没让守军多待,留下两千军士之后,其余的该回叶县、舞阳的回去,该回阳城的又被程普带回阳城。不过回去的时候,可以说是满载而归,此次攻灭韩氏收获颇丰。袁术也就没小气,重重的赏赐了所有参与的军士,这赏赐都快顶上他们一年的俸禄了,可不叫他们兴奋?

    袁术也跟随这程普一起离开,程普他们返回阳城,袁术则回转阳翟。

    到了阳翟之后,袁术稍歇了一会,便开始处理阳曲、跟许县的事。经过探查阳曲投毒的确实郭氏所为,不过其在听到韩氏覆灭之后,主动送上具体投毒的下人,然后送来粮草二十万石,兵器铠甲,两千余,主动向袁术请罪。

    袁术见到郭氏这么懂事,再加上渤海的郭图亲自写来道歉的书信,袁术就不好再为难他们了。一是郭图的面子要给,再怎么说他也是袁绍的手下,虽然两人有矛盾,但是毕竟是同宗,打狗还是要看主人的;二是,袁术也不想把颍川的氏族赶尽杀绝,不然他们都死了,谁帮他治理颍川?靠那些连字都不认识的百姓,这怎么可能?

    袁术也看出来天下氏族对自己的态度,应该就是因为阶级对立的原因,自己亲近武人,让士人不喜,所以才没有投效的名士。这正好是个缓和的机会,袁术怎么能放过?

    收了郭氏的礼物之后,阳曲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但是阳曲的驻军,可没有离开。虽然他们向自己服软了,但是一旦自己受挫,这些人必定要跳出来生事。不防备他们可不行。

    有了郭氏的服软,袁术又接到了许县许氏、康氏的善意。不但补足了城门税,而且对之前因为他们攻伐受伤的军士抚恤有加。又送给袁术三千斤铁,玉如意两枚。袁术收到之后,也就放过他们了。

    原因跟郭氏一样,他要做出这个姿态来,让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看到他的度量,由此获得他们的认可。

    颍川的好多人才都是袁术眼馋的,长社钟氏的钟繇、许县陈氏的陈群,鄢陵庚氏的庚道,颍阴荀氏就更不必说了,荀彧、荀堪、荀攸皆是大才。

    不过就现在袁术得到的情报来看,荀氏就不要想了,他们已经去冀州避祸了,祖宅就留了几个仆人。

    见不到本人,又何谈说服他们投效自己?

    但是其他三族还是都在颍川的,现在又安抚了他们的心,想来征辟他们不难。想着这些,袁术就打算去拜访这几族,看看能不能收几个可用之才。

    现在已经是八月份了,颍川的事情安定下来,迁徙之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然不用他这个主公再操心。陈留的张邈也算安生,听说是回到陈留就大病了一场,险些没有挺过去。

    有些空闲时间了,袁术就带着护卫韩庆、袁武带着礼品上路了。袁术犹豫了下,荀氏不在就不用去颍阴了,便直接去长社拜访钟氏,然后转南到鄢陵,再下许县。

    不过因为没有去颍阴,袁术又跟郭嘉擦肩而过。这也许就是上天的注定,他们不为君臣。

    原来在阳翟老家的郭嘉在听到袁术起大军进入颍川之后,就直接搬去颍阴,住进了好友荀彧的宅院之中。因为他料定既然来了颍川就肯定会寻找自己,于是去了颍阴。但是他又想给袁术一个机会,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攻董卓,占河南,据樊城,败刘表,这些无不表明袁术越来越有君主像了。如果有缘,自己委屈一点跟鹿门山书院的人平分又何妨。

    在他想来,荀氏名冠天下,即便阖族搬去了冀州,你袁术还是要来瞻仰一番的。由此君臣相见,成就好事。谁成想,袁术居然没去颍阴,而是直奔长社去了。

    郭嘉左等没消息,又等袁术没有来,这时荀氏门人说袁术已经到了长社,在拜访钟氏的时候,郭嘉死心了,看来他跟袁术确实没有这个共事的缘分。也罢,他郭嘉就安心隐匿吧,相信是会遇到明主的赏识的!

    袁术接二连三的错失郭嘉,不得不说是两人确实有缘无份。

    此时的袁术并没有想到郭嘉居然会在颍阴。早在阳翟大战的时候,袁术没有找到郭嘉就已经死心了,觉得他不是自己的菜,所以后面也就没往这方面再下功夫。

    话不多说,一路疾驰,袁术就进入了长社县。

    现在颍川平静下来,人气也渐渐恢复了,人来人往,做买得做卖的,好不热闹。

    袁术等人下了坐骑,牵着马走在长社县的道路上,一边走,一边打听钟氏的宅邸。在得到确切答案之后,就径直奔钟府去了。

    到了钟府门前,袁术也没端着,径直走到门人身前,抱拳道“这位小哥,请了。某乃后将军袁术是也,特来拜会钟老先生,还请通报一声!”

    门人见到袁术如此客气,再听到是袁术的时候,也没敢怠慢,说着让袁术稍等,便进门禀报去了。

    不多时,钟府的大门打开,一行人走出来,迎接袁术。

    打头的两个老者,皆是五十左右,头发花白,三缕须然,左边的老者面色红润,右边的老者面色黄白。

    在两个老者身后跟着两个青年,皆二十多岁的样子,长得皆是面白如玉,五官端正,身上散发着书卷的气息。

    袁术见到老者出迎,赶紧上前行礼道“某后将军袁术是也,冒昧来访,唐突之处,还请老先生恕罪!”

    “将军百忙之中前来,已是给老夫脸上贴金了,何来唐突之说?某钟迪是也,此乃某二弟钟瑜,这厢给后将军见礼了!”左边面色红润的老者一边说一边指着旁边面色黄白的老者,给袁术介绍道。

    看到两人抱拳行礼,袁术赶紧道“老先生,免礼,免礼,这不是折煞于我?”说着袁术赶忙又深施一礼。

    几人一番行礼之后,才走进钟氏的宅邸,此行袁术是否能收钟氏投效之心呢?

    袁术跟郭嘉再次错过,后世感慨君臣之路多磨难,有诗曰:

    遍访英才走诸县,犹豫之下不得见。

    便是有缘却无份,苍天亦感两厢难。

第176章 入钟氏二子臣服() 
袁术跟着钟氏族长钟迪进入钟府,来到书房内,分宾主落座。钟迪坐在首位,袁术坐在上垂首,钟瑜在下垂手作陪,钟演、钟进两人立于钟瑜背后。

    看着钟演、钟进两人,一路上礼数周全,对答如流,端的是饱读诗书,胸怀大志之人。

    如果能得两人,那该多好了。不说别的起码两人行使韩方的权限,处理一郡事务应该是足够的。

    但是没有看到钟繇,袁术很是奇怪,按说钟繇才是他钟氏的千里马,怎么不见钟迪介绍?

    于是袁术开口道“钟老,怎得未见钟氏的千里驹钟繇钟元常?”

    听到袁术夸赞钟繇是他钟氏的千里驹,钟迪很是自得,抚须颔首,眼睛因为笑容而挤成一条缝。

    “哦,后将军有所不知,繇儿受皇帝陛下征召,现在长安任黄门侍郎。其在长安,不在长社。”钟迪道。

    原来如此,看来是见不到钟繇的面了,不过他的两个兄弟看着也不错。就算没有钟繇,能收这两人,也不枉此行了。

    于是袁术道“可惜,可惜。未能见得钟元常真容。不过以某观之,此二子也为百世之才也!现颍川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还望钟老割爱!”

    袁术说着指点了钟演、钟进两人,站起身来,对着钟迪深施一礼,求他放这二子入仕。

    “这,这……”钟迪见袁术如此直白,一时之间托词都忘记了,这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本来钟迪、钟瑜是看好袁术的,而且现在袁术也占领了颍川,开始行使太守的职权。但是收到长安钟繇的回信之后,便开始摇摆不定了。

    因为钟繇说他更看好曹操,袁术现在是声名鹊起,又广施仁政,但是他亲近武人,这是他现在手下除了韩方再没其他大士族的原因。还说袁术肯定在颍川不长久,现在投效过去,若是袁术败走,如之奈何?

    正因为钟繇的这封信让钟迪不好回答袁术的拜请了。

    见到兄长左右为难,钟瑜呵呵一笑道“后将军刚到吾府,还未除尘净面。来呀,打水为后将军洗尘!”

    钟瑜这一打岔,让钟迪找到了台阶,于是他顺坡下驴道“正是,正是!此等事居然让吾忘了,失礼,失礼!”

    这下袁术也不好再说别的了,只得应承下来,来到端水的下人面前,清水拂面,算是意思了一下。

    重新就坐之后,钟迪就拉着袁术讲些家长里短,颍川故事,就是不给袁术再开口的机会。

    袁术也不好忤逆这老头的面子,只要强忍着到了嘴边的话,不住的点头迎合着钟迪。

    众人在书房中上午聊到午时,钟氏又摆下宴席,宴请袁术。

    因为心中装着,收服钟氏的事情,所以这一餐袁术吃的味同嚼蜡,全然不知味道。寻不到合适之机,只得默默忍受着钟氏的热情,强颜欢笑。

    吃罢午饭,钟氏又安排客房,让袁术歇息。这袁术如何睡的着,但是两个老头都说已经困倦了,有事下午再说。袁术只得乖乖的进入客房等待着。

    不提袁术如何翻来覆去,在客房之中来回走动,期待时间快点过去。却说钟迪、钟瑜两人带着钟演、钟进两兄弟又重新回到书房,此时的他们那里还有半点困倦之意?

    来到书房后,钟迪坐下,沉思了一会道“午后,后将军必重提投效之事,吾等该如何是好?”

    虽然钟繇的书信让他们再观望观望,但是在钟演、钟进眼中,袁术就已经不错了。他们读了二十多年的书,不就是期待能一展所学,治理地方么?袁术求贤若渴的心情,他们都看再眼中,而且现在袁术并没有名士投效,也正好是他们的机会。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道理,他们又怎能不知?

    所以在二人心中,还是想投效袁术的。他们也想因此,跟大哥钟繇比较比较,看看谁的才学更大。从小就生活在钟繇的阴影之下,他们早就急不可耐的想飞出家族的桎梏,飞向广阔的天地了。

    但是他们父亲钟迪,还有叔父钟瑜都比较倾向钟繇的意见,这让他们很是着急。但是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而且他们听说陈氏的陈纪已经打算把陈群推荐给袁术了,如果让陈群抢了先,哪里还有他们的出头之日。相对陈群他们还是自认不如!

    两人的表情心里,钟迪又如何不知?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也不能总是限制他们吧,还是要给他们出去闯荡的机会。再者狡兔三窟,看看荀氏,荀攸投效曹操,荀彧、荀堪投效袁绍,这不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谁成事他荀氏都不会因此族灭。本着袁术也是一条路的思想,所以钟迪才会如此问。

    这是给两人一个机会,看看他们的意愿如何,如果真的很是想要,投效袁术又何妨?

    听了父亲的话,钟演看看钟进,钟进对钟演使了个眼色,又微微点了点头,钟演会意,上前对着父亲拱手道“父亲,俗语道‘狡兔三窟’。乱世纷争,家族大事,切不可全系一方。若成还好,若败则有身死族灭的危险。现大兄侍京师,其后或投效曹操,然吾钟氏不可全系其身,当留退路也。

    后将军,名冠天下,收南阳士族,征匪剿寇,广施仁政。又会盟诸侯,攻伐董贼。十八路诸侯,只其一路胜,何解?盖因其有识人之明者也。

    韩氏不仁,为祸乡里,百姓皆敢怒不敢言。又行叛逆之道,此自取灭亡之道,合该身死族灭。虽然后将军手段霹雳,然乱世当用重典,韩氏咎由自取,与后将军何干?况韩氏族灭,乡间叫好之声无数,何解?皆是其鱼肉百姓,不得人心者也。后将军顺应天道,收此民望。民心可用,则其哪有不兴的道理?

    阳曲郭氏,许县许氏、康氏,皆参与叛乱。然其低头认罪之后,后将军并未重罚,收其献礼之后并未损其根本。何解?此后将军仁义,宽宏大量度量者也。

    蒙后将军看重,愿意征辟我二人,若投效过去,必受重用,吾钟氏还有何理由不就?况许县陈氏已有臣服之心。陈群大才,某等不如也,若被陈群抢先,哪还有我等出头之日?!

    俗语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趁其未成之时投效,则为重臣。成事之后前来,则被看轻。我兄弟二人愿意拜在后将军门下,请父亲恩准!”

第177章 收二人钟氏投效() 
看着钟演在这里侃侃而谈,分析的条理清晰,头头是道,钟迪跟钟瑜坐在首位之上,频频颔首。

    谁说他钟氏只有一个钟繇?此二子也为贤士也!

    看样子他们两人是真心的想投效后将军,也罢,且看看后将军成就如何!

    当今后将军袁术如日中天,又收两郡之地,加上南阳一郡,河南半郡,确也是一方势力雄厚之诸侯。投效于他,也不算辱没颍川钟氏!

    于是钟迪咳嗽一声,道“嗯咳,二弟,汝以为如何?”

    钟瑜看了看自己的兄长,看样子是同意了钟演所说,他自己也觉得钟演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要保家族不灭,确实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袁术礼贤下士,未来不可限量,确实可以去争一争这天下霸主。

    于是钟瑜道“以吾观之,后将军有雄主之相,两位贤侄分析之不无道理。某没意见,可行此道。何去何从,还请兄长定夺!”

    见到叔父同意了,钟演跟钟进彼此对望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喜色,现在就等他们父亲点头了!

    于是二人一同转向钟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