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也没等董卓同意不同意,便在袁术的协助下改换了豫州刺史的旗帜。看着帅旗之上书写的“豫州刺史孙”怎么都比“长沙太守”好听。
李傕见事不可为了,只要拿着袁术的书信,起身告辞。送走李傕之后,袁术便拉着孙坚商议如何进攻河南郡。看着大汉地图,两人都沉默不语。
从南阳入洛阳最快的就是走广成关,进入河南郡。但是驻守的胡轸、华雄(过了年孙坚袁术因为就要攻击洛阳,就没再跟胡轸联系,他们并不知道现在徐荣已经替换胡轸华雄进驻了广成关)也是武勇之人,所带军士又是精锐之师,广成关又城高关险,如果强攻就算勉强攻下也是死伤惨重无以为继了。
看来只能绕过广成关了,分析着地图,两人确定转入粱县,再转向北攻打洛阳的计划。
确定了攻取的路线之后,孙坚便启程奔粱县去了。袁术则坐镇鲁阳,总督粮草。两人早就有分工,孙坚客居南阳,为袁术的急先锋。
在临行之前袁术细细嘱托孙坚,如果跟董卓部将打战,不论如何,看在他的面子上尽量不伤害西凉武将的性命。
袁术怕此次进攻,孙坚还会像上一世一样杀了华雄。华雄如此武勇,如果能收为己用那就再好不过了。
听了袁术的话,孙坚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说会尽量注意的。毕竟打战不是儿戏,乱军从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谁也说不好会怎么样!
见孙坚说的在理,袁术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送走了孙坚之后,袁术就开始固防鲁阳,并派出斥候探马,打探河南郡还有颍川郡的消息。
自从李傕杀败孔伷之后,西凉兵就时常攻入颍川,劫掠百姓,而鲁阳又比邻颍川,袁术要时刻注意李傕从颍川杀入南阳。
这一日斥候回报,现在广成关的旗号有变,胡字帅旗变成了,“中郎将徐”!
嗯?徐荣来了广成关?袁术赶忙拿过地图查看,这一看惊出了袁术一身冷汗,前次就是在粱县东方孙坚被徐荣杀的大败!本来以为胡轸驻守广成关,想来孙坚是没什么危险的。谁知道历史不可逆,徐荣到了还是来到了广成关。袁术赶忙派传令兵去粱县通知孙坚,中郎将徐荣到了广成关,让他小心。
但是传令兵还没走出县衙就跟随另外一个斥候回来了,还带回了孙坚战败不知所踪的消息。袁术如遭雷击,一下就跌坐在地上,孙坚不会战死了吧?!
第89章 至粱县徐荣围城()
粱县位于广成关东面,梁县的东北面则是轩辕关,走粱县可以绕过广成关直接攻入河南郡内部。
董卓在洛阳施行暴政,手下西凉兵也没有过多约束,这就导致他们时常劫掠河南郡,弄得现在河南郡十室九空,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这也是现在南阳郡有源源不断的难民涌入的根本原因。
现在天下各州都在传袁术爱民如子,广施仁政,南阳就是百姓的福地,百姓的天堂。所以遭受战乱的周边郡县都纷纷拖家带口,涌入南阳,寻求生机。
乱世最需要的就是人口,所以袁术是来者不拒,一概接收。把一些无主的土地分配给这些难民,约定耕种五年之后土地就归耕者所有,并且可以让他们落户南阳。
袁术拿了大方向,剩下的具体工作都交给了坐镇宛城的韩方,袁术主要的精力还是战事方面。
却说孙坚出鲁阳后,一路向东北走,穿过霍阳山便来到粱县。孙坚到达粱县时,粱县基本已经废弃了,很难再见到人烟。
粱县外村落破败,田地之中蒿草遍布,鲜有粮种。粱县也是如此,城池低矮,城墙断裂,城内亦无居民。
见到如此破败的大汉县城,孙坚很是痛心。如果不是董卓不仁,大好的河山怎么会破败如此?孙坚更加痛恨董卓了!
是夜,孙坚就驻扎在粱县了。由于进入粱县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也没办法修缮城墙,只得暂时屈身,待明日再行修缮。
孙坚是打算把粱县作为中转之地,这里距离鲁阳不远,可以作为屯粮之地,只要把守好此处,他就可以无后顾之忧的攻伐河南了。
但是粱县如此重要,徐荣又怎么会看不到?
徐荣是今年一月替换的胡轸。因为胡轸再广成关良久没有觅得战机,让董卓很是不满,所以在今年刚开年便派徐荣接替胡轸把守广成关,期待打退袁术这一路。
徐荣在进入广成以后就开始分析,南阳军可能的进军路线。最后比照了距离还是攻击的难易程度后,确定了袁术他们肯定会绕过广成关走粱县,再进入河南郡内部,达到攻击洛阳的目的。
于是徐荣便派了很多斥候探马在粱县方向,打探具体的消息。
所以孙坚刚刚进入粱县,斥候就把这个消息一级一级的汇报给了徐荣。
徐荣得到孙坚进驻粱县的消息,哈哈大笑道“果然不出某所料,哼哼,孙文台,粱县就是汝葬身之地!”
公是公私是私,徐荣向来公私分明。既然你来攻那就只有战场上见了。他可不会因为跟袁术有旧就手下留情。
于是徐荣在留下一部守城之后,便带领大军悄悄的出了广成关,奔粱县去了。
再说孙坚,因为长途奔袭,兵卒皆疲惫不堪。虽然明哨暗哨都派了,但是是人就有打盹的时候。徐荣大军悄悄的摸上来,守军却根本没有发现。
在解决了哨卡之后,徐荣大军便把粱县团团围住。现在已至深夜,今夜又甚少星光。粱县虽然低矮,但是缺少引火之物。现在攻城,容易造成混乱。分析了现在的情况之后,徐荣打算天亮之后再行攻城。
这一夜孙坚军睡的很实,一觉下来,昨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不过等他们醒来以后傻眼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县城之外来了一支大军。层层叠叠无边无沿,他们已经被包围在粱县之中,成了瓮中之鳖。
惊慌失措的情绪弥漫开来,敌军什么时候来的不知道,有多少不知道,又被包围了,几方面综合起来,让孙坚军士气很是低落,怯战的情绪涌上心头。
守城墙的军士看到被围,不敢怠慢,赶快把这个消息汇报给孙坚。孙坚得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惊,不过很快就安定下来。
他是主帅,是手下将士的魂、胆。如果连他都惊慌失措,手下部曲就更没主心骨了,那此战就不必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为了安定军心,孙坚听到这个消息后,愣了一下之后便开始哈哈大笑道“哈哈,某等彼久矣。其终于来了,爷们什么时候建功立业,就是遇到敌军的时候!立功受赏就在今日,来呀,随某上城一观!”
说着孙坚大笑着就走出了县衙,招呼护卫随从,奔城墙去了。
周边慌张的军士见到孙坚如此镇定,就尽皆把心放了下来。他们跟随孙坚日久,知道孙坚人品如何,既然主将不怕,他们又有什么好怕的!
来到西城,孙坚登城楼而观,暗暗咋舌,好家伙,这来的怕是有十万之众。董卓军还真瞧得起他孙坚!
就见城下旌旗蔽日,敌军军士比肩继踵,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军阵之中,站立在一箭之地外。远处攻城器械一应俱全,看来是准备攻城了。
也许是看到了城楼之上人影攒动,一员大将催动战马走出本阵,来到阵前站定。
就见此人身着帅盔,连环战甲护住身躯,背后宝雕弓,马鞍之上挂着一柄大刀,想来便是敌军主帅!
徐荣走出本阵看着城楼高声喝道“呔,城上的敌军听着,某乃董相麾下中郎将徐荣是也。汝主帅何人,还不上前答话?”
听到徐荣的喊话,孙坚一惊,想来这就是被袁术赞誉有加,推崇备至的徐凤栖了!不愧是袁术说的统帅之才,今日看来确实有真才实料。自己已经很警觉的了,明哨暗哨派了无数,还是被他团团围住,着了他的道。果然厉害!
于是孙坚稳住心神,探出身形,高声喝道“某乃乌程侯豫州刺史孙坚是夜。徐将军找某,所为何事?”
听到是孙坚,徐荣也是多看了他两眼。徐荣对孙坚也是如雷贯耳。孙坚年少成名,单人就敢驱逐几十号贼寇,黄巾乱起更是百战百胜,靠军功从白身封侯,他是独一个。没有真本事怎么可能得此厚赏?
徐荣遥对城楼一抱拳,高声道“原来是孙将军,久仰久仰!汝为豫州刺史,为何不在豫州行使州郡之权,反而犯吾边境?董相对汝厚待有加,以一州之长侍之,因何不知恩图报,反而起大军前来攻伐?汝不知‘忠义’二字否?不如某让开道路,放汝回转豫州去吧!”
听到徐荣的责问,孙坚怒目圆睁,喝道“无知鼠辈,安敢妄提‘忠义’?某之刺史为汉帝所封跟他董贼有何关系?董卓不仁,把持朝纲,祸乱天下,残暴无常。昔皇帝无错被其废黜,朝廷重臣无过被其虐杀,此等乱国妖人何谈忠义?某为匡扶汉室,清除逆贼,响应诏令而来,此才为忠义之举。后将军对汝甚是推崇,汝若为忠义之人,便调转矛头,诛杀董卓才是正道!何去何从,汝自行定夺!”
徐荣如何能叫孙坚说服,就见他拔出宝剑,剑指孙坚喝道“既然如此,便不必多说,战场上见真章吧。粱县就是尔等葬身之地!”
两个汉末名将相遇,当真是针尖对麦芒,火星撞地球,熟胜熟败未可知也!
第90章 假围攻孙坚中计()
话不投机半句多,徐荣孙坚彼此都说服不了对方,只能战场上拼杀分个高低了!
徐荣回归本阵,派出传令官,于包围粱县四周的部下传令,一炷香之后,一起攻城。孙坚亦是如此,传令下去,四处城墙都做好准备,等待敌军攻城。
徐荣率军包围孙坚,在心里上就占了优势,他们又是攻击的一方,士气就更加高涨。反观孙坚这边,因为大意被围在弹丸之地,心里本就惊慌,看着城外的敌军感觉就比自己这边人多,而且看军容如此整齐想来就是精锐,心里就更打鼓了,这怎么能赢?没有背水一战的士气,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孙坚如何能胜徐荣百战之师?
只听敌军中三声号炮声响“咚嗒”“咚嗒”“咚嗒”,接着进攻的鼓点就响了起来,“咚”“咚咚”“咚咚咚……”随着越来越急促的鼓点,徐荣军嚎叫着就冲了过来。
“杀啊!”“活捉孙坚!”“冲啊!”
喊杀声此起彼伏,云梯冲车都涌了过来。
见到敌军进入了射程,孙坚军在在什长、屯长的命令下,开始放箭。
箭如飞簧,宛如暴雨,一蓬蓬射向城下的徐荣军。
就见徐荣军真是训练有素,配合得当。刀盾兵纷纷举盾护住身躯,多人配合快速的冲到城墙之下。然后众人又合力抬起梯子,挂住城墙,刀盾手一手举盾,口叼大刀,就爬了上来。
孙坚军刚刚进入粱县,粱县又是废弃的县城,并没有什么守城的器械,更不要说滚木雷石了,只能远了放箭,近了用兵刃砍杀。再加上粱县城墙低矮,就更容易进攻了。
没多久徐荣军就攻上了城头,开始奋力拼杀,站住脚跟,护住云梯。
城下的冲车,也是拼命的撞击本来就不坚固的城门,如果不是地下军士拼命的挡住,早就被撞开了城门。
随着冲上城头的徐荣军越来越多,孙坚这边就更加艰难了,如果不是城墙狭小,眼看就守不住了。
形势本就不利,这下更甚了。士气低落本来就不娴熟的配合就更加生硬了,砍杀突刺也是畏首畏尾,这如何是如狼似虎的徐荣军的对手?
眼看着就要守不住了,孙坚为了振奋士气,大喝一声,拔出古锭宝刀,就杀了过去。
主帅身先士卒,部众就不再惶恐畏惧了。这一下就像一针兴奋剂,让孙坚军重新焕发出士气,堪堪的挡住了徐荣军。
孙坚、程普、韩当等将军皆身先士卒,冲杀在第一线,打退了徐荣一波又一波的进攻。直到午时也没攻破城墙。徐荣一看,到了吃饭的时间,于是敲响金锣,鸣金收兵,重整军容,埋锅造饭,休息再战。
终于打退了敌军,孙坚长出一口气。一面差人打扫战场,一面埋锅造饭。一上午水米没有打牙祭,早就饿的饥肠辘辘了。
吃饭的时候,孙坚把程普、韩当、黄盖、祖茂等主要的将领叫到身前,边吃边商议后面该如何是好。
粱县不是个坚守之地,外面徐荣军又颇多,士气也比他们这边旺盛,此战胜少输多。几个将领都分析到如果坚守可能会全军覆没,虽然也能重创敌军,但是他们尽皆死于此地,那还拿什么进攻洛阳啊。
既然坚守不成,那就只能突围了。一上午打下来,根据四面城门汇报的情况,感西面、北面、南面攻城的敌军应该在两万左右,东面少一点,在一万左右。想来东面是佯攻。这么算下来再加上预备队,敌军应该在十万左右。
军力差不多是自己的一倍了!分析到这个结果孙坚也是头疼不已。固守已经是不可为了,只能突围。但是从那面走比较好?北面、西面就别想了,从这里突围只能是进入敌人的腹地,更有被围剿的危险。南面兵多,想来是怕他从南面逃回南阳了。东面人就比较少,但是会不会是徐荣故意留下的缺口,就等着他突围呢?
他孙坚又不是神仙能掐会算,知道徐荣是怎么布置的。不过综合分析下来东面的成功率是最高的,时间不等人,他们要尽快拿出方案来,不然下午敌军攻城,想走就来不及了。现在也想不了那么多了,既然东门敌军少,那便死他们最好的突围路线。于是孙坚敲定了从东门突围出去的方案。
确定之后孙坚就把主力都放在东门,其他三门各留两千弓弩手,交代他们敌军攻城的时候,放三轮箭就来东门汇合,然后一起突围。
孙坚确实是个仁义之人,如果换做旁人,谁还管些许军士的死活,肯定是把他们扔在那里拖住敌军,替自己赢得逃跑的时间。
确定之后就开始准备了,在敌军攻城之时,堪堪把大军都集中在东门这边。
徐荣军依旧是按部就班的冲杀了过来,喊杀声,击鼓之声,不绝入耳。这也让孙坚放下心来,看来徐荣并不知道自己要突围而走。孙坚心中还嘲笑徐荣,不过如此,合该他突围出去,让你徐荣扑了空!
如果孙坚此时在城墙之上就会发现,攻城的士兵少了许多,攻势不像上午那么密集了。但是城上射箭的士兵哪里还管这么多,都想着尽快射完,去东城跟主公孙坚汇合。这是逃跑,去晚了,如果孙坚走了,自己不就死在这里了。所意谁都没注意敌军为什么比上午少了许多。
很快其他三门的士兵就来到了东门,孙坚一看都回来的差不多了,于是命令士兵打开东城门,就冲了出去。
此时东门攻城的军士跟上午一样,还是在一万上下,这下孙坚就更放心了。这边未变,想必其他处也是一样,合该自己逃出生天。
心里想着,手上也不慢,五万大军冲击一万,不肖片刻就都冲了过去,奔东就下去了。一边跑孙坚一边嘲笑徐荣,就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袁术推崇备至的智将?
就在他嘲笑徐荣,还没跑出去有两里地的时候,就听前方三声炮响,伏兵尽起,拦住去路。
徐荣坐在马上哈哈大笑道“哈哈,孙文台,汝往哪里跑?雕虫小技还敢显摆,某等你多时了!”说着不待孙坚答话,就下令军士攻向孙坚。
孙坚大惊,徐荣莫非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