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李掌柜带着一个半大小子,来到文宅。一阵寒暄后,三人坐定。
文申打量了这个毛头小子李德清。看起来十六七岁的样子。要是放在现代,也就初中样子。头上戴着一个弱冠帽,身穿灰色长袍,腰间系着一个布带。脸色有点黑,但两眼在四处乱瞟,显得很有灵气。
“李掌柜,这就是你家儿子李德清吧。”
“正是,德清,过来见过文先生。”
“文先生好。”李德清板板整整的给文申行了一个老师礼。
“好,德清是吧,听过你天天喜欢搞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可否讲与我听听。”文申问道。
“回先生,我最近搞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李德清说着,从衣袖里拿出两个东西。接着,李德清把一个中间有两个洞的竹片,放在一个类似小叉子样子的木棍上。正好一个洞一个叉,然后李德清双手用力一撮木棍。就见竹片“嗖”的一下飞到半空中。
“这不就是自己小时候经常玩的竹蜻蜓嘛。”文申一撇嘴,心想。
“德清,你知道为什么那个竹片会飞到空中吗?”文申问道。
“额……恩……,我想……,不知道。”李德清憋了半天,憋出一个不知道。傍边,李掌柜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着自己的儿子。
“知道为什么蒲扇,一扇就有风吗?”文申又问道。
“不知道!”李德清这次直接干脆的回答到。
“想知道吗?”
“想!”
“因为,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实实在在的存在。就像用力扇扇子会有风,风就是空气流动造成的。明白了?”文申问道。
“哦,有点明白了。”李德清挠挠了头,低声道。
“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就像鱼儿生活在水中。我们感觉不到空气,就像鱼儿感觉不到水一样。
“人活一口气,这里的气是不是就是空气。”李德清道。
“可以这么说。人之所以呼吸,是因为人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文申道。
“氧气,又是什么东西啊。”李德清打破沙锅问到底。
“额,你看了这本书你就知道了。”文申说完,回到书房,拿起一般小学课本《自然》,回到客厅,丢给了刘德清。
李德清拿到书后,就慢慢的浏览起来。随后便渐渐入迷了,心想:“原来是这样子的啊,世界真奇妙。”
李掌柜看见儿子,看书入迷了。就问道:“文先生,你昨天说的炼焦厂,什么时候进行。”
“明天吧,今天还请李掌柜,去找几个窑匠。明天就开始挖窑炼焦。“文申回道。
“好,我这就去安排,小儿就先在文先生这,等看完书,让他自己回家就好了。”李掌柜道。
……
李德清自从看了那本《自然》后,就时常来文申这里借书看。说来这李德清还真是聪明,举一反三,学什么都快。特别是对化学跟兴趣。文申有时间的也会给他讲解一番,文申会的也不多,幸亏有百度大神。
……
李掌柜很快就招三个窑工和十几个帮工。次日,水泥厂附近的一个山坡上,在三个窑工指挥下,几十号水泥工人和十几个帮工很快就挖好一空烧窑。并用水泥和青砖进行加固。
炼焦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煤放在密封空间里,进行加热,直到成为焦化状。炼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止空气入窑内。
新窑首先进了加热去湿。接着在文申的指挥下,把煤满满的填进窑坑,并用水泥和青砖进行密封。
经过一晚上的烧炼,经过一上午的冷却。第二天下午,林知县等众人早早的来到窑口,想看看文申所说的焦炭何物。
“文先生,你来宣传开窑吧?”林知县笑道。
“有林知县在,在下哪能宣布呢。还是有林知县来吧。”文申客气道。
“是啊,还是有林知县来吧”众人接道。
林知县见状,甚是高兴,道:“那,本官就宣传。开窑。”
在林知县的一声令下,站在窑口的几个帮工,用大锤把密封窑口的青砖砸开。接着,帮工进入窑内,把焦炭用竹筐提到窑外。
众人见第一筐焦炭出来,纷纷围过来。
“这焦炭甚是轻啊。”林知县拿起一块焦炭,掂了掂,道。
文申笑而不语,让帮工拿来一个火盆。随意拿起几块焦炭丢到火盆里。没多一会,焦炭就在火盆里燃烧起来。
林知县围着火盆转了几圈。突然,大声叫道:“好,好,好!”
接着又道:“这焦炭,轻,火大,无烟,易燃比起上等木炭还要好上几分。着实是个好东西。一个小小窑口,就把几乎无用的煤炭变成上好的焦炭。文先生,本官佩服的很啊。”
“果然好东西,文先生果然大才能。不行,回去我也挖了窑炼焦炭”众人皆想。
……
外地买水泥的客商,见焦炭有利可图,回乡后,纷纷建窑炼焦。其中也部分因为密封没有做好,导致一窑煤化为一堆炭灰。但大部分还是炼焦成功。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炼焦在大宋大行其道。使得兖州、徐州一带出现了几万人同时挖煤的壮举,煤的价格也有所上升,好在挖煤的也增多了,价格倒也没上涨多少。
第十四章 建盐场
沂州正东边百里左右,有个小渔村。、小渔村以打渔和煮盐为生。小渔村靠海,有大片的滩涂地。
今天,小渔村突然热闹起来。原来,县里的县太爷来村里了。还带着大批的帮工,推着大批的沂水牌水泥。
众人来到海边。林知县指着傍边的一片滩涂道:“文先生,你觉得这块地用来晒盐可好?”
原来,前几日,文申在沂州闲逛时,发现沂州的食盐买的特别贵。来后了解,才知道此时的食盐都是用锅煮出来的。文申心想,既然有水泥了,何不建盐场。当文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林知县时,林知县当时跳了起来,非要当天就要进行。于是,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文申看了看,发现此地出于潮汐潮落之间,地面也比较平整,面积足有上千亩。于是道:“此地甚好,足可用来建盐场。”
建盐场很是简单,在潮落的时候,先筑坝。然后把坝内的滩涂整平,有水泥铺地,防止漏水。这样盐场基本上就建成了。当涨潮时,海水通过坝口进入坝内,然后关闭闸门。坝内有水泥铺地,海水不会深入地下。随着水分的蒸发,海盐就慢慢在坝内析出。
接下来几天,在文申指示下,众帮工开始了盐场建设。盐城建设就开始几天比较忙,之后都是重复性工作。随着盐场建设走人正规,文申也闲下来了。
此时大宋正是五月底,春收时节。闲下无事的文申沿着乡间小道慢慢走着,看着两边的黄灿灿的小麦地,心情格外舒畅。突然文申心想:“这个时代好像没有玉米和地瓜,是不是自己弄点来种呢。对了,还有南瓜,西红柿。
见盐场无事,文申骑着摩托车回到沂州。回到家,把车放下,就来到了县衙。
“文先生,怎么回沂州了。盐场建好了吗?”林知县见文申来访,坐定后,道。
“盐场建设已经走上正规,只要水泥供应充足,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就能建好。在下回来,是向知县大人,商量一件事情。”文申喝了一口水,道。
“不知何事?”
“在下来大宋时,路过一大岛。见几种农作物甚至好,其中一种作物亩产万斤。”
文申还没有说完,林知县就叫起来了:“什么,亩产万斤。怎么可能,什么作物这么高产?”
“在下就是为这个事情来的,在下看此物甚好,就带了点种子回大宋。在下想购买一万亩地用来识种此物,不知林知县认为可好。”文申接着到。
“甚好,甚好,沂州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地。现在沂州有大量的荒地需要开垦,先生购地开垦,本官求之不得。”林知县高兴道。同时心想:“如果此事是真,上报朝廷后,想不升官都难啊。”
突然一个师爷模样的中年男子进到迎客厅。看见文申在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林知县见状道:“于师爷,有什么事情就讲,文先生不是外人。”
于师爷忙道:“回大人,你交付给我事情已经办好。沂州城现有户一万二千户,六万五千口,其中,八岁到十六岁有一万三千口。”
“文先生,前段时间不是说建县学嘛,这么就是主要负责此事的于师爷。于师爷,这位就是本官经常提到的文先生。”林知县介绍道。
“文先生,久仰大名。刚才还请多多担待。”
“那里,那里。”文申客气道。
“文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书院已经初具规模,具体要到八月才能建好。现在主要是统计适龄儿童,并招聘合适的夫子。”于师爷介绍道。
“有劳于师爷了。”
“那里,那里,应该的。到时,还要有劳先生多给学生们上上课。”于师爷笑着,客气道。
……
次日,在林知县的安排下,文申用一万贯买了沂河边一万多亩的荒地。另外,在王秀她爹王有财的协助下,招募了六百名长工,并买了几十头牛。开始平整土地,进行开荒。
站在土坡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地,文申一阵激动,心想:“没想到,自己也成为地主了。”
地是有了,种子还是要回到现代买的。
现代,临沂
古代沂州所作地,就是现在的临沂,也是文申老家所在地。现在的临沂,已经是一个大都市了,人口超百万,批发业特别发达。回到临沂,文申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市里的种子市场。
在种子市场,文申没花费多长时间,就把所需的种子买齐了,玉米、南瓜、西红柿等。地瓜要买幼苗,于是文申来到种子培育中心预订了大量的幼苗,等那边地整完后,再过来拉。
办完种子的事情,文申决定回家看看。文申来到临沂大润发超市,给父母买了好烟好酒和秋装衣服。买完东西,文申拿出手机,给我家里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过一会就家了。
为了防止意外,文申没有通过空间回家,而是坐上了临沂发往各县的班车。班车上,文申玩弄着手机,随意浏览着最近的新闻。
突然,文申觉得有人拍了自己肩膀,回头看见一个颇有姿色的年轻女子盯着自己。纳闷的心想:“这个女的是谁啊,没见过啊。”
“文申,你不是文申嘛,我是赵飞燕啊,你忘了吗,高中同学。”年轻女子看了文申疑惑的眼神,“不会吧,老同学,真的不记得我了啊,真是悲催啊。”
文申仔细看了看年轻女子,觉得真有点面熟,和同学赵飞燕真有点相似。然后道:“你真是赵飞燕啊。”
“是啊,怎么,想起来了吗?”
“真是啊,没看出来啊,没想到变化这么大。这才几年啊,真是女大十八变啊,越变越好看。真是看不出啊。”文申感叹道。
“就你会贫嘴。”赵飞燕给了文申一个白眼球,“老同学,按时间,你也毕业了吧,现在在那里高就啊。”
“我啊,在申城工作,刚好出差到临沂,打算回家看看。”文申信口瞎编道。
“申城,不错啊,大都市,比临沂强多了吧?”
“还行,你呢,现在在那里工作呢。”文申问道。
“我不像你,大学生。我高中毕业后,就来临沂做服装生意。”赵飞燕道。
“不错,都自己当老板了,比我强。我还给别人打工呢。听说,做服装挺赚钱的嘛。”文申道。
“赚什么钱,混口饭吃。”赵飞燕客气道,接着又问道:“文申,找女朋友了吗?”
“像我这样,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三无青年,谁跟啊。”文申自嘲道。
“你挺优秀的,我看好你的。”赵飞燕说完脸一红。
文申微攥右手,用食指中关节擦了擦鼻尖,心想:“最近是怎么了,怎么尽是遇到这样的女人。那道有空间撑腰,连气质也变了。”
一路上,两人闲聊着以前的事情,李飞燕不时的格格窃笑,引来众人的一阵张望。
到站后,李飞燕看了看文申道:“老同学,留个手机号呗。”
“好,好。”说着文申拿出自己的手机,道:“你把你的手机告诉我,我打给你。”
“老同学,不老实啊,这个可是苹果的最新款,五千多吧,还哭穷。”李飞燕看着文申手中的手机道。
“呵呵”文申一阵傻笑。
交换好手机号,两人就此分别,各找各妈了。
第十五章 失身了
文申家所在小村庄离车站还有一段路程。、为了方便,文申拦一辆三轮摩的。没有多长时间,文申就来到了家门口。
“文申,你怎么回来了,你不在申城工作吗?”文申老爹看见文申进院,惊讶道。
“文申,回来了吗?”文申老妈听到声音,从屋里赶快跑出来,并喊道。
“妈,是的,我回来了。今天我出差到临沂,我就顺便回来了看看。”文申把东西递给老爹,“爸,这是给你们买的。”
“买东西干什么,就知道乱花钱。”文申老爹接过东西,埋怨道,但脸上的笑容已经出卖了内心的想法。
“这次回来住几天啊。”从屋里出来的文申老妈问道。
“妈,我是顺便出差也呆不几天,三天吧。”文申随口说道。
接下来三天里,文申过着猪一样的生活,除了吃就是睡。期间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把种子通过空间拿到了宋代,并把耕种的注意事项和长工交待了一下。不得不说这些长工都是耕作能手,一教就会,也省去了文申一阵口舌。
在家休整了三天后,文申来到县城,打算坐车到临沂。谁知刚上车,文申就看见了赵飞燕。
“巧啊,又碰到了。”文申笑道。
“巧什么巧,三天了,也没给我打个电话。还老同学呢。”赵飞燕撅着嘴哼道。
文申见状一阵无语,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这几天,天天和父母出去看望亲戚,还望老同学赎罪啊,要不到临沂我请你吃饭。”文申无语道。
“这还差不多,这次就原谅你了。”赵飞燕多云转晴道。
一路颠簸,两人来到临沂。根据赵飞燕的建议,两人来一个比较安静的咖啡厅。
“什么时候回申城?”赵飞燕边用小勺搅着咖啡,一边低头问道。
“明天吧。”文申看了看赵飞燕道。
说起这个赵飞燕,文申还是有一定好感。特别是上高中时,文申属于典型的荷尔蒙过剩型,意淫过很多漂亮的女老师和同学。而这个赵飞燕就是文申当初经常意淫最多的一个。
“你现在没有男朋友吗?”文申犯贱的问道。
“没。”
“你觉我怎么样?”文申笑道。
“额……”
临沂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中的一个套房内,文申趴在赵飞燕身上,努力的做着活塞运动。此时,房间散发着**的气味。
次日清晨,文申躺在床上,看着趴在自己身上的赵飞燕,文申一声叹息。
“你叹息什么,是不是觉的自己亏了。”赵飞燕闭着眼睛,幽幽的说道。
“什么亏不亏的。”文申嘴上说道,心里却想:“当年的意淫对象,没想道今天却成真。真是造化弄人。”
“这几年,你怎么过的?”文申抚摸着赵飞燕光滑的后背,回忆道。
“就那么样呗,还能怎么样。”赵飞燕随口道。
文申见赵飞燕不愿说,也就没在问。色迷迷笑道:“大号清晨,我们是不是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不要。”赵飞燕见状,边喊,边往被子里钻。
“什么不要。”文申说道,边猛的把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