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嫌隙、爱生口角。只是世家女子多是这副模样,后宫主子娘娘、小主贵人更是面和心不和,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单说今朝末轮帝选,京中、京外近百优等秀女汇聚于顺贞门外,争奇斗艳、各展千秋,正正是热闹的时候。
  只等巳时一刻——吉时一到,永熹帝、武太后、倩贵妃三人将于延辉阁中端坐。自有领事宫人将一队队秀女领至阁楼之外,照着规矩,由一名礼司太监一旁唱喏,道出秀女家门年岁,再有秀女出列磕头请安,教永熹帝三人试看。
  留牌子,即为宫妃;撂牌子,即回府待嫁;再无圣上旨意颁下的,即可自行婚配。
  且说延辉阁位于御花园内西北,坐北面南,北倚宫墙,乃是个三开间,共有两层,黄琉璃瓦歇山顶,端的是回廊环绕,玲珑轻盈。倘若登阁俯视,但见园中古柏成行,风光绮丽北望景山,峻挺葱郁。
  而虞德妃选定与宫中姐妹相聚的地方,乃是澄瑞亭——但说这澄瑞亭,却也不简单。
  


☆、056 风云涌动

  澄瑞亭位于御花园内西北,呈方形,亦是个三开间,通面阔约二丈四尺(8米),前出抱厦,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一斗二升交叶斗栱(gǒng),檐枋下安华板。东西有石雕栏板,南北有进出踏步,蕉叶纹望柱头。亭内为金龙图案井口天花,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檐下龙锦彩画。亭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xuàn)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
  且说这澄瑞亭之东北正是延辉阁,虞德妃择此地作相聚谈心之所,自是用意颇深。
  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论是旁人将那些个世家少爷、女子说得再好,那到底也是旁人的一张嘴里吐出来的私心话,比不得亲眼一见的实在。
  皇子庶妃、侍妾,这倒也就罢了,唯有正妃、侧妃,万万不能粗心大意——可别贤内助错娶成了丧门星,坏了整盘棋局。
  早先几日,这澄瑞亭便打扫起来了——四周挂着竹帘子遮荫,更有宫纱裁成的帷帐作点缀、遮蔽、挡风之用。亭中安排了大小席座数位,面向延辉阁依次递进,上有香薰炉、果盆、茶水、酒盏等物。澄瑞亭周遭的花盆、花盏、花墩都撤换了时新的花种,朵朵饱满欲滴、争相怒放,十分好看。水池之中也栽换了新开的水芙蓉,还放了几尾婴孩胳膊粗细的锦鲤,亭中四角各备有一盒子鱼食,以供来了兴致的宫妃投喂之用。
  巳时一到,便有宫人一通一通地报来御花园以及各宫各院的消息。
  清正殿尚未有动身之际,钟粹宫①、景仁宫②却已撵轿出行。
  虞德妃听罢,只道了一句:“两位姐姐倒是心急。”看似颇不在意,却仍吩咐通报的宫人不许断了消息。
  一刻钟过去,又一刻钟过去,再一刻钟过去,清正殿这才传来消息:政务繁忙,圣上恐一时不得闲,选秀事宜均由倩贵妃全权做主。
  虞德妃缓了一口气,复而笑意浮上脸庞:“皇上不来也好,省得嫂嫂弟妹忌讳避嫌,总归麻烦。”
  公夫人、二夫人皆福身而道:“臣妇惶恐”。
  虞德妃欣慰二人晓得规矩,一左一右虚扶起她们,又亲自搀扶明慧太公主起身,吩咐左右撵轿伺候,启程前往澄瑞亭。
  武太后心急,非要将选秀定在晚春之际,盼着新人越早进宫侍奉越好。
  可这后宫的女子,哪个是真心实意盼着新人进宫的呢?虞德妃亦是不愿。
  永熹帝虽尚在壮年,但已不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宫中年轻貌美的低位嫔妃除了白日养心殿伴驾,夜里侍寝次数委实不多。一来永熹帝没这等精力,二来永熹帝多念旧情,三五年不曾有新人进宫,先前的“新人”如今年纪也大了,失了新鲜感,倒不比有子有女在身的宫妃更得永熹帝高看。
  今朝选秀,宫中惶惶不安者不少。可清正殿传来的消息,却教人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无他,只消永熹帝连末轮帝选都不想出面,那这拨新人在永熹帝心中,便是不大重要的存在——红颜未老恩先断,进了后宫,还不是任由他人拿捏?
  虞德妃挂心新人之余,更加挂心儿媳妇人选。相请几个后宫姐妹相聚,倒是不谋而合。
  一行人抵达澄瑞亭时,庄妃、温嫔已恭候多时。
  且说庄妃膝下有定亲王一子。定亲王早年极为好色,王府之中有正妃一人、侧妃二人、庶妃、侍妾无数,更养有许多上不了台面的扬州瘦马和小青倌儿,为此,多受谏官弹劾,惹永熹帝不快。如今太子一倒,定亲王倒是收敛了许多,不曾出去招惹事端,好似改头换面一般,却教永熹帝大赞,道是他有了长进。
  选秀之年,照着规矩,除了新进宫的小主,适龄的的皇子亲王也会从中挑选一二,充实宗室后院,以保皇嗣延续。
  庄妃入宫二十余载,今朝成了正二品妃,上头又没有萧皇后欺压,终于有了说话的地方,对此自是十分上心,厚着脸皮要加入到澄瑞亭中,虞德妃却也不好拒绝。
  再说温嫔虽膝下无子,却养有二女——玉牌写明的亲生女儿五皇女③、养女儿十一皇女——五皇女正到了议亲的年纪,温嫔品评秀女世家样貌才情举止,也是为了探听其背后家族之深浅,为五皇女做打算。
  虽说五皇女是那唐氏养大了的,与温嫔并不合心,但明面上,温嫔还是得摆出一幅慈母的模样,总不能教永熹帝恼气才是。
  后脚,褀淑妃的撵轿也到了,几人又是见礼请安,呼呼喳喳好一番,这才停当。
  褀淑妃到此,与温嫔也是一个理由,皆是为了女儿做谋划,只是四皇女乃是褀淑妃嫡亲的闺女,在“用心”二字上,褀淑妃自是要比温嫔更下了一番功夫的。
  再说延辉阁那厢,倩贵妃苦等许久只得了这么一个消息,当下是哭笑不得,连连嗔怪。不过,到底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的,晓得自个儿的手脚不再受缚,不必理会武太后作怪。
  但在明面上,倩贵妃还是遣了跑腿的公公去请武太后的,算是给了武太后面子。只是武太后一听永熹帝不来,索性她也不来了,架子端的很足,只道倩贵妃品性温良,大体识人,既是皇儿全权托付,定能教皇儿与她共同满意。
  倩贵妃一听这话,哪里不晓得武太后是在敲打自个儿,要自个儿留住武家推举出来的两名秀女?
  可倩贵妃却不是那些个孝道缚身的大昭女子,她本是西域番邦外族公主,脾气大得紧。愿意给武太后面子,那是情分,若是武太后指手画脚,倩贵妃断不会把她放在眼里。
  遂只点了点头,当是打发了那前来传话嬷嬷,半点客气也没有,更别提说几句好话、赏些许辛苦钱,扭头就吩咐司礼太监选秀开始,坐在主位上一动也不动,气得那嬷嬷两颊通红,脚步生风头也不回地走了,怕是要回去说道与武太后听哩。
  “这红粉之色看得多了,偶然来了一抹墨青,倒教人眼前一亮。”褀淑妃遥遥望着一排六位秀女正中那位穿着墨青色纹竹长裙的秀女,面有赞色。
  左右自有女官报与她知晓这位秀女身份、名字,原是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秦盛之女秦采薇。
  褀淑妃念及同为姐妹、又一向遵规守矩的秦淑媛,言语上多了几分偏心:“这秦家的姑娘,瞧着就是个性子好的,不卑不亢。”
  “竹之气节,在于万古长青,凌霜傲雨。”虞德妃捻着手上的佛串,嘴里附和,“墨青不失娇颜,大气不显卑亢。秦家的女儿,向来生得极好。”
  “论说不卑不亢,那渝郡王府出身的渝莲娘也是不错,方才瞧着她一身红裙长|枪抡耍,真真把臣妾吓了一跳。不怕姐妹们笑话,臣妾一向胆子小,这会儿都没缓过神来呢!”庄妃接口,却又话里有话,“亏得咱们贵妃娘娘亦是马背上出身,又是渝姑娘的姨母,全然不怕这些。也好在圣上不曾驾临,万一一个不注意,冲撞了圣驾可不好。”
  庄妃不得宠,一是家世不显,二是嘴皮子功夫实在不怎么好,说不来什么讨喜的话。
  又因定亲王近来愈发得势,庄妃的腰杆子挺得比以往都直。只这一番话,庄妃虽无他意,可在众人听来便是庄妃又是取笑倩贵妃外族出身,没有大昭王朝姑娘家的半点温婉、又是诅咒永熹帝不得安生,能教一个小姑娘冲撞了圣驾——着实难听得紧。
  “臣妾倒觉得,还是瑞家的姑娘最好,端的是大方贵气,在这许多优等秀女中更是头一份,旁人难以望其项背。”温嫔倾身探头,扬眉笑道,话中尽是讨好之意,“说来,到底是太公主殿下和汝国公夫人教导有方哩。”
  明慧太公主不予作答,公夫人却不好置之不理,遂福身道了句“娘娘谬赞。” 
  褀淑妃瞧了不喜,只道温嫔过于谄媚,皱了皱眉,便想说教她几句。
  正这时,却有宫人来报:璟郡王爷、六皇子殿下、九皇子殿下到了。
  “儿臣给母妃请安,母妃万福。给太公主请安,太公主万福。给褀娘娘、温娘娘请安,祺娘娘、温娘娘安好。”三人一进了澄瑞亭,便给众人作揖、一一行礼问安。
  徐泽炜如今已是郡王,又曾做定亲王监国时的摄政王,身份不比先前。
  温嫔见了他,早早便起了身,不敢受他全礼,只侧身受过礼,又扣了个万福,道:“郡王安好。”
  公夫人、二夫人、瑞玟嫣、瑞珑嫣紧随其后,亦是扣福问安:“臣妇∕臣女给璟郡王请安,璟郡王万福。见过六皇子殿下、九皇子殿下。”
  璟郡王为长,自是带头叫了起,请各家入座。
  虞德妃笑着命人添席,还特地要璟郡王挨着她坐,好与他说些贴心的话,料来定是与璟郡王妃人选一事有关。
  众人可正看得专注,却有婴孩忽地“哇哇”大哭,原是一向展着笑脸的瑞志霆正在哭闹。
  且说瑞志霆未满周岁,尚是个襁褓小儿,纵旁人时常夸奖他乖巧、有福气,但到底不知事,先前还笑哈哈的,这会儿却“哇哇”大哭,变脸自是比翻书还快。
  公夫人,满脸歉意,连连告罪。倒是老夫人心疼嫡孙,只管吩咐公夫人抱他退下,仔细瞧瞧怎么回事——若饿了,则寻奶妈妈喂饱;若淌了金汤⑤,则换个新裤裆。
  这点小插曲还不至于教众人放在心上,只稍稍瞟了一眼,遂又将目光转向延辉阁那处。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虞德妃寻个空,偏头冲徐泽康问道:“六哥儿,今个儿可曾到永寿宫请过安了?”
  “回母妃的话。”徐泽康半弓着身子,拱手而道,“儿臣忏愧,今个儿尚未到永寿宫请安。”
  这三人都是下了朝④,又在上书房交了功课,得了翊坤宫传令便匆匆往这儿赶来的,虞德妃如何不知徐泽康尚未顾得及过去永寿宫一趟?
  “这日头可晚了些,只怕你令母妃等不着你,心里担忧哩。眼下本宫这里也无事,索性你便去永寿宫请安罢,也替本宫问候一声。”虞德妃话头一顿,待听得徐泽康一声“儿臣遵命。”,又偏头对坐在一旁的瑞珑嫣说道,“珑姐儿也一块儿去罢……惠妃姐姐许久不见你,想来心中定是记挂得紧。”
  作者有话要说:  ①钟粹宫,庄妃黄氏。
  ②景仁宫,温嫔温氏
  ③皇五女,生母唐氏,后改生母温嫔。(026)
  ④皇子六岁上早朝,只听朝,不议政。
  ⑤金汤,尿。


☆、057 花斑大猫·争吵

  二夫人心中顿时一咯噔,暗道:这虞德妃娘娘到底打的什么注意?
  先前虞德妃娘娘下帖子要老夫人进宫,二夫人原就觉得奇怪,后又传令要公夫人与自个儿进宫,二夫人更觉其中不寻常之处——毕竟,如今宫中正忙着选秀一事,虞德妃却急切切地要家眷进宫叙旧,这像什么话?
  要知道,汝国公府今年也是推举了一名秀女在其中的,于公于私,都该避嫌一二。
  且在二夫人看来,这虞德妃娘娘按说也是个聪明女子,在后宫沉浮多年,眼瞅着到了与黄氏一族一争高下的时候,当是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免遭太子那般下场。
  事出反常必有妖,论说虞德妃没有旁的心思,二夫人可不相信——更别说二夫人一向忌讳自家闺女进入皇宫后院,唯恐她又遭人侵害、伤及性命。
  只是虞德妃金口一开,自家闺女也不好拒绝。
  二夫人遂自宽大的袖口中探手捏了捏瑞珑嫣的手心,拿眼神示意她自个儿万事小心。
  瑞珑嫣却不曾有疑——永熹二十二年在宫中养伤时,永寿宫的令惠妃娘娘也曾照拂瑞珑嫣一二,是以姑母娘娘命瑞珑嫣一道前去请安,瑞珑嫣自是没有半点犹豫的。
  只道是自家母亲紧张于她,担心她又遭了难罢了,遂也捏了捏自家母亲的手心,示意自个儿明白,势必会小心谨慎,再扣了个万福,道:“臣女告退。”与六皇子徐泽康,并随行伺候的宫人一同退了下去,
  徐泽康和瑞珑嫣同随行伺候的宫人穿过御花园中古柏丛丛,又路过千秋亭、养性斋,拐过两道宫门,方能看到重重宫檐。
  瑞珑嫣恪守母亲嘱咐、不敢多言背行,一路本是相安无事。
  大抵徐泽康心孝,替虞德妃诠释其意,只说自家母妃确有挂念,还客套几句明慧太公主的近况,瑞珑嫣也一一答了。忽地,徐泽康却说了一句不相干的话:“簪子不错。”
  瑞珑嫣今日挽的是百花分肖髻,正中缀着几朵珠花,耳际偏后簪了一支雕玉兰檀木簪子。
  只听徐泽康这么一说,瑞珑嫣微微红了脸,虽知晓秦家表哥乃是六殿下的伴读,但也不敢大大咧咧地将他供出来,只说:“谢殿下夸奖。”一时糊了心,也不知警醒徐泽康此言何意,更不曾察觉徐泽康眼中的光亮。
  正这时,却有一团斑斓之物猛地向几人蹿来。
  “呀!”瑞珑嫣惊叫一声,腿脚一时动弹不得,只顾得及拿手挡在面前。
  徐泽康亦是一吓,但好在他胆子大,立时一个跨步上前,一手以铁甲护腕为盾挡在胸口,另一手牢牢将瑞珑嫣护在身后,瞪大了眼往那斑斓之物瞧去——原是一只花斑大猫!
  “哪里来的畜牲,竟吓唬人!”着指了伺候瑞珑嫣的宫女恪怡叫骂道。
  那花斑大猫怪叫一声,张牙舞爪,好不厉害,墨绿色的细尖眼瞳在撑得老大的眼珠子里十分渗人,即便在青天白日,寻常人见了亦是心惊胆跳,生恐这小祖宗成了魍魉精怪。好在那花斑大猫并不欲在此逗留,只甩了甩尾巴,呼呼呵呵几声,便一溜烟儿跑了,拐进角门遂无影无踪。
  “禀殿下,是只大花猫,瞧着像是五皇女殿下所圈养的那只。”说话的乃是贴身伺候六皇子的随侍太监,名唤王忠,称小忠子。
  但说小忠子一直紧张兮兮地盯着那作乱的大猫,就怕它一时发了狂伤及自家主子,直到看着它远远跑走,这才敢上前说话。
  “五皇姐的兴致倒好,上回儿放跑的是鸟雀,这回儿放跑的是花猫,下回儿还想放跑什么?”徐泽康低声冷笑,“不必去管它,那厢自会有人动手料理的。”
  “是。”小忠子闻声应下。
  徐泽康猛地想起自个儿还将瑞珑嫣护在身后,胸腔咚咚敲着,耳尖慢慢烧红。生恐瑞珑嫣看出端倪来,徐泽康立时转身对她拱手告罪:“四表妹莫怕,原是我皇姐屋里养着的一只花猫,她身子一向不好,不常出门,惯爱养这些个喳喳叫唤的玩宠,又从不拘着它们……那畜牲吓着你了,你莫怕,左右有我在。”说到最后,竟有些磕磕巴巴。
  “我,我怕这个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