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静洁傻兮兮的笑而不答。
她总不能说,她刚生完孩子,出了月子就被直接打入冷宫,根本没时间写信吧?
她还不想令师傅担心。
她一边招呼师傅在院子中奴婢们铺设好的食几和软垫坐下,一边惊讶的说道:“五师兄来楚国了?”
风先生一共收了七个徒弟,包括她在内,却不全是药草方面,还有医术和其他。
虽然一个师兄师弟都没见过,但任静洁在师傅平时字里行间中听得出,师傅最为偏爱这位五师兄,称赞他天纵奇才,对医学和采药方面研究非常深,青出于蓝胜于蓝。
风先生点头,看向任静洁怀中正瞪大眼睛盯着他的小男孩,说道:“此子即三皇子?”
任静洁回答道:“这是我儿子,可爱吧,快,叫爷爷。”
三皇子乖巧听话,却有些害羞的叫道:“爷爷!”
风先生连忙摆手说道:“不敢当,给,这是为师给三皇子准备的见面礼。”
任静洁让三皇子接过风先生手中的一个上锁的小木盒子,随手打开一看,是一颗用蜡封闭的药丸,疑惑的看向师傅。
风先生笑呵呵说道:“这位为师取用你送的那个木质鹰雕,制作而成了一种药丸。此物的原料是大毒,但为师却发现其外敷内服对消炎、解毒有奇效。你每次用的时候只取十分之一,之后再次用蜡封闭,以免药效流失了;”
任静洁惊讶此间的大夫还真是厉害,利用植物中的毒素来治病。
有时一种药材是有毒的,但它却是另一种疑难杂症的救命良药;
或者有的药材是对人是宝贝,但搭配不当的同样是要人命的。
任静洁连忙让儿子道谢,风先生也算是送了一份大礼。
风先生摆手笑道:“好了,为师也该走了。有事写信给为师啊!”
他是真心疼爱眼前最小的徒儿,聪慧细心,凡是他教导的药理知识每次都是有问必答、条理清晰;
可惜,哎,可惜。
这么好的苗子就这么错过了,若是当时他再努力争取一下就好了,收到门下,细心教导几年,就可以继承他的衣钵了。
将风先生送走,任静洁亲自将这个装着药丸的小木盒子收好。
这即是师傅的好意,也是敌人可以陷害她的工具,若是不小心被人轻易的找到并偷走,到是她是一百张嘴都说不清了。
***
风先生的来去并没有引起后宫和朝堂的任何风波,对于不了解他的人来说,风先生就是一介大夫,根本不值得一提。
可是对于皇上来说,却是另一个晴天霹雳了。
“你是说有人终于用令牌上那个特殊的图案去联络了皇后,而你们怀疑是风先生?”
漆黑的夜晚再次降临,仍然是在空旷清冷的承宇宫内,暗卫为皇上带来了一个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消息。
皇上在烛光下的面容模糊,看不清其表情,尤其是垂首抿嘴更是显得严肃和慎重,让承宇宫内空气凝滞。
暗卫低头回答道:“是,风先生曾经暗中接触过给后宫厨房送菜的人,而那人曾经和皇后大宫女利用糕点食物传递消息,只是暗语是特定的,没有纸条等类似证据存留,所以具体内容是什么还在查。”
风先生此人,皇上在前世时便有所耳闻其人;
一直到今生对他有救命之恩,皇上却从来不知道原来他是晋国人,或者说,他的师门是那支千年来非常神秘队伍,整整一万人当中的传人之一。
楚王在这将近十年中,十分爱才,所以依然多次相邀风先生出山为其效命,却全部都被他用各种理由拒绝了。
皇上以为风先生是看不上小小的楚国,或者是离不开自己的师门,却没想到原来是因为早有主子,不敢另投他人。
看来,若是有令牌外,风先生的师门说不定都能听命与他。
皇上越发深想其中所蕴含的利益大小。
到底这一万人当中象风先生如此厉害的人到底有多少?
他们这些人在千年传承不断的情况下是不是始终听命于令牌的主人?
皇后私下到底联络了多少令牌上的人,会不会有暗卫遗漏掉的?
这一连串的疑问让皇上寝食难安,对皇后防备之心大起。
于是皇上说道:“再派几名暗卫牢牢监视皇后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她身边的人,不单单是大宫女。风先生那里也要注意,不过他的武功非常厉害,不要过于接近被发现了,反而打草惊蛇。”
“是”
窗外一阵寒风吹过,烛光一晃,承宇宫的中间空无一人。
***
在楚京外城一处医馆内,门口等着诊脉开药的人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好不热闹。
盖因此间大夫医术高明,药铺内的药草齐全,最重要的是价钱比其他的医馆要便宜得多。
奇怪的是,却很少有人前来故意找麻烦、进行挑衅。
这天,内间那位医术最好的中年人向书房主位上的老者行礼,恭敬的说道:“师傅,你的吩咐徒儿都照办了。”
这位老者正是刚刚离开皇宫的风先生。
风先生捻胡说道:“嗯,为师让你多关照点师妹,你做得很好。对了,令牌的主人出现了,哎,如今真是多事之秋。齐国被灭,实在是太过突然,乃至师门一点准备都没有。楚王好生果断。”
在下首的中年人是风先生口中的五师兄,他在楚京外城开了一家平民医馆和药铺。
五师兄也算是风先生的衣钵传人,所以有些事风先生提前告诉他了,包括令牌的事。
他好奇的问道:“师傅,师门中人已经好几百年都未曾入朝为官了,为朝廷办事了。我们还需要听从令牌的主人吗?毕竟令牌是死物,万一那人私欲过重、心怀不轨、祸害苍生,或者令牌容易被易主怎么办?难道我们要不停的换人?”
风先生微笑的说道:“五徒儿,你不懂,为什么上千年来我们要依然保持这种传承?这是为令牌的主人,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你以后就会知道了。至于令牌由于遗失或者其他原因易主,我们这些传承者只会承认会使用令牌的人。”
只是令牌的主人到底是谁,风先生并没有告诉五徒弟。
第 153 章()
人是最善忘的;时间可以让人淡忘一切。
当然;一名合格的商人也是疯狂逐利的。
只要他人给予的利益足够;什么仇恨都如同浮云;可以瞬间消散。
齐国仅仅被灭才过去短短三年的时间;如今的海岸港口从当初被毁得残垣废墟;再度恢复到人声鼎沸的模样。
丝毫看不出这里曾经发生过惨绝人寰的战乱和尸横遍野。
小商小贩手推着木板小车上琳琅满目的小商品;码头扛货的彪形大汉拼命吆喝声,学子书生游玩,当家小妇人挎篮子买菜等等;繁华热闹的景象为整条湛蓝色的海岸线描绘出一副美丽的画卷。
只有当地人才看出一个和以前的齐国最大的不同之处,即街道上的行人、商铺的客人中,女人渐渐变少;尤其是结伴相互嬉笑打闹的少年少女们。
往日齐国特有的开放自由的空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楚国严格的礼仪规范;
还有停靠在海上的九桅张十二帆、平时商战两用的大型船只,旁边标注着禁止对外开放;仅仅只有楚国官方才能使用;并且港口实行登记管制进出。
规矩甚至比原楚齐边境还要严格许多;这令许多人不满。
曾经有人带头大闹过几回;甚至引发骚乱;令码头海运陷入一阵瘫痪。
当港口关卡巡逻士兵多次说服无效并起冲突;眨眼间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停靠在港口的大型船帆上,再加上抓了带头闹事的几个人,顿时升级的矛盾平息下来。
等地上大片血迹被士兵迅速的冲刷干净;港口再度恢复了热闹;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是幻觉,好似没有任何特别的事情发生。
在距离港口不远处有十几家大大小小的造船厂,有属于皇室的,但是最多的是属于齐国各大世家贵族,即大富商的。
只是当齐国皇室被屠戮一空,好几家富商消失,齐国贵族损失惨重。
有的人举家迁往强大的晋国,投靠当地的商会以寻求庇护;
有的人不想远离故土、舍不得大海上的资源,于是他们尝试与楚国的驻军兼官员联络感情,试图继续开商铺跑海运。
自从魏将军返回楚京并且封侯后,皇上下旨空降、也是在抵挡晋军中立下功勋的楚国良将………冯将军,他是如今在港口最大的执行官员,负责率军镇守此地,并且还有密旨密令在身需要完成。
他和此前的魏将军状况极为相似。
冯将军心中有数,并且看出了皇上的用意:若是他在海州任期此行顺利,并立下大功后,也有封侯封地的机会。
因为皇上在培养更多的行军打仗的武官,显然他的征伐之路并没有停止。
这个发现让冯将军心中大喜,楚国几百年来文官始终压制武官不能翻身,而武官平日也根本无法通过功勋来晋升。如今皇上为武官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他们这些士兵和将军们当然是全身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刻冲锋陷阵。
而管理日常事物的地方文官是知州蒋镇,他不得不给冯将军几分薄面。
从拿下属于原齐国的港口那一天起,楚王当即宣旨下诏将此地封为海州,并入楚国领土范围,并禁止晋国驻军入内。
***
今晚,在海州最大的酒楼“飘香阁”被人包下,没有帖子的人一律不准入内;有些不差钱、常常前来光顾的人向进入其中时,却被门口的守卫一一拦下。
一个中年人自认为还没进去就被赶了出来,在朋友面前丢了脸面,于是大声喊道:“你们知道本公子是谁嘛,竟敢不让本公子进去,难道公子我还差你们那两个钱不成?”
始终站在门口的四个守卫身穿兽皮软甲,冷冷的看着被拦下的两人,懒得理会。
上官命令:今晚飘香阁外,没有请贴的客人无论是何理由一律拦下,不准入内,若是不从而反抗,武力驱赶之,闹事者就地处决。
中年人还没说完,还想继续争执两句试图挽回自己刚刚丢失的脸面。
这时他身边的好友见势不妙,连忙拉住了他,面带讨好的对几个眼光不善的守卫说道:“对不住,我们这就走!”
好友使劲的拽着中年人站到酒楼的一边,守卫们这次转移了警告的目光,开始检查其他想进入酒楼之人的请帖。
类似不服气的顾客也不少,被守卫拦下不准进入后,纷纷待在酒楼的旁边不肯走。
他们非常好奇到底今晚会来什么人物,竟然可以将背景深的飘香阁包场;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用多少钱都办不到的事。
当一个个令人十分熟悉、平时却无法高攀的大人物一个个的手持请帖进入飘香阁后,两人这才有些幸庆刚刚没有轻举妄动。尤其是他们见到了曾经遥遥一见的冯将军和知州蒋大人,更是立刻转身而去,不敢在此逗留。
***
飘香阁一楼大厅内一改往日的喧闹,整齐干净的摆放着几十张新式餐桌和雕花镂空木椅,上面摆放着一盘盘来自晋国和海外的新鲜水果和各色珍贵菜品佳肴,还有清香扑鼻的酒水。
在请帖上三十六位客人全部到齐后,这次宴席的主人冯将军和蒋镇一前一后落座首位后,在场的几十人都不说话了,恢复了安静。
他们相互之间都曾经暗自打听过宴席的目的,却没人知道,不由得忐忑不安。
冯将军环顾四周后平静的说道:“今日召诸位客人前来是蒙皇上洪恩,宣布几则消息给所有港口的商户和商会们,放心,是好事。”
即使最后一句是打趣儿,所有人还是紧张的看向首位之人,这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和命脉所在,当然要上心许多,并且在心中盘算着即将带来的损失和利益变化。
冯将军向楚京方向行礼之后,继续说道:“皇上口谕,建立海上巡逻舰队,定时在海上巡逻,用于保护来往的商船和渔民的安全;
并鼓励商会和家族参与建造战船,只能卖与楚国;
若是发现卖与他国,以叛国罪论处,夷三族;
全面召集水手及海上士兵。
最重要的一条,非官家之人禁止在海上行驶大型战船,并且所拥有的大型商用船只还有数量限制;”
冯将军说完后,没有阻止下面的议论声。
而下首的蒋镇虽然非武官出身,对行军打仗不熟悉,但从刚刚冯将军的话语中听出了其中的意思:皇上要扩建海军,并准备征伐海域范围,收归楚国,试图交易海上的财富;
首先需要大量的战船、征能在海上生存的士兵、限制商人的海上武力、防止商人大量运送外来人员到港口,从而对楚国带来威胁等等;
而下面聚集了所有港口的富商们和世家主事之人,他们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刚刚听到了消息,快速的交换相互之间的意见,并且在心中计算着得失的多少。
作为当地具体管理者的蒋镇虽原则上地位是比冯将军地位稍低,但平时与下面这些人打交道却是最多的。
于是蒋镇在刚刚冯将军的强硬作风下开始打圆场,他笑着说道:“诸位都是国家栋梁之才,未来港口的发展想要更加昌盛繁荣,还是要靠诸位鼎立支持。”
高帽子带完后,蒋镇蒙头一棒子打下来,严肃的说道:“皇上金口玉言,圣旨已下,可是不容得诸位推脱的。事情若是办不好,可不要怪罪本官的惩处。”
接着是甜枣,他再次笑容满面说道:“当然,好处都是看得见,而且还是巨大的。
一则,谁建造商战两用的船得越多,谁即是最支持皇上的决定,若是年底表现得好,本官还有上奏皇上,那人会得到更大的好处,这可是用钱都买不到的;甚至亲自面见皇上都是有可能的;
二则,有了海上巡逻战船,你们都会受到保护,再也不会受海盗之苦,也不用有人员损伤,更不用支付大量海员的什么丧葬费、雇佣费等等额外的费用,甚至船上有更多的地方来放置交易的物品,增加收益;”
下面的人个个是人精,均都明白这些消息是通知,根本没有他们商量的余地,那么想要从中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益,只能想办法讨些好处。
于是经过两个时辰的商议之后,楚国两位大人物和海州的富商们达成了共识,用签署了原齐国特有的一种契约,并当场签署了各自的名字。
至此,齐国被灭后,楚国第一支海上巡逻舰队在海州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它标志着楚国几百年来第一走出了偏僻的小国,踏上了新的征程。
第 154 章()
冬季连日来的北风呼啸、漫天飞雪的到来;让想出来闲逛的女人们望而生畏;不敢随意出门;毕竟在皇宫生存的低等宫妃生病了是没有资格请到太医署内的太医的。
“哦;娘亲;我今日的字都写完了;还有书也背完了。”
梅园内的厢房内烧着两个火炭盆;温度适宜,即使这样,任静洁还是让人将窗户开了道缝。
夏荷正在坐在外间绣花;任静洁手持一本药草书籍认真阅读着,随手翻页。
厢房内一片寂静,除了翻动竹简的声音外;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意境。
而三皇子跪坐在案几旁写了半个时辰的字后;轻轻的停下手中毛笔,双臂挥舞欢快的叫道;打破了房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