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只说几个字,却让朝堂上刚刚还在不断争执的人都闭上了嘴,甚至有人后退几步,悄悄的躲藏在其他人的身后,深怕引人注意。
承宇宫内陷入了诡异的安静,谁都不敢上前答话了,因为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彻底将他们平日里素来嚣张的胆子吓破了。
事到如今,有谁还敢前去那些藩王们‘和谈’,尽管诚意满满,但是还是小命要紧。
“报,启禀皇上,诸侯大军十几万兵马已经杀到外城城门下了!”
这时一个满身泥土和鲜血的士兵闯入了这个楚国最为高贵尊严的大殿之上,甚至还可以看出身上的盔甲破烂不堪,沾染了些许血肉碎渣,发髻散乱,满目坚毅和虚弱,显然是受了伤。
若是平时这些文官们必然怒斥此人‘衣冠如此不整,岂能面君?简直太过不雅,有辱斯文”,从而鄙视。
但是现如今带给朝堂之人只剩下冲击和害怕了,顿时空气中弥散着慌乱的气氛。
“不可能啊,他们的兵速怎么如此之快?”
“这些诸侯们到底想干什么?”
直到现在,还有有一部分人无法接受,或者是从内心中不想承认藩王们真的是反叛了,而且真正的目的是夺取那个位子。
令尹大人再也无法象平日那样,自身躲在暗处,让其他人为他代为言辞,试探皇上的意图和底线,尽管他还是失败了,什么都没看出来。
‘入则领政、出则统军’的令尹大人原本还想再等一等,只是时不待我,他无奈之下只能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启禀皇上,为今之计,只有派驻扎在楚京外城西边的几万士兵前来支援了。”
当即皇上准许了。
其实令尹大人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这就是为何这几天都不提那几万士兵的原因。
因为这只负责保卫楚京安全的府兵,正是直属于他的麾下,他手中的那块兵符才能调动。
名义上是‘守卫楚京,护驾安民之用’。
朝中大员心中都明白,这支军队最大的作用其实是:防止刁民、流民、盗匪入京捣乱,威胁到世家嫡系、朝中重臣的安全,从而更好的护卫;武力辖制皇上,以免新君做大,更方便他们将皇上架空。
说白了就是明里将皇上软禁了,让他无法走出皇宫,甚至楚京,更加无法与他们对抗强制夺权,因为这支最大、最靠近的兵源是不会听从他的命令的,即使他身为楚王。
而皇上手中的那块兵符可以调动的几万大军并没有驻扎在与齐国的边境处,因为那里从无战乱发生,虽然没有交易流通的互市开放,反而由于往来游商和商会不断的进出关卡收费,成为一件超级肥差,人人争抢,怎么可能落入到皇上手中便宜了他?
那属于皇上的那支几万大军在何处呢?
当然是和边关两个极端,靠近大山的位置,穷乡僻壤,不服管教的刁民居多,甚至盗匪猖獗,流匪无数。那里是什么捞钱的好地方?
可是现如今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令尹大人实在是不想动用自己手上的兵力,害怕损失太多,准备让皇上手中的兵力当炮灰来顶在前面。
但是如今他也没有办法了,否则一旦楚京被藩王攻破,内城中的妻儿老小、身后的家族都要性命不保,被那些饿狼们啃食干净。
令尹大人心中一番思索之后,于是当即请奏道:“皇上,臣推举孙特为领兵大将以抗来敌。”
非常明显,即使是如此这等情形,令尹大人不会放心将手中的兵符送到不信任的将军手上,当然最好的放在自己亲信那里他才会放心。
毕竟令尹大人也有私心,深怕这场动乱结束后,皇上用大义趁机强行收回这块兵符。
充满希望的百官们忐忑不安,又充满希望的继续等待在承宇宫内,希翼着来报退敌的喜讯。
皇上眼中充满了讽刺,等着看眼前这些人更大的丑态。
仅仅只过了两个时辰,当来报信的士兵大喊道:“皇上,孙特将军被杀了,外城已经被攻破,诸侯的人在城中放火到处杀人,城内全乱了!”
说完这番话后他当场死了,身后有几道深深的伤口。
这在一部分人意料之中,孙特一个在楚京内养尊处优的将军,哪里能和那些吃不饱穿不暖、为吃什么都做得出来的人相比。
输是输定了,只是谁都没想到会这么快而已。
这下在场的所有人彻底慌了,都不由得自主的转头看向令尹大人。
令尹大人面带无奈、懊悔等复杂之色叹了口气,当即闭眼再睁眼的说道:“皇上,还请移驾,我们从皇宫暗道内离开。”
令尹大人的意思非常清楚,在场所有人连带家属和身后重要的家族成员,都从皇宫暗道内离开楚京前去边境,那里还有十几万大军驻扎,足以抵挡住诸侯的军队。
至于为什么令尹大人知道皇宫密道的事情和具体所在,这就要问先帝了。
在临终前先帝单独和令尹大人谈话:“令尹,你和朕君臣一场已经快三十年了,你现如今是仅存硕果的三公了,朕将楚国的未来托付给你;即使六子看起来还算本分,但是朕还是不放心;朕不想对不起祖训,下去后对不起楚国的列祖列宗,可是已经晚了,朕的几个儿子都废了,朕也要快死了。”
皇上突然紧紧的抓住令尹的手,用全身力气说道:“令尹,你一定要答应朕,将楚王之位稳稳的交于皇室嫡系一派,千万不要落与庶子之手,否则国将不国,必大乱矣。”
由此可以看出,先帝极为不信任自己的儿子,想将皇位送给六子的嫡子,又怕到时父子争权,楚国分裂;于是先帝宁可相信自己的心腹忠臣,将一块兵力更重的兵符、地道的具体线路等等重要的事都交代完毕,这才彻底放心的离世。
听到令尹大人提出的方案,承宇殿的人纷纷大喜,连忙找各种理由告退离开承宇宫,想尽快的通知家族中人带着钱财前来皇宫,离开这个鬼地方。
毕竟保命要紧。
即使皇上心中有数,早已料到身为先帝最为倚重的令尹大人,很可能已经得知了皇宫密道之所在,但是心中愤恨不已,百感交集。
这个皇宫是楚国皇室的,是朕的,哪里能让你这等做臣子来做出决定后直接命令朕如何做事?
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令天下人嗤笑。
皇上咬牙切齿的想到:朕这个君主当得实在是窝囊,你们千万不要怪朕,这都是你们逼的。
第一百零七章()
“朕是不会走的;朕要去守城门。即使是死;朕也要死在楚京。你们走吧!”
当令尹大人发话安排让所有朝中重臣及其家属从皇宫密道离开楚京的时候;平日如同哑巴和泥人的皇上突然出声说道。
顿时震惊当场。
在场的人都愣愣的看着这位年少的君主;感慨万千。
这时大多数武将在皇上话音刚落的时候;顿时感觉到热血沸腾;于是他们也纷纷表示愿意跟随皇上;要护驾和誓死守卫楚京的百姓,抵抗到底。
只是在其他人心目中敬佩是一回事,真的要舍去自己的小命;来成全别人,相信大家都不愿意。
明明眼前有活路走,干嘛要想不开和自己过不去而找死?
何况他们的身后还有家小羁绊着;更是不能随意丢下做傻事。
令尹大人突然说道:“皇上;请允许臣将大皇子带走。”
他话一说出口就心知肚明,皇上不一定会轻易答应这个要求。
他想到若是实在不行;那么他就直接用武力强行将大皇子带走;
在令尹大人的心目当中;大皇子才是楚国的希望和未来;新君可有可无。
再说;一路之上他有大皇子作为人质把控在手中;也更安全一些;至少皇上只有这么一个嫡子在,不会轻易出手对付他们。
令尹大人短短时间内思绪万千,脑中想法多多;可是万没想到;皇上竟然毫不犹豫的当场点头答应了,好似他早已想到了。
皇上说道:“朕将大皇子托付给令尹大人了,若是朕不在了,你们就直接拥立新君吧!”
听闻这段话,令尹大人反射性的抬头看向皇上,想从他的脸上看出真假。
皇上却一甩袖,转身带着几名愿意留下来抗敌的武将,朝着承宇宫大殿之外走去。当皇上路经文武百官时,不再理会任何人。
对待危险之时抛弃家国之人,没什么好说的。
等皇上走后,所有人都看向令尹大人,期盼他的命令,他们都好去接家小。
令尹大人无奈的说道:“都快些去吧,本官在这里等着。”
瞬间,承宇宫内所有人都走得干干净净。
令尹大人叹了口气,他已经派人去为自己家族之人通风报信了,只待大皇子一到手就立刻通过地道离开皇宫。
“报,启禀令尹大人,皇后不准我们带走大皇子,双方僵持不下,我们不敢动手。”
出于意料的是,一炷香后,却有人来报说皇后居然在听说皇上不走后也不愿意离开皇宫,他们的人投鼠忌器,不敢强行抢夺大皇子。
令尹想着皇后毕竟是庆国公家的人,而且是大皇子名义上的娘亲,所以也愿意相救一次,没想到她不但自己不愿意走,甚至还想试图阻拦他抱走大皇子。
真是岂有此理!
“来人,你们若不将大皇子带来,你们也不用回来了!”
令尹大人生气了,大皇子是整个楚国最重要的存在,是先帝心中唯一的继承人人选,也代表着楚国正统所在。
甚至说句不客气的话,大皇子在他的心目当中甚至重于新君,这也是他们所有嫡系一派继续保持荣华富贵最好的筹码,一定要掌控在自己的手上。
是的,令尹大人即使有兵有权有财,也从来没有做君主的意思,先帝没有看错人,他确实是皇室嫡系坚定的支持者………大忠臣。
但仅次而已。
因为楚国朝堂重臣们都明白一个道理,维护大皇子的正统,维护皇室嫡系一脉的利益,就是维护他们自己的权益。
***
这时在后宫当中,妃子们都收到了‘外城已经被攻破了,皇上前去守城了’的消息,顿时变得慌乱不已,宫女和内侍们全都在皇宫中乱窜。
甚至还有消息灵通的人也得到了‘可以从皇宫密道离开’的好消息。
于是有人趁机抢夺财物,有人惊慌的找地方躲起来,也有人向皇宫外面跑去。
顿时,皇宫内大乱!
(陶妃宫内)
“娘娘,我们怎么办啊?是不是和他们一起走?”
冬卉慌里慌张的跑过来向陶妃询问道。
陶妃却是一副相当自信的样子,容光焕发的说道:“不,我们不走。走,我们现在去找静妃,皇上一定会去找静妃的,我们就在她那里等着。”
即使心中再不爽,在这个时候她不得不承认,皇上最不会放弃的就是静妃。
在陶妃前世的记忆中,皇上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她相信什么叛军,乃至晋国的军队都不是皇上的对手,那有什么可怕的?
若是她此刻表现出和皇上共进退的样子,叛军一旦失败,而皇上胜利之后,那么她岂不是很可能会在后宫得宠,更会进一步?
更何况,现如今兵荒马乱的时候,只有皇上身边是最安全的,去哪里都有被杀被抢的危险。
已经经历过一次宫破的陶妃,简直不敢想象出那副惨无人寰、犹如地狱般的情景,否则当时她也不会选择自杀的。
正是陶妃已经见识过一次了,她如今怕极了,一直到现在都不能忘却!
这时瑟舞也抱着二皇子跑来陶妃这里寻求庇护。
瑟舞也是一个聪明人,她知道只有跟着陶妃才有活路走。
(静妃宫中)
“娘娘,他们都跑了,我们呢?”
夏荷茫然的看着身边的任静洁不禁问道,和她一起来的人只有小石头,而春桑此刻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宫内其他的宫女和内侍们都疯了,象强盗土匪一样到处抢夺值钱的物品,然后跑得无隐无踪。
此时静妃宫中只有她们三人了。
因为消息灵通的奴仆们都已经得到了消息:皇上走了,马上藩王们就要打进皇宫了,
此刻还呆在厢房内的任静洁已经通过外面的植物得知了此事,只是她一时也没有好办法。
这时,突然厢房外间的帘子被掀开了,一身戎装盔甲、手持青铜剑的皇上走了进来。
“跟朕走!”
还没等任静洁反应过来,皇上说完后疾步上前,拉着她的手就往外走,霸气十足。
任静洁非常顺从的跟上皇上的步伐,然后转头朝着夏荷和小石头做了一个手势,让他们两人也跟上,免得掉队了。既然他们现在都没有离开她,那么任静洁能保一个是一个。
几个刚刚出了厢房走到院子里,却发现一群人都在等着他们。
有陶妃、瑟舞和二皇子、竟然还有皇后。
任静洁并不知道眼前这几个女人是聪明人,第一个想到皇上有可能会来静妃这里,于是一直派人在她院子外看着,当听到皇上直奔那里,于是她们也纷纷跑来了。
而她却以为她这里是皇上去的最后一站。
看到此景,环顾一周后,皇上什么都没解释,说道:“走吧!”
皇后却略带愧意上前行礼说道:“启禀皇上,大皇子被令尹他们强行带走了。”
皇上当作没听到,而是直接从皇后身边经过,身后的任静洁突然感觉到疼痛,原来还是刚刚狠狠的捏了她一下。
任静洁疼得不敢出声,更不敢用异能缓解疼痛感,深怕被皇上发现了异常,不过她猜想手肯定青紫了。
身后的人没有去看面色很是尴尬的皇后,而是紧紧跟在皇上的身后害怕被丢下。
一个已经没有大皇子榜身的皇后,也没有了令尹大人撑腰的皇后又有什么好顾忌的!
落地的凤凰可是连只鸡都不如!
尤其是瑟舞,她边走边得意的看向自己怀中正睡得舒服的二皇子,狠狠的瞪了眼前方的任静洁,暗道:“就算你再得宠又怎么样!连个蛋都生不出来的废物而已。过了不多长时间,皇上早晚连你姓什么都会忘记!”
而皇后其实没有她们想得那么难受,毕竟她真正的倚靠并不是庆国公家,而是那晋国的探子和兵符,即使她是一个弃子那有怎么样?
皇后心中十分了然:只要她还是皇后的身份,而皇上并没有废后的心思,她照样是皇后。即使静妃再得宠,皇上不会,也不敢忘却和废弃祖训,将她扶成皇后。
她一点都不担心!
***
当皇上一行人往皇宫外走的时候,和他们形成反差的是一大批人大包小包,带着无数的行囊排着长龙往皇宫内而去,往常随时守卫在城门口的皇家侍卫此刻却无隐无踪。
几个女人心中顿时泛起了丝丝哀怨和悲凉:堂堂的楚国皇宫彻底沦为了闹市,谁都可以进出了,哪里还有一分该有的威严和庄重。
任静洁此刻感觉她的手都快断了,心中悲愤:我怎么这么倒霉被皇上牵着,你是不是有气都发在我身上了?
第一百零八章()
初秋的山风吹在身上是冰冷刺骨的;若是此刻站在内城城墙上往下看去;无论是谁都感觉到全身被寒风冻僵了;腿脚发软;身体颤抖;忍不住尖叫反胃呕吐;恨不能将头深埋假装自己什么都看不见;宁愿自欺欺人。
用几个字来形容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