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秋总在国庆节前后,这可乐坏了小孩们,因为学校通常会把星期六、日加起来,来一个特长假,那样就可以尽情地玩了。
大人们也很高兴,因为可以跟家人好好团聚一下,周边村子里的亲戚也会走动起来,气氛一下就热闹起来了。
这些天大人们就开始忙了,为小孩买衣服,为祭祀祖宗而准备,为赏月买月饼、买鸡鸭鱼……鞭炮,等等。
中秋那天,林梓晴一家要跟她爷爷奶奶过,几个伯父也过去,因为中午要祭祀祖宗。
林梓晴的爷爷在镇上当“东门大队”大队长,平时有点不苟言笑,爷爷奶奶一共生了8个子女,其中二女儿在6几年的时候生天花,没有抢救回来,五岁多就夭折了,现在只剩下6个儿子一个女儿。
林梓晴的大伯父林文良,大伯母都是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大伯父是小学副校长,兼任总务处主任,他们生有四个孩子,大儿子林建平,三个女儿分别叫淑香、淑慧、淑芳。
林梓晴这一代的孩子,男的排行“建”,女的“淑”字辈,但是林梓晴跟林梓田没有按辈分起名字,他们姐弟俩名字是林文山查了词典自己起的。
林文良跟林文山相差了18岁,大伯父家的大堂哥只比林文山小了八岁,今年在读高二。
林梓晴的二伯父是镇中学里开食堂的,孩子生的比较多,有六个,五个女儿,儿子林建辉最小。
三伯父林文南,小学毕业,在家里种田、种菜,也生了四个孩子。
四伯父是木匠,大字认识不得几个,但是却学了一手很好的木匠手艺,很多人请他打造家具,林梓晴爸妈睡的雕花架子床就是他做的。
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林建星。小儿子林建鹏。因为老婆生完小儿子身体不好,年纪轻轻就离世了,后来续弦了一个隔壁乡的罗寡妇,罗寡妇也带过来了两个孩子。
林梓晴的小叔叔林文军,跟爷爷奶奶住一起,小的时候发了高烧,脑膜炎,虽然救回来,治疗好了,但是留下后遗症,智商上受到限制。
有的时候会做一些小孩子的事,有点不可理喻,现在还没有结婚。
林梓晴是几个堂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女孩,上面有10个堂姐。
中秋早上,谭丽云拿着一条长袖裙子走过来,摸摸林梓晴的头,说
“今天你穿这个,等下跟你伯父家的姐姐们先走。”
“好,这个裙子真好看。”林梓晴接过来看了一眼,是件用粉色棉布做里,淡紫色轻纱做外罩的新裙子。
“这是你小舅妈在蓉城买的!”妈妈开始给林梓晴换上裙子。
“你不要以后再怪你小舅,他不是故意的。”谭丽云轻轻地摸摸女儿的脑袋,抚过她的发丝,看了看她头上的伤疤叹了口气。
“哦!不会了”林梓晴淡淡的答了一句。
“晴晴你好了吗?等你了,出发咯。”林淑梅在房间外喊了一句。
“就来。”
林梓晴跟三伯父家的堂哥堂姐穿着新衣服,准备走去奶奶家了。早餐大人们没让他们吃多少,准备留着肚子去“吃大餐”。
走进青石小巷中,两侧是高高的石墙,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被各种翘起的屋檐分割成美丽的图案。
好多老屋子外墙完好,但内部的木质构造在潮湿的气候情况中已经有点腐坏了。现在古镇还没有开发旅游,也就没人翻修。
林梓晴用手指摸摸墙上的青苔,顺着石头铺起来的崎岖不平的路朝前走。
走出青石小巷,顺着鹅卵石砌起的城墙穿出东城门,再往前转个大弯,旁边是一大片稻田。
稻子已经收割了一些天,田里已经堆起草垛。
去奶奶家要从这片稻田的中间的一条泥巴小路走到头,经过一个很大的晒谷场,还有一小块小沼泽地,里面长了非常多的”灯芯草“。
爷爷奶奶家就在他们挖的大鱼塘边上。是用泥巴跟青砖混合建的三间平房。
屋后有葡萄架,周围用细毛竹片扎了圈篱笆,还种了一圈“木槿花”。现在木槿花还没到开败的时候,淡紫色的花蕾十分好看。
林梓晴想起一句诗“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
院子,东面有一个鸡窝,鱼塘的旁边是几哇菜地,种了空心菜、韭菜、大蒜、生姜之类的。
一行人在快到院子时,她奶奶梁礼美就从房子里出来了,很高兴的看着他们:
“都来了,快进来!”奶奶养的两只狗,一条黄色的母狗跟一条黑色的公狗,正狂摇着尾巴就冲了出来,朝他们闻来闻去。
陆陆续续人都到齐了,爷爷就给供桌前摆了几碗菜,几块小一些的月饼用个碟子装好了,还有一碟橘子,一碟瓜子,点上两根蜡烛,接着香炉里插上香,就带着他们开始祭祀祖宗。
祭祀完毕,因为今天吃饭因为人多,爷爷让几个伯父把圆桌摆在了房子外面的晒谷地。
“吃饭啦!吃饭啦!”随着奶奶一声声召唤,几家人都围坐到了餐桌前。
今天的饭菜看起来很丰盛,这个年代生活不富裕,平时鸡鸭鱼肉是舍不得吃的,只有过大节跟过年才丰富一点,几个小一点的男孩子都很开心,拣着好吃的菜,大口大口的塞进嘴巴里。
“吃慢点哦,不要急!”大堂姐林淑香喊着。
一旁的大伯母看见了,笑着说:“现在比以前好一点了哦,以前过节都没有红烧肉吃,就吃几片切的薄薄的肥肉片,还要用一个高脚碗放中间,更不会有鸡鸭吃啊。”
“是啊,现在菜好吃点了,”三伯母接着话。
“我们小时候野菜可是主粮啊,别说是野菜了,就连树叶、柳树芽都落光了,那还吃不饱呢,为了抢野菜还打架呢!6几年的时候还有人吃过观音土啊,哪像现在啊!放了油、调料、那时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点盐就吃,有时候连盐都舍不得多放,别提多难吃了,以后一辈子我也不想吃了!”说完又夹了一大口菜。
林梓晴夹了一口面前的茭白炒咸肉片,味道很不错,茭白是奶奶鱼塘边上种的。咸肉是自家腌制的。都切的薄薄的。,很入味。她眯眯眼,回味了一下。
“晴晴,你头受伤了,多吃点!”这时二堂姐林淑慧笑着把最有营养的西红柿炒蛋放在了她的位置,想让她多吃点。
“谢谢二姐!你也吃。”
“晴晴这次大难过去,必有后福哈!来这个鱼汤很好,我给你舀好了一碗!”四堂姐林淑英站起来端了一小碗奶白色鲫鱼汤给她。
“我们家最最聪明乖巧的晴晴,姐姐给你夹一块红烧肉哈。”小堂姐林淑梅夹了一大块五花肉放进她的碗里。
“够了,谢谢姐!”林梓晴感动的笑着回应她们。这个时候她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像一缕阳光,一股清泉,让她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的心灵突然纯洁明净起来。
饭吃好后,几个堂姐抬出一张八仙桌,不知道哪里拿出来的扑克牌说要打“红五”。
伯父叔叔们也直接在吃饭的桌子上就拿出牌打起闽北地区特有的“标分”,小孩子们跑到晒谷场玩去了。
林梓晴没跟着去,她走到奶奶的小菜地里,想看看那些奶奶种的小菜。20多年后,奶奶快90岁了,再没种过。后来院子里只种上了本地的桃树。
第七章 兰花()
林梓晴从菜地里走出来,发现凉鞋底都是泥巴,决定到鱼塘边上把鞋子洗洗。
池塘的旁边,爷爷搭了个小葡萄架。
在古镇这里种的葡萄都是紫色的,很小颗的那种酸溜溜的,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即使是这样,还没等葡萄熟透的时候,在8月底也被采光了。
经过葡萄架下的时候,忽然发现角落里有一个用瓦盆种的植物。
瓦盆口子都有点破了,叶子深绿色,叶片有些厚,像把打开的扇子。中间有根茎,没有开花。
这是君子兰,好像还是君子兰里比较贵的“油匠”。林梓晴蹲在地上认真的看看了,用手指摸了摸叶片。
“晴晴,你在玩什么呢?”这时林文山走到她面前,发现林梓晴正目不转晴的看着什么,他低头看着林梓晴问。
林梓晴用充满疑惑好奇的目光抬头看着林文山,“爸爸,这是什么花呀!”
“哦,这是君子兰,老奶奶(曾祖母)种的,这种花我们这里很少种呢。老奶奶喜欢种点花草,不过花不值钱,也没人管它了。”
“爸爸,我可以把花带到我们家里吗?我喜欢它,可以吗?”林梓晴悄悄的平复了一下心情,学着孩子的样子跟林文山撒娇。
“行,晴晴都喜欢养花了啊。等下我把它带回去,不过,你没养过花,你千万不要养死了以后哭鼻子哦!”
“嘻嘻,才不会哭呢,我会好好养的,”林梓晴有点小激动,小兴奋,这么简单就能带回家,还以为要费一番功夫呢。
林梓晴把君子兰带回家,晚上,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以后把那盆花拿去卖。
可被告知那是一盆普通的君子兰,到后来,林梓晴就醒了。
而林文山和谭丽云,晚上在商量要不要让林梓晴国庆节后去幼儿园,下个月开始到年前是农闲,林文山想找点事做。
林文山抽了一口烟:“下个月晴晴应该可以去幼儿园了,现在镇上也没人找我做泥瓦活,我打算我明天去叔叔那问问,他们竹制品厂要不要招临时打磨工!我先去那做几个月的活,听说做的件数多的人能拿两百七八十呢,我就算新手,也能有两百吧,我手脚麻利。”
谭丽云叹息说:“可不知道他们厂要人吗!你又是只做几个月的,不是长期的”
林文山长出一口气,吐着眼圈:“叔叔在厂里是三把手呢!铁算盘,那厂长都要给他几分面子的,这事肯定行。”
谭丽云点点头:“那就先这样决定了,早点睡觉吧”。
到了第二天,林文山提着市场上买来的两斤苹果还有一条15块钱的香烟“富建”,找他叔叔林德望,把想去竹制品厂做工的事跟他叔叔提一提。
林德望是他的四叔,他前面两个叔叔解放前当兵的时候去世了一个,还有一个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不过几十年了,也没有消息,大概也不在人世了。
林德望在镇里的竹制品厂做财务会计,打的一手好算盘,有“鉄算盘”的称号。竹制品厂现在还是属于政府的企业,镇上想去那工作的人很多。
林德望靠着这份工作,养活了一家人,养出来四个大学生。
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市里工作好几年了,二女儿跟二儿子都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小儿子林文成在镇中学读高三。
大女儿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遗传了他的财会基因。是那一届高中毕业班唯一,一个读到硕士的女生,再过几年进了省里一家大型国企,一步一步做上了总会计师,年薪不菲,结婚比较晚,后来嫁入了省委干部的婆家,不过现在她应该只是在省城工作不到一年。
“叔”林文山腆着脸笑着跟他叔叔林德望打了个招呼。
林德望站在房门口看了眼林文山提着的东西,有点不高兴说:
“自己家人,来,还提什么东西啊,你拿回去自己吃。”
“一点点心意,我家里还留了点,留了点”林文山说着就把东西放在林德望的房门里。
林德望笑了笑,“进来坐吧。”
“不用了,叔。我就想问问,你们那厂,招工人嘛,打磨工。我想去做几个月,做到过年前。”林文山赶忙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个事啊,回头我去问下厂长,应该没问题。”林德望满口答应。
“麻烦叔叔了。那我先回去了啊。”林文山满意的走了。
晚上的时候林文山很高兴,决定带着全家去镇电影院看电影。
以前因为家家户户电视机没有,唯一能得到的娱乐就是看电影。
镇里如果谁家要做白事,就能给大家放电影。或者是村委会如果遇到有啥好事,就在中心小学操场放映电影!
吃完晚饭,大家一个招呼一个,一起端着小凳子,说说笑笑的去看电影。虽然以前小时候看过的电影至今已经没有一点印象。
但是看电影的那个过程,那种兴奋之情却永远留在了大家的记忆的深处。
现在镇里建了一个电影院,满足了古镇上人爱看电影的愿望。
到了晚上6点的时候,三伯父林文南听爸爸说要去看电影。问了问,“今天放什么片子。好看,我们也去看。!“
“红楼梦,香港拍的。”林文山手上正拿着手电筒,院子里有点黑,等下出门的时候也要照路
“哦,那我不喜欢看,你们去吧。!”林文南不感兴趣的摇摇头!
林文山点点头就带着一家人走出院子,往电影院方向去了。
今天的月亮很大啊,“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巷子虽然有点黑,好像不必要打手电筒了。
这是刚刚新建才一年多的电影院,就在县衙署后面,从谢付巷的南出口左拐50米下去就到了。
电影院面积非常大。占地10亩。四周用1米5的围墙围起来,里面除了一棟3层楼的剧院办公大楼,跟能容纳800个位置的长方形建筑“放映厅”。
还有食堂,宿舍,公厕。一条水泥路。水泥路两边的地方是两个大荷塘,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非常美。
?
第八章 商机()
林梓晴牵着林文山的大手,刚从电影院大铁门进去,被里面热闹的场景给震惊了一下。
只见这个前院里,到处是摆小摊位的商贩,有卖烤地瓜、煮玉米,煮花生、棉花糖、炒瓜子‘水果,干果,还有卖馄饨,煮面的。连院子里李家的大儿媳妇都拿出来自己家做的糖渍杨梅干,提着个篮子,一小包一小包的叫卖。
售票处那已经排起几条“长龙”,这人数赶得上她后世在大城市去看放映的大片了。
林梓晴来之前,想过。要怎么让今年家里的经济稍微改善一点,想先看看电影院这里摆摊有没有商机。
想着自己毕竟有后世20多年的阅历,能售卖一些古镇人还没有尝过的好吃的,自己前世的厨艺也是不错的,记得不少吃食的做法,偷偷的记录下来,找个机会让林文山发现,想以林文山的手艺学会那些应该很容易。
谭丽云很喜欢吃葵花籽,她买了一包2毛钱的,顺便买了李家媳妇的杨梅干,林梓晴很喜欢那个味道,甜滋滋的又带点点酸。抿在嘴里,口齿生津。林梓田吵着要了一根棉花糖,“啊呜”咬了一大口,糖丝都粘在嘴巴周围。
崇安地区这一带的人非常喜欢吃炒西瓜子跟葵花籽,很多人家山上都种了。
现在这个时候这里的口味很单一,就是用粗盐炒的。再过几年,就会从别的地方引进各种口味的。
林梓晴低头吃了几个葵花籽,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可以做这种生意呢,还有糖炒板栗,看了看这里都没有卖。
“晴晴,在想什么呢,想那么认真!”林文山买好票过来,看到林梓晴低头在那想什么好半天了
“嗯?爸爸我在想这个葵花籽的味道,怎么就是咸的呀!没其他什么味道的吗?”林梓晴用小孩子带着的懵懂目光疑惑的问。
“我们从小到大吃的都是咸味的。挺香的啊!”林文山摸摸林梓晴的小脑袋笑着回答。
“这个咸的味道也很好啊,我老家那边好像有五香味道的,不过我还是觉得我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