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陕槔ⅲ员脖炔簧稀�
“老板,现在去哪?”
“去百货大楼!”顾建国大手一挥。
有钱了就是不一样,顾芸晓在心里暗暗吐槽。以前老爸买个螺丝钉也要跑到长青路或是西大街,就是坚决不进百货大楼和人民商场这种“国营高端商场”,说是东西太贵,营业员脸『色』太难看。
如今腰包阔了,老爸非但不嫌东西贵了,连营业员的脸『色』也乐意去看了,叫顾芸晓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蹦蹦蹦”司机等顾家三口坐稳了,又是猛地一拧油门,三轮摩托一个抖动,嘟嘟嘟的蹿出去了。
淮西的马路眼下还都是老式柏油路,太阳一晒柏油就软了,车轮子一压,就变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大雨再一冲刷,混在柏油路里的石子就一个个上演柏油路漂流记。三两个月一过,路上就是大大小小一堆坑。
养路工人隔三差五的就得运来那种烧的滚烫的刺鼻沥青前来修补,只是他们修补的速度始终跟不上道路的破损速度,所以顾芸晓记忆中的柏油路始终是破破烂烂的。
三角台站位于淮西路的最西端,而顾芸晓他们要去的百货大楼,就位于淮西路的东角。二十年后,三角台车站这个地方已经变成了新的市中心,眼下却是城乡分界线,从这里往南就是一片农田。而淮西最繁华的商场百货大楼,与三角台之间的距离也不过就是一条淮西路,眼下的淮西可真真正正是座小城。
“蹦蹦蹦”在满是坑洞的淮西路上奔驰,基本上是后轮刚从这个坑里爬上来,前轮又掉进了前头一个坑里,你还别怪司机师傅不会闪躲,因为满路都是这种坑,躲都没处躲。
顾芸晓就感觉身子一次次被抛飞到空中,又一下下掉下来,落到只包了一层海面的硬板座位上,颠的小屁屁生疼,这时候她才知道为什么这车的外号叫“蹦蹦蹦”。
九三年的淮西路真心没多长,“蹦蹦蹦”颠了不到三分钟,就到了百货大楼门口。顾芸晓欢天喜地的跳下了车,再坐一会儿,她真的要被颠散架了。老妈徐乐晴的状态还不如她,下车的时候,险些没吐了,一个劲的念叨自个不是享福的命,坐不得这时兴的高档车。
只有老爸顾建国还神清气爽的,爽快的付了三元钱车费后,他还有心情乐呵呵的嘲笑顾芸晓母女俩,“你看看你两个,刚刚那么老长的人民路,都一点事没有。这就三分钟的车,就晕成这样,可是舍不得敏子回去啊,不照我去把她喊回来!”
顾芸晓没好气的白了老爹一眼,修路工人才刚刚平整过人民路好不好?半路上他们还被沥青味呛得咳嗽呢!
徐乐晴这个时候也缓过劲来了,拉了顾芸晓就往前走,都不带搭理顾建国的,老实人顾建国也不急眼,笑嘻嘻的小跑着跟上,“哎!乐晴、芸芸,你们等等我呀!跑那么快干吗?”
只有那司机师傅还留在路边,念念不舍的又追问了一句“老板,我还在这里等吗?”
百货大楼作为淮西的老牌商业中心,建成也不知有多少年了,三层半的规模,一度傲视整个淮西城,雄霸淮西地标榜首。
哪怕是到了九三年的时候,大钟楼、淮西大厦先后建成,百货大楼依然凭着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碑,成为淮西市民购买“正规货”的首选。
大楼一层的沿街位置,此时已经被分割出数个朝外的单独门面。这里是梅山路与淮西路汇聚的十字路口,又紧邻九公湖公园和商业中心东大街、水云路,乃是正儿八经的市中心,每天都是人『潮』汇聚、车水马龙。这个位置的铺面,真真是淮西地区的首选,段位比起顾芸晓家里的不知高出多少去。
顾芸晓随意一瞅,卖糖炒栗子和炸串的铺面,门口已经排起长龙,而那家淮西老字号的包『奶』『奶』炒货店,更是被舞着票子的市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人们都削尖了脑袋往里头挤,不时有些体力不支的,被挤得连连倒退,险些一屁股摔倒地上。而那被挤出来的哥们,也不着恼,吸了一口气,又冲上去了,“我要一斤打瓜子、两斤葵花籽,还有两斤五香花生米!”
他这股执着劲,看得顾芸晓都感动了,真想上去拍拍他,“跟我走吧,带你去七里香吃好吃的牛肉汤去!”
登上五六级水磨石台阶,就是百货大楼的大门了。四开的玻璃大门,在这个时候绝对算得上时兴了,大门里头也是一『色』的水磨地板砖,浅红的颜『色』深符这个年代的审美。
两只可爱的熊猫陶瓷雕塑分列大门两侧,倒叫顾芸晓看的有些新奇,头一次瞧见还有拿熊猫当镇门神兽的。上前一看,却是不由好笑,这熊猫雕塑竟然都是中空的,张开的大嘴里头,赫然全是垃圾,原来竟是两只垃圾桶。
想来老爸他们手拖厂办公楼走廊里头那几只金黄的狮子雕塑,应该也是垃圾桶咯,满满的九零年代风啊!
百货大楼里头还是老式的商店风格,中间一组木架货柜,外面围上一圈玻璃展示柜。每个柜组里头,都有两三个营业员,或是端着茶杯品茶,或是嗑着瓜子,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
顾客上门了,她们也不大爱搭理,每每人家喊了好多声,她们才懒洋洋的上前,“来了!来了!催什么,烦不烦?”
顾客看上什么商品,想要先看看,那就更是惹了她们老大不快,“你到底买不买呀?不买,看什么看?”
这态度真是好上天去了!难怪这几家大商场,在未来几年接二连三的倒闭。
不过百货大楼卖的东西倒还是真全,从烟酒糖果到木耳山货,从衣服皮鞋到笔墨纸砚,是应有尽有,不愧是百货之名。在三楼的几组柜台里头,顾芸晓甚至还瞧见了有卖电视机的,黄山牌、金星牌还有熊猫牌,貌似现在热销的主力,都是后世闻所未闻的品牌。长虹、康佳、tcl、创维、海信等后世国产彩电五大金刚,眼下只有长虹冒了头,其他四家却还瞧不见踪影。
百货大楼里电视的价格,跟后世倒也差距不大。17寸的黑白电视,一台四百出头。14寸的金星彩电,定价950块。而商场里最大的21寸长虹彩电,价格也只要2100。
顾建国看了就连叫吃亏,顾家买电视的时候,正赶上87年疯抢『潮』,什么东西都涨价,他们家的黑白电视花了700多,还是托了人的。搁现在,这个价钱足够买两台了,再添两百块,都能买个彩电了。
站在彩电柜组前头,顾建国就舍不得走,看他的样子,很是想抱一台回去。
这两年淮西各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的工资都涨了不少,人们手里头都有钱了,商店里的商品也比八几年的时候丰富了许多。现在,手拖厂的小年轻们,结婚的时候,家里都是配齐彩电、冰箱、洗衣机三大件。厂里宽裕些的人家,也都换上彩电了。
顾家前几年困难,可不敢想着彩电的事情,如今手头不是宽裕了嘛,顾建国就想买台彩电回去壮壮面子,顶好再把冰箱、洗衣机也都搬一台回去,那家里就跑步进入小康社会了,芸芸也能跟着享点福,前些年可是委屈孩子了。
一旁的徐乐晴也是眼珠不错的盯着那台21寸的长虹彩电,呼气声重的顾芸晓听得都心慌。
可是顾芸晓真心觉得现在不是买彩电的时候,有道是财不外『露』,他们才刚刚开了一个月的牛肉汤店,就大张旗鼓的换彩电、买冰箱,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他们家发财了,惹人家眼红吗?
“老爸,你是不是想买彩电啊?”
“呃?嗯!”
“买回去,你可有功夫看啊?”顾芸晓好心提醒道:“家里天天都忙的昏天黑地的,哪有那闲工夫,你买回去搁那当摆设啊?”
“我们没空看,给你看啊!你不是早就想看彩电了吗?”说到底,顾建国还是惯孩子。
“我看黑白的就好,不伤眼。”
“没事,换上彩电以后,你坐远点就是了。”顾建国还在坚持。
眼见得单纯的老爸是猜不透她的心思了,顾芸晓索『性』直接挑明。她示意顾建国低下头,小声在他耳边说道:“老爸,财不外『露』,现在不是买彩电的时候。你不记得西院胡老头他们家的事了?大件的东西现在还是不要买的好。”
西院胡老头家,就是手拖厂几家老油子之一,胡老头自己就是个老无赖老混混,他家三个儿子更是个顶个的二流子。
刚解放那会儿,胡老头因为穷,被划分了好成分,招进了工厂,很是被特殊照顾了一段时间。可是他不知上进,也不知感恩,反而以穷为美,工作也不好好干,每天就那么胡混。
特殊时期,他还挑头造反,很是迫害了一些人。等到特殊时期结束,他倒是缩头了一段时间,这二年他自觉风声过去了,便又跳出来蹦跶。
厂里分东西,他第一个要抢,带鱼要长的,苹果要红的,挂历要印着刘晓庆的。分房子的时候,他愣是砸开一套大三居单元房的门,死命霸占了下来,派出所都来了三四次,也没能奈何他。
为了把他三个二流子儿子塞进厂里,他更是卷了铺盖卷,在前任厂长李卫明的家门口堵了半个月,『逼』得李卫明把他们都给安排了临时工,这才罢休。
这么些年,厂里只要有啥好处,他都第一个跳出来争。顾家的七里香红火起来后,他更是天天去厂办闹事,要给他家也分配门面。就是顾家店里,开业一个多月,他已经领着三个儿子前去闹过两回了,说是顾家走了后门,侵占他们贫苦工人的利益,他要带头伸张正义。
只是他在厂里的名声早已烂大街了,他家爷们四个又都是好吃懒做的,虽然泼皮无赖,动起真格的,却没能在顾建国和张朝武这对怪力师徒组合手上讨着好,又被朱长林警告了两回,才暂时作罢。
等他们第三次想要闹事的时候,恰逢候专员亲临七里香,朱长林直接让厂保卫科,把他们爷四个送去了看守所,他们才暂时安稳了些。那胡老头已经是n进宫了,这边从派出所出来,那边就在外头放狠话,说要等朱长林退休了,再好好收拾他。
像西院胡老头这样的无赖,手拖厂还有不少,这些人都是见不得人好的,七里香已经够惹眼的了,就不要再买彩电去刺激他们了。
“哦!对!”顾建国终于反应过来,一声叹气,又扭头看了长虹彩电一眼,才不舍的拉着顾芸晓离开。
“你看!我说的吧,这家人穿的那样子就不像是有钱人,看着彩电心动,哪有钱买呢?还不是干看着,过过眼瘾!你还上赶着去招呼,可不是傻了!”没等顾芸晓他们走远,彩电柜组的一名四十多岁的胖营业员就嗑着瓜子得意的向另外一名小姑娘炫耀她的好眼力。
第三十四章 买!买!买!()
开了一个多月店,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顾建国已经很能控制自己的脾气了。那位胖营业员嘲笑他们的时候,他只是冷了脸,拉着顾芸晓和徐乐晴快步离开,却没有回头找她理论。
势利眼顾芸晓见多了,也懒得搭理这种人,只是那小姑娘营业员的声音,她却觉得好生熟悉,一时却想不起是谁了。
顾芸晓这时有些理解自己老爸为什么不喜欢来百货大楼了,有这样的营业员,上这里买东西,还真是在挑战自己的心脏,他们一家人的好心情都叫那个胖大婶给气没了。
许是叫那位胖大婶给刺激到了,顾建国转身就带着老婆孩子去了二楼的服装区,说什么都要给老婆孩子置办几身像样的衣服。
百货大楼的衣服,款式、颜『色』都有些单调,好多衣服还是数年前的老款,顾芸晓跟着老爸老妈随便看了两个柜组,就发现不少老古董的“的确良”和“涤卡”的衣服,高高在上的挂在柜组最显眼的位置,再一看价格,也都是三十块起步,一件衣服都撑徐乐晴做临时工时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这种光滑耐洗的涤纶布料,从六十年代末引入国内,一直红火到了八十年代初、中期,一度都要凭票供应,可算得上是抢手货。顾建国和徐乐晴结婚时做的衣服,就都是“的确良”的,徐乐晴穿回娘家的时候,可是羡慕死同村的姐妹了。
可是到了八十年代末期,随着工艺发展,纯棉和亚麻的衣服也都能做的有版有型了,像“的确良”这种一不透气、二不吸汗,还膈应人的涤纶布料就被迅速淘汰了。顾建国他们厂里发劳保,都发纯棉衬衫了,可是在百货大楼这地方,“的确良”居然还被视为珍宝高高挂起,也不知哪一年的老陈货了,估『摸』着还有的在这里吃灰。
又逛了两个柜组,顾芸晓惊讶的发现,“的确良”在这里还算得上时兴货了,这两个柜组居然还在卖五、六十年代那种深蓝『色』的厚布工作服。而下一个柜组,那种被叫做“老桐布”的灰蓝『色』土布衣服的出现,更是令顾芸晓有一种参观国内成衣历史展览馆的感觉。这种衣服,她只见过自己的姥姥和大姨姥姥穿过,两位老人今年都快八十岁了。
直到又转过一个角,顾芸晓才终于结束了自己见证历史的时刻,发现了时装的存在。这一排的柜组跟刚刚那几个柜组,绝对是两个时代的存在,男女西装、风衣牛仔、儿童裙裤、羊『毛』棉麻应有尽有,感情刚才那几个柜组都是专门开给怀旧人士的,要不就是以前囤货太多,现在还在慢慢处理。
这下顾芸晓才感觉世界正常了,要是百货大楼在九三年还靠“的确良”和“老桐布”撑台子,前世它哪有可能支撑到2006年,早该歇业大吉了。
“丫头啊!你看看喜欢什么,只管挑。”顾建国乐呵呵的发话,也不怪宝贝女儿眼睛都直了,这花花绿绿的衣服他也觉得好看呢。要买上档次的衣服还是得来百货大楼,水云路那边能有什么好货。
“就是,芸芸你只管选了,看上什么咱就买什么!”徐乐晴也跟着说道,她本来是想带女儿去水云路买衣服的,那边的花样品种多,价格也便宜。不过来百货大楼一看,她还是觉得这里的衣服更上档次些,质量也更好些,价格虽然贵点,但是只要是给女儿买衣服,还有什么舍不得的,他们现在又不缺钱了。
顾芸晓看着满脸土豪气息的老爸老妈,囧囧有神的想着,“您二位能低调点吗?刚刚才和你们说的财不外『露』好不好,这架势是要把百货大楼的衣服都承包了啊!你们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人家快来宰我们吗?”
很快顾芸晓就明白她错了,国营百货大楼都是明码标价的,而且标价多少就卖多少,什么时候还存在还价这一说?这可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衣服,你当这是水云路的地摊货呢?至于打折,那是什么东西,压根就没听过。
营业员一张口就把准备还价的顾芸晓怼的不要不要的,那副你爱买不买的架势,充分显示了国营大商场的底气和实力。
于是顾芸晓就屈服了,她也是脑子搭错线了,居然在九十年代初期,跑到国营商场还价,这不是找虐?更重要的是,老爸顾建国粗重的呼气声,充分暴『露』出他对顾芸晓为他挑选的这件卡其『色』夹克的喜爱。
家里现在不缺钱了,顾芸晓没打算烧包显摆,却也不准备委屈自己和家人。
这件卡其『色』的七匹狼夹克,就是她帮老爸选的。老爸嘴上一直在说一件衣服一百多,实在不值当,可是试起衣服来却一身是劲,对着镜子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