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禄山新史-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白和杜甫微微一愣,但是安禄山说出地地震两个词,还是让他们快速的反应过来。  面上一阵惊慌,动作却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学安禄山的样子,躲到桌子底下下去。
    正当安禄山准备出言呼叫两人赶快躲起来的时候。  非常明显的震感,却突然消失。  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人们的呼叫声,但地面却已经几本恢复了平静。
    安禄山缩头缩脑的躲在桌子下,李白和杜甫却是半蹲着身子,正在犹豫要不要钻桌子。  地面一平静,三人的动作立刻一僵。  面上怪异地表情,说多好笑,就有多好笑。
    不过安禄山毕竟是大胆之人,随即反应过来。
    尴尬的从桌字下面跳出,上前拉住李白和杜甫的手,大踏步的走向客厅外面。
    “呵呵!区区地震,竟然吓得我这个宰相钻桌子了!”嘴上笑着自我嘲讽,实际上却是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快速走到空旷平整的地方,应付更强烈的地震或者是余震。
    “子美!今天我们可真是幸运呀。  不但在地震中没有受伤。  还难得地看到宰相钻桌子,这样罕见的场面。  ”劫后余生。  李白和杜甫开起了玩笑。
    “哈哈!是呀!是呀!”杜甫的脸色还没恢复过来。
    “哼!逃过一次地震,就让你们这么高兴了,小心下次再来地震!”安禄山也是笑着打趣。
    大厅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丫鬟仆役,刚才的震动,每个人都有明显感觉。  虽然房屋看起来没怎么受损,但还是将大家都吓得都跑了出来。  古代基本上是平房,逃生比较简单,而且没有专门应付地震的教育,都是直接往门外跑。  安禄山刚才会躲到桌子底下,却是因为受现代社会地震教育的影响。  在楼房中,由于逃出去困难,最佳的逃生方式,是临时在桌子下面躲一下。
    “再来地震,只要有安老弟你挡着就行,我们这些小官,可是不必担心什么。  ”李白也是长长的吐气。
    那样的经历,确实吓人。
    听到李白地话,安禄山地面上却是一怔。
    ******************************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戊申,京师地震。
    就在朝廷刚刚准备开恩科前几天,突然而来的地震,把大家关注地目光,从恩科上,转移到了这次的地震上。
    古代对于地震等天灾十分忌讳,唐代虽然还不是像宋代那样,一旦发生重大天灾,宰相就得请辞,但御史言官,以及一些臣子,会利用地震等天变,来攻击政敌,却是绝对的。
    刚刚上任不到一年的安禄山,就面临了一次老天对他的考验。
    还好,这次的地震,虽然发生在京师,但震中很显然不是在长安城。  这个情况,安禄山在察觉是先轻微震动再稍猛摇晃时,就已经有所预料。
    实际上,这次京师除了倒塌几十间老旧房屋,受损近万间外,并没有特别大的伤亡。  而城中的主要建筑物如皇宫、官衙和城墙,更是基本上没有丝毫受损。  当然,安禄山的郡王府,也没有遭到什么破坏,府中除了有几个做女红的小丫鬟,不小心被针刺破了手,没有一个其他的伤员。
    “陛下!地震主人臣不睦,应该更换宰相,另选才能!”一个小御史毫不避讳的开始弹劾宰相。
    现在天变,不弹劾白不弹劾。  当然,看这次的情形,估计弹劾了也是白弹劾。
    “陛下!”李林甫微笑着出列。
    今天进朝堂的时候,别人大都神色紧张,深怕京师地震的余波影响到自己。  李林甫却是一脸兴奋的表情,让群臣都大感惊讶。  如果不是相信李林甫没有这个能力,安禄山都要以为这次的地震,其实李林甫做的。
    “陛下!这次地震,其实应该是大幸呀!”
    李林甫的话一出,群臣哗然。
    “李卿何处此言?”李隆基也是面色不愉。
    难道是你希望有人夺我天下?
    “陛下!古往今来,哪次地震,没有几千几万人的伤亡。  黎民敬畏地震,所以称它为天劫。  劫数天定,本非人力所能抵御。  但是陛下,这次京师地震,我们总共伤亡才多少人呀?百十的伤亡,不正是我们大唐的繁荣昌盛,让天劫也舍不得破坏吗?这是陛下的圣人之才,感动了上天,才让本来血腥的天劫,竟然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陛下的旨意,已经上达天庭,这不是大幸是什么?”李林甫环视众官。
    安禄山感觉全身十万八千根汗毛,齐刷刷的竖了起来。
    整个朝廷的马屁精加起来,也敌不过李林甫的一条大腿。
    群臣中少不了察言观色的人,看到李隆基在听了李林甫的话后,笑得合不拢嘴,立刻把握住了君主的圣意。  一反本来忧郁的表情,全都换上笑脸,各种各样歌颂李隆基的话,纷纷说了出来。
    看到满朝臣子,用一番歌颂的话句,将明明是天灾的地震,说成表彰皇帝能力的祥瑞,安禄山还有什么话好说,只能尽量往旁边躲避。
    不管怎么样,自己的相位,是不会受到动摇了。  他们要歌颂,要蒙蔽,就让他们去做吧,自己只要保住位置就行。
    为了感谢天将祥瑞,李隆基下旨,“降两京死罪,流以下原之”。
    同时让人全面检修长安宫室,朝廷暂时迁往东都洛阳。
    恩科考试,则继续在长安进行。
第十章第十六节 不祥的先兆
    第十章第十六节  不祥的先兆
    十月丁卯,李隆基车驾至东都。
    就在这个时候,长安城的科考,也已经在众官员匆忙安排之中,稍嫌粗糙的结束了。
    本来很多人还打主意要趁这次恩科,来个金榜提名,特地走了不少考官和大臣的门路。  但现在因为大臣们基本上都随李隆基去东都了,考官们也基本上人在长安,心却已经飞到东都了。  到是让李白和安禄山担心的不少弊病,全都隐藏在了还没发生中。
    “诸位同僚,本座奉旨作为今秋恩科的主考,虽然因为京城大震,时间上拖了一点,但邀天之幸,恩科终于顺利结束,今日就开始阅卷选士。  希望大家能够公正阅卷,真正为国选材,不要辜负了陛下和朝廷的期望。  待到结果出来,本座会为诸位向朝廷请功!” 李白站在主考位置前,朝下面的官员抱抱拳。
    “是!”
    “一定!一定!”
    “全凭侍郎吩咐!”下面的中级官吏们纷纷回礼。
    “好!”李白点了点头,回头朝坐在身边的一个老年官员请示了一眼。  见到对方点头,就立刻正式下令:
    “下面开始阅卷!”
    大唐王朝的阅卷,和现代的严谨程度比起来,当然是差的远了,就是和后来宋明各朝的评卷,也没法真正相比。
    有的考官静静翻阅卷子;有地则细声的将诗文内容读了出来;不少官员甚至非常干脆的将几份答卷放在一块儿,几个人合在一起。  对着卷子指指点点,大家一块儿评论。  这样的气氛,自然不要说严谨了,甚至都有点玩笑的气氛。
    不过这些参加阅卷的人,大都是科举出身,或者是非常有名望的才学之士,在没有严格规定地年代。  采用这样的阅卷方式,也怪不得他们。
    此时参加科举地人。  数量远没有后世那么多。  每一份考卷,主考都可以看一遍,很快,下面已经有一个考官,将初评好的卷子,递给李白进行复评。
    “太白老弟,第一份卷子如何?”旁边的那个官员温声问道。
    “呵呵!杨礼部。  这只是一份次等考卷,不过我看,应该是属于下等才是!”李白笑着摇摇头,把卷子搁了下来。
    这种形式的判卷,特别差的试卷,最容易评定。
    “哦?”高官长长的疑问了一声。
    目光看向李白手中的卷子,意欲让李白给他也看看卷子。  李白却是像没看到一样,直接把目光投向已经递上来地第二份卷子。
    他称呼旁边的这个高官为杨礼部。  对方的身份自然就是礼部尚书。  本来这样的考试,可能会有御史或者哪个侍郎监督,很少有礼部尚书亲自来察看。  但今天李白旁边这个杨老尚书,却是借口在家照顾长寿老爹,得到了监督恩科的重任。
    而且这位监督,明显有点过于关心。  从提前一天请李白吃饭。  到随后积极的关照各个阅卷考官,感觉十分热心。
    李白漠视的表情,让杨慎馀面上有点尴尬。  不过他年纪六七十,为人圆滑,对于这样的场面,当然不会太转不过来。  不在意地淡淡一笑,站起来走向在阅卷的众考官。
    你不让我看,别人还会不让我看吗。
    看到他这样的表现,李白却是眉头一皱。
    自己是不怕对方的攻势,但底下那些考官们就难说了。  而且他是监督。  这样和考官们说话。  也在职权范围之中,自己并不好说什么。
    “岂有此理!这卷何人所评。  如此劣文,竟然还评定为优等?”李白突然大呼起来。
    “怎么了?李侍郎。  ”站在一名考官边的杨慎馀神色一紧。
    “哼!今科试题是《拟孔融荐弥衡表》和《明堂火珠诗》,这篇卷子的诗文中,竟然写成明珠火堂!如此劣作,怎可评定入优等?”李白重重地将卷子扔到案上。
    “呃!这个,这篇诗文写的还算不错,仅仅是调换了两个名词而已,可能是他不小心看错了!”杨慎馀旁边的考官面上尴尬,微微侧头看了旁边的杨慎馀一眼。
    他是考功员外郎孙逖,刚才正是他将卷子送上去的。
    “堂堂恩科大比,竟然还能将考题看错,将来国家大事,定然也会看错,这样的人,不取也罢!”写这篇文章之人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李白很自然的将列到了次等。
    考题讲究来自典故或者现实取材,前面的孔融荐弥衡那件事情就不必说了,这个明堂火珠,也不是随便的什么物品。  明堂是武则天建造,色彩十分鲜丽,大唐地一大著名建筑。  明堂“高二百九十一四尺,方三百尺。  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次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  ”失火后重建,“上施金涂铁凤,高二丈,后为大风所损,更为铜火珠,群龙捧之。  ”武则天建造地这个明堂,群龙人立,不是捧着金凤凰,就是捧着铜火珠,全是一片金光灿灿。  明堂和火珠,都是实物,除非完全是瞎写,要不然基本不存在写错的可能性。
    “哎……”杨慎馀本来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李白已经将卷子圈定,也就是只得狠狠地转过头去,不再说话。
    下面的阅卷比较顺利,看到李白态度这么严格,底下众考官基本不敢再随便敷衍包庇,基本按照真正的尺度来判断。
    “好!好!好诗!确实是优等佳作呀!”过了不久。  李白又对着一张卷子赞叹起来。  “正位开重屋,中天出火珠。  夜来双目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无。  还将圣明代,国宝在京都。  好诗!”
    “夜来双目满,曙后一星孤。  诗是好诗,只是暗含不祥曲调。  恐怕陛下不会取此人为状元呢!”杨慎馀见到李白对这个诗篇表示赞赏,立刻故意挑刺。
    “呵呵!取谁为状元。  全由陛下圣裁!”李白微笑着朝东抱了抱拳。
    这篇诗作可不是杜甫做地,由于没有底下人故意阻拦,自己早就已经找到杜甫的卷子。  之所以会对这篇诗文这么赞叹,是因为这首诗,确实非常好,如果让李白评论,甚至还应该在杜甫的应试作品之上。
    “哼!”杨慎馀微微的冷哼一声。
    既然你这么无情的将我递上的卷子刷下。  那也不要怪我,到时候我联合其他考官,故意说这篇考卷其实不应该被定为状元,看陛下听谁的。
    李白自然不知道,他这样无意中地一次赞叹,险些断送了一个清流名士的前程,内心还在暗暗计较呢,是不是应该把这个人才。  推荐给安禄山重用一下。
    同时对于杜甫地表现,却是微微有点担心。  虽然早就知道,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但实际的考场表现,却和平时的差距颇大,也许这就是临场发挥的效果。  考个进士没问题。  想取状元,却得全靠运气。
    考卷评判一结束,李白就立刻让早就守候在门口的几百禁军龙武骑,带着考卷和各考官的评语,飞速的送往东都洛阳。
    **********************************
    十一月初,李隆基就这次地恩科,召见三个宰相。
    “夜来双目满,曙后一星孤!这样的绝妙佳句,礼部杨尚书竟然认为是不祥之句,实在是荒谬!”李隆基笑着将案上的几张卷子。  让高力士递给三个宰相传阅。
    他对于杨慎馀故意做文章的那个句子。  竟然十分欣赏。
    “呵呵!这个崔曙,我也听说过!”张九龄看了看已经撕开的封名。  “他自小孤贫,沦落而居宋州,但工于诗文。  这个句子,应该是对平常生活的感受!”
    张九龄好心的给崔曙说话。
    爱才,是他的一个特点。
    安禄山听了却是眉头一皱,听李隆基地口气,分明是准备把这个崔曙,评定为这一科的状元,那杜甫怎么办?
    “陛下!这个人的才能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官场之道,却显然不精通呀。  不知道这些话,其实应该避讳一下!”安禄山说的很清淡。
    “不错!这样的人,实在不应该入选,反正现在朝中不缺人才,他这样不通官场之道的人进来,反而会让同僚之间没法共事。  ”李林甫也是表示不同意。
    他是不管什么人才进来,都不会喜欢。
    “科举是取才能之士。  又不是每个人天生会做官地,官场上面的事情,只要多学学就行!单论文采,这个崔曙,应当是这次恩科的状元!”李隆基笑着摇摇头。
    他对这句诗,确实非常欣赏。
    “陛下英明!”张九龄叹服。
    安禄山和李林甫相视一眼,只得对此意见表示服从。
    当然,安禄山可能不知道,由于李白这次作为主考,录取了大量的人才,已经有人在李隆基面前说话,担心安禄山会借此机会结党营私。  李隆基对安禄山极为宠信,自然不会就这么相信,但内心多少留下了一点印象。  不过看了安禄山今天的反应,就知道他和李白,并没有在录取人选上做什么手脚,甚至还和李白的举荐,稍微有点不同意见。  这样一来,那本来就隐隐约约的一丝意见,也立刻不见。
    开元二十四年的恩科大比,在李白的严格要求下,外加宰相李林甫说了一大通不同意见,最终只选取了五十多名进士。
    宋州平民举子崔曙,被李隆基御笔点为状元,他的好友薛据,名列第二。  在安禄山地称赞下,杜甫杜子美,仅仅名列第三。  (状元早就有了,但是榜眼和探花这个称呼,却是科举进行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出现。  )
    ************************
    十一月辛丑日,李隆基在东都洛阳,召见已经赶到京师地新进士,大殿会见封赏后,又在皇宫的花园,设宴招待举子。
    宴上觥筹交错,杯酒不停,各种各样珍贵地菜肴,被送了上来。
    很多没见过世面的平民进士,都被皇家的气派所震慑。  当然,这样震慑的后面,要么是感受皇帝的隆恩,开始全心全意报效朝廷;要么是羡慕眼前的荣华富贵,转而开始向往怎么过上这样的奢侈生活。
    安禄山举着酒杯,微笑着来到神情有点落漠的杜甫身前。
    “怎么了?子美,还在为没有得到状元而遗憾吗?”安禄山举了举酒杯。
    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