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考科举-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四书五经,将算学、律法和策论作为接下来的重点来讲。

    例如算学,只要学习九章算术里的内容即可,方长庚最早接触这本书时就被吓了一跳。原来早在汉朝就提到了分数问题,书中阐述了负数和加减运算法则,出现了方程组和勾股定理,计算几何图形面积和立体体积的公式,还有著名的盈不足问题。

    盈不足问题中著名的一道例题为“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几何”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一群人共同买东西,每人出八块钱,则多三块钱;每人出七块钱,则还差四块钱,问人数和该物的价格是多少?”

    简单来说就是列一元一次方程。

    将人数设为x,物价为y,那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书里同样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解题公式,设置了三个未知数,但思路明显没有现代思维来的直观简便,因此对古代人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好在本朝对算学的考校并不严苛,让其余人松了一口气。但对在现代150分的数学试卷能考到140分以上的方长庚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为了互相进步,方长庚索性用“甲乙丙丁”代替各种未知数,将解题思路告知他们,于是大家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 ̄

    至于律法和策论,那更是方长庚的长项了。

    策论便是论时事政策,对于一个写论文写到吐的法学博士而言简直是信手拈来,甚至还要提防自己冒出一些惊世之语,吓到别人呢。

    这些都是后话,到了晚上,王老爷命下人叫几个孩子去前厅吃饭,因周其琛家里小仆找他有事,所以只有方长庚和方沅君作为外人去了。

    王复对自己亲爹的热情好客十分满意,一路上让方长庚放轻松些,该是什么反应就做什么反应,不用拘谨。其实真说起来,方长庚已经考过县试,虽不是正式的文童身份,但也可算一名“童生”了,见老爷或是官员完全不用自卑,只不过方长庚自己也并未把这个身份多当回事罢了。

    而在见过这位王老爷以后,方长庚总算体会到什么叫“我的笑足以融化冰雪”了。

    王老爷的外貌与他所想的出入不大,身材圆润,脸盘稍圆,五官大气和善,耳垂又厚又大,一直笑呵呵的,是有福之相。

    听说王老爷还是前朝举人出身,只是不屑教谕、县丞之类的小官,于是回到永镇继承家产,难怪说话得体圆滑,全都应了一个“圆”字。

    而他对方长庚的态度尤为热枕,从家中情况一路问到学业,不时抚掌称赞,然而方长庚早在一旁笑僵了脸,肌肉都快抽搐了。

    “往后你若遇到什么困难,让王复来找我就是!千万要记住,无论如何不能荒废学业——”

    方长庚点头:“老爷放心,学无止境,长庚会与几位师兄一起努力的。”

    王老爷眯着眼“呵呵”笑着,转头嘱咐下人去取银子。

    方长庚嘴角一抽,难道过会儿又要上演“我不能收”“你拿着”的虚伪戏码吗!

    幸好方万明这时出来解围:“钱财之物须以其道得之,如今几位学生尚未过府试,老爷不如稍后再奖励他们。”奖赏有为的学子是有钱人最爱干的事,利己利彼,没什么好阻拦的。

    只是方万明深知方长庚这小娃的心性,不想让他为难,所以才替他出言谢绝了。

    王老爷略一思索,道:“那就先在我这儿放着,你们若能通过府试,这些银子就是奖励你们的。”

    方长庚和方沅君急忙道谢,表示会全力以赴。

    好不容易吃完这顿没什么滋味的饭,方长庚和方沅君先行离府,王复送他们到门口,见他们走远才回去院里。

    “唉,府试哪有那么容易?我现在可愁了,要是没过可就不能再和你们一块儿学了。”方沅君长长叹了口气,步履沉重缓慢。

    方长庚笑着说:“既然二爷爷把我们四个人放在一块儿,说明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你别杞人忧天了。”

    方沅君一脸苦相:“你是不知道,爷爷很早就嘱咐我们,平时多和你接触,向你学习。我想这回我能过县试,还要多谢你的功劳。”

    见方长庚就要反驳,方沅君正色道:“你可别谦虚,沐君就是最好的例子,就是不知道府试的时候还能不能借你的福气。”

    方长庚握了握他的手:“没有你自己的努力,就是文曲星下凡也帮不了你。你基础扎实,府试难不倒你的,信我。”

    方沅君看了看他,似乎安定了些,脸上渐渐露出笑容:“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你说的和其他人一样,可我还真就只信你,哈哈哈——”

    方长庚佯作生气:“你不就是含沙射影说我会忽悠人?”

    方沅君顿时大笑,刚才的阴霾瞬间被驱散。

    “我们会通过的!”

    “嗯!”

府试() 
读书的日子过得极快,方长庚终究不太放心大丫的事,又不能和方启明摊开来说,于是找了个机会回了趟家。

    好在大丫看上去状态不错,问了以后,说是以后不会再和方松来往了,让他放心。

    只是越是这样方长庚就越发不安,穷追不舍地究其过程。大丫无奈,只好说确实发现方松不老实,难过了几天,好在方小宝机灵,看出大丫心情不好,就想着法子逗大丫开心。

    泥塑的人还有几分硬脾气,大丫索性和家人坦白了,只是没提方松与别人有染的事。

    老方家的人自然是皆大欢喜,也没追根究底,还纷纷安慰大丫。有家人的关心,时间久了也就想通了。

    如果是这样自然最好,方长庚暂时放下心,不过心里已经把方松此人记入了黑名单,暗暗记着仇呢。

    回到镇上,方长庚又开始忙得连轴转。

    考科举类似于考司法考试和注会,准备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段昏天黑地暗无天日的日子,因为人的记忆始终是一个无力扭转的缺陷,只有不停地重复,遵从生理性的记忆曲线才能维持。

    更何况经义的内容还非常艰深,实在令人头疼。

    所以他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其他事,只能接少量的代写家书和抄书的活,两个月下来竟也攒了一两银子。

    伴随着气温回暖,府试的时间马上就到了,而小班上课的成果也很明显。

    四个人各有各的长处,互相交流之下弥补了自己的短板。

    在诗赋上一直表现平平的方长庚也终于找到了其中的乐趣。

    抛去曾经根深蒂固的排斥感,作诗的核心其实在于“用典”和“言志”。

    至于平仄的规律很好掌握,古汉语中的平音可以转化为现代四声调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音则类似于今音的第三声和第四声,不同的格律诗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五律诗的其中一种是“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记住即可。

    至于对仗和押韵,就更好理解了。

    但若想作出来的诗有格调,则要熟知典故。若想诗有灵魂,则要言之有物,把自己所见所闻以及内心感想寄于文字。

    然而方长庚不算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只希望自己的试贴诗做得好一些。

    科举考的试贴诗有严格的格律规定,一般来说是撷取前人诗里的其中一句,或某个典故,一个成语,如果能一眼看出内容出处,就算完成一半,接下来就靠平时的练习和积累了。

    府试考的题型和县试一样,这为他们减轻了许多压力,在方万明的鼓励下大家也都显得很有信心。

    因为府城就坐落在隔壁的陵阳县,这回还是四人结伴,王老爷说坐他家的马车去,用不着另外雇车。

    只是府试同样要求五人互结,所以还找了一位其他私塾的学生一起。不同的是这回要求三名廪生甘结,还要一名官府派遣的廪生派保,这里又花费了六两银子,实在是把方长庚心疼坏了。

    这得方大山和小李氏种多少地、织多少布才能换回来啊?

    回家的时候方长庚都张不开口,第一回如此深刻地意识到了贫穷的悲哀。

    小李氏见方长庚这幅样子也乐了,戳了戳方长庚微微鼓起的脸颊,语气温柔极了:“爹和娘啥都不图,就图你能好好读书,能读到哪里是哪里,千万不要为了银子的事就放弃了。娘偷偷存了不少私房,不用看别人脸色,以后实在不行了,娘就去借,总会把你供出来,知道不?”

    方长庚闷闷地“嗯”了一声,忽然抬起头:“娘,你放心,等我明年考了秀才,一定会让家里过上好日子的。”

    小李氏只当方长庚是玩笑,但怕他过于敏感,就装出一副信了的样子:“娘知道你有出息,但娘不要你多早能赚钱补贴家里,娘和你爹希望你能过体面日子,当个人人尊敬的老爷,一辈子扬眉吐气的,娘就开心了。”

    方长庚是个话不多的人,之前作出这样悬在空中的承诺已经是极限,这时也只是郑重地“嗯”了一声,没有再做别的表示。

    吃晚饭的时候,方大山提议让他架牛车送他们去府城,被老李氏白了一眼。

    “你不看看和咱长庚一块儿上学的都是什么人,人家哪会坐你那破破烂烂的牛车?再说了,你把牛带走了,这几天谁来犁田?让你弟啊?”

    方大山不住苦笑:“我那不也是担心长庚一个人在外头吗?”

    方长庚咽下嘴里的饭:“爹你放心,我一个人可以的,还有沅君他们呢。”

    方大山点点头,又想起那头上了年纪的水牛来:“那头牛也没几年活能干了,犁一户人家的田都吃力,看着怪可怜的。不如我们干脆把它从老刘他们那里买回来,让它也好好过个晚年。”

    老李氏也挺心疼那牛,应声道:“买吧买吧,这牛和咱也有感情了。前天下地的时候我看它出了一背的汗,看来是真的不行咯,和人一样,干不动咯。”

    方长庚知道老李氏也在说自己呢,幸好农村人体格强健些,老李氏和方万英的精神头都还不错,不然方长庚都不能想象等那一天到来,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吃完晚饭回屋,方小宝献宝似的掏出一个小荷包,上面绣着一抹云纹,在她白嫩嫩却生了茧子的手掌上显得格外可爱。

    “哥!这是我绣的,送给你啦!大哥可没有哦,你别告诉他!”

    方长庚勾起手指刮了刮她小鼻子:“回来给你买府城的糖吃。”

    方小宝扭扭捏捏地:“还是算啦,娘说我换牙齿,不能吃糖的。”她可听到娘和二哥说的话了,哪里好意思要糖吃啊。

    换做以前,方长庚早就打趣她了,可这回却没说什么。

    “你乖乖在家,听娘的话,知道不?”

    “知道!”

    方长庚沉闷的心情飞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无尽的酸软。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又大阵仗地送他,方大山还想送他去镇上,被方长庚拒绝了。

    这么远的路,来回两趟也不好受,更担心方大山路上会遇到什么意外。

    年纪越大,对父母就像是一种角色互换,反而是自己更加担心他们的出行安危,很奇怪。

    听小李氏又叮嘱了一通,大丫背着竹篓跟上来,笑着说:“我正好去镇上交布去,我送长庚。”

    方长庚点点头。

    “路上小心啊——”

    “两个人都要小心——”

    身后是老李氏和小李氏此起彼伏的呼唤,方长庚苦笑着和大丫对视了一眼,步履轻快地朝镇上而去。

    路上有伴也不觉得路途无聊,方长庚发现大丫比以前开朗了不少,心里也很高兴。

    “大姐,现在怎么是你去镇上卖布了?”

    大丫柔柔地笑笑:“家里最近忙呢,再说我年纪也大了,爷奶他们放心我去镇上,还说让我见见世面呢。”

    “那你卖完布去哥那里歇会儿,让他带你转转。”

    “已经去过了,也不好意思总麻烦他。”

    “怎么会呢”

    聊了一路,到分岔口,两人就分开各走各的。

    穿过两条街到了王家,门口停了一辆马车,王复站在马车旁冲他招手。

    “长庚,这里!”

    方长庚加快脚步过去,上了马车,四人会心一笑,开始了府试的旅程。

客栈() 
“嘿!没想到来考试的人竟这么多?刚刚官道上就看到好几辆车经过了。”王复饶有兴致地掀开马车帘子看了一眼,回头时脸上又是紧张又是兴奋。

    方沅君说:“这回府试一共有八个县的学子参加,据说是两千个人里头选一百人呢!”话音刚落他就有些后悔地捂住嘴。

    要命!爷爷说了不让他说出去的,王复本就是四人里头成绩最差的,要是害他一紧张,这府试可就悬了!

    果然见王复大惊:“怎么会有这么多?!我们县也才五十个名额呢!”

    方长庚无奈笑笑:“这参加府试的可不止今年过了县试的考生,往年八个县所有考生加起来,恐怕到时候整个府城要被挤得水泄不通。”

    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府试,许多事都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其实原来县里还有一个“提堂”试,由县老爷为通过县试欲考府试的学子再设置一道关隘,选送通过的人去参加府试,然他们县考生人数少,因此就省了可有可无的这一步。

    方万明曾讲过当年府试的盛况,但时局日新月异,如今府试的规模比几十年前只大不少,再一思索,就知道答案。

    王复面露绝望之色:“天哪,夫子怎么没说呢?这,这录取的人也太少了吧?”

    方长庚露出“你慌什么”的表情:“有句话叫做‘趁热打铁’,我们都是刚考过县试的,学的东西都还热乎着,考试的氛围也还没散,用得着怕那些屡战屡败的老‘童生’?”

    这话说出来方长庚自己也有些心虚,但也不无道理。

    考场上提着考篮一脸郁郁不得志的中老年比比皆是,这些人就占了名额里不少份额,可见落榜没准也是有惯性的,真正的竞争者还是产生在年轻学子这一批。

    而且因各地教学质量有两极分化之像,大家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别看录取比例低得吓人,实际没那么难。

    他就觉得大家都学得不错,周其琛更是其中翘楚,以他前世的眼光和经验,府试应该不成问题。

    每个人又七言八语地互相鼓励安慰了一通,气氛就渐渐松弛下来,更多地放在了一路的沿途风景上。

    到了陵阳县闹市,确实比万兴县繁华了许多,周边房屋鳞次栉比,一水儿的白墙黑瓦,商业街上有各种卖笔墨、金银饰、古玩还有布料之类的店铺,就连路上行走的人们的衣饰也华贵了几分。

    王复见识广,家里有族叔在京城做五品官的,曾经见识过京城的繁华,对这些并无兴致。周其琛还是一副对什么都不大感兴趣的样子,只偶尔朝外头看一眼。

    只有方长庚和方沅君比较接地气,一路以来都打量着街上形形色色的人。

    方长庚暗中留意一些店铺,想着考完试买些承受得起的礼物回去。日子过得再苦,也需要一些小乐子的点缀嘛!

    这回他们还是提前一天到的,王老爷未雨绸缪,已经找人预定了离府衙最近的客栈的房间,只是这房费实在令人咂舌。

    方长庚本想宁愿自己一个人住远点,也不要住这么贵的,然而王老爷派出去的仆人回来却说其他客栈不仅离府衙远,房价也没便宜多少。

    考虑到府试是能否成为童生的关键,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