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屉里面放着,笼屉旁边还摆放着一壶酒。饥渴交加的南京一口馒头一口酒然后一口菜的将战场打扫的干干净净,然后打了一个饱嗝,揉着肚子叹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真他妈的说的太对了。”
酒足饭饱的南京打开厨房的木门,他发现他已经被包围了,外面站着一群杀气腾腾的军人,后背上都斜背着一把大刀,刀把上的红丝绸向下垂着,所有的军人都冷眼的盯着他。
南京看着眼前这些看起来有些营养不良的士兵,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嘴上不停的说着:“我就是偷吃了几个馒头,两盘子菜,喝了一壶酒,你们不会要砍了我吧。”脚下却向最*墙的士兵*近。
“他要跑,抓住他。”随着其中一个人的一声令下,士兵们动了。南京这时候也动了,嘴里还不停的骂着:“操,老子今天和你们拼了。挨打不还手不是老子的作风。”南京并不知道眼前这个部队正是当时驻守卢沟桥的西北军29军37师第110旅219团,打向全民抗战第一枪的吉星文团的指挥所,当然更不会知道眼前的部队就是《大刀进行》曲里面传唱的第二十九军的士兵。无知者无畏,南京和他心目中的英雄们打成一团,最后南京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终于被揍了个鼻青脸肿,五花大绑的被带到团长吉星文的面前。
骨子里面好勇斗狠的南京不停的甩着脑袋,企图摆脱一直用力按在他头上的大手,嘴里还不停的骂骂咧咧的:“我操,老子自己会走,用不着你们押着。头掉了不过碗大个疤,可恨我的壮志未酬啊,妈的,小日本鬼子,看来是没有命再杀你们了。”
坐在椅子上的军官手从上衣兜里掏出一盒“大前门”从里面抽出一支,在桌子上颠了几下后,用火柴点燃了放在嘴里抽了起来。一边抽着一边看着眼前的这个偷吃馒头的小偷,然后看了看身后押送他的几个受伤的士兵说道:“你很能打,真心想打鬼子吗?”
“不打鬼子,我吃饱撑的跑这来凑热闹干什么?”南京回答道。
“给3营长金振中当警卫员吧,他的警卫员身手不怎么样。你们把他送到三营去,顺便告诉金营长,让他注意军演的日本鬼子,这次鬼子进行军演的人数又增加了。军部怀疑日本人搞‘华北自治’失败后准备用武力进攻了。”团长吉星文有些担心的说道。
第三章 七七事变(手打版/文字
1931年9·18事变后,日军侵占了东三省,进而虎视华北各省。宛平县是当时的华北要道,驻守在这里的29军在军长宋哲元的领导下,对日军日益加剧的军事挑衅毫不畏惧。为了避免和日军正面冲突,宋哲元主张从丰台撤出,日军软硬兼施,企图让29军交出防区。中国军人识破这一阴谋后。日军向宛平城卢沟桥进逼,29军各战士做好了迎战准备。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吉星文听到鬼子的无礼要求,气的七窍生烟,对着鬼子派来的人破口骂道:“妈的,老子要是让你们进来了,老子就是中国的罪人,就是死在城头,今天你也别想进我驻守的宛平城。”遭到拒绝后,日军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
南京到了金振中营第十三天的时候,鬼子终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8日凌晨5点,日本军队突然对宛平城和卢沟桥的守军开炮。29军的司令部迅速下达命令“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对历史还有些了解的南京在7月7日这天晚上,一夜都没有睡着,想着马上就可以放开手脚随便杀鬼子,心中格外的激动。当炮声刚刚响起,南京一骨碌就从炕上爬了起来,跟着金振中营长的后面,来到卢沟桥上。当3营长带着南京等战士来到卢沟桥头的时候,吉星文团长已经来到阵地上,带领着驻守卢沟桥的士兵反击日本人的进攻。
第一次上战场的南京,听到枪声就热血沸腾,已经忘了自己是3营长的警卫员这码子事。混混大哥出身的他就像来到自己地盘一样,来到架在桥头的重机枪后面,推开机枪手,扣住扳机就是一阵疯狂扫射。正当南京准备开口骂鬼子的时候,一只脚踹在他的身上:“你个败家子,咱们29军不是中央军,老头子是咱们的后妈。节省的点,用点射,点射知道不。”南京回头一看,发现团长吉星文正满脸怒气的瞪着他。
“是,团长。我知道了,只要让我杀鬼子,你说啥是啥。”南京说完后,开始了他所谓的点射,每次点射最少也得打出去10颗子弹。“点射,点射。机枪手,你来打,让他看着。”团长吉星文又在南京的身后大声的吼着。
南京心里面很明白什么是点射,可是就是一见鬼子就激动,一激动就发狠,用刀砍不到鬼子就和扳机使劲,一使劲点射就成扫射了。无奈的南京十分眼红的看着机枪手稳定的用短点射向鬼子还击着。每次子弹的落处都是那么的准确。一梭子子弹下去至少能放倒10多个鬼子。看的南京心里直痒痒,干脆推开装弹手,顶了上去,一边装弹一边还不停的给机枪手打气:“兄弟,狠狠的打,妈的,打死这群狗娘养的,打完了,我请你去喝酒。”南京起了拜师学艺的想法。
这时,天上一阵飞机的轰鸣声传来,配合着地面上的大炮,鬼子的部队再一次发动了冲锋。驻守卢沟桥头的29军部队伤亡惨重,机枪手也已经换了好几个,倒是南京这个装弹手一点事都没有。最后一个机枪手也倒在敌人的枪下,缺少了机枪的压制,敌人的地面部队进攻节奏开始加快。
南京看看身边,发现所有的战友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坚守,南京一咬牙,现学现卖吧。南京自己又当机枪手又当装弹手。不能不承认,南京的学习能力超强,在适应了战场上的气氛后,南京已经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心态,有模有样的开始打起了断点射,只是效果有点悲惨一梭子下去,也就放倒2、3个鬼子。重机枪里的子弹打完了,南京弯下腰去拿新的弹夹,这时一发子弹穿过掩体,将南京的帽子打的飞出去1米多远。南京摸摸自己的脑袋,发现一点伤都没有,装好子弹后,一边操作着一边骂:“小鬼子老子福大命大造化大,今天只有老子打你们,你们根本打不着老子。”
在南京第三次装好弹夹后,鬼子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距阵地前20米左右的位置。吉星文团长向南京吼着下达命令:“扫射,妈的,老子不过了。”南京一听立刻就来劲了,三人抗的重机枪,让他一个人端了起来,后面插着大刀片,跳到战壕外面开始扫射。当战友发现重机枪的枪声位置有些不对的时候,南京已经打完了子弹。南京一看,这时候回是回不去了,干脆扔掉手中的重机枪抽出大刀,一个人向鬼子冲了过去,离鬼子越近,南京的眼睛越红,大刀在手里攥的越近。鬼子看到南京冲了上来,按照《步兵操典》纷纷把子弹退出枪堂,叽里呱啦大叫着手持刺刀将南京围了起来。其中有一个鬼子手脚慢了点,当时让南京一刀将脑袋和身子砍的分了家。随后南京双手持刀,刀尖指地,刀刃贴着自己的腿,刀背向着敌人。
6个训练有素的鬼子同时将刺刀刺向南京的身体,南京一看发现根本就无法闪躲,既然躲不开,那就硬壳吧。南京双手猛然间由下方向左上方抬了起来,宽厚的刀背准确的击打在刺刀的刀尖上,随后锋利的刀锋由左上方横的砍了过去,南京15年的武术功底练就的一身蛮力和格斗技巧,这个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本身鬼子长长的刺刀把持好就需要很强的臂力,再让南京以巧破力的击打在刺刀的刀尖这个离重心最远的位置,当南京的刀顺势砍下的时候鬼子再想调整已经来不及了。锋利的刀锋抹过敌人的喉咙,南京越打越顺手,左劈右砍,辗转腾挪,时不时的还下黑脚哪脆弱踢哪,下体裆部,膝盖关节部,脚面。偶尔让鬼子的刺刀扎几下,除了军装上出现几个破口外,被十八阎君加持过强度的身体没有受到一点伤害。南京更来劲了,刀背磕武器,刀刃砍敌人,刀把顶喉咙,刀身拍脑袋一时间打了个不亦乐乎。
这时候,3营长带着一个连的战士高唱着《大刀进行曲》也冲出战壕,和鬼子打成一片。片片刀光闪过,一阵鬼哭狼嚎,敌人的进攻又被打了回去。南京满身鲜血的背着14杆三八大盖回到阵地。
团长吉星文上来照着南京的肩膀就是一拳:“你小子咋就这么唬呢,让你扫射,你就端着重机枪冲出去,我要是让你冲锋,你该咋办啊。受伤没有,杀了几个鬼子?报报数吧。”
“报告团长,干死16个。舒服死我呀。这仗打的,没的说。我5岁练武,练了15年,家传武艺铁布衫,只要鬼子不开枪,我就是无敌的。”南京想到十八阎君给自己加持完的强横的肉体回答道。
“警卫员,警卫员。”三营长金振中在他耳边喊着。“到”南京一个立正,然后回答着。“你小子还知道是我的警卫员啊,从一来阵地,你一分钟都没在我身边呆着,倒是我还得带着队伍冲进敌人堆里去救你,你说我和你的身份是不是换了,要不你来当营长?”南京看着三营长金振中说话的时候并没有生气的样子,也就实话实说了:“营长,我是一见鬼子就激动啊。就和狼见了肉一样,别的什么事都忘了,就琢磨着怎么能把肉放进嘴里。要不,您再换个警卫员。一上战场我的身子就不受脑子控制,我当不了警卫员。”
“南京,按军功说,你这仗的军功足够当个班长,不过你小子新来乍到,见了鬼子就犯唬。还是再当段时间士兵吧。要知道,你有铁布衫犯唬不要紧,别的弟兄们可不会。我不能拿弟兄们的生命不当回事,你说对不对。”吉星文对着南京说道。
“没关系,当不当官都无所谓,只要让我杀鬼子我就知足了。”南京想到历史里提到的国民党军队有一部分抗日抗到缅甸去了,他可不想出国当免费劳工,决定有机会还是投奔共产党,也就没把在国军当官当回事。
随后吉星文又调上一批军队,南京等参加这次战斗的所有战士返回驻地休整。7月9日,29军收复永定河东岸的失地。同日,日军和冀察政府达成口头停战协议。
第四章 虐杀(手打版/文字版)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对于在卢沟桥战斗中英勇抗敌的29军,全国各界报以热烈的声援。各地民众纷纷组织团体,送来慰问信、慰劳品;平津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卢沟桥地区的居民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长辛店铁路工人迅速在城墙上做好防空洞、挖好枪眼,以协助军队固守宛平城;华侨联合会也致电鼓励第29军再接再厉。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见占领卢沟桥的企图实现不了,便玩弄起“现地谈判”的阴谋,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7月9日、11日、1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但它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布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到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为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寻找新的借口,又在7月25日、26日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宋哲元严词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中国军队随之奋起抵抗,血染平津路,壮士报国恨。
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西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谱写了一首不屈的战歌。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
撤退命令下达后,吉星文看着身边坚决要当逃兵开小差的南京,想着多天前南京就不断让自己提醒宋哲元军长注意鬼子玩一边谈判一边增兵的把戏,而宋哲元军长却不够重视,导致29军仅仅坚守了一天就要退出北平城。
“南京,你要开小差当逃兵,我这个团长完全可以做主枪毙了你,如果没有一个可以说服我的理由,我希望你还是跟着部队一起撤退。”吉星文对南京说道。
“团长,我是来杀鬼子的,部队现在是撤退,是向鬼子少或者没有鬼子的地方转移,没鬼子我还杀个屁呀。所以我不走,我要留在北平,哪怕我只杀一个鬼子就让鬼子发现杀死了,那我也乐意。”南京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看着眼前这个执意要留下来的南京,吉星文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部队损失惨重,军长已经下达撤退的命令,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