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漂亮了!”
“哈哈,已经有七十个给我点赞的啦。”
“舅舅,你照完没有啊?再给我照一张。”
“等等,马上马上。”
“哎呦喂,先吃饭吧。”
“对对,开饭了。”
庆功宴开始了。
一家人都很高兴,甚至可以说是激动难耐。虽说以前张烨也拿回了不少荣誉,但这次还是不一样啊,这是中国史无前例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奖杯啊,还是诺贝尔奖中最重的一个******啊。
铃铃铃。
老吴的手机响了。
片刻后,吴则卿掩着话筒递给他,“电话。”
张烨正喝呢,“谁啊?待会儿再接,吃饭呢。”
吴则卿笑笑,“******部长。”
屋里一下子静了。
张烨也是一愣,拿过电话来,“喂?”
只听那边的中年人笑呵呵道:“张老师,祝贺。”
张烨笑道:“领导,谁叫我老师我都敢应,您叫我可不敢。”
中年人也笑了,“你啊,是中国第一个诺奖得主,你在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也担得起‘老师’两个字,我代表******祝贺你,也谢谢你。”
张烨道:“您言重了,是我得谢谢国家对我的栽培和支持。”
接着又是几个电话。
有的是打到张烨手机的。
有的是打到吴则卿这里找他的。
军部的。
中科院的。
工程院的。
央视的。
都是官方部门的大领导亲自致电的——全都是官方部门的正式祝贺,不是以私人形式祝贺的。
末了,还有一份电子邮件。
只听那桌的哈齐齐突然道:“张导,有邮件!”
张烨道:“谁发的?你念就行啦。”
哈齐齐忙肃然地走过来,“这个您恐怕得亲自看。”
张烨一怔,“嗯?”
打开邮件。
内容就是常规的官方祝贺词。
然而看到结尾,很多人都吸了一口气。
邮件来自——中…央…办…公…厅!
张烨擦擦汗,看向老吴,“这个用回复吗?”
工作室的人齐齐吐血,喊道:“当然要回啊!肯定得回啊!”
老妈也气懵了,给了儿子一脚,“这哪儿是一般的祝贺信啊!中…央的祝贺信你都不回?你要死啊你!”
张烨汗道:“我不是不懂吗。”
吴则卿笑笑,“回一下吧。”
张烨问:“那怎么写啊?”
吴则卿道:“你想怎么写都行。”
老丈人吴长河反复叮嘱道:“你可别瞎写啊,听见没有!”
张烨翻白眼道:“爸,就我这文采,我跟您闹呐。”
吴长河撇嘴,“这不是文采的事儿,给中…央的信要规矩,要正式,就你那一嘴京片子土话,你再给中…央吓着。”
众人都笑。
张烨还就不信邪,“正式是吧?我知道了。”回头就对老吴道:“咱家的笔墨纸砚呢?我现在就回信。”
吴则卿微笑,“写毛笔字?”
张烨嗯了一声。
吴则卿使唤自己侄子,“小默,二楼书房,给你姑父拿一下。”
“得嘞。”吴默立即去了。
很快,笔墨纸砚拿来了。
众人也都好奇张烨要写什么,纷纷腾出一个地方来。
思思眨着大眼睛,“辰辰姐,爸爸在干什么?”
辰辰拉着她的小手儿往外走,“躲远点儿,你爸又要装…逼了。”
研墨。
提笔。
一手漂亮的行书已经洒在了纸上。
众人全都一愕,谁也没想到,张烨竟然回了一首诗。
……
《赞美》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
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
落款。
收笔。
他的情怀。
他的愤怒。
他的骄傲。
全都在里面了。
张烨说道:“回信吧。”
哈齐齐呆呆地将这幅字照下来,回了信。
吴默忽然看向张烨。
屋里的很多人都看向张烨。
张烨问老吴,“这么回行吗?”
吴则卿笑了,握住了丈夫的手,“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
当晚。
人民日报将张烨的回信刊登了!
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也都将张烨的回信刊登在了头版最显眼的位置上,标题就叫做: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1619章 【国际频道的邀请!】()
♂
三天后。
一楼客厅桌子上摆着的全都是这些天的报纸,关于张烨的报导,这几日已经堆积如山了,老妈老爸一天就抱过来一摞,都被老吴收集起来了,这还不算国内各个电视台和国外新闻媒体的报导,外加上网络媒体上的新闻篇幅,估计这些新闻要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两天两夜也看不完。
早晨。
老吴上班去了,张烨早早起了床,一个人在家带孩子。
“爸爸,你今天还要出门吗?”
“不出去啦,这几天都应酬完了。”
“爸爸,那我要看动画片。”
“今儿可不行。”
“为什么呀?”
“今天是建军节,咱们要看阅兵仪式。”
“什么是建军节呀爸爸?”
“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节日。”
“噢,那思思不看动画片啦。”
“我闺女真乖。”
阅兵仪式开始了。
张烨就抱着闺女在沙发上看电视,让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今天的张烨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在这种时候将诺贝尔奖的奖杯第一次捧回中国,这也算是他为国家献上的一份大礼了。
半小时。
一小时。
门铃响了,工作室的人来了。
哈齐齐一看电视,笑道:“您也看呐?”
“必须的啊。”张烨道:“随便坐,想喝水自己倒。”
张左笑呵呵道:“您还带女儿看啊?”
张烨点头,“打小儿就得让她学会爱国。”
小王汗道:“孩子看得懂吗?”
张烨道:“看不懂也得看,我啊,就怕她长大以后崇洋媚外。”
童富笑抽,“张导,您想多了,别人家的孩子以后会不会崇洋媚外我不敢说,但您的女儿以后绝对不会的,对于这一点,全国民众都敢给您打包票,您就放心吧,思思长大肯定随您和吴部长。”
张烨是什么人?
出了名的爱国愤青!
中国愤青的精神领袖!
他的孩子能崇洋媚外?全国人民都不相信!
思思指着电视机道:“爸爸,他们走路好厉害!”
张烨笑道:“这叫踢正步,这就是咱们国家的军人。”
思思兴奋道:“爸爸是不是也这么厉害?”
“爸爸可不会正步走。”张烨讪笑。
哈齐齐却对思思道:“思思,你爸爸虽然不是军人,不会踢正步,但他们今天能走的这么自信,这么挺胸抬头,里面都有你爸爸的功劳的,你看,看这排飞机编队,这是你爸爸带头造出来的最新战斗机,还有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奖杯,也是你爸爸拿回来的,所以咱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盛,所以咱们国家的军人才能越来越自信,才能这么挺胸抬头地在全世界面前踢正步,你现在还小,有些事可能还不太明白,等你长大后就会知道你爸爸的名字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思思高兴道:“我知道,爸爸是最厉害的!”
张烨摸摸女儿的头,“看阅兵吧。”
思思道:“嗯!”
张左问:“张导,这是什么导弹?”
张烨笑笑,5型洲际导弹。”
哈齐齐眨眼道:“厉害吗?”
张烨道:“最新型的洲际导弹,能直接打到美国本土,你说厉害吗?”
小王激动道:“这个呢?这个呢?”
他们都知道,张烨入狱的几年全都在和军方打交道,参与了很多科研项目和武器研究,对这方面都门儿清,所以全都问他。张烨也一一为他们解答和介绍,这些入列的装备他都很熟。
不久后。
阅兵仪式结束。
张烨就让思思自己去楼上玩玩具了,他则留下和工作室的人谈事情,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需要详细的梳理一下了,对张烨而言,对他的工作室而言,他们如今都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中国明星从没有达到过的高度,今后的路已经没有参照了,所有的路都要靠他们自己探索了。
大家坐下开会。
哈齐齐说:“您定调子吧。”
张左问:“下面怎么走?”
“其实啊。”张烨笑道:“我也不知道。”
小王啊了一声,“那怎么办啊?”
张烨摊手,“能到现在的高度,我都挺意外的,后面哪儿还有什么计划啊,走一步算一步吧。”
哈齐齐说道:“咱们回来后的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研究世界名人榜,真的竞争太大了,不像国内一个月能有一次较大的变动都很难,在世界人气榜单上,基本上每天都会有排名变动,有人登上榜单,有人跌落神坛,所以我们也都挺着急的,诺贝尔奖的事虽然让咱们在世界人气榜上一鸣惊人,可毕竟咱们根基浅,热度来得快,可能去的也快,这些日子,国外媒体的报导基本上也没有了,咱们诺奖的风头也差不多过去了,那以后咱们在国际上的路到底怎么走?”
张烨问:“有什么邀约吗?”
哈齐齐苦笑,“国内的不少,国际上的暂时还没有。”
张左道:“咱们国内的人气已经到头了,现在国内的老百姓,几乎每一个都成您粉丝了,如果再接一些综艺,一些电视剧,那没有什么意义啊,那就是原地踏步了,咱们的目标肯定是要打到国外去,如今国内民众和业内也都是这个风向,都想看您在国际上能走多远,能为中国打下多大的江山。”
张烨道:“可是没人邀请我啊?”
哈齐齐忽然问:“您对军事和武器很了解?”
张烨笑道:“你说呢?”
“那国内有个邀请倒是不错。”哈齐齐道。
张烨感兴趣道:“什么邀请?”
哈齐齐笑道:“央视联系咱们,正好是建军节期间,他们想请您去参加一挡军事访谈类节目。”
小王呃道:“那不还是国内节目吗?”
“不是。”哈齐齐道:“是央视国际频道。”
张烨道:“国际频道?”
哈齐齐点头,“对,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能看到的,这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一个国际频道,虽然很多国家的人并不一定会看,但至少卫星信号他们是收的到的,至于节目效果会怎么样,至于会有多少人看,那就看您的了,我想以您刚拿下诺贝尔******的名气和在世界名人榜上的位置,现在您在国际上的热度还在,想必应该有不少老外都还是对您感兴趣的,我觉得是个挺不错的机会。”
童富挠头,“我知道央视国际频道,有的是英语翻译,有的是英语字母,好像收视率不高吧?国内也没太多人看吧?”
张左道:“但最起码是个国际频道,收视范围没有人能比,覆盖全世界的,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以前咱们的国际频道不行,是因为节目千篇一律,咱们中国也没有什么国际明星,但现在张导已经迈入了国际明星的范畴了,号召力和影响力肯定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兴许会有效果。”
大家讨论了半天。
末了,张烨拍了板,“好,那就试试。”
哈齐齐笑了,“行,那我去联系央视,让他们定时间。”
很快,张烨进军国际娱乐圈后的第一个工作邀请就定下来了!
第1620章 【这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说的话吗?】()
♂
第二天。
上午。
国内已经接到消息了。
“张老师要做访谈了?”
“是啊,央视国际频道啊!”
“他冲上国际娱乐圈后第一次登台啊。”
“期待,听说是军事节目。”
“这次阅兵,中**队震惊世界啊。”
“对啊,国外很多媒体甚至西方媒体都全程报道了,咱们很多军事装备和武器都是第一次对外展示啊,而且全是咱们最新自主研发的装备,不少武器都属于世界领先水平,太给力了!”
“想听听张烨怎么说。”
“他懂吗?”
“噗,你忘了最新一代战斗机是谁设计的了?”
“啊,对对对,张烨可是军事科研专家啊。”
“我想看看张烨对于军事的看法。”
“嗯,在武器研究方面,张烨还是权威的。”
民众期待。
媒体关注。
军方重视。
最近大家的视线全都在军事领域,对这方面相关的事情都很感兴趣,听到张烨要上国际频道做军事访谈节目,一时间也引起了不少话题。张烨外加军事的组合,根本不用宣传,直接就有天生的吸引力。
……
与此同时。
央视。
国际频道录播间。
录制还没开始,嘉宾和主持人都到了。
也是巧了,张烨竟然都认识。
张烨招呼道:“迟院士,今天跟你搭档啊?”
迟雪,中科院为数不多的女院士之一。
迟雪微笑和他握手,道:“是啊张院士,好久不见了。”
张烨笑道:“哪儿是好久不见啊,上次国家科学技术颁奖上还见了。”
那边,俞颖怡笑呵呵道:“你们很熟了?那节目就好办了,不用事先磨合了。”然后对迟雪道:“迟院士你好,我叫俞颖怡,是这次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叫我小俞就行,很高兴认识您。”
迟雪跟她握手,“你好。”
张烨乐道:“长个儿了啊?”
俞颖怡翻白眼,“高跟鞋。”
张烨道:“你什么时候从体育频道调国际频道了?”
“今年刚过来的。”俞颖怡笑道。
迟雪惊讶道:“你们也认识啊?”
张烨笑道:“何止认识啊,我大学同班同学。”
仨人聊在一起。
编导也过来沟通了。
忽然,张烨手机响了,一看号码,他就走到一旁接电话去了,电话显示是军方那边打过来的。
“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