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上世界名人榜了,国际三线,我估计你情况也差不多吧,中国人口多,想拿下第一人,可比我们这儿难多了,就算国情不一样,你离国际三线应该也就差一两步了。”
“可就这一两步,我们有多少明星都倒在这里了啊。”
“你不一样,你不是头衔很多么,拿个奖就上来了啊。”
“拿个奖?”
“有个世界奖项就够了吧?”
“别说,这倒是个方法啊。”
“世界奖项,评级的时候都有人气加成的,有的是1。1倍,有的是1。2倍,不一样,看奖项大小和含金量了。”
俩人虽然很多年没见了,不过一个电话聊起来,还是感觉很亲切,尤其莉莉安那一嘴京片子,张烨每次听都忍不住想笑。等挂了电话,他也考虑起了莉莉安的建议。他想上国际三线,方法确实不多。
唱歌?
综艺?
电视剧?
不是他干不了,而是没路子啊。
对于世界舞台而言,张烨就是新人一个,认识他的人不多,人脉也没有,想靠正常的方式走上去,确实没什么机会,他也没有条件一步步在国际领域稳扎稳打发展外国粉丝了。那么唯一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莉莉安说的这个了,这也是目前最简单、最直接、最暴力的招式了!
拿奖!
硬闯!
反正他也没走过寻常路!
张烨登时喊来工作室众人,把他的想法一说。
众人听完险些晕倒!
哈齐齐愕然,“您要硬闯世界名人榜?”
张左目瞪口呆,“靠世界奖项的人气加成?”
童富:“噗!这行吗?”
小王也乐了,“果然是张导的风格啊!”
张烨笑道:“莉莉安给我出的馊主意,不过我觉得挺靠谱啊,哥们儿就喜欢这种简单暴力的!”
武易冒汗,“可是从没听有人靠着世界奖项的加成亮相国际娱乐圈的啊,这事儿评级上允许吗?算不算作弊啊?”
张烨翻白眼,“哥们儿凭实力拿奖,算什么作弊啊?以前没有人这么干,是因为他们在没登上世界名人榜之前没实力拿世界奖项,但哥们儿不一样啊,世界奖项?我想想咱能拿哪个啊,数学!对!数学!”
武易眨眼,“以前有个世界数学奖项,您不是弃奖了吗?”
张烨惊愕道:“啊,有这事儿吗?”
哈齐齐:“……”
张左:“您忘了啊?”
武易道:“不过那个数学奖其实分量也不够,几个国际数学奖里,当年那个奖是最次的,这种奖好像没有评级加成的,除非是世界级别的最高奖人气加成才会多,有些奖项甚至能加到1。3倍呢,也就是说咱们如果原本的国际人气数值是10000,得奖加成后,人气统计就会变成13000,您要真想靠得奖硬闯国际娱乐圈,怎么也得是这个级别的世界最高奖项吧,不然恐怕不够。”
张烨又道:“那围棋算不算?”
张左呃道:“围棋没有最高奖吧?好像都是比赛。”
张烨又问:“黑客呢?哥们儿可是世界第一黑客!”
哈齐齐擦汗,“黑客还有奖吗?这不都是通缉犯吗?”
张烨也晕了!
靠!
这个也不行?
那个也不行?
奈何我一身本领,竟没有用武之地?
张烨道:“那大家找找啊,有什么世界最高奖是我现在能拿的。”
众人一哄而散,都去找了。
哈齐齐上网查。
张左打电话问。
小王去翻资料。
世界最高奖,大大小小几十个。
最佳男演员?
最佳导演?
最佳流行歌手?
最佳摇滚歌手?
这些都不用想了,张导如今肯定没戏,现在张烨可以有希望争一下的世界最高奖,真的没几个啊。
片刻后,众人的反馈都回来了。
小王惊喜叫道:“有了!有了!”
张左也问到了,“就是时间太紧了啊。”
张烨问:“什么奖?”
哈齐齐开口道:“诺贝尔奖。”
啥?
诺贝尔奖?
张烨错愕,“你们也叫诺贝尔奖啊?”
哈齐齐迷惑道:“什么叫我们也叫?这个奖以前倒是不叫这个名字的,不过因为基金会经营不善,后来破产了,被一个新财团注入了资金,承接了这一奖项的颁发,名字也就随之改了。”
天意啊!
这就是天意啊!
张烨忙问:“里面有几个奖?”
哈齐齐说道:“诺贝尔奖您不知道吗?数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医学奖,等等,都是世界最高奖,而且是规格最高的奖项,都是相关领域最高的荣誉,像诺贝尔数学奖,就比之前您弃奖的那个国际数学奖高出了一个档次,那个奖虽说也算数学类别的几大奖项之一,但最高奖永远还是诺贝尔数学奖。”
张左说:“只是时间快到了,离评选只有一个半月了。”
哈齐齐嗯道:“是啊,这个来不及做准备了吧?”
小王道:“您想拿数学奖还是文学奖?”
武易汗道:“这,这好像都有难度啊。”
数学?
文学?
这两个诺贝尔奖他早晚都想拿。
不过如果让张烨先选一个,他一定选诺贝尔文学奖!
第1591章【张烨地球上的名著问世!】()
♂
晚上。
家里。
别墅书房。
夏天的气温燥热如火,他把空调开得很凉,一个人在书房中翻着电脑,看着世界各国的新闻,想从中找一些灵感。
俄国有点乱,好像要打仗。
法国艺术家油画拍卖了几亿美元。
美国翻拍了一本世界名著,票房破纪录。
诺贝尔奖揭晓倒计时。
印度作家今年能否登顶诺贝尔奖。
世界名人榜排名又有变化了。
等等等等。
国际新闻一条接着一条,这是以前张烨很少关注的领域,不过既然走到了如今这个位置,他今后估计都得时刻关注国际动向了,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国际接轨,把握世界形势和娱乐方向,中国娱乐圈他已经走到了头儿,从今以后,世界舞台才将是他的主要战场,他当然要上心。
“诺贝尔奖。”
“要怎么拿呢?”
他自言自语着。
《围城》?
以前的诗?
那些散文?
哪一个恐怕都不行。
对他而言,拿什么诺奖其实都行,他只是想要一个走进世界舞台的机会,但以他如今的状况,诺贝尔奖应该是唯一的选择了,化学他不懂,数学猜想需要验算的时间太长,也只有作品生产速度最快了,张烨什么时候想写就什么时候能出,还有一个半月,应该还来得及,不过算算时间的话,可能也就够他出一部作品的,所以对于作品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了。
……
微博上。
诺奖的话题越来越多。
“还有一个半月啊。”
“是啊,又到诺贝尔奖颁发的时候了。”
“今年会给谁啊?”
“诺贝尔和平奖应该还会空缺吧?”
“化学奖也就那么几个人选。”
“奖不会被那印度作家拿了吧?”
“不喜欢那个印度人啊。”
“是啊,那人人品不怎么样,可不得不说,作品是真的好。”
“日本作家呼声也很高。”
“嗯,上次他们俩人没拿诺奖,就挺可惜的。”
“印度都能出一个世界领域的大师,咱们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拿一个诺贝尔奖回来了啊?”
“唉,估计没戏。”
“诺贝尔奖咱们还从没拿过啊。”
……
中国作协。
“开始提名了吗?”
“诺奖评委会已经要咱们报上去了。”
“今年报谁上?”
“老规矩,都报上去吧。”
“嗯,国内还健在的拿过国内奖的,都提名过去就行了。”
“咱们这是撞大运啊。”
“不然能怎么样?每年都是碰运气。”
“其实谁都清楚,诺贝尔奖和咱们关系不大。”
“真希望有人拿一个回来啊。”
“老周今年行吗?”
“老周的书,太局限在情情爱爱了。”
“老孙呢?”
“孙大师也不行吧,他的风格地方性太强。”
“唉。”
……
印度。
“今年一定是咱们的!”
“是的,再不给咱们,那就太无耻了。”
“老师今年又出新作品了吧?”
“对,马上要销售了。”
“这次没人能和咱们争了。”
……
日本。
“今年咱们的对手只有印度人!”
“印度那位大师性格不好。”
“咱们机会很大。”
“但诺奖从不看人品,只看作品的。”
“关键还是看评委会更倾向什么风格的。”
……
美国。
“快到诺贝尔奖颁发了?”
“有些期待。”
“咱们的女作家,就差一个诺贝尔奖了。”
“是啊,就差这一个了。”
……
英国。
“诺奖要开始了。”
“几个大师都要发行新书了?”
“已经开始争夺了啊。”
“我有种预感,今年的诺贝尔奖争夺会非常激烈。”
“看最后谁能突出重围吧。”
……
国内热议。
媒体热议。
世界热议。
这个世界最高级别的奖项,牵动了全球无数人的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国家的作家、学者、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能拿回这个奖,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一个国家的荣誉和荣耀。
国际社交站。
——相当于张烨那个世界的脸书、推特。
站上已经发起了投票。
今年的诺贝尔奖,你看好谁?
印度:%。
美国:19%。
日本:9%。
英国:8%。
俄国:6%。
这是前五名。
后面还有几十个国家投票率。
而中国,连前二十名都没进去。
其他诺贝尔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奖也都差不多,基本上没有人看好,很多投票也都是中国用户自己投的。
……
家里。
张烨还在犹豫。
他在坛上的地位还是很超然的,影响力很大,民众也都认可他,虽然有一些和他关系不怎么样的行内人作梗,不过对于张烨拿出的作品的性,就算再挑剔的文坛人士也不会否认张烨的贡献。可是国际不一样,这些作品如果拿到国际领域就不够看了,能拿诺奖的,更多是历史或战争题材的作品,需要的性更高,需要的语言包容性也要更强。
用《蛙》?
走莫言拿诺奖的路?
不行,这个太冒险了。
张烨一度很想用莫言的作品,但还是放弃了,莫言的路他用不了,一来是他没有莫言的积累,虽然诺贝尔奖是选一部拿奖的,但是莫言的获奖更多也是以前作品的积累和铺垫,光拿出一本《蛙》来很可能不够,二来,世界不一样啊,谁知道这个地球上的评委是什么喜好?
张烨需要一部很特别的作品。
这部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有战争。
有人性。
长篇。
还得一鸣惊人,不用积累。
想来想去,张烨最终眼睛一眯,他只想到了一个人,一个美国女作家!
——玛格丽特·米切尔!
她是张烨那个地球上,唯一一个只用了仅仅一本书就奠定了她世界地位的流芳百世的作家,她一生只有一部作品,她的作品是张烨曾经世界上世界十大名著之一,这个世界的人当然没有听过,但那部在张烨那边却是如雷贯耳,只要一提那部的名字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世之作!
玛格丽特·米切尔那部唯一的作品叫做:
——《飘》!
张烨准备将他那世界文坛的“核武器”祭出来了!
第1593章 【英文版《飘》!】()
有战争。
有人性。
有生活。
有感情。
有历史。
一部作品就可以一鸣惊人。
就它了,没有比它再合适的了!
张烨思考间,心里已经有了决定,虽然他也不清楚能否靠这一部临阵抱佛脚的作品拿下这个地球上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总要试一试,毕竟,这是他离世界名人榜最近的一次,也是唯一的机会。
咚咚。
有人敲了书房的门。
张烨笑着抬头,“进啊。”
吴则卿端着一杯冰咖啡打开门。
“说了不用敲门的。”张烨道。
吴则卿笑笑,“好,喝点咖啡。”
张烨接过来,“还是我媳妇儿好,孩子睡了?”
“刚睡下。”吴则卿看看他电脑屏幕,“忙什么呢?”
张烨说:“准备弄出本书来。”
吴则卿微笑,“人家都是写书,到你这儿怎么叫‘弄’?”
张烨哈哈一笑,“差不多,差不多。”
吴则卿是全世界最懂他心思的人,“盯上诺贝尔奖了?”
“是啊。”张烨道:“试试看吧。”
吴则卿点头,“别太累了,早休息。”
张烨道:“好,你和孩子先睡吧,别管我了,这几天我估计得加班加点儿了,离诺奖没几天了。”
吴则卿问:“有信心拿?”
张烨苦笑,“百分之二十的机会吧。”
他一般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但这次显然不同,诺奖太大了,不确定性也太多了,他当然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拿下这个奖,而且事情来得太急了,根本没给他太多准备时间,所以张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老吴一走,张烨就忙了起来。
他一口将冰咖啡一饮而尽,一撩袖子,就开始详细地查阅起美国历史,尤其是《飘》里面描述的那一段时期的美国历史,虽然有一些事情和人物名字略有差别,但是好在这个世界的大体历史走向和他那个地球上差不多,有些历史甚至惊人的相似,这也让这部作品的问世少了很多障碍,至少不用张烨大篇幅地改动了,只需要把一些细节上的小东西略微改一改,应该没什么问题,绝不会破坏原著的整体和文学性——这也是张烨最看重的一点,他需要的就是原版的原汁原味儿,否则,如果历史真的相差很大,他宁愿换一本书,也不会瞎改的。
资料。
历史。
又查了查往年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作品的喜好。
甚至还有这一届诺贝尔奖的评审团成员。
做完了准备工作,张烨才终于在电脑上建档,立了一个《飘》的文档标题,敲击键盘,打上去的就是英文原版。这部他看过很多版,中英版本的对照,俄语版的他也在大学的时候翻过,用记忆搜索胶囊完全可以做到重现。
……
《飘》。
第一章:
美丽的暗恋者。
(英文版)
思嘉·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男人们像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为她的魅力所迷住时,就不会这样想了。她脸上有着两种特征,一种是她母亲的娇柔,来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一种是她父亲的粗犷,来自浮华俗气的爱尔兰人,这两种特征混在一起显得不太协调,但这张脸上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