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别这么说,这有什么,都是一家人。我可听你姐夫说了,子凯可认真了,这都是他自己的功劳。”
王雪想着余榕就是这样,从不自矜,即便她现在已经是敕命夫人了,却依然这样自谦。
她自己做了一桌子菜,还带着黛玉吃饭,余娟见黛玉有人喂就没管了。余榕很怕自己长胖,除了跟吴襄的时候吃的多一些,平时最多吃一碗饭就会放下碗筷,今天看在王雪的份上还多喝了一碗汤。
几人正在吃饭,就看到有人抬着伤员进来,见余榕跟余娟望过来,王雪解释道:“不用大惊小怪,武威在我们来之前刚打过一场仗,伤员很多。军户所里虽然有军医,但受伤的人太多,所以就找各家医馆治病。我们刚开张就已经有三个人过来了,真是”
第一次看到血琳琳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眼前,余榕头都有点晕了,她没想到战争离自己这么近。而吴襄作为武威县令,是否一开始就被当做炮灰来的?余榕陷入深思。
而余娟则很是不忍心的样子,她想对这个世道做些什么贡献,可这是冷兵器时代。她根本就画不出来,即便在前世她也没见过什么真正的兵器。
余榕已经意识到当武威县令必然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所以吴襄才那么紧张,一到武威就开始做各种调研。
春草看余榕一回来脸色就不大好,担心道:“三奶奶,您是怎么了?”
余榕摇头:“春草,你把秋桐喊过来,我打算再招人进来,这次就签活契。你们也多看着些,问问本地的事情再来跟我说。”
春草刚出去后,余榕又把芳草叫过来,“我有件大事交给你。”
芳草一听就喜,她虽然也是在余榕身边伺候,可是远没有春草的地位高,所以一直想找机会办事,见余榕这样说,连声道:“三奶奶有事,尽管吩咐。”
“你去帮我递一张帖子给陈千户的夫人,我来这里还没有好好招待各位夫人,定于明日中午吧。去递完贴子,你就拿钱去买点小点心什么的,买稍微精致一些的,买些眼色鲜亮一些的缎子回来,我们再做些伴手礼让他们带回去。”
芳草能被选上贴身丫头,那肯定是很聪明的,所以一听余榕说完就一项项在心里记起来。余榕又让她去秋桐那里拿一下腰牌,好方便出入。芳草信心满满的去做这件事情,一定要做的圆满,这样三奶奶才能高看她一眼。
余榕邀请的是下属官夫人以及军户所的千户所的夫人,附近有几个大的千户所,但人数最多的,功绩最高的还是陈千户。另有副千户夫人也要过来,至于都指挥使什么的,那都是大人物,一般也请不动,余榕也就没有多此一举。
陈夫人拿到帖子,疑惑道:“怎么她会请我?不是都说文人看不起我们武人的吗?”她也是官家千金,不过因为流放至此,后来被陈千户看上,想方设法的脱了籍。陈夫人的家人脱籍之后倒是很争气,陈夫人的哥哥事福建水师的副指挥使。所以陈夫人对官场了解的甚至比陈千户还多一些。
陈千户憨憨的摇头,“我听说这次来的县令跟之前的不一样,很是雷厉风行,现在已经把各处情况亲自去摸底,恐怕不是那种花架子。”
“那我带着樱儿去吧,她毕竟还救过这位吴夫人。”陈夫人想了想道。
陈千户是有妻万事足,他没什么意见。
到了上午,就陆续有人过来了,这里的人的性格大多很直白,唯有陈夫人却是轻声细语的,并不像是这边的人。余榕一见陈樱儿就乐道:“终于见着你了,我让厨房做了我们江南有名的糕点,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吃?要不要去尝尝。”
看得出来这个女孩子看似大大咧咧的,家教却很好,她看陈夫人点头这才坐在余榕旁边吃糕点。
陈夫人容貌颇为秀丽,身段苗条,实在是不俗,而陈夫人见余榕不过二十出头,很是年轻温软,俩人对对方都有些好感。
“太爷夫人,今年府里要准备捐赠棉衣跟棉鞋吗?”
突然听见一妇人如此说,余榕望过去见是储备司的妻子,便笑道:“我才来,还什么都不知道,您快跟我说说要如何准备?”
潘氏的丈夫听说是这边有名的刺儿头,前任县令很看不惯他,便把他罢免了。吴襄一上来就提了潘氏的丈夫上来,这才有她有意卖好。
陈夫人便道:“武威这边到了冬天尤其冷的不行,城里冻死的人很多,所以这边都会让人去捐些棉衣棉裤或者施粥给穷苦人。就是我们军户所里,每年都得饿死一些人,所以才会有这些捐赠。”
一听陈夫人开口,余榕就知道这事多半是她办的,其她夫人也是跟风。余榕本人也有这个打算,“这也是好事一桩,只是章程如何,到时候专门请夫人跟我说说才是。”
第115章()
陈夫人欣然允诺;她又见陈樱儿已经连续吃了好几块了;便对余榕道:“这糕点做的好吃;瞧我们家这个不争气的;吃了好几块。”
“您别这么说;能吃是福。”余榕笑道。
陈樱儿抬头朝余榕这里笑了一下;又见秋桐进来传话:“三奶奶;饭菜已然准备好了,您看是不是可以安排上桌了?”
余榕向各位来的客人道:“众位先随我入席吧,因来这里不久;也不知道众位爱吃什么,若是不合口味可要跟我说才是。”
西北人爱吃面食,余榕知道;但怕做的不地道;所以专门请了厨子过来做的。可她上菜的顺序略微变动了一下。先上四盘冷菜,再上四盘热菜;再有点心;再上甜汤跟咸汤。这是之前余榕去同知家里吃饭见她们这样上菜觉得这样的顺序很好;所以才这样安排的。
陈夫人一看这排列就笑道:“我最爱这样;先冷后热;好吃一些。”
潘氏还是第一次吃这么讲究的,只觉得这家人果真不简单。余榕让丫头们也灵巧一些;面面俱到,见着有人夹不到菜就帮忙夹几筷子。
席毕;陈夫人推说家里有事便走了;有的人不擅长跟上官夫人打交道的也赶忙回去了,而潘氏跟另外一位夫人就留下来了。
“我才刚来,许多事情不大清楚,还劳烦您二位跟我好好说说,以免我不小心犯了忌讳。”
潘氏就道:“我们都是本地人,也没什么其她的事情,只一条方才那位陈夫人因为打仗死了两个儿子,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小儿子跟今天来的那位小姐。您就不要在她面前提起了。”
可看陈夫人还想着要帮穷人,余榕不禁肃然起敬。
“还好我不知道这茬,倒也没问。对了,我这里有从我们江南带过来的绸布,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望您二位不要嫌弃。”
是潘氏知道自己丈夫重新启用,很是拥护新任县令,又见这位县令夫人这样大方,连忙道:“我们都没去过南边的,早就听说南边的丝绸好,还多谢您这样大方。”
送走这几个人,余榕才闲下来。
快过年了,吴襄才带着敬天一起回来,余榕也要忙着跟陈夫人一起捐献棉衣。吴家做了三年知县,也存了几千两银子,拿出一百两出来给陈夫人。陈夫人惊讶于余榕的大方,后来一想也是,吴襄也是做了三年知县的人了,文官一般拿的俸禄都比武官高。
而且吴襄能读书出来,想必家里底子也不差,陈夫人想了想也释然。
吴襄这次去了许久,回来就跟余榕亲热了许久,余榕抱着他,似乎还在战栗。吴襄轻笑:“只要这里不来战事,我是有机会去一较高下的。”
“可这里比想象中要危险许多。陈千户的俩个儿子都战死沙场了,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手无寸土之力的人,我只希望不要有战争。”余榕还是有些担心。
吴襄也忧心忡忡,面对战争他也没办法,可让余榕回老家,他也舍不得。
“阿榕,我会安排好的。”
白天余榕才见到敬天,真的黑瘦了很多,不再是以前那种团子样。而且看起来身板有抽长一点了,像个大孩子了,余榕问他:“跟你爹出门子一趟,累不累?”
敬天摇头,“儿子好着呢!只可惜娘不能跟着我们一起去,若不然也可以见识很多的。儿子就远远望见过雪山,可是爹说看着近,其实很远的。”
“嗯,你好好照顾你自己就好。娘跟你做了一套衣裳,特意放大了一点,本来还以为会大,现在看起来刚刚好。”余榕也不会让孩子有困难就放弃,就把这些磨难当做平常一些,这对孩子来说反而更好。
“哥哥。”敬瑜撒着欢儿朝敬天跑过去。
敬天笑眯眯的接过他,口中还道:“慢点,慢点。”
两个小男娃抱在一起,敬天小大人似的跟敬瑜道:“弟弟,我教你读书好不好?”
敬瑜却摇头,敬天连忙追上去。
看兄弟俩个亲亲热热的,余榕也在一旁觉得快乐。
众人都沉浸在团聚的快乐之中,吴襄抱着小儿子在躺椅上,余榕搂着敬天,一家人在说话。只听见贵儿急急忙忙的过来:“三爷,衙门来人了,您赶紧去看看吧。”
吴襄一急就起来了,余榕把敬瑜拉了过来,又对秋桐使了个眼色。秋桐会意出去找贵儿问消息,原来事雪崩了,有一个村的人都被埋没了。而且这个村很特别的是,跟邻县交界,邻县的人塌死的更多。
“哎,只能再找安置的地方了。”余榕对这种在天灾人祸面前无能为力的感受体会太深了,“有相公在应该会处置好的。”县里的钱吴襄每一笔都算的很清楚,他之所以选了潘氏的相公,就是因为那个人做事直率,而且不怕得罪人。
雪崩的事情,吴襄就派了余树跟潘氏的相公去,余树年纪轻,正是要学怎么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所有的安置工作基本就交给了他,吴荣听了倒是没什么,他已经处理过疫区的事情,所以这事交给余树正好。
吴襄来了后做的桩桩都是实事,像街道的规划,道路桥梁建设,他就派吴荣过去整理资料。大的方针还要吴襄自己来,可是细微的事情,还是要帮手,吴襄很满意吴荣,现在历练的越来越好了。
陈夫人跟余榕的关系倒是越来越好,她觉得余榕性子恬静,人也年轻,跟自家女儿相处正好。且余榕针线活儿不错,所以她也时不时找余榕说话。
余榕也没有刻意的去巴结她,只是有时候的一些消息,这位陈夫人反而更灵通。
“这边着实很冷,我们南边的人来这边还得睡炕。这个炕很暖和,我第一天睡就上了火,烫的背火烧火燎的。”
陈夫人笑道:“我也是这样的,我哥哥在福建那边一年都说不冷,可先前在武威那也是冻的不行。本来以前武威不像现在这么冷清的,只是有蛮子打进来后,许多其他地方的人就不敢来了,现在也好,清清静静的,只是要买东西不大方便罢了。”
“实不相瞒,自从相公被调到这里,我就担心打仗。可惜我身为女儿身,力气也小,若不然效仿娘子军那也可以啊。幸好我这几个月都没有打仗了,哎,阿弥陀佛。”
陈夫人惊讶:“未曾想到吴夫人还有这等魄力,也是,我等女子终究是弱势。”陈樱儿却不同意:“娘,我前几天才去猎了一只鹿,你还说我厉害着呢。”
陈夫人一听她这样说就有点尴尬,西北人虽然不大讲究男女大防,可是女子若是太厉害了,谁敢娶呢?
余榕夸道:“我要是像您一样有个这样的女儿,就什么都不怕了,偏生我只有两个小子。”说起敬天,余榕也想让儿子学点武艺防身,但因为没有跟吴襄商量过,所以只道:“若是可以,您帮我留意一下有没有好的教武艺的师傅,强身健体就好。”
一件小事,陈夫人也做个顺水人情。
陈夫人见余榕衣着不算十分名贵,但却很是精巧,羡慕道:“这些花色我都没有见过,看起来真是细致精美。”陈夫人年轻的时候一手针线活儿也做的极好,只是显然吴夫人穿的衣服,那就更胜一筹。
余榕笑道:“是我自个琢磨的,樱儿要不跟我学绣活吧。”
陈夫人眼睛一亮,却看陈樱儿死命摆手:“不好,我拿不了针。”
“你这孩子,哪有个女孩儿样子。”
余榕打圆场:“总有人喜欢我们樱儿这样的,樱儿长的多漂亮啊!我都稀罕的紧。”其实余榕这句话也只是安慰一下陈夫人。
却没想到陈夫人真的想过这个可行性,她女儿也就比吴知县的儿子大个两三岁,正所谓女大三抱金砖。两家也算门当户对,而且吴襄很是能干,又是正经科举出身,这余氏也是个心善的,这样倒也好了。
而且敬天也确实生的跟吴襄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十足的美男子一个,陈夫人越想越心动。于是便对陈樱儿道:“我先带你在家里做针线,以后多来你吴婶婶这边。姑娘家总要有一两样拿出手的。”
陈樱儿虽然很喜欢来吴家,因为她觉得这位知县夫人看上去就很容易亲近,而且人也很好。重点是每次她过来都能吃到好吃的糕点。
余娟看陈夫人跟陈樱儿走了,才带着黛玉过来,“榕姐,我今天让厨房做的东西等会儿你给敬天跟敬瑜多吃点才好。”
她身后的鸳鸯连忙拿出食盒摆了出来,余榕一看是薯条跟做的番茄酱,她也好久没吃过了,一面听余娟解说怎么吃,一边又故意照着她说的方法,用薯条沾上番茄酱吃。
“好吃,多谢你了,娟儿。”
余娟一脸得意:“这东西可是发明出来的,你也可以给点给三哥吃,他保管知道。”余娟一心认为吴襄是她的老乡,所以想跟吴襄来个接头暗号。
第116章()
余榕忍住没笑;故作认真道:“我知道的;我会告诉他的;这个你放心。”吴襄最是挑食;只要油的东西都不大吃;而且她知道余娟肯定以为吴襄是老乡;所以有点想笑。
余娟看余榕今天好说话;倒也高兴的坐下来,“榕姐,我跟你商量一件事吧。我想着家里进项虽然不少;可轮到我的毕竟不多,我打算赁个铺子做生意,你看怎么样?”
余榕不置可否:“这个你自己决定。”她就知道余娟是不会这么安分的;吴荣本来就在学习阶段;家里钟氏也托人带钱过来,猛然要去做生意;余娟本人能力有限;到时候还是要吴荣去实际操作;难免分散吴荣的精力。可人家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相公的前途;余榕也不能阻拦;要不然还以为余榕是有意压制。
本来这件事情余娟就只是通知余榕一声,见余榕这样通情达理就乐的带着女儿又回去了。
回到房里;看吴荣不停的在写什么,她凑过去:“相公;我跟榕姐说好了;我打算开个那种货铺。因为这里物质匮乏,我们要是运了东西过来,肯定能大卖的。”
吴荣头也不抬道:“货铺?你以为这么好开啊,这货要去兰州府或者嘉峪关附近去的,谁去进货?你吗?我们前次来又不是没看到,这里由重兵把守的,哪里这么好出去,本地卖的东西都是南边的人过来的,可最近打仗也没人敢来了。百姓们能吃上饭就不错了,你开了铺子谁又去买。”
余娟不服:“那连姐夫他们生意不就挺好的吗?”
吴荣摇头:“那是医馆,不管开在哪里,生意都好。你什么都不会,能做什么。”他对余娟可不大客气,尤其是知道余娟跟余榕关系也一般,只需要余娟待在家里照顾孩子就行。吴荣现在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后,整个人清醒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