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乱地区,她以为云铮是想让高丽插手介入大辽和女真之间的战争,从而为云家军北上制造机会。不由得大吃一惊:“你不是跟萧郡主商量好,两方和平和解么?”
云铮奇道:“是啊……跟她有什么关系?”他忽然反应过来:“你以为我要趁机打辽国?”
北山无雪愣了一愣:“不打辽国,少帅问高丽做什么?”
云铮哈哈一笑:“你就说说高丽的情况就是了。”
北山无雪点点头,道:“高丽这些年的局势,一个字形容:乱。”然后为云铮仔细说了起来。
高丽的局势要从前些年高丽还和辽国保持和平关系的时候开始说起,先必须提到的一个人,名叫金富轼。金富轼本就是文臣出身,在他治理国家的时候,是不需要武臣出力的。深得仁宗信赖的金富轼除了编撰《三国史记》(记载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的历史,堪称朝鲜的《史记》)外,还负责选拔新的官员。由于和平年代的关系,这些官员自然绝大多数都是文人。武官逐步遭到排挤,而文武官之间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大。
矛盾必然带来冲突。就在明德四年(万昌他老爹的年号之一),仁宗宴请了二十多位科举考试的及第者。这批青年自然都是文人出身,被仁宗挑选录用进入了朝廷中枢。其中,这一年的科举考试状元就是金富轼的儿子金敦中。其实以金敦中的实力能勉强进前三甲就已经不错了,仁宗考虑到金富轼的地位,才让金敦中当状元的。与金敦中等人同时被宴请的,还有武官郑仲夫。这个郑仲夫来头不小,他年轻时就是个美男子,且孔武有力,又熟知兵法,受到宰相崔弘宰的亲自提拔。年长后,因其胡须茂密,又得了个“美髯公”的绰号。不曾想到,年轻气盛的金敦中对武人出身的郑仲夫颇不以为然,竟然当众用烛火去烧郑仲夫的美髯。郑仲夫也顾不上场合了,大怒之下动手打了金敦中。金敦中不过是个文弱书生,哪经得起一个身经百战的军人来打,马上就重伤倒地。后来金富轼派人抓住了郑仲夫,将他关入打牢拷打。仁宗为免双方矛盾恶化,便出面释放了郑仲夫。不过,仁宗的调停已经无法浇息郑仲夫心中的怒火,今后的武臣政变,可以说就是郑仲夫对金敦中的复仇。
仁宗死后,其长子毅宗王晛即位。毅宗是个好逸恶劳沉溺酒色的国君。他把权力几乎完全下放给当初被仁宗和金富轼提拔上来的文官。尤其是金敦中更是接替了其父的位置掌握了实权。武臣被进一步排挤。同时,在毅宗时代,文臣竟然可以公开羞辱歧视排挤武臣,加剧了文武官员矛盾的恶化。
后来,毅宗在游历奉恩寺的时候,金敦中的马匹不慎踩踏了地上的弓箭,将一支箭弹到了龙辇的旁边。毅宗不知是金敦中的马匹所为,误认为是有人行刺。金敦中为了洗脱嫌疑,便诬赖毅宗的二弟大宁侯王暻的家奴。毅宗听信谗言,认为是大宁侯阴谋篡位,便将他流放,将其家奴尽皆斩。此事件虽然没有直接涉及武臣,但因大宁侯向来是支持武臣反对文臣的,所以他的流放也引起了武臣的不满和愤慨。
一次次的冲突令文臣与武臣之间的矛盾到了无法调和并且一触即的态势。震惊中外的大政变即将来临。
自大宁侯被流放后,武臣们便开始策划政变。李义方、郑仲夫、李高,这三位对文臣怀有极度怨恨的武臣聚集在了一起,阴谋伺机向文臣动反扑。毅宗经常和文武官员巡游各地,这给了武臣很好的机会。
毅宗的母亲恭睿太后,是极度崇信佛教的人。恭睿太后由于年老体衰,不堪劳顿,便要毅宗代替她寻访各地寺庙,行善积德。不过,毅宗总是借着寻访寺庙的机会,网罗各地美女,甚至在寺庙内大摆酒宴,和众美女饮酒作乐。而朝中绝大多数文官此时多已贪污腐化。除了文克谦等极少数文官之外,其他文官都对毅宗溜须拍马。毅宗每次出访,都要带上这些**官员。而出访的保卫工作,则交给了武臣。万昌十年,一些官员称预示毅宗万岁的“老人星”出现于南方夜空,毅宗出巡观看老人星,于旧历八月来到了普贤院。
隐忍数十年的愤怒终于在普贤院爆了。承担保卫毅宗工作的,主要是李绍膺和郑仲夫两位老将。这次巡游路上,毅宗的车马队伍翻山越岭,奔波了全国数家寺庙。两位老将军劳心劳力,不但得不到毅宗的嘉许,而且还要受到文臣的嘲弄。在普贤院,毅宗突奇想,要随行武将表演“手搏戏”(跆拳道的前身)。李绍膺年事已高,加上路途中身体劳累,同行将领不忍与之比武。这个时候,文臣韩赖跑了出来。这个韩赖不过是个记录毅宗日常生活的起居注而已,一个小官。但他由于一直在毅宗身边,阿谀奉承的本事非常厉害,深得毅宗喜爱,是个宠臣。李绍膺虽然过去是个勇冠三军的大将,但现在只能算个病悠悠的老朽。韩赖狠狠打了李绍膺一个耳光,极大地羞辱了这位老将。郑仲夫见状大怒,上前厉声斥责韩赖。毅宗抓住了郑仲夫的手,安慰了一番,并要他好自为之。显然,这些文臣很可能在毅宗回京之后就要除掉郑仲夫等武臣了。然而,郑仲夫早已经做出了在普贤院动政变的计划。
就在李绍膺被侮辱的第二天凌晨,武臣郑仲夫、李义方、李高在普贤院五门宣布起兵,号召将士们团结起来打倒**的文臣。随后,李义方和李高率领军队包围了普贤院,先杀了李复基、林宗植两个文臣。金敦中事先得到消息,已经逃回开京。韩赖则躲到了毅宗的龙床底下。郑仲夫率军杀入普贤院内的毅宗寝室,不顾毅宗还坐在床上,就把韩赖从床下揪了出来,当着毅宗的面将他杀害。随后,李义方、郑仲夫、李高等人以毅宗的名义,开始在普贤院里大开杀戒,随行人员只要是文官或是与文官亲近的将士,就难逃一死。国君毅宗则被软禁。
一番杀戮之后,武臣们仍然觉得不过瘾。这个时候,才刚刚有人提醒李义方,金敦中已经逃跑了。李义方担心金敦中跑回京城搬救兵,就马上与郑仲夫和李高挟持着毅宗率军赶赴开京。武臣的军队总算先于金敦中回到京城,大军一入城就以毅宗的名义大肆杀戮朝廷官员,甚至连这些官员的家属亲朋也不能幸免。原本守卫京城的武臣也早已不堪文臣的羞辱,非但没有阻止李义方等人,反而加入到他们的屠杀行动李义方的部将陈俊认为杀戮过分,希望李义方能够避免滥杀无辜。李义方不听,且纵容士兵屠杀与自己有仇怨的人,这样,屠杀的规模增大。杀戮过程克谦不惜生命站出来斥责武臣。李义方也素闻文克谦的大名,知道他与其他文官不同,是个清廉刚正的官员,所以就饶他不死。杀戮过后,毅宗被迫将权力交到了武臣手中,封李义方和李高为“鹰扬龙虎军中郎将”,总揽兵权。
旧历九月,毅宗总算回到了皇宫。回宫的毅宗为了夺回大权,与宦官王光就(高丽的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王光就就是身体健全的)等人阴谋暗杀郑仲夫。不料此事被李高安插在皇宫的密探得知。就在密谋的当晚,李高率部将蔡元、梁淑等人闯入皇宫,斩杀了王光就等人。李高杀红了眼,甚至要杀毅宗,被梁淑阻止。不过,武臣们已经无法容忍毅宗的存在了。郑仲夫将毅宗废位,把他流放到巨济岛,又把太子流放到珍岛,随后杀死了年幼的太孙。接着,郑仲夫要杀毅宗的爱妃无比。恭睿太后出面替她求饶。郑仲夫考虑到太后在高丽佛界的权威,碍于宗教影响力,不得不买她的面子,放过了无比。皇室内的大清洗,就告一段落了。
可是,金敦中还活着。郑仲夫为了杀害这个曾经侮辱他的仇敌,布了悬赏令。后来,郑仲夫收买了金敦中的家奴,终于在深山里抓到了金敦中。严格说起来,金敦中其实并非与韩赖、李复基等文臣一党,只是由于他是金富轼之子,又在明德四年“燃髯事件”和万昌七年年“流矢事件”得罪了武臣,才有了此报应。郑仲夫将金敦中杀害后,终于命令部下停止了开京内的屠杀行动。
不久,郑仲夫、李义方等人拥立毅宗的三弟翼阳公王晧为新君,是为“明宗”。明宗即位后,册封李义方、郑仲夫、李高三人为“壁上功臣”(高丽开国时期册封功臣最高的名号),重新改组了政府。李义方等武官不用说,政权、兵权尽皆把持。此外,也继续留用了文克谦等极少数的清廉文官。不过,李义方、郑仲夫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权力,在朝廷之外设立了“重房”这个政治机构,招揽了一些重要的官员,企图逐步架空朝廷。另外,“重房”排挤了李高,引起了李高对李义方的不满。
这时,高丽名义上的宗主国辽国派出使臣耶律盛出使高丽,他是来庆贺毅宗寿辰的。显然辽国不可能预知毅宗被废的消息,因此这位使臣扑了个空。作为宗主国来说,是不能容忍高丽国内生政变推翻国君的。为了平息辽国的怨恨,郑仲夫派工部郎中庾应圭到辽国解释情况,谎称毅宗突患疾病所以让位给明宗的。辽国此时还没有从十年前被云岚的打击中缓过气来,不愿过多干涉高丽内政,所以也不深究。双方因此避免了一场冲突。
万昌十一年,同为武臣的大将军韩顺、将军韩恭、史直哉等人,不满李高、李义方等人滥杀无辜。李高得知此事后,将这些带有不满情绪的武臣全部杀害。由此揭开了武臣之间相互屠杀的序幕。李高、李义方本有宿怨,李高对李义方有两点不满。第一点,李义方在朝廷里仍然起用了一部分文臣,而李高认为朝廷应该完全由武人来掌控;第二点,李义方在新设立的“重房”机构中,不断排挤李高。两人矛盾爆终李义方成功击杀李高。
李高死后,他的部将蔡元准备请地方军入京给李高报仇。李义方事先得知消息,又将蔡元杀害了。同时为免后患,李义方开始在京城大肆捕杀李高、蔡元的亲朋。这时候去了辽国的庾应圭带了辽国特使耶律靖回到了高丽。耶律靖提出要见退位的毅宗,被郑仲夫、李义方拒绝。不过,武臣们收买了耶律靖,请他说服辽皇帝承认明宗。一年后,辽国的圣旨下来,正式册封明宗为新的高丽国王。现在,武臣之间的矛盾,转移到了李义方和郑仲夫身上。李义方在除去李高的行动中积攒实力,逐步压过了郑仲夫。不久,李义方借明宗圣旨任命郑仲夫为“判西北面兵马事”,企图将他外调。
就在李义方和郑仲夫在明争暗斗之际,东北面兵马使金甫当,起兵攻打京城。金甫当提出复前王、杀奸臣的口号,笼络了大批将领以及朝中大臣,企图内外夹击拿下开京。在此之前,金甫当已经秘密派人到巨济岛救出了毅宗,把他安置在讨伐军的本部庆州。
李义方、郑仲夫得到消息后,停止了内部争斗,派遣李义旻、朴存威等将领率领大军前往抵挡。李义旻,是李义方的族弟,身长八尺,臂力过人,是个有名的大力士。早年他横行乡里,依靠着族兄李义方当官的势力,欺压良民。后来他被李义方选入军中,经常给毅宗表演“手搏戏”。第一次武臣政变中,李义旻也给李义方立了不少功劳。李义方待他犹如自己的亲生弟弟,视为己出。这次派李义旻去对抗金甫当,正是要历练他的军事领导才能。
在与金甫当的战斗过程中,李义旻又得到了大将杜景升的相助。杜景升曾经反对过李义方动武臣政变,李义方爱惜他的军事才能,才没有杀他。这一次,杜景升帮助李义旻作战,令李氏兄弟颇感意外。后来,杜景升的地位逐步提高,成为武人中一个很重要的力量。
在李义旻、杜景升等人攻打之下,金甫当的讨伐军大败。李义旻生擒了金甫当,将他押送到京城。从金甫当及其手下的口中,李义方得知朝廷中也有人与他们勾结。随后,李义方又掀起了一股屠杀浪潮,在京城内大肆捕杀文臣。有些武臣想趁机除掉所有文臣,捉拿了宰相尹鳞瞻。庾应圭为了救尹鳞瞻,只身犯险到了李义方的军营,请求他释放尹鳞瞻。李义方考虑到尹鳞瞻的政治才能和声望,为收买人心将他释放。不久,李义方也停止了京城内的屠杀行动。
然而,毅宗还活着,始终是让人头疼的。李义旻本来就是庆州人,对庆州了如指掌。他秘密潜入庆州,将毅宗骗到了坤元寺。李义旻、朴存威将毅宗杀害,并把他的尸体投入坤元寺附近的河川之中。后来坤元寺的僧侣把毅宗的尸体捞了上来,暗地里埋在了坤元寺的菜园内。
杀了毅宗之后,李义方的权势如日中天,被封为“卫尉卿兴威卫摄大将军知兵部事”,又将女儿嫁给了明宗的太子,成了皇室的亲家。不要说是郑仲夫了,就是李义方的亲生哥哥李俊仪也深表不满。李俊仪斥责李义方有三大恶(弑君、胁后、专权)。李义方欲杀李俊仪,被文克谦阻止。此时李义方已将文克谦视为亲信幕僚,加上后来郑仲夫也出面调和,所以放过了李俊仪。
万昌十四年旧历九月,西京留守、兵部尚书赵位宠在东北两界举兵讨伐李义方。一个月后,赵位宠聚集了四十个城的兵力,杀奔开京而来。李义方赶紧派尹鳞瞻、杜景升、李义旻、石邻等人率领大军前往抵抗。赵位宠则派安北都使姜遇文说服北方几个大州的长官增调援军。
尹鳞瞻的部队在途中突然遇到了大风雪,被困住。不料赵位宠的军队埋伏在旁,趁风雪攻击。尹鳞瞻大败,险些丧命,幸得郑仲夫之子郑筠所救。尹鳞瞻与赵位宠的第一次交锋以失败告终。其后,尹鳞瞻得到杜景升、李义旻和石邻的相助,与赵位宠军再战,将之击败。赵位宠无奈领军回撤,以西京为根据地,与尹鳞瞻展开了拉锯战。尹鳞瞻久攻西京不克。赵位宠则趁机调来一支奇兵绕开尹鳞瞻的大军直接攻击开京。开京兵力不足,李义方死守城池。尹鳞瞻无奈撤军回京救援,将赵位宠的军队击退。
稍稍稳定局势后,李义方任命尹鳞瞻为大元帅,率同奇卓诚、陈俊、文章弼、李义旻诸将及诸路大军,再次攻打西京。由于明宗感慨杜景升忠义,所以这次没让他随同出征。或许是明宗预知到京城之内又将有一次变乱。
李义方在这次对抗赵位宠的部署中,完全将郑仲夫排挤在外,令他深表不满。郑筠劝父亲郑仲夫除掉李义方。李义方似乎是提前知道消息一样,到郑仲夫家中拜访,表白心迹,并认郑仲夫为“义父”。不过,郑仲夫没有领李义方的情。他已经决定要杀李义方夺权了。
等到尹鳞瞻等人正式出兵后,郑筠假托李义方的亲近僧侣宗旵,把李义方骗到了郑筠军中。随后,郑筠杀害了李义方、宗旵两人。郑仲夫及其部将宋有仁则出兵杀害了李义方的兄长李俊仪和亲信高得元、柳允元等人。郑筠还派人通知奇卓诚,要他除掉尹鳞瞻。庾应圭及时告知了郑仲夫。郑仲夫考虑到战事未平,制止了奇卓诚。此外,郑仲夫还饶恕了李义方的幕僚文克谦,要他出面安抚因宗旵之死而意图叛乱的僧侣。
郑仲夫基本扫除了李义方的势力后,率军进入皇宫,杀害了太子妃(李义方之女)。接着,郑仲夫挟持明宗改组了政府,并且加重了“重房”的权力,使之几乎完全取代了朝廷的地位。原来投靠李义方的官员,也见风使舵站到了郑仲夫一边。这一次的变乱,郑仲夫还算手下留情,没有杀多少人。而李义旻则抓住了领兵外出的机会,趁乱逃跑了。
西京那边,赵位宠得知李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