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还要面对无数人的非议,方和同志勇于任事,魄力十足,我还是很佩服他的。”
楚云松听了之后,点了点头,但还是有点儿摸不清父亲的真正意思。
难道父亲他又打算支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了?楚云松心中有些狐疑。
“父亲,我听说,中央有可能会在明年党代会召开之前,裁撤中顾委。”楚云松想到了另外一件跟父亲利益攸关的传言,忍不住便问道。
“是有这么一回事儿。”楚风同志点了点头,“我对此事是赞成的。”
“为什么?”楚云松听了,大为不解。
权利,权利,没有权,哪来的利?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舍弃中顾委这块儿权利相当重的舞台,那岂不是说他就要完全退下去了?
“年龄大了,该下就要下。”楚风同志有些感慨地说道,“你看我现在的样子,适合在坚持工作在固定的岗位上吗?我们的很多同志,就是无法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所以才会晚节不保,犯下懊悔终生的错误。如今我的脑子还清醒,自然要做出这一步选择的。”
楚云松听了,心中触动颇多,心想如果父亲也完全退下去的话,这国内的政局,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明年的党代会,看起来又是风起云涌,关系到无数人命运走向的重要一届啊!
第八十六章 黑海造船厂
“这就是航空母舰?!”钟离妤亲眼看到还在船坞中的“瓦良格号”的时候,眼神中充满了震撼。
“是的,这就是苏联所建造的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不过苏联人不管它们叫航空母舰,而是叫作载机巡洋舰。”叶开盯着不远处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心里面也不无感触。
亲眼看到这艘海上霸王的时候,瓦良格号的主体结构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船体百分之六十多的部分都已经安装到位,现在进行的主要是一些后期设备安装工作,比如说电缆铺设、武器系统装配等等。
苏联海军自1962年开始建造第一代“莫斯科”级载机巡洋舰(直升机母舰)、1970年开建第二代“基辅”号中型载机巡洋舰(中型航空母舰)之后,于1982年又开始建造第三代1143。5型(现为俄“库兹涅佐夫”号)重型载机巡洋舰。
1983年初,时任苏联海军总司令的戈尔什科夫元帅提出建造第二艘1143。5型载机巡洋舰的设想,这个计划得到了当时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基诺夫的支持。
1985年12月6日,1143。6型“里加”号正式在黑海造船厂动工。
鉴于“库兹涅佐夫”号的建造和测试经验,经过复杂的计算,滑跃甲板由“库兹涅佐夫号”的12度改进为14度。1143。6型载机巡洋舰1988年11月25日下水,此时舰体主要结构已经完成。
按苏联国防部最初的计划,“里加”号本应为1143。5型的2号舰,但苏联海军认为此时舰载电子设备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应当对原有设计进行改进。
1986年6月,1143。6型改进计划获得批准,主要内容是改进雷达系统:以最新型“福鲁姆”对空警戒雷达取代“库兹涅佐夫”号的“火星—贸易风”相控阵雷达,同时1143。6型对其它电子设备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相比1143。5型各项改进累计超过150处。
但正因为更新计划而使建造比预定工期拖延了9个月。1990年7月,“里加”号正式更名为“瓦良格”号。
按道理说,瓦良格号现在应该已经建成服役了,可惜的是苏联经济近年来陷入困境,尤其是在今年海湾战争爆发之后,油价暴跌回原来的位置,这对苏联的石油出口造成了致命打击,整个苏联的对外贸易陷入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资金枯竭,怎么可能在航母这种烧钱的东西上继续投入?
因为这些原因,瓦良格号的承建者,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只能是先把船放在那里,通过承接一些民用大型船只的建造任务,来维持造船厂的运作。
“想要这艘船投入使用,至少还要投入5亿美金左右,但是现在苏联政府没钱了。”陪同叶开他们参观的乌克兰人如此说道,脸上也有一些遗憾。
叶开对这艘航母很感兴趣,还在乌克兰人的带领下,上到平台去转了一圈儿。
钢铁巨兽!钟离妤站在航母的甲板上,脑海中就不由自出地出现了这个名词儿。
“你说,我把它买下来如何?”叶开突然对钟离妤说道。
“啊?!”钟离妤听了,顿时愕然。
“说说而已嘛,不用那么紧张,买下来我也养不起。”叶开打了个哈哈道。
叶开心里面很清楚,如果苏联一旦解体,那么立刻下手购买这艘未完工的航母瓦良格号,才是最佳时机。
事实上,苏联解体前后几年当中,原加盟共和国的乱象,几乎令人不可想象。
甚至连手提箱核弹都被私下卖出去几百只,更别提什么普通武器了,就像有一部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战争之王》里所描述的那样,国际军火贩子一度相当猖獗,只要买家付得起钱,只要是苏联军火库里面有的武器,都能给你搞出来。
当年的中国商人,拉了一车皮食品日用品去乌克兰,换回来两架飞机的事情,也绝对不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事实上他所得到的东西要比说出来的更多一些。
还得等一等啊!叶开恋恋不舍地又看了船坞中的“瓦良格号”一眼,终于和钟离妤一同离开了。
他这一次来乌克兰,要做的事情真是不少,黑海造船厂是他早就瞄准的一个重要目标。
他看上的是乌克兰的成熟造船技术,建造万吨级十万吨级巨轮的技术,以及成熟的产业工人。
如今苏联国内的情况很糟糕,黑海造船厂的情况也非常糟糕,虽然能够凭借民用造船订单来维持生计,但是开工率不到三成,多数工人都处于勉强维持生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叶开估计自己是可以忽悠一批乌克兰人前往中国淘金的。
尤其是他来到苏联之后才发现,事实上很多苏联人对于中国并没有多少排斥的心理,甚至很多年纪大一些的老人,还亲热地喊他们“中国同志”。
显然,由于现在戈尔巴乔夫将苏联国内搞得一团儿糟糕,人民群众对他和现任政府早已怨声载道,更加怀念起当初那个强大的红色苏联,对于同属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中国,自然也有很多好感,毕竟当初曾经是“同志加兄弟”,而且中国据说现在发展的不错,大家有的吃有的穿。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对苏联有诸多怨念,但是苏联人却没有吃中国人的什么亏,所以他们的普通百姓对于中国并没有什么恶感,提起来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亲切。
叶开有打算在明珠市的外围地区,投资建造一个大型的造船厂,先把架子搭起来,慢慢地将黑海造船厂的底子给掏空了,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将瓦良格号给买过来,接着建造。
不过这么一来的话,叶开就发现,好像自己的钱有点儿不够用了。
虽然说他上一次转了7亿多美元,可是这笔钱是计划投入香港楼市赚钱的,如今计划突然有了改变,真是让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不过,从黑海造船厂这边儿挖上几千人回国,倒是也用不了多少钱,现在的这些人,只要你答应给他们全家管饱,科学家都愿意跟你走啊!
第八十七章 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你怎么对黑海造船厂感兴趣了?我们国内的船舶工业也正值发展时期,没有必要照搬苏联人的,再说了,民用造船技术方面,江南重工等等都是相当不错的。”叶子平听到儿子跟他谈起想要在黑海造船厂挖一些技术人员回去的时候,显然有些诧异。
这个时期的干部们,对于人才的认识还非常肤浅,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个完整的技术团队,能够给国内的造船工业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国内造得出航母吗?”叶开一句话就把叶子平的话给堵回去了。
“中国不需要航母,我们不搞霸权主义。”停了好半天,叶子平才说道。
叶开撇了撇嘴,这种说法都是什么时候的认知了,现在还有这么大的市场。
一个国家想要走向强大,不可能只通过自立自强就能够达成目标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必须去走对外扩张的道路,一个国家的崛起,就意味着周边国家的被奴役,虽然现在不流行搞什么殖民地半殖民地了,但是经济侵略却是无处不在。
适当的时候,完备的武力威慑也是必要的。
再说了,中国不需要航母吗?仅仅是南海问题,就需要不止一只航母编队才能够解决争端问题,其他的就不说了,美国人的第七舰队可是给中国人造成了长大半个多世纪的麻烦了。
所谓的中国不需要航母,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一名思想成熟的政治家,不应该说出这么幼稚的话来。”叶开也没有好意思给老爸上一上政治课,最后只是这么说了一句。
和平崛起,真有那么容易?叶开很怀疑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几近于零。
这个世界信奉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你不去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来欺负你。
其实,国内即便是军方,对于航母的作用,认识也是比较浅薄的。
国内有此考虑,其实跟清末的购舰运动不无关系,当时满清吃够了外国人坚船利炮的亏,咬咬牙,勒紧裤腰带购买了大量最先进的铁甲舰,想要自强一回,结果却完败给东洋鬼子,这事儿一直被引以为耻。
因为有了这事儿在前头,所以即便是海军方面偶尔想要提一提建造或者购买航空母舰的事情,总会被人斥之为不切实际,好大喜功,时间久了,再也没有人愿意提这事儿了。
另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随着形势的发展,无论是在进攻还是在防卫方面,航母的作用已经有所下降。
就以美国海军为例,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航母曾成为美国海军实力的象征。
在八十年代前,小型战舰的火力,主要还是一些短程炮火。但随着远程导弹发展起来,现在的几乎所有的驱逐舰、巡洋舰和攻击潜艇,都配有战斧式导弹。它们攻击目标的距离,已经超过舰载飞机的路程,而且还不用飞行员冒生命危险。
相比之下,航母的体积大,能耗大,目标也大。
不仅航母本身的造价惊人,而且为了保护航母,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建立护卫舰队。
美国海军很多人也认为,应该将拥有一些大型航母的海军,改造成一支拥有很多小型舰只的海军。而且海军建造更多的小型战舰,也可以更好地迷惑对手,搜集情报也更方便。
由于这种理念的出现,所以在八十年代,中美军事关系走向密切之时,美方曾经“乐见中国制造航母”,也曾多次邀请中**方领导人前往参观美国的航空母舰。
中国的海军军官也曾获邀到停泊在香港附近海域的尼米兹号上参观,美国人表示,“你们想看什么都可以。”
此行让中方人员深受震动,因为他们看到了美国海军的强大实力,登上航母,你就感觉到自己变成了大海的主人。除了航母的规模、武器装备令他们震动、汗颜并羡慕不已以外,航母上的生活设施也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军中高层对于是否建造航母,却深怀顾虑,航母的造价太高了,中国造不起,就算是造出来,连美国人都感到烧钱的后期维护费用和使用费用,中国人承担得起吗?
如果像苏联那样,跟美国人搞军备竞赛,最后不是生生地把自己的经济给搞垮了?中国人肯定不会上美国人的当,跟他们在一起交流,实在是得多长好几个心眼儿才行。
叶开想到这些事情,自己也有点儿无所适从,不过他总觉得挖些人回来总是没错儿的,而且造船工业在相当长的一段儿时间内,肯定是能够派的上用场的,自己想要开办造船厂的想法,绝对不是没有道理。
叶开跟叶子平说这事儿,也不是为了征求他的同意,只不过是认为这事儿由政府官员来说的话,苏联人会觉得比较可信,也会积极配合。
至少,黑海造船厂的厂长会感到非常高兴,这可是给他解决大困难来了。
叶子平在了解到儿子的经济实力之后,呆了半天,最后才勉强接受了这个事实,不过他明白之后,就开始积极地操作此事,而黑海造船厂方面也觉得挺兴奋的,这是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好办法啊!
最后双方签订了比较正式的何通,三个月内向中国国内输送成熟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共计三千人,家属问题随后解决。
因为甩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包袱,黑海造船厂方面还将一部分不是太敏感的技术资料送了出来,作为报酬,这个叶开倒是很麻利地接受了,不要白不要啊。
随后的一个星期之内,叶子平和叶开父子俩,有针对性地访问了乌克兰的好几处工业基地,甚至是军方重量级人物,在叶开的美元攻略之下,双方都相谈甚欢,建立了友好的联系。
叶开为此一共扔出去上百万美金,不过他倒是花得一点儿都不心疼,因为他很清楚,再过一段儿时间,这些投入都会连本带利地收回来的。
很快就到了月底,整个访问团也该到了回程的时刻了。
不过,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很意外的消息,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要接见叶子平一行。
第八十八章 理想主义者
“副总统迎接,总统欢送,这接待的规格好像是提高了一格儿啊。”叶开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很是有些诧异。
不过对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这个人,叶开了解得并不是很多,虽然后来也有过关于他的一些文章、传记之类的东西出版,但是写在纸上的东西究竟有多少能相信,真还不好说。
戈尔巴乔夫接见叶子平的时间只有一刻钟左右,毕竟叶子平只是一名享受正部级待遇的副部长,能够得到苏联总统的接见,估计还是因为戈尔巴乔夫了解到,他是叶相乾的儿子,否则的话,人家未必会打理他。
叶开自然也在被接见的随员之中,他还特意带上了钟离妤,号称是企业家代表,来苏联寻求合作项目的。
近距离地观察戈尔巴乔夫之后,叶开就发现这人讲话非常有感染力,讲话不带打草稿的,却很轻易地就能够左右谈话的节奏和走向。
只是很可惜,对于苏联这个沉疴难起的老大帝国而言,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对于国家的掌控力,并非是政客的夸夸其谈,这一点上戈尔巴乔夫做的并不好。
直到后来很多年,有人说如果戈尔巴乔夫不改革,苏联至今犹存,他现在仍是苏联的领导人。如此说来,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改革的最大输家。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假想,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苏联的历史发展证明苏联模式是不成功的,民众要求改革的意愿在赫鲁晓夫时期和勃列日涅夫时期都有,但由于民众没有表达意见的正常途径,他们的愿望并不能成为苏共的政策。危机不断积累,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修修补补的改革已经无济于事了。
已经在老人政治下生活了十几年、在不到3年时间里接连为3位总书记举行国葬的苏联人,迫切盼望出现一位讲话不用讲稿、思维正常、行动方便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运而生。人们对新的、年轻的总书记寄予厚望,希望能尽快改变国家的现状。
戈尔巴乔夫这些在苏共二十大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也切身感受到苏联体制存在的问题,感受到苏联的发展日益离开了世界的潮流,已被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大潮抛到了后边,再像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