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昭女相-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家伙立即端起茶来喝。

    在喝茶的当儿小家伙问:“老师,我现阶段除了学习之外需不需要了解些外面的事?”

    “不必。”上官澈望着她说:“在你还没足够强大时,先别急得管外头的事。”

    江月棠当即了然,点头道:“好。”

    上官澈接着给她讲课:“南北朝时,齐国有位姓田的贵族,他有良田千顷,广厦百间,还收养有数千食客。某天,他在家里举行祭祖典礼,来宾们纷纷献上礼物,有位来宾献上的是一条珍稀的大鱼和一只罕见的大雁,田大人见了很高兴,便由衷道:“上天对我们真是太好了,它不仅让大地长出五谷供我们食用,还让大海养出珍奇的大鱼给我们尝鲜。上天多么的仁慈和伟大啊!”

    客人们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宾客中有位鲍姓的食客,他今天带了他十二岁的儿子来,这位少年听了却忍不住起身道:“大人,您的说法我不赞同。依我看,世界万物是共生共存的,人也不过是世界万物中的一类。各种物类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智力大小之不同,因而万物相互制约,因而出现弱肉强食之现象。故,人类只是在自主地索取可吃的物类来供享用,又怎么能说这些物类就是上天特意为人类而安排出来的呢?”

    这位鲍姓的家长听得孩子说的这番话后吓得脸色发白,手儿哆嗦,忙将自己的儿子强拉入座,并示意他别再说话。

    人们顿时议论纷纷,有赞成的,也有批评的,还有些人赶忙察看主人的脸色。

    田大人听了倒也不生气,他满脸笑容地对这少年说:“你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呀,但是我又要请教一件事了——既然这些大鱼大雁并非上天特意为人类而安排的,那为何它们的味道会如此的鲜美呢?”

    说到这里时上官澈有意停下了讲述,问江月棠:“如果你是那位少年,你会怎么回答?”

    江月棠没想到上官澈会忽然向她提问,顿时有点懵,但她很快便有了头绪,从容答道:“老虎、豺狼和豹子看见人时都会目露饥渴之光,因为它们也觉得人类的鲜血十分之鲜美,那么,难道人类便是上天特意安排给它们做食物的吗?”

    这下轮到上官澈愣住了。

    江月棠以为自己答得不对,顿时一脸紧张地看着上官澈。

    上官澈将手放到江月棠的肩头,感慨道:“月庭啊,看来不用多久我就要反拜你为师啦。”

    。。。。。。。。。。。。

    亲们,一更来啦,下一更大约在23:00。新书刚上架,跪求订阅!!!

第七十九章 相信() 
江月棠忙谦虚地说:“学生才浅学疏,哪里当得起老师的老师?您快别折煞我了。”

    说这话时她的脸都红了。

    上官澈被她的可爱模样给逗乐了,笑着一把将她抱进了怀里,说:“总有一天你的才能会在我之上的,不信你等着瞧。”

    小家伙不说话,但她的心里暖暖的。

    好一会儿后,小家伙问:“老师,那鲍家的少年是怎么回答田大人的那句话的呢?”

    上官澈笑着说:“他以蚊子会叮人吸血、虎狼会撕咬人肉的道理作答,跟你方才的回答很接近。”

    小家伙便又接着问:“那位田大人听了什么反应?”

    “田大人亲自给他敬了一杯酒。”

    江月棠满意地笑了,仰头望着上官澈问:“老师还有关于少年的机智故事么?”

    “多的是。”上官澈说,笑着拿手绢帮她擦了脸上的汗,道:“战国末期,秦王派大臣蔡泽到燕国去离间燕赵两国。到了燕国后,蔡泽立即依计劝燕王解除与赵国间的联盟,燕王很快便被他说服了,表示愿意将太子丹送到秦国去当人质,又请秦王派人来燕国当宰相。

    ???时任秦国文信侯的吕不韦欲派张唐去燕国当宰相,张唐忙摆手拒绝道:“在下曾为秦王攻打过赵国,当时赵国人到处张贴告示悬赏说‘抓到张唐,赏百里土地’,去燕国必得经过赵国,在下委实不敢去。”

    然而除了张唐之外再无更合适的人选了,文信侯吕不韦很是发愁。

    当文信侯吕不韦回到家时,他的家臣甘罗便赶忙上前来相迎。

    甘罗当时才十二岁,乃秦国名臣甘茂之孙子,他见吕不韦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忙问遇到了什么事,当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后他说:“大人,让我去吧,我去说服他。”

    心情本就不好的吕不韦大声呵斥道:“滚,滚,滚,我亲自去请他都不行,难道他还会听你一个小毛孩的话?”

    甘罗面不改色道:“据说项橐在七岁那年就当了孔子的老师,而今我已十二岁了。不如先让我去试试,若真的请不动,您再骂我也未晚啊!”

    吕不韦终于答应让他去试试。

    ?甘罗见了张唐便问:“若论功劳,您觉得您和武安君的谁更大些?”

    ???张唐答道:“他逢战必胜,逢攻必颇,自然是他的功劳大些。”

    ???甘罗又问:“若论权力,文信侯跟应侯比哪个更大些?”

    ???张唐说:“当然还是文信侯的大些。”

    ???甘罗说:“应侯当年想攻打赵国,武安君反对,才离开咸阳七里就死了。现在,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当宰相,您却不愿意,我还不知您将死在什么地方呐!”

    ???张唐一听就慌了,忙叫人整理行装出发。

    ???甘罗遂回去见吕不韦,道:“大人,张唐已准备启程去燕国,可他似乎还是略怕赵国,在下想请大人借我五辆车子,让在下到赵国去帮他疏通一番。”

    吕不韦当即允许。

    几天之后,甘罗到达赵国。赵王亲自到城外相迎。

    甘罗笑着问赵王:“燕国的太子丹将到秦国来当人质,大王知道吗?”

    ????赵王说:“知道。”

    ???甘罗又问:“秦国的大臣张唐将到燕国去当宰相,大王听说了吗?”

    ???赵王说:“听说了。”

    ???甘罗便说:“既然大王都知道,就当清楚贵国现在的处境。燕王愿意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足见燕国对秦国的信任;秦国愿派重臣张唐到燕国当宰相,足见秦国对燕国的放心。如今秦燕两国交好,目的就是为了将贵国攻下,以扩大两国的地盘啊。您不如趁机将靠近秦国的五座城割让给秦国,然后我回去求一求秦王,让他收回成命,不让张唐出使燕国,并将燕太子送还给燕国,与他们断绝关系,与贵国结成邻邦,岂不更好?”

    赵王觉得他分析得十分有道理,当即把五座城割让给了秦国。甘罗回去后秦王即他封为上卿。”

    “甘罗太厉害了!”江月棠由衷道。

    “也许有一天你也可以这么厉害。”上官澈说,望向她的目光里满是信任和期许。

    江月棠莫名地感动,说:“谢谢老师!”

    谢谢他这些日子里教给她如此多的知识和关于智慧的故事,谢谢他对她的鼓励,他对她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时候不早也不晚了,上官澈便说:“还要不要我再讲一会儿?”

    “不用了,上官大人喝杯绿豆糖水便回去吧。”陶老夫人慈祥的声音忽然从门外传来。

    两人忙朝陶老夫人看去。

    她已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跟在她身后的是一名端着两碗绿豆糖水的丫鬟。

    上官澈赶忙起身朝她行礼。

    陶老夫人忙说:“上官大人不必多礼。”遂在他的对面坐下。

    上官澈也不客气,端起绿豆糖水便喝了起来。

    陶老夫人摸了摸江月棠的头,关切地问:“老师跟你讲的可都记住了?”

    小家伙郑重点头道:“都记住了。”

    陶老夫人又转头望向上官澈,微笑着说:“我昨日下午已给流星寨的顾十八娘写了一封信,如果快的话大概三四天后便能收到回信了。”

    她在信里表达了她希望他们重出江湖的意愿,并告诉他们——不仅她,江湖、朝堂和民间的人也都希望他们出山。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使命,一把刀也有一把刀的使命。这是个适合任何行业建功立业的时代,所以出来吧,不要一直藏在剑鞘,出来行使它的使命吧。”这是陶老夫人在信末说的话。

    上官澈忙说:“辛苦陶老夫人了!”

    “没事,我也只是代表大家说出一个共同的心愿而已。”陶老夫人笑着说。

    。。。。。。。。。。。。。。

    亲们,更新来了。关于月棠学习谋略的这一部分,我曾想过好几个方案,最终还是选择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因为考虑到江月棠当时才五岁,如果全是出题考她的话似乎不太妥当,而且也不能起到让她印象深刻的效果。而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讲的话不仅符合一个五岁小孩的接受能力,且对于这种小屁孩来说也相对不那么枯燥乏味。

第八十章 未见() 
次日,边远地区所有适龄女子的名册也都递上来了,皇帝立即取出闵州地区的来看,并让刘公公也帮着看。

    在翻看这些名册时候皇帝心如捣鼓,紧张得不能自己。

    他专挑刘姓的册子看,然后再看册子里面的家庭成员和住址等资料。

    闵州地区递上来的册子中姓刘的姑娘一共有二十位,但里面并没有来自刘青松家的女儿的册子。

    皇帝生怕自己看走眼了,又来回地看了两遍,还是没有。

    他又忙让刘公公帮着看了两遍,也没有。

    皇帝整个人便呆住了。

    仿佛有什么东西忽然刺了他的心口一下,又仿佛藏在心底某个角落的一件东西找不到了,满是心疼和失落。

    她没有递册子上来,便表示她已定了人家了。

    ‘已有婚约’这样的字眼在此刻对于皇帝来说简直比匕首还要锋利,他根本无法正视,也接受不了。

    刘公公见皇帝整个人像忽然病了一样,便知这消息有多让他难受了,忙上前几步小心翼翼地说:“陛下。。。。。。”

    本想说几句安慰话的,但又忽然觉得任何安慰的话在此刻似乎都是多余,所以又将后头的话给吞了回去。

    皇帝是个极有主见且心性坚毅之人,区区一个女子想必不会伤他太重吧,他只不过一时之间还有些适应不过来而已,刘公公这般心想道。

    但是,很快他便发现自己想错了。

    皇帝的眼眶红红的,眼泪在眼眶中不断地打着转,仿佛忽然得知了一件让他承受不了的事。

    不会吧?明明双方连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没有交换过,她怎么就在他的心中占据了这么重要的位置呢?刘公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刘公公一辈子都没有遇上过让自己心动的女人,也没有被女人爱恋过,不晓得原来有些人的关系根本无需语言、眼神和微笑做交流,只需远远的一眼就可以从此无论岁月更迭、人世沧桑,心里也始终怀着一份念想和认定。

    但尽管不能对此表示充分的理解,刘公公还是被年轻君主脸上那痛苦绝望的神色给震撼到了,总觉得不说点安慰的话过意不去,便又小心翼翼地靠近君主,说:“陛下,也许是前来送册子的人不小心弄丢了她那份,奴才立即让人去核查一番。”

    皇帝没有阻止他。

    刘公公小跑着出到殿外,对着静候在殿外的七八名官员问:“谁是从闵州来的?”

    立即有一名大约二十来岁的官员诚惶诚恐地上前道:“回公公,是在下。”

    刘公公便问:“从闵州收上来的册子中姓刘的姑娘一共有几位?”

    那名官员回想了一下,恭敬答道:“回公公,二十位。”

    刘公公闭了闭眼,凑近他几分轻声问:“闵州刺史刘青松好像有个女儿尚待字闺中的吧?怎么没见她的册子呢?”

    那名官员赶忙跪下道:“下官并不知详情。”

    待字闺中的小姐的情况外界是很难得知的,除非是与该家人的关系极好的人才有可能知道一二,这位官员平日里跟刘青松并无私交,不了解其家里情况也很正常。

    刘公公的心也莫名地沉了沉,便又问:“可有听说过刘青松家与哪家定亲之类的传闻?”

    年轻的官员依旧摇头。

    刘公公的眉头便皱成了个川字。

    那名官员忙小心试探道:“公公,可是要打听那家小姐的消息?”

    “不必了。”刘公公忙说,转身回了英华殿。

    皇帝正站在窗前眺望着外面,从他的背影便可知——他此时的心情有些糟糕,有些焦躁。

    刘公公便将自己方才跟那名官员之间的谈话一五一十地告知了皇帝。

    这消息更加重了皇帝的难受,皇帝艰难地开口道:“朕知道了。”

    他派去闵州调查的人后天应该就能回到了,皇帝在想着要不要等他回来了再做定夺,但两天之内也能发生许多事,故他顿时又连一刻钟都不愿意等了。他当即派三人连夜赶去闵州偷偷了解情况。

    待这三人走后,皇帝才感觉稍微好受些,便让刘公公去传午膳。

    然而用午膳时皇帝的心情又开始沉重起来。

    他自问自己是个心性坚强之人,不容易被一件事牵着情绪走,可这件事却完完全全地左右着他的情绪。

    席间有人送进来一封信,皇帝拿起一看——是翎王李凌写来的。

    李凌在信里说南域的桃子熟了,而且今年大丰收,他想进贡一千斤给朝廷,望皇帝许可。

    看着这封简短的信,皇帝在心里斟酌着。

    上次李凌父子主动向朝廷交出两座城后便返回南域的藩地去了,之后朝廷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复如往昔。

    但谁都知道——李凌眼下依然是全昭国拥城最多的王爷,只不过他的拥城数目是先皇和今上所允许的。

    因此谁也不敢说他们什么。

    现在,李凌主动给朝廷进贡桃子,皇帝不用想都知道他们有主动讨好他的意思。

    皇帝沉吟了一小会,然后挥笔写了‘准许’两字。

    这边他才将回复交给下人,那边皇太后便来了。

    皇太后今日神采奕奕,面带微笑,一看便知心情不错。

    “昨日下午我在慈清宫接见了龚岩的女儿龚奇芳。”皇太后入座后主动说道。

    心事重重的皇帝漫不经心地“哦”了一声。

    皇太后说:“此女子比画像上的更加清丽动人,且真的是身带奇香。我出了几道题考她,她也全都答对了。”

    皇帝淡笑道:“看来母后很喜欢她。”

    “是,”皇太后毫不掩饰自己对她的喜欢,笑着说:“若不是你们暂时还不适宜相见,我倒真希望你当时也在场。”

    皇帝笑而不答。不知为何,他的心里不起丝毫的波澜。

    皇太后便宽容地说:“你尚未见过她真人,想来也很难联想得出她的好,日后等你见了她,就知母后所言不虚了。”

    皇帝这才微微抬眼,淡淡地问:“母后想立她为后?”

    “正是,所以我来跟你商量。”皇太后笑着说。

    皇帝放下了筷子,说:“此事不宜轻率,朕过些日子再给您回复吧。”

第八十一章 改变() 
见皇帝这般态度,皇太后不免有些失落和担心,她总觉得皇帝对女色是太过不屑一顾了,如此下去她真担心自己以后难以抱到孙儿。

    但她又想到皇帝毕竟才登基不久,一时间无暇顾及此事也是情有可原,便又稍稍心安了些。

    膳毕,皇帝跟皇太后说起翎王即将派人前来进贡千斤桃子的事。

    皇太后不禁脸色微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