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寻娇-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兵厉马,以待天时。挥军征讨四方,当可四海终归于一。”
    沈鹰一番慷慨发言,直让船上众人听的热血沸腾,都恨不的现在就能提剑大战疆场,而此刻的沈鹰完全是一种平静的表情,反而给人一种完全可以的信服的气势。
    善于查言观色的吾杰,当下恭敬的喊道:“浩天有此志气,我等愿意追随左右,效犬马之劳。”
    小伙伴潘璋和凌统也跟着喊了起来,表示愿意追随。这时沈勇也明白自己的侄儿原来真的是长大了,而且刚才说的话别人不知道是假,他是知道沈鹰可是根本没有什么消息,说白了就是信口开河。
    不过他当然不知道沈鹰是现代人的事情了,为了造势沈勇自然也跟了下去,凌操见儿子朋友都认主了也跟着表示了追随之意,考虑了一下的顾雍也就跪了下来认了沈鹰为主。沈鹰见事情已经搞定,但也要再让他们心服,当下又说道:“各位都是沈鹰长辈,以后无须行此大礼;叫我一声浩天就好了。”
    吾杰见自己的一番心血没白费,而沈鹰还真的是志于天下,自是大感欣慰。
    沉思半晌,沈鹰道:“既然我们都有志救黎民于水火,沈鹰当仁不让,自是要与大伙一起努力。现下我们的出路我也想好了,那就是吴郡境内的难民,他们将会成为我们的中坚力量。”
    众人闻言,也觉有理,这会沈鹰对顾雍道:“元叹此去北上,可尽力说服蔡先生回居江南,等朝廷平静后,再回归也不迟。”当下挥笔写了几句词给顾雍,上书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后说道:“令师乃非常人,当以此诗的意思劝他先回江南。”
    顾雍见此,随道:“请浩天放心,我定当劝服家师。”沈鹰笑了笑道:“元叹有此决心,我放心的很啊!我们就此一别吧!望早日东归。”沈鹰一众下了船后,沈鹰对着船头的顾雍说道:“元叹保重!”
    顾雍此刻的心终于在沈鹰一遍一遍的关心下,在船头下拘礼道:“浩天放心,元叹必不负你的信任和托付。”
    船渐渐的离开了码头,沈鹰却看着远去的船,久久没有离开,直到船身淹没在江雾之中,沈鹰蓦然想起后人的一句古诗,不由的郎声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吾杰见好友已经北上,也不由的生出了一丝惆怅,这时听到沈鹰念的诗词当下喊道:“好诗,真的说到心声里了。”
    沈鹰心里不由起了一丝愧疚,想到这些可都是后人的杰作啊!希望他们不会怪罪,想着幸亏刚才写的没有给拿出来看,不然自己还真成了文学大盗了。
    沈鹰笑了笑道:“我们回去商量一下,该这么行动吧!”
    翌日,沈鹰就拉着小叔找到了父亲沈云,沈鹰当下把自己取了名字的事,告诉了父亲。沈云也是明事理的人,自是道:“名字不错,我儿好生气派嘛。”
    沈鹰恭敬的道:“父亲,孩儿和小叔经过一夜的商量,希望父亲能够拿出一部份钱财出来,救济街上的灾民。这样的做法我们当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得到吴郡境内老百姓的拥戴,二也可以免除了吴郡内灾民过多,而引起的暴动。”
    沈父听后笑道:“鹰儿如此年纪就有报国安民之心,我沈家有后了;既然是做好事父亲就答应你,钱财方面你可以和你潘伯商量。为父也去郡府和太守说一下,希望他能够贴出告示,这样就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
    沈鹰是知道父亲和太守关系非同一般,如此举能得官府首肯就更好了。沈鹰和沈勇笑了笑说道:“一切搞定了。”沈鹰和沈勇于是就来到了帐房。找到潘伯说明了来意,并希望他明日可以搭粥棚先让难民安顿下来。以后的事情再商量,潘伯也表示知道了。
    当天晚上,沈父也带来了好消息,因太守这些天也在担心难民太多,恐怕会闹事,现听沈家愿意安民,当下许诺沈鹰举了孝廉。
    经过几天的官府的告示和难民之间的相互传送,沈鹰的安民之事,已经是名传吴郡的各个角落了,难民都把沈鹰当着了大善人来看待,沈鹰也每天都去粥棚和难民们交谈,沈鹰和善的态度,更是让难民们都把沈鹰当着了自己的神来看待了。
    而这时的沈鹰也陷进了困境,因经过七八天的收拢,每天二十几个粥棚的难民多达五万人次,再这样吃下去,别说银山,就是沈家有金山也会吃没了。
    住在府内的吾杰见浩天烦恼,也在穷思着法子。这时刚进门的潘璋一句话惊醒了沈鹰,原来潘璋这几天也听到父亲在说每天消耗的银子太多的事情,看到沈鹰坐在那一幅没主意的样子,就说了一句,“在这样下去我们都得去山上落草去了。”
    沈鹰听后沉思了一下,高兴的说道:“潘爷今日你立一功。”只说的潘璋有些莫名其妙,接着沈鹰道:“孔休可知道吴郡境内那个山谷能住人,又能练兵。”
    吾杰听后摇头道:“没有听说过。”
    沈鹰见此,只得道:“明日我们就去找一个那样的地方,然后上山落草去。”
    吾杰听到要落草,不由有些傻眼了,刚想反对。
    这时沈勇带着两个人进来了,沈鹰一见,眼前不由一亮,忙走了过去笑道:“严兄大驾光临,欢迎啊!”严白虎身旁的汉子,长的与他有几分相似,让人一人就能看出,此二人必然是对兄弟。
    “拜见公子。”严白虎兄弟二人,一见沈鹰却行起礼来了。
    沈鹰一见上前道:“严兄何必如此,有话起来说就是!”
    严白虎道:“请浩天允许我们兄弟追随左右,我等愿意效犬马之劳。”
    沈鹰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笑道:“严兄请起,以后你我自是一家人了。”
    原来是沈勇一早就在路上碰到他们兄弟,并说了那日分别后的一些事情,严白虎当下就表示愿意跟随沈鹰一起打天下。
    当天沈府大摆宴席,为严白虎、严兴的到来表示庆贺。酒过三旬后,沈鹰道:“严兄可知吴郡境内有什么地方可以安下几万百姓的山林呢?”
    严白虎想了想,回道:“有是有这么一个地方,但不知浩天做何用处?”
    “呵呵,严兄说出来便是。”沈鹰神秘的一笑。
    严白虎见此,遂道:“离此一百八十里的一个地方,那里方圆几百里都是山谷丘陵,东靠太湖,南靠吴县、北接吴江,西边是山崖峭壁。除了水路就只有一条山路进山了,我们都叫那地为虎山。”
    沈鹰听后,大喜道:“如果真有此险地,当可屯民了。”当天众人吃喝一番后,就各自休息了,经过吾杰、凌操等人十天的探察,大家一致决定把百姓迁居虎山内安定下来。沈鹰也在这些天之内做通了老百姓的工作,官府方面也以正当的迁移手续办妥了。
    三天后,凌操、严白虎、严兴四人带领着四万百姓前往虎山。吾杰、潘伯、带着一些人购买了各种农具等用品,随后用马车送往了虎山交给百姓们使用。
    沈鹰也结合一些后代的农业知识,和屯兵制的方法;另在其中选出三千青壮年做练兵之用,并让其中有手艺的人,可仍然做从事手艺工作,也要作重培养一些铁匠等事情写了一封信,让小叔沈勇到营地,沈鹰着手的第一支武装力量,正在秘密中诞生了。
    第6章浩天拜师
    苍茫的黑夜,笼罩着大地。沈鹰从梦中惊醒后,披衣起身走到了窗前,望着窗外黑暗的世界,想起自己这十几年平静的生活,正在自己一手的策划下,就要彻底结束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成立军队,去争取天下之事,究竟是对是错?
    虽然对于前路充满迷惘,但沈鹰想起白天从虎山营地送来的信笺时,想着在自己一手创立的营地中,所发展起来的成果时,他还是感到兴奋的。
    虎山营地中的数万难民,从吴郡迁徙到虎山后,在吾杰等人带动下,开垦农田,种植稻谷,经过这几月的奋斗,粮食终于丰收了,总算是能够自给自足,再加上其中的手工业者带来的技术,给百姓们还带来了金钱上的收入。
    而组建的三千民军,在凌操,严白虎等人,结合沈鹰新式的训练方法下,也是有所成就,成为了一支能战的军队。
    而沈鹰安顿流民的善举,也是深得吴郡境内百姓的称道,此刻少年沈鹰的任侠好义的名声,在吴郡之内,可谓是无人不知。
    初冬的长江江面,云雾环绕,朦胧一片,再加上绵绵淫雨;呼呼的北风吹刮之下,仿佛能够穿透衣服,让人有一种从心低发出的冷意。
    迎风而站的沈鹰,左手撑着油伞,眼睛紧紧的盯着江面上来往的船只,期待着自己期盼的船只出现。
    沈鹰在前些天意外收到顾雍由官驿送来的信笺,信中说他已经说服蔡邕迁居江南的消息,将在这几日内抵达吴郡。
    因此沈鹰这些天来,每日天刚亮,就来到码头等候,直到天黑方才返回,虽然这已经是第三天了,可沈鹰的心情,依然充满激动,想着就要见到心中的女神时,他就有着热血沸腾的精神。
    傍晚时分,天空中的飘洒的雨水,停了下来,天际交接处,闪现出了一道霞光,江面上一艘帆船,正破浪而来,船头上昂首而立之人,不正是顾雍顾元叹,还会是谁呢?
    当沈鹰视线中看到顾雍的身影时,不由松了口气,强忍着激动的心情,强忍着呐喊,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船驶进码头上。
    船头上的顾雍同样早就看见了沈鹰那挺拔的身影,想起沈鹰那气壮山河的豪迈之色,顾雍的心情也充满再见面的激动,对于沈鹰的这份知遇之恩,也是充满感激的。
    船靠近了码头,沈鹰一个健步就跳上了船头,紧紧的拥抱着顾雍,而被拥抱着的顾雍心中虽是激动,先是一愣,但还是感觉到了这是沈鹰情感表达的方式。
    这种拥抱的方式,对于顾雍来说是陌生的,但却更能让他体会到,沈鹰对他的倚重和友情。
    沈鹰的目光这时扑捉到了,另一双正注视着自己的目光,也直到这时,他才想起自己竟然正抱着顾雍,于是忙松开了手,笑道:“我太激动了,元叹一切可好?。”
    想过无数个和美女见面的镜头,却没想到换来的是个尴尬的场面,沈鹰不由的想道,真是天算不如人算啊!
    平静下来的沈鹰,这时才仔细的打量起对面的老者,那是个看起来在五十岁左右的老儒生,头裹布巾,身穿青袍,显得儒雅亲切。
    沈鹰不由暗赞一声,同时目光又被旁边的少女身影给吸引住了,那是一张清秀绝伦的脸蛋,就像梦中的仙女般,让沈鹰感到震撼。
    感觉到自己失态的沈鹰,对着那少女露出一个微笑,才恢复了以往的自信,向那老者作揖:“吴郡沈鹰,拜见蔡先生,见过蔡小姐;今日能够盼来蔡先生的大驾,实是沈鹰的荣幸。”
    蔡邕早暗中打量了下沈鹰,见他年纪轻轻,却沉稳谦和,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果然得体,难怪我徒如此推崇与你;来,姬儿过来拜见你沈叔叔。”
    沈鹰闻言,不由想道,这还了的啊,要真叫我叔叔,那以后还怎么追求这个才女啊,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虽说只有十四岁年纪,但以相貌上来看,也确实像有二十岁左右,在苦笑之余,沈鹰抢先道:“我自比蔡小姐年长几岁,哪个担当如此大礼,若蔡小姐不嫌弃,喊我一声大哥就好。”
    沈鹰的话一出口,蔡邕也不尴尬,遂道:“浩天竟然这么年少,到是老夫眼拙了。”蔡文姬见此,只得欠身一拜,脆声道:“小女见过沈大哥。”沈鹰满意的一笑,也不在客套。
    闲话叙完,礼仪也行了,沈鹰遂道:“蔡先生,天色不早了,这一路上车马劳顿,一定很累了,请!”
    沈鹰叫来了停在远处的马车,载着众人,一路返回了家中。
    在沈府住了下来后,沈鹰就和顾雍说起了这几个月在江东所取的成果,顾雍听后自是高兴,遂道:“浩天,不如改日同去营地一观如何?”。
    “好,我这就叫人安排下,看那天有空就去。”沈鹰点头允许下来。
    家中无事,沈鹰自是没事就往蔡邕住处跑,希望拉近彼此的关系,最后顾雍的帮说下,蔡邕见沈鹰没有拜过师,就答应了沈鹰的拜师请求,沈鹰也暗中的偷笑了一番,心中想到,以后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行拜师礼之日,沈府上下自是全部到齐,沈鹰在经过跪拜之礼后,又是敬茶,又是磕头,在经过繁琐的大礼后,终于算是礼成了。
    然后府中更是大摆宴席,庆贺了一番,文姬也参加了酒筵,沈鹰见到佳人在前,自是豪气吞云,连连敬酒,时不时还来句名诗,十足的文学大盗,但却赢得在座的人人赞赏,就连蔡文姬在看着沈鹰时,也是充满崇拜之色。
    经过拜师典礼后,沈鹰自是成了蔡邕真正的弟子,开始向他学习各种学识,说实在的沈鹰要不是为了蔡文姬的话,还真不愿意学了,不是说那些没有用,而是沈鹰早就在母亲那学会了
    不过沈鹰最兴奋的时候,就是每天能够逗着蔡琰,跟她讲着各种笑话,直听得蔡琰对沈鹰那是万分佩服。
    这日,沈府来了一个奇特的客人,而对沈鹰来说,又赢来了一个人生的转机。
    沈鹰正在蔡邕处学习,丫鬟来到门前,道:“公子,门外有一道长求见。”
    沈鹰闻言,随道:“我这就来。”
    来到大堂时,沈鹰就见母亲董蓝,正与道士在聊天,沈鹰见那道人白发银须,面容枯萎,仿若仙人般,有股子仙风道骨的感觉。
    沈鹰见此人长相怪异,不由暗暗称奇,这时母亲董蓝见他来了,忙起身道:“鹰儿,快过来拜见于吉道长。”
    沈鹰闻言,心下一阵激动,忙作揖道:“拜见道长。”同时心中暗想着,这个于吉不会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哪个神仙于吉吧?
    于吉打量了一下沈鹰后,暗自点头道:“果然是个奇才,看来仲景那小子,诚不相欺呀。”
    原来是于吉是张仲景叫来的,只因张仲景和于吉是老朋友了,后在闲聊中知道于吉有收徒弟的想法,当下就把沈鹰推荐给了于吉。
    沈鹰听于吉起仲景,不由问:“道长莫非认识我张仲景爷爷?”
    于吉见沈鹰询问,关怀之情更是显与脸色,想起这小子,在吴郡境内好评如潮,更难的是一股和善之相,自是满意的点头一笑。
    “不错,我今日到此,正是因为张老夫子,推荐你做我徒弟,如你愿意的话,我就传你武艺兵法。”于吉询问的道。
    沈鹰想也没想,便下拜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弟一拜。”
    于吉见沈鹰如此有慧根,不由大笑的受了他的大礼,但也省去了那些复杂的拜师礼节,沈鹰跟于吉的师徒关系,也就顺利结成了。
    之后,沈鹰又找到蔡邕,商量着以后不能一天都来学习了,只有中午时分来听他授课,其余时间都将在练习武艺,蔡邕在经过这段时间和沈鹰的交流,也知道沈鹰知识丰富,能每天还来学习,就已经不错了,自是道:“浩天,你学识已成,邕依你就是。”
    沈鹰谢过之后,找到文姬道:“师妹以后你可要努力学习,没事就来看我练习武艺。”
    蔡文姬闻言,嘟着小嘴,柔声道:“我一定会去的,不过你可要好好学习!”没有什么比佳人的鼓励更有用,沈鹰带着兴奋之情,离开了后院。
    “师傅弟子已和蔡先生说好了,每天午间去他那学习。但弟子还有一个请求,不知道师傅答不答应。”沈鹰来到后院小校场上,便提出了要求。
    于吉笑道:“浩天有话直说,为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