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无上贵夫-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哥哥。”这汪幼阳道。
  汪老太君只笑着搂着她,道:“七哥儿,这是你三妹妹,可见过了?”这金氏只笑道:“娘,您忘了,这两个小的时候原是见过的。”梅七站在一旁侍奉着,只笑道:“见过三妹妹。”金陵梅氏,是出了名的书香世族,最注重规矩,小辈在长辈前,行站礼孝敬。汪幼阳行礼道:“幼阳见过七哥哥。”
  这汪曼春只笑道:“这一对可算是见上了。男七哥儿,女七哥儿的。”这么一说,众人想起这前些天吃蟹时的典故,这刘氏又气又笑的只摇头,梅七云里雾里,摸不清分寸,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只看了那汪幼阳一眼,略略绝尴尬。这汪幼阳只不说话,面庞飞红,这华氏见状只笑骂道:“他嫂子快闭上你的嘴,说的什么混账话。”一行人欢声笑语的。
  这内室内,这荣国府,并着梅家几位贵女坐着,这汪二小姐汪幼岚在那看了半天的门缝,尔后回来笑道:“老五你也别恼儿,瞧瞧,现世报的,臭丫头踢短板踢到自己脚上了。”梅书卉正揽着那汪幼双安慰。
  那梅书真只坐在炕上,自己捧着一盘杏仁酥吃着,听见众人的议论,一旁的问道:“你笑什么呀。”那梅书真听见声音,看了看那荣国府的汪四小姐,汪幼云,一副圆脸盘,手中也拿着块杏仁酥,乃是这荣国府萧氏所生的幺女,年纪不过一十又四,也是个吃货,二人趣味相投,倒挺投缘。梅书真只愣了愣,道:“我笑了吗。”汪幼云只嚼着那杏仁酥,道:“笑了,还叹气。”梅书真也拿了块杏仁酥,道:“我是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说罢,四姐姐,窗外的蝶可看见了吗,欲擒故纵周围人却看不出呢。”
  荣国侯府三张大门悉数敞开着,卯时初便开始准备,那前后通信的来回数趟,到酉时初宫中派来的人方才来报,一会儿通传说上御街了,一会儿来通传说是已经过了新宋门了,酉时初方到,一家子准备迎接圣恩,领着身后一众女眷,男儿,女眷在大门内,男儿在大门外候着,便远远瞧见那骑着马的宫里的人来了,赶忙上前相迎,一番宣礼完毕,掌事太监郑鸿远,汪老太君拄着拐杖,颤巍巍的,口中道:“臣妇谢主隆恩。”“臣汪鹏海谢主隆恩。”这郑鸿远上前扶起这汪老太君,柔声道:“老太君您快起来,杂家可受不得您这般的大礼。太后娘娘让奴才给您传话,还盼您多进去陪陪说话也好,说是遥记闺中您二人最为交好,如今物是人非,心下凄切,主子心里惦念着您呢,晚上给您老点了几出戏,问您最爱看的可还是那《穆桂英挂帅》?”汪老太君哎哎应下,不由的老泪纵横,一行人忙又劝诫,这郑鸿远劝诫一番,这汪鹏海自然邀及其留下用膳,这汪鹏海只谢拒了,一行人便回宫里去了。汪老太君由着汪鹏海扶着站起,梅七侍奉着,看着车马攒动,目送归鸿远去。
  与荣国侯的热闹相比,庆安侯府内却是比较冷清的,老侯爷子嗣单薄,侯府夫人红颜早逝,生前只育有一子一女,一子一女相差八岁,长女姓金,双字诗翠,幼子姓金,双字沐恩,取永沐恩泽之意,出了名的顽劣不化,朽木一只,纨绔饕餮,在京城五害中,排行行三,人称兽面沐三。以当朝景王赵为首,行二的是庆天侯二子萧修,行四的是吏部侍郎家的四子,姓周名唤安,行五的是小安王赵阳平,与当朝太子………已逝的静安皇后之子,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横行当道。老侯爷年轻时曾叱咤疆场,不可一世,中年后却宠爱姬妾,酷爱炼丹修道之术,对诸事一应漠不关心,任子弟纨绔,妾氏赵氏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且说这萧氏早逝,金诗翠和金沐恩年幼失祜,相依为命,长姐如母,金诗翠素来疼爱这个弟弟,时时照拂,勤加教导,在其嫁人之前,未曾懈怠,一十六岁时嫁与南靖侯之子其堂兄金雅逸,怎曾想红颜薄命,一朝去了,不过二十又四,虽是姐弟,形同母子,金诗翠葬礼上,年方十四岁的金沐三身穿孝服大闹南靖侯府,抓住当场偷腥的金雅逸与□□,当场对其施以宫刑,这金雅逸险些保住命根子,这也是府内讳莫如深的旧事了,听闻府中老人人言,金诗翠当时怀着孕,缺衣短水死在柴房内无人问津,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孩子也胎死腹中。金沐三睚眦必报,爱恨分明的,理应决不轻饶,只不知与这南靖侯府达成什么协定,三周后,从府外抱回一个孩子,是个女婴,对外未公布身份,取名金青,以兄妹相称,世人皆言,那是这老侯爷亦或者这世子的私生子,实情究竟如何,世人又何曾知晓呢。
  送过了皇恩,一行人便这么莺莺攘攘的围着汪老太君回内宅。
  朝廷逢年节总有恩赏,今岁因汪氏省亲,份例额外多些,府中执事娘子刘钱家的,领人打点着今上的赏赐,只由着身边的丫头唱票,一个个点卯般的点过去,除却府中的例行赏赐,今岁汪老太君的除却镂空雕花嵌珐琅翡翠金护甲一对,金、玉如意各一柄,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十锭,更赏了数匹珍缎,历历数来,鸟衔瑞花锦,品红妆蟒缂金丝提花纹锦,石榴红联珠对孔雀纹锦,水红纹锦,素色薄棉缎,雨过天青色蝉翼纱,雨花锦 ,月华锦,云锦,天水碧,醉仙颜,牡丹穿花的杭绸,嘉定斜纹布 ,淞江飞花布 ,淞江三梭布,喜上眉梢的妆花锦。这宫中一共赏了一十六匹锦缎,寓意六六大顺,寿比南山之意。梅七爷也得上赐御制新书二部,宝墨二匣,金、银爵各二只,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十锭,其余众兄弟姐妹表礼按前。
  在这豪门大户中侍奉久了,见惯了这金枝,看倦了那玉叶,金碧辉映,金头银面,这刘钱家的见识,自然不是一般可比的。

☆、追月(三)

    宁国侯府内,绢红的灯笼在廊下兜转着,园子内那暖帘被卷起,从里面走出个人物来,身形高挑,秀发高束,一身利落劲装,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手中拎着一柄虎头软鞭,腰间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乃是武生装扮,时值正午,乃是用膳时候,长廊远处端着食盘的一应婢女正走来,并着门前侍候在两侧的婢女只躬身道:“世子。” 沐三淡淡应了,只问道:“小姐可曾起了。”婢女只恭敬道:“已经起了,正在用膳,世子可用膳?”“抬去园子,我和小姐一起用了。”“是,世子。”
  畅春园内,奶娘正喂着金青用膳,拿着小银勺将舀起,便听见外面一阵熙攘,那暖帘被掀起来,继而这房中珠帘轻卷,沐三世子倾身进来。小姑娘戴着嘴兜,张着嘴巴,露出正在换牙的小口来,正打算进食,转眼瞧见来人,便眉毛弯弯,要从凳子上蹭下去,只口中糯糯喊道:“沐,沐哥哥。”沐三见状只上前一个箭步捞住她,抱着她坐好了,问道:“小丫头今日可曾好好用饭了?”她忙着点头,沐三只看了一眼膳点,闲散散问道:“可曾挑食了?”她忙摇摇头,道:“拆,拆难吃,但青,青儿,全全都吃掉。”沐三勾了下她的鼻头,道:“乖。今早儿哥哥陪你用膳可好?”“唔,好,好。太好了。”沐三只哈哈轻笑一声,食指指背扣了扣桌子,但见珠帘轻卷,外面一应侍女鱼贯而入,这沐三的贴身婢女,苏秋一一布膳,继而均用银针查验,按照这府中规矩,每一道膳食都要例行验毒的,这金青的更是需要人来验毒,先吃了,方可给她用,那又一道鸡蛋羹上来,乃是这金青的膳食,这乳娘刚要去验,却瞧见沐三抬手用勺子舀了一勺,径直送入口中,这乳娘大惊意图拦下,只道:“世,世子,这道羹还没有查验,不可用,您千金之躯怎可以身试毒,让奴才来罢。”“我试了,”他闲适道:“没毒,你喂给青儿吃。”“是,是。”这韩妇人只应下,不再言语,沐三世子金贵之躯,为了这小丫头以身试毒,可见这金青所得的,滔天宠爱。
  金青坐在桌子便,看着那乳娘舀起的鸡蛋羹皱起眉头,不用。沐三在一旁见状,放下筷来道:“你快吃,吃完了,哥哥带你去围猎,还有其它几位哥哥。”这金青听闻,眼睛亮晶晶的,“好。”便张开嘴来,乖乖吃饭。
  这奶娘,都冷汗直冒,这金青小主子不过年方三岁,自家世子爷出去玩,经常带着她,虽是见人素来也没个忌讳,每回玩的,三岁便待她去后山看豺狼虎豹,真是,这韩妇人只心想,这女孩子家家还是要女人来带,千万不能不能丢给男人养。
  待二人用玩了膳,这沐三便带着金青出门了,小伙子几个世家子一清早就带上□□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午间又扛着金青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直到下午方回。
  这乳娘婆子们出去接应,“咦,那么干净?”只叹这世子是个粗中有细的,带着孩子出去玩,除了稍脏了些许,但面庞白净,红光满面的,手中还抱着一个小竹篾,只嚷着:“乳,娘娘,看,哥哥给青儿捉的兔,兔子。”这金青自打自家主子爷从外面带回来,身子病弱,用了成捆成捆的人参方才吊回半条命来,是以一家人娇心捧着,生怕出点差池,只未曾想自家世子爷却经常捞起这孩子便带出去,刚开始这乳娘并着众伺候的人心里是一万个担心,只怕这男人不会照顾,出去万一有个好歹,毕竟小主子身子骨脆弱,可怎曾想,这些年岁下来,竟然强健了不少,“哎,小主子。”听闻金青的话,这乳娘韩妇只赶紧抱起她来,笑道:“咱们去放小兔子,好不好。”“嗯。”这乳娘只欢喜抱着金青去了。
  正逢十五佳节,京中宵禁已解,绢红的灯笼用的是上好的绯红宫纱,悬挂在府中各处,府中诸人沐浴,更衣,梳妆,喜儿掀起帘来,抱着在小香坊内熏好的服饰放置在炕上,边上放着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一并的椒图玉饰,禁步,香包等,只道:“小姐,老夫人领着祭月,来四房通传了,您可准备大好了?”镜前苏伊的头发已经梳好,抹上了头油,打点好了,只待这衣裳送来,便由着喜儿伺候她梳妆,汐儿今早告了假回家去了,只有喜儿留在她身边,喜儿给她系上束腰来,笑问道:“可还紧,小姐。”苏伊吸着气道:“还好。”那喜儿直笑。
  中秋节有女儿的人家要拜月,意欲为女儿祈祷冰清玉洁,一世永昌之祈福意,这后厅的园子内已经摆好了案,下边放着草席若干条,上置软垫,香炉一盏,红烛两根,案上摆着贡品,月饼以自制为佳,方便众人分切食用,西瓜切成莲花状装在盘子里,秋季时令水果若干盘,今岁这拜月仪式由董老太亲自操持,这府中一应女眷,安序在那软垫上正坐下,执事婆子在一旁站立着,只口中唱到:“祭月。”而后这董老太起身,到这奠席前跪下,“三上香”,执事婆子递上三支香给董老太,董老太在蜡烛上点燃,向月神鞠躬,再将香插于香炉中,“三上香”。这执事婆子又唱,这董老太再将香点燃,插于香炉之中。
  庭院之中,月光皎洁,夜色之中,远处传来鞭炮声,吹打声,苏伊,苏盼,苏初等辈恭敬正坐在软垫之上,廊下绢灯兜转。
  如此三次之后,董老太直起身来,这执事婆子扬声唱到:“三祭酒”。继而用清酒斟满酒爵,递给董老太,董老太将酒洒在席前的地上,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执事婆子又唱:“三祭酒。”董老太执杯,在月光之下,再将手中酒缓缓倾下。
  “请主祭唱词。”董老太君执起手中拜月祝文,苍老而慈悲的声音在京中的满城的烟火,在这府邸的大院中吟唱道:“
  维丙戌年仲秋,
  诚炎黄儿女,兴华夏名,复礼从德,祈告夜明:
  乾坤万世,日月五光。普天盛裕,心宇玄黄。
  重拂仙袂,誓振礼纲。汗青永记,皇汉之殇。
  惟贤惟古,渐远渐茫。南山峨峨,扬子汤汤。
  巴渝儿女,正冠理裳。竭诚顶礼,感念上苍。
  敬拜素娥,启佑家邦。仙宫泰乐,世道宁康。
  理修大德,文运隆昌。逝者已矣,蟾月呈祥。
  辉增我辈,仪举宏彰。兹呈斯文,饮地横觞。
  祀於神灵。惟伏尚飨!”
  她道:“今日祝词,愿我儿谨记,祥钟华胄,秀毓名门,须有温慧秉心,久昭淑德,须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不着在诸辈以后,不忘今日训诫,宛若明月,一世玉洁冰清,岁岁长安。”
  一并女儿手持香,齐颂:“祥钟华胄,秀毓名门,温慧秉心,久昭淑德,玉洁冰清,一世长安。”
  礼毕。
  执事的婆子并着清儿先扶着这董老太回了房,苏伊从软垫上由着喜儿扶着站起身来,轻瞟过去,便瞧见左边第一位的苏盼,也由着身边的纯儿扶起来,苏伊看见她的束腰上悬着枚金色铃铛,衬着她束腰的花色,越发好看。菖蒲花色,怎么会喜欢这种花色的纹饰,未免稍显持重,苏伊心下笑一声,今日她的束腰取的是百女□□,配的是香苞,穿搭是门学问呀。
  “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你们两个,都给我去禁言树前,跪着。”苏伊忽然回忆起来,那是在那年宫闱举办的法华经的讲经筵上,皇子皇女并着京中侯门,勋贵家,还有官员家的五陵子弟,京中贵女皆都应邀在列。
  那时,府中的大姐姐,苏筠尚且未嫁人,苏筠年长她们四岁,那时她便与这苏盼关系不睦,苏伊总觉得这苏盼总看不惯她,是她的眼中钉,这苏伊偏偏不绕道而行,总去撩拨,这日,她和苏盼两个人在会上又斗嘴吵了架,这苏筠便抬手佯做头疼的拎着她们二人,指着外边道。“去就去。”“谁怕谁!”二人便赌气相继向外边走去,走过这大殿广阔的西后殿,那柚木地面生凉,数百根攀凤金柱支撑着空旷的大殿,四处空寂无人,只有经幔轻飞着。尔后直走到外面走廊上,“哼!”“哼!”二人赌气翻眼,尔后在那走廊上双双坐跪下。
  西殿后有一棵古树,已生长千年之久,盘虬卧龙,声势浩大,上面悬垂着数千只青铜铃,风吹来,一片飒飒作响,这学中自有学中的规矩,以弟子经为训诫,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凡犯教例者,便要受惩戒。而这西殿面壁,便是其中之一。 
  这棵古树千年好似已经通人性,总会在前来罚跪的子弟跪上一定时间后,最顶端的铃会轻响,掉下铃铛来,这时候便会叫着宫中的嬷嬷来,这管事的嬷嬷看见跪在这里的孩子,便会赦免,久而久之,变成了约定成俗的规定,所谓面壁,便是头顶装满水的盖碗,以坐倨之礼在廊前跪好,其间不可妄言,水不可洒出一滴,直到这宫中永漏滴过二遍,方可解刑罚。
  “喂。”二人在那树前跪着,这苏伊忍不住,轻开口问道。那苏盼这不理她,而这苏伊老问她,半晌不耐烦的问道:“干什么。”“你说我们俩天天吵来吵去的,我们和好好不好。”苏盼惊的头顶的水差点洒出来,半晌,只道:“你,你犯什么神经。”浩瀚的琼空与古树下,苏伊只端坐在那里,眉眼轻弯,道:“不是胡说啊,我怕有一天我会后悔。”苏盼只堵了会儿,最终却道:“别胡说了,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