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珏抿住嘴脸色有些微青,若真是个男的,估计自己要难受一阵子。
尽管阿珏自己之前已经否认了自己的猜想,但是万事无绝对,为了那可能的万一,他还是决定试一试,反正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损失。
阿珏温和的表情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那一系列心思变化所带出来的神态的细微改变,别人察觉不到,元元三个还能察觉不到?
或者这么说吧,阿珏兄妹四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他们彼此防御最薄弱的时候,所以同样的变化,在有外人的时候他们彼此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在只有他们兄妹四个的时候就能轻易地感觉到。
元元三个还以为阿珏被什么东西困扰了,就忍不住凑了过去,结果一看就看到阿珏在地图上画的,从东往西的一条蜿蜒连绵的长线。
这个炕桌是他们从海安县带回来的,原本就是他们四个聚在一起的时候用的桌子,定做的,保证四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做自己的事情,桌子下面的四个角是一个l形的半米高宽柱子,柱子被做成了柜子和抽屉,可以让兄妹四个放些自己的小东西,再配上硬木支架的懒人椅子,随便往哪里一放兄妹四个就可以开会了。
此刻除了阿珏另外三个都撑着双手把脑袋伸了过来,阿珏回神就看见伸着脖子的弟弟妹妹眼角跳了跳,差点吓死哥了。
“大哥哥,你要修路么?”元元也是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有了好的交通就能更好的沟通各地,商人们路上耗费的时间和金钱少了,自然能跑更远,更促进买卖,自然会更加繁荣。
“嗯,路是要修的。”阿珏已经把修路放入自己的日程了,只是水泥还在试验,虽然已经有了成品出来,但是在阿珏看来配方还可以改进,既然要做,那么就要做到当下最好,只是原本他最先是想要往东修路的,但是现在却想要往西了。
“大哥是要弄丝绸之路?”秀秀指着阿珏往西画的那条线,“这可是大工程。”不过要是做成了那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这时候有那么大的购买力么?”元元撑着脸颊,大启算是这个时代绝对的强国了,但很多地方依旧温饱都成问题,哪里来的钱买别的。
“没有购买力就换啊,资源这种东西,一点没有的地方才是少之又少。”阿璋扬起眉道,“你知道丝绸之路上辈子出现在公元几年么?”
元元自然是不知道。
“是在西汉,大约公元前200年左右。”阿璋得意洋洋的道。
“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西汉使臣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阿珏翻到自己早先写下的东西,“按照大启目前的经济水平应该在唐宋两朝的水平,而唐是在公元618年建立的,虽然是不同的世界,但是有五百年的缓冲时间,这条丝绸之路本身是有绝对有实现其存在的条件的。”
“大哥你这听上去就像是百科介绍。”元元呆了呆。
“嗯,百科的原话。”阿珏点头,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以前看到过,觉得古代商路很有趣就看了一下。”
“那就记住了?”元元觉得有些方,她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很好了,若是感兴趣的东西自然就记得比较牢,但也是记个大概,像大哥哥这种感觉连标点符号都不会记错的就有些凶残了。
“大哥哥过目不忘啊,两辈子都是,你不知道?”秀秀疑惑地看向一脸懵逼的小妹妹,见小妹妹双眼放空地摇头,嘴角一扬,“当然,我和阿璋也是,怎么元元不是?”
元元瞪大眼看着哥哥姐姐们,瞬间被全宇宙的恶意淹没,瘪着嘴,别提多委屈了:“我不是”
元元觉得自己虽然是艺术生,上学也晚,但是她凡是学的科目也总是在同龄人中拔尖了,大小也是个学霸了,但是现在小学霸对上大学神,顿感世道艰辛难以赘述。
“可怜的小明。”阿璋不厚道地挤眉弄眼,把原本就委屈的元元差点气爆,随手拿起放在椅子边上的大扇子就拍了过去。
可怜阿璋虽然力大无穷,但绝对不能和铜筋铁骨的秀秀相比,被打到是痛得实实在在的,一时间暖阁里兄妹俩又开始了鸡飞狗跳地追打。
另外一边阿珏和秀秀很淡定地讨论着,丝绸之路的具体操作,还有哪个相亲对象比较符合父母双亡有房有车的最高标准。
兄妹四个在暖阁里消磨到晚饭时分才不得不穿戴整齐由雪氏带领着前往松鹤堂,而这个时候整个沧澜居已经全部进入正轨了,甚至一个下午府里的花名册都已经送过来了,只等闲下来开始交接账册了。
松鹤堂的晚宴本来应该全家齐聚,但是宫里皇帝今晚上也开了宴会,宴请的都是朝中重臣和勋爵贵族,作为勋爵顶尖的永国公府,老国公自然也被招进宫了,至于礼部颜值担当的国公爷压根就没有回来。
所以主位上坐着的就只有老夫人,左下手是国公夫人小林氏,再下首就是世子夫人雪氏,再之后就是六夫人文氏和八夫人严氏。
老夫人右边第一个是秀秀,然后是十六岁的董文诗,诗诗,再下去就是元元,然后是十岁董严青,青青,最小的就是六岁的董文词,小词了。
另外一桌就是元元他们的两个叔叔董温董渐带着阿珏五个男孩子,除了元元家兄弟三个,剩下的就是十三岁的董文谚,最小的四岁的董严朗。
两桌主子十七个人,站在旁边服侍的丫头婆子少说三十往上数,还有人专门布菜,阿珞是真的小孩还好,从小也是被人伺候到大的感触不深,就是觉得吃饭这么多人盯着有些麻烦,但是元元兄妹四人是换了芯子的,从小生活在外面,平时都不喜欢太多人在身边,更别说吃饭的时候了,都是上完菜自己吃自己的,如今就有些食不下咽了。
不过不管什么原因,四人上辈子也都是很受人瞩目的,所以虽然难受但到底还是没有差错的一顿饭顺利吃完了,倒是老夫人看着这么多孩子在一起精神都好了不少,嘱咐一家子兄妹要互相关爱,团结一致,这样家族才能好,而家族好了,自然他们作为一份子会更好。
但事实上除了各自的亲兄妹,各房之间都没有多少交流。
大的是本能不喜欢元元兄妹五个回来,京都的资源就这么多,没有元元五个,他们就是国公府独一无二的少爷小姐,父亲是不是世子其实看不太出来,但是元元一家子一回来,别说出门后别人怎么看,光是府里他们已经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
原本什么事情都会紧着他们,但是现在所有事情他们都要往后靠,一切都要以长房为先,目前还没有爆发什么矛盾不过是时间太短,感受不大而已。
而小的那几个是真的太小,还不是很懂事,刚启蒙没多久的怎么和快要成人的混到一起,更别说这还不是一起长大的,再加上隔房就更陌生了。
阿珏微笑着应和了老夫人几句,阿璋也逗了几句,老夫人就放人了,让他们各自休息,明天还要参加宫宴,即使是晚上也要做很多准备,所以今晚上要早早休息。
一夜安眠,回到京都的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第二日起来兄妹四人先是去了练武场,一个时辰后洗漱干净去了主屋和雪氏阿珞一起用了早饭,再然后阿珏和阿璋被国公爷叫去了前院,秀秀和元元则留在主屋由着雪氏帮她们打理准备赴宴的衣着配饰。
因为有着海上船队的关系,秀秀和元元没有从外地回来跟不上京都流行的问题,甚至这姐妹俩一贯有什么好东西都是最早拿到的,所以衣服样式也好,首饰也罢一点不会出现过时和土包子气息。
秀秀和元元都不喜欢顶着很沉重的首饰,但是赴宫宴必定是需要礼服大妆的,就算因为是姑娘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比平时赴宴定时要隆重。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首饰不能少带,但是可以中空可以镂空,衣服样式必须符合大气端庄,或者飘逸风流,衣服长袖摆大,没有关系,料子可以薄可以轻,反正秀秀和元元也不怕冷,只要重要的外衣能过得去,就没有问题了。
不过即便如此钻空子,秀秀和元元还是要在身上套上六七斤的东西。
踩着木底的高屐站在那里当模特的秀秀和元元觉得浑身都僵硬了,但是不能动,还要等着雪氏最后拍板才能卸下着满身的装备。
等到雪氏反复斟酌之后,秀秀和元元才小心翼翼的脱下衣服和首饰,让冯麽麽带人去做作最后的保养,无论衣服和首饰都要力求一丝不错,而且不能只有一套,必须另外带上一套或者两套差不多的衣服,预防发生突发状况。
平日里赴宴也是同样的操作,但是宫宴更需要十二万分的精心。
直到快用午饭了,雪氏才最后拍板兄妹四人的每人三套衣服,再然后就是妆容,这一项是单指雪氏自己和元元的。
因为审美偏激的关系,雪氏一张本来就不需要过分装扮的脸不得不再出门的时候少做修饰以便遮住那种摄人的颜色和容光。
元元表示很无奈,化妆明明是为了让自己更美,更引人注目,但是她和美人娘却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寡淡一点,更普通一点。
雪氏需要把自己上翘的眼尾往下拉,眼角天生的淡淡桃红色也要遮掉,眼下媚人的痣也要用粉遮掉。
倒是元元到底年纪小,配合首饰发型,往可爱着一个方向努力更显得容易一些。
只是还不到十五岁就魔鬼的身材让人头疼,好在现在的衣服都宽大,里面穿上直筒的薄棉马甲总算是能遮盖掉那节纤细妖娆的水蛇腰。
元元从头到尾都是死鱼眼,那憋屈的样子让雪氏又是好笑又是心疼,最后秀秀给元元比划了一个长刘海,这一来不但整个人更加可爱了,眉宇间的最后一点艳色也被遮掩住了。
第四十七章()
相对比永国公府一波人按部就班得准备进宫参加宫宴;永静侯府章家差点没有被翻过来;原因就是大早上起来的开门的小厮一开大门就看见大门廊檐下整整齐齐挂着二十多具黑衣男子的尸体;小厮当场惨叫一声昏了过去。
小厮的惨叫声一下子就把整个前院的下人都吸引了过来;最后当然是惊恐的尖叫声四起;很快整个侯府都被惊醒;现任的永静侯差点气得撅过去;一叠声让人把尸体统统放下来,但是这么大的动静,永静侯府虽然偏僻一点也是在内城;要是京兆尹这时候都没有收到消息那真是废物了。
得到消息的京兆尹一听是永静侯府,还是二十几条人命的消息,顿时觉得自己这个官怕是到头了;简直晦气极了;很自然的赶到永静侯府后脸色绝对是黑的,要不是宫宴就在眼前;有事全部往后压;京兆尹都要立马把永静侯府给围了;但是即使暂时没有什么动作;但是上报的折子也立刻递了上去;很快大理寺就亲自来了。
这时候谁也不管你永静侯是不是高贵妃的舅舅了,二十几条人命;天子脚下,皇帝可不是只有四皇子;大家都是敌对立场;其中最占优势的就是四皇子了,有机会落井下石没有哪个会错过,就算这事情最后证明这二十几条人命跟永静侯府没有关系,但是就算恶心一些,让永静侯府鸡飞狗跳也是好的,万一这关键时刻永静侯府一个脑抽出了昏招,那真是皆大欢喜。
二十几具尸体被大理寺带走了,为了以防万一京兆尹以保护永静侯府的名义,各个门口都让人给守了,虽然不会干涉府里人的进出,也没有整个围起来的意思,但还是难免让整个侯府都人心惶惶。
永静侯这会儿阴沉地坐在书房里,刚刚送走京兆尹和大理寺,此时心里并不如面上那样的镇定,好像他真的是如此的无辜。
事实上在那拨人一去无回的时候,虽然不敢置信,但是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他早已经做好了后手,那拨人是花钱偷偷接头的,跟他们永静侯府扯不上一丁点的关系,就算对方报官也查不到任何东西,就算有活口也查不到他们身上,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对方会用这样直白的方式。
他们永静侯府一路起起落落什么没见过,还真没有见过这样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回过来的巴掌,哪怕此时此刻只有两方人心知肚明,京都各方博弈虽然有明面上的,但是更多的是台面下的,而栽赃陷害,暗杀陷阱无疑是台面下面的,栽了就再报复回来,大家都是有这个默认的规则的,但是偏偏对方不安牌路出牌。
永静侯就不明白对方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在内城做这种事情?这难道是傻大胆么?但偏偏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做成了,傻的怕是自己吧!
永静侯不得不重新审视印象里那个总是微笑,让人如沐春风的永国公世子的嫡长子。
一个还不满弱冠的少年。
永静侯还是抬手摔了一个砚台才降下一点火气,本来绝对不会牵扯到他的这些黑衣人,现在却用这么直接的方式硬和他绑到了一起,现在就算他说没有关系,别人也不会信,就算面上不说心里也会低估,二十几个黑衣人在这内城里运送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人家费那么大的劲儿把人给你整整齐齐挂大门口,难道是存粹逗你玩儿?
这简直是深仇大恨了有木有?
要说你没对人家做什么,谁信?
反正收到消息的所有人都是不信的,不少人都在拍案叫绝,这一招简直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但不管别人信不信永静侯府是绝对不会认的。
说起来永静侯府也算是庶出励志成功的典范了,而且这个励志还非常正面,所以永静侯哪怕是庶出出身别人也不会嘲笑与他,该因他有一个好姨娘。
当年永静侯带着一家子外出郊游,结果倒霉碰上了流民暴动,那场面简直混乱到极致,关键时刻,那位姨娘拦在了小世子和永静侯面前,然而长剑一下子刺穿了两个,除了永静侯活了下来,那姨娘和小世子都当场死了。
永静侯受伤后一直身体不好,拖了几年后终于也撒手人寰了,整个永静侯府就剩下了永静侯夫人和那个姨娘留下来的一对儿女。
之后那个庶子成了永静侯,那个女儿也进了高南王府做了侧妃,而如今的高贵妃就是这个侧妃的女儿,永静侯府也因为高南王府从底谷爬了起来,现在外孙女做了贵妃,还有了四皇子,说一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不为过。
永静侯府的老夫人听了下面婆子的禀报,神色没有丝毫波动,她的娘家在今上这一辈的夺嫡中就被牵连了,虽然没有别人那么惨又是流放又是杀头,但也早就贬黜,要不然她原来也是一国公府嫡女如何会嫁到永静侯府这样的没落侯府。
如今她无儿无女,早就心如止水,任凭庶子庶女如何做妖都只当不知道。
只是有些事情要加快了,她一辈子赔在了永静侯府已是不可逆转,但是她的娘家正要崛起,她可不能拖累了娘家。
从龙之功?也要先有命!
皇帝一早就知道了永静侯府的事情,只是没有吭声,因为他觉得这事儿的手法咋怎么眼熟呢?看着像他家裕亲王啊,顾忌整个京都除了他就没有谁能做出这种事情了。
于是随手让人一查,果然是裕亲王的人拦截了五成兵马司的巡城兵。
皇帝也算是知道裕亲王的性子的,有事向来是当面怼回去,做这种事情说明梁子大了,这永静侯府怎么裕亲王了?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