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消息让人震惊,阿梨眼也不眨地看着冯氏,半晌说不出话来。
她以往只道薛延矜贵,性子骄横些,却没想到他竟出自如此勋贵世家,又在少年时经历如此波折。阿梨忽然觉得,薛延对读书之事的厌恶,许就是缘于此。
冯氏说,“薛延自小便就是我看着长大的,说句不敬的话,我一直都是将他当亲孙儿待的,自家孩子,怎么瞧怎么好,我对他也一向纵容,但只逼过他两件事,一是送他入书院,二是留下你。”她叹气道,“阿梨,我是真的怕薛延走上歧路。”
阿梨抱着书,心中隐隐察觉到冯氏为何在此时与她挑明这番话。
冯氏拉过她的手,说,“我与薛延虽身份上悬殊,但大事上,他能听进我的话,且我瞧着今日,他对你并非无意。你是好孩子,我一直都看在眼里的,我本还怕着你觉得日子苦,会不愿留下,但现在瞧着,我是多虑了的,我们阿梨是顶好顶好的姑娘。”
阿梨咬着唇,轻轻唤了声,“阿嬷,”她抬手,用指腹抹去冯氏眼角的泪,道,“日子好好的,您哭甚么。”
冯氏说,“梨儿,你不知道,现在这样日子,对我们娘俩来说,来得到底有多难。”
阿梨环住她的肩,温声道,“浪子回头金不换,薛延本就不是坏人,咱们信他定能学好的。”
冯氏含着泪笑,她垂眼在袖里摸了摸,不知怎么就变出只镯子来,探身戴到阿梨手上,道,“这是薛家夫人临走前托于我的,是传家宝,世代传于儿媳,今日我便就做主,将它予了你了。只是要委屈你,婚事要再耽搁些时日了。”
阿梨伸指摸了摸那镯子,触感温润,油翠欲滴,是难得好玉。
冯氏抚了抚她脸蛋,道,“少来夫妻老来伴,你们以后,便就一起好好过日子罢。”
章九()
下午的时候;冯氏带着阿梨一道去了城西的小河边;那里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柳树林。已是二月底;草长莺飞时节;河里水也开化了;不时有条黑色鱼儿张着嘴跃出来;溅了阿梨满裙的水。
冯氏笑着看她忙不迭掸裙子的样子;道,“等天头再暖和些,便就来这里捞两条鱼;回家里炖了吃。这河里鲫鱼最鲜,肉嫩的入口即化,配着白萝卜最好;又补身。”
阿梨抬脸道;“豆腐也好吃。”
冯氏笑得更开。
春日刚抽芽的柳条极为柔软,上面还只有嫩嫩的芽尖;枝条上覆一层茸茸的皮;远看养眼新绿。从树下走过;鼻端底下都盈满了泥巴和草叶的味儿;冯氏在阿梨前面;手里拿着劈刀;教她要如何去砍,“刀尖要亘在枝上最邻近树干的地方,手腕往下顿一下;劈开一道小缝儿;再将刀嵌进去,左右晃晃,那条间隙就变大了,这时候便就可以用手去扯,也不会费多大力。”
阿梨力气比冯氏小了许多,这事说着简单,但真做起来,没砍下几枝便就乏累了。冯氏知她比旁人体弱了些,又看见她鼻尖上涔涔的汗,便笑着摆摆手道,“你莫要做了,到一边歇着去,做的慢不说,还要妨我的路。”
阿梨有些不好意思,握拽着一条柳枝道,“阿嬷,我还能再坚持多一会的。”
冯氏推着她肩膀往前送了送,道,“我这用不着你,你便背着你的小篓到那边去坐着,咱们还能早回家些。”
见她这样说,阿梨也不再拗着,乖顺抱起地上的竹篓走到一边去,眼盯着冯氏方向,看若是柳条积的多了,就颠颠跑去拾起来,规规整整在篓里列好。
阿梨坐的地方是一棵百年榕树,树根遒劲蜿蜒着突出地面,虽只是初发嫩芽,但仰头看枝茎繁密,也能挡住大片日光。
她端正坐着,精神头本还是饱满的,但微风徐徐,实在催人发困,没多会便就往后靠着打起盹,这一觉不知睡了多久,再醒来时冯氏已经做完活儿,正抱着一丛枝条往她这边走。阿梨“呀”一声,知自己贪睡误了事,撑着地便就想起身,刚站起来,却听“扑通”一下,有什么东西从她怀里落到了地上。
阿梨低头,见那里竟伏着只巴掌大的黄毛兔子,一双茶褐色眼睛半睁不睁,懒懒瞧着她,天不怕地不怕样子。
阿梨恍然觉得,这兔子长得分外像薛延。
冯氏没几步走过来,瞧着阿梨脚底的东西惊呼一声,道,“这是哪儿来的?”
阿梨摇头,将那一团儿抱起来,“我也不知晓,许是趁我睡着时偷跑进我怀里的。”
冯氏也伸手揉揉它脑袋,说,“倒是缘分,家里就你一女孩子,陪我待着也孤寂,便就留着养吧。正开春了,地里苣荬菜多的是,咱家也不差这一张嘴。”
阿梨欣喜点头,道,“谢谢阿嬷。”
冯氏问,“那你给它取个甚么名字?”
阿梨踌躇好半晌,最后小心翼翼问,“叫阿黄好不好?”
冯氏笑了,“这名儿像是给狗取的,但也不妨事,便就叫阿黄吧,倒也好记。”
阿梨喜色更胜一分,她把阿黄放在地上,又摆好了小篓里的柳枝,轻快背在背上,阿黄倒是安然,懒肥肥的,也不怕生,跑都不跑半步。冯氏啧啧道,“这甚么兔子,没见过这样的。”
阿梨抱了阿黄到臂弯里,不时掐掐耳朵和屁股,一路上都弯着唇。
……
薛延回家时候,阿梨正坐在灶台边上看着火,手里拿着个旧漏了的篮子,往里添茅草叶给阿黄做窝。
懒兔子和一群鸡鸭卧在一块,相处倒是和谐的很,它还小,冯氏说也就刚满月,院里有只红顶黑毛公鸡,膘肥体壮足有一尺半长,两者趴在同一处,阿黄瞧着还没人家的屁股大。
薛延叉着腿在旁边看了好半天,还以为那公鸡下了个长毛的蛋。
阿梨察觉到外头动静,歪身唤了句,“怎的不进来,站在那里做什么?快洗洗手,就要吃饭了。”
薛延拧着眉头过来,看着她手里铺得软绵绵的篮子,问,“这什么东西?”
“窝。”阿梨说,“你刚进门时,没瞧着有只兔子?”
“兔子?”薛延重复一遍,又转身折了回去看,他左右瞧瞧,最后拿着烧火棍捅了那公鸡一下,阿黄这才终于露了面。他颠着棍子又戳戳阿黄屁股,倒是乐了,回头看向阿梨,问,“你要养这个?”
阿梨靠着厨房门站着,道,“不成?”
“成啊。”薛延挑起一边眉梢,“这兔子瞧着不错,若是再长大些,会好吃。”
阿梨怔了一瞬,问,“什么好吃?”
薛延说,“肉啊,要不还能什么。”
他说得神色自然,把棍子提回厨房,又掀了锅盖看看里头煮着的倭瓜,再扣上时才看见阿梨欲言又止模样。她脸色涨的绯红,眼里水亮亮,好久憋出一句,“不能吃。”
“为什么?”薛延一脸认真道,“能吃的,你许是未吃过,兔子肉又瘦又嫩,还补身子。红烧或者烤了吃最好,清蒸也不是不可以,但若是料放的不对,会有腥味。”
阿梨现在也不知该和他说些什么好了,她怕若是和薛延说“我是想养着这兔子陪我的”,薛延会立时就答一句,“不若我们今晚就把它吃了罢,满月时候最嫩。”
薛延今日看似心情不错,洗了手后坐在旁边凳子上,胳膊肘拄着膝盖,还有一句没一句地和阿梨聊天。他说,“你不吃这个,莫不是听了什么传言?说吃了兔子肉,以后会成豁豁嘴。”
阿梨手指攥着裙摆,没说话。
薛延道,“那都是屁话,当不得真的,我从小至大吃了得有几十只了,现在不还好好的。”
阿梨终于忍不住,说了句,“咱就不能好好养着吗?”
薛延正忙着剥花生往嘴里塞,听她这话,手一抖将壳塞进了嘴里,咔吧一声嚼个稀烂。
“养着?”
在薛延的印象里,母鸡用来下蛋,公鸡用来孵崽儿,剩下猪羊牛及兔子,都是用来吃的。为了扳正他这个观念,冯氏与他叨念了好久,终是勉强让薛延松口。
可看着他冷眉冷眼盯着阿黄瞧的样子,阿梨只觉得心惊肉跳。
现在这个时节,晚上还是有些冷,阿黄才巴掌大,在外头难免冻病,阿梨便就将那个窝给搬进屋里,放在炕脚的位置,又往篮子里放了几根下午回来时顺路采的苣荬菜。薛延盘腿在一旁坐着,看她小心翼翼伺候的样子,撇唇道,“你这用心劲儿,好似在养孩子。”
阿梨低声说,“可不就是个孩子。”
薛延一噎,拨了拨头发摆手道,“随便你去。”
阿梨也不再与他多说,又摸摸阿黄柔软肚子,等揉够了,才下去吹了灯。
夜晚静悄悄的,就连翻身时衣料与被面摩擦的声音都分外清晰。阿梨睁眼瞧着房顶,她是困的,但是脑子却异常清晰,怎么也睡不着,折腾好久,最后侧了身冲着薛延方向,轻声问了句,“睡了吗?”
薛延手臂搭在额上,过好半天才回话,“睡了。”
阿梨笑起来。
她声音轻轻的,伴随着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甜香气,一股一股流水儿似的蹿进薛延心里,搅得他心神不宁。他便也睡不着了,索性撑了身子坐起来,恨恨吼了句,“阮梨初。”
许久没人这样喊她名字,阿梨怔了瞬才缓过神,低低答了声,“嗯。”
薛延说,“你若是再不睡,便就抱着那只蠢兔子一同出去罢!”
阿梨便就噤声。可再过一会,见他没别的反应了,忍不住又开始碎念起来,“我今日和阿嬷去了河西柳树林,砍下好些柳枝,又回家编了好几个柳篮,漂亮极了。我琢磨着,再过几日便就能攒够二十只,那时候也到了三月三,县里有场热闹集市,我们去卖。”
薛延鼻里嗯了声,也不知是不是对此事的回应。阿梨没纠结这个,她觉得眼睛有些涩,抬手揉了揉,想起什么,又唤了句,“薛延?”
那边不给回应,但气息紊乱,阿梨知道他还醒着。
“陇县哪里最热闹,人最多,你知晓吗?”
薛延烦躁翻了个身,粗声道,“灯市街口。”他翘起一只脚,又说,“你若是有事,能不能一次说完,别啰里啰嗦半天,你不睡我还要睡。”
阿梨“哦”了声,说,“灯市街口,你以往常去吗?”
“废话。”薛延拧着眉扯开被子,大喇喇躺着把大半个身子晾在外面,道,“要不然我怎么知道那里热闹的。”
阿梨问,“是和侯才良那些人一起的?”
那边呼吸滞了一瞬,久未回答,后终于传来声低吼,“睡觉!”
阿梨知道她刚才许是说错话惹得薛延不悦了。她把被子拉到下颔,闭上眼,也不再言语。
她本就不是多话的人,这晚却总是忍不住拉着薛延扯这扯那,阿梨觉得,这许是因为冯氏给她的那只镯子,有了那镯子,她便就下意识觉着自己合该是薛延的亲人了,也或许,是因为冯氏的那句“少来夫妻老来伴”,让她对她与薛延两人之间更多了几分期待。阿梨苦惯了,所以面对着这些好似触手可及的温暖,总是禁不住汲取些,再汲取些,与薛延亲近些,再亲近些。
但她也知道,在薛延的心里,她或许什么也不是。
这一晚,她梦见远在扬州的弟弟了。
……
三月三那天,天气极为晴好,冯氏从箱底里翻出两个大草帽,自己戴一个,给阿梨一个。阿梨想着那晚薛延说的话,与冯氏早早便就去了,寻了个街口临着榕树的位置,把摊子摆好。
灯市街果真是极为繁华的,今日集市,路上人熙熙攘攘,大多是来采买种子和锄头的,也有不少妇人带着孩子来买风筝。阿梨随身带了包南瓜子,与冯氏边卖边吃着,倒也不觉得无聊,若有客人来了,她便也分些过去,笑着回个礼。
不知是不是因为南瓜子炒得太香,篮子卖得比想象中快了许多,午时刚过,便就只剩下两三个了。冯氏数了数到手的银钱,足有五十几文,她眼角纹路都笑出来,拉了阿梨的手放在自己掌心,拨了十五个铜板给她,道,“去买些小米面来,家里还剩些干枣,咱们回家做了枣糕吃,也解解馋。”
阿梨抹把鼻尖上汗,问,“买多少呢?”
冯氏道,“小米面一斤三文钱,买上两斤便就够了,剩下的与你自己留着花,女孩家总要买些零碎东西的,以后每赚些钱,阿嬷都给你些,你攒着,喜欢什么便就买,不用知会于我。”
阿梨受宠若惊捧着那些还带着温热气的铜板,笑着道,“谢谢阿嬷。”
粮店就在下个巷口拐角的位置,离这里不远,但正好被一户商铺挡住,看不见。阿梨不想让冯氏等太久,搓了些面儿挑挑看看,选好了,便就拿着布袋开始称。屋里阴凉,客人也少,只有两三伙计靠在一起调笑打闹着,倒也算是清净。
阿梨动作快,正拿着葫芦瓢舀最后一勺,身后忽凑上个油头粉面男子,油腻腻唤了句,“哟,小娘子?”
章十()
这声音上像是染了一层菜籽油;听得人寒毛直竖;整个人都觉得别扭起来。阿梨被吓了一跳;旋即转身过去;正对上付六一双笑得弯弯的眼睛。
平心而论;他长得倒也不算多丑;但就是让人觉得不舒服;眼里神采色眯眯,连眼角的纹路都透着不正经。
薛延给人的感觉也不像什么好人,但是他模样清爽;冷淡桀骜样子,人家看了许是会觉得怕,却不会觉得这人能强抢民女;做腌臜事。
付六显然是喝多了;又叫了句,“小娘子。”他咂咂嘴;说;“你长得可真俊儿呀;比我爹家新娶的十一姨太太还要水灵;今年有十五吗?嫁人了吗;我娶你做我的小夫人好不好?”
阿梨早绕开他到另一侧;指尖攥着那方葫芦瓢,盯着他看。
付六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阿梨抿唇不答;旁边伙计见情势不对;也赶过来劝,被付六一把推开。他把腰带一扯,脚往凳子上一踩,异常神傲指着自己鼻子道,“我爹,是县里的主簿老爷,我,是他儿子!”
阿梨被他吐出的酒气熏得头晕目眩,捂着鼻子往后退了步,付六仍在那里不依不饶,鞋尖又在凳子上碾了碾,叫道,“我,有钱!”
伙计也快被他弄晕了,一人扯着付六一边胳膊往外拽,道,“付小老爷,咱们出去罢,你家弟兄还在外头等你,你喝醉了,快回家醒醒酒,莫要在外头吹风受了凉。”
付六不耐地吼着挣开他们,又整了整衣领,重新挂上笑面着阿梨,黏腻腻喊了句,“小娘子?”
阿梨哪里遇见过这样的人,心都凉了大半,她本就是个文弱女子,对着这样混不讲理的地痞流氓,又没有人护着她,打不得骂不过,是一分胜算也没有的。
而付六上面有个呼风唤雨的爹,伙计也不敢真的拿他怎么样,留了一个在铺里看着,另一个撒丫子奔到对面街酒楼去找人过来。
屋里头,阿梨始终和付六保持着一步之遥,随着他满屋子转悠,听他五湖四海地闲扯。
好在人来的快,没多一会就进了门,阿梨寻着救星一般偏头,但瞧见那人的脸,却愣住。她记着这人,上次侯才良来家里找薛延,他便就混在其中,阿梨忽的又想起刚才付六说他爹是主簿老爷,心里虽然已经搅成了疙瘩,但略一思忖,也明白了过来。
她这是撞见了灾星了。
阿梨身形模样都太标致,来的那个小弟只搭上一眼,便也认出来。他肩一抖,赶紧上前拽着付六的腕子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