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妒-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间门开了,魏昭走出来,身后跟着两个丫鬟书香和萱草,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包袱,魏昭问管家宽仁,“父亲安排我去那间寺院?”

    “青山寺。”

    宽仁以为她不知道,补充一句,“道远点,好在地方不偏僻,路也好走。”

    远远地把她打发了,明明萱阳有寺庙、道观、尼姑庵,偏偏送她去城外,还怕她偷跑回来不成。

    父亲厌恶生母,连带对她也讨厌。

    出门还是兴伯和常安跟着。

    萱阳城外,一辆马车沿着官道朝北行驶,还是来时的那条路,一进城一出城,相隔不到二月。

    时已进深秋,官道两旁田野枯黄,凄清萧瑟。

    快中午时分,太阳升温,天气暖和少许,前方岔路一过,就看见青山寺,青山寺,她来时遇雨,曾经避雨的寺院,

    寺院主事了空还记得她,很是客气,“姑娘幸会,后殿偏殿的净室,姑娘待过,房屋正好空着,老衲已经派人打扫干净,姑娘请。”

    父亲魏廉先派人过来,知会寺院里。

    “叨扰了。”

    故地重来,倒不陌生。

    安顿在偏殿后院,三间正房,常有女眷在此静修。

    黄昏时,小和尚净云送来斋饭,净云看见她们很高兴,“施主,饭菜不够,我再去盛。”

    “够了。”魏昭主仆三人一处用饭,兴伯和常安还是跟寺院僧侣一块到僧堂用膳。

    “施主这次要住多久?”净云问。

    “不知道。”

    住多久,要看她继母的病什么时候痊愈。

    三间净室,一间做了客堂,魏昭和书香跟萱草睡一间。

    寺院的四周是山林,夜晚极静,魏昭思忖继母朱氏跟顾婆子一唱一和,显然事先设计好,逼她住到寺院里,她不应声,朱氏张不开口,偏偏父亲出现,帮了朱氏一个忙。

    叫兴伯进来,吩咐,“晚上把院门闩好,你跟常安住在东间屋,以防有事有个照应。”

    出门在外,保障安全,说不得男女有别。

    郊外早晨天寒,小院里有一口水井,萱草提水,在廊檐下生个小铜炉子,烧水洗脸,喝热水不用去跟寺院跟和尚要。

    僧侣一日两餐,早饭馒头稀粥咸菜,魏昭随着僧侣吃斋饭。

    寺院乃清净之所,白日里书香在房中绣花,萱草没事干,拿一把木剑在廊下

    比划,魏昭搬了把椅子坐在廊庑下,看枋梁上彩绘,这座寺院新修缮的,画栋雕梁,枋梁彩画,细看每一幅画都有个故事,三娘教子、竹林七贤、五子夺魁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彩画线条细腻,形象逼真。

    魏昭叫萱草取纸笔,觉得不错的彩画都临摹下来,小院廊庑彩画没用几天全画完了,她就去别的殿。

    黄昏,寺庙里钟声响了,四周山林空旷声音传来很远。

    净云提着食盒送来晚饭,书香接过,放在桌上,打开看,里面有一大碗白菜炖豆腐,两个炒素菜,一碟子素点心,还有一盆白米饭。

    看姑娘跟萱草回来,魏昭拿着一卷画稿,书香问;“姑娘画得怎么样了?还有多少没画完。”

    “还有一座殿没画完。”

    吃过晚饭,碗筷捡下去,净云取走,日头落山,天色暗淡,魏昭不能画,在寺院里随便走走,萱草跟在小姐身后,前殿传来诵经之声,暮鼓晨钟。

    东西偏殿后,几个小院里住的不知谁家女眷,魏昭透过月亮门看见西侧小院的人出出进进,进晚膳,侍候的仆从不少。

    魏昭站了一会,这里都是官宦人家的女眷,来寺院静修。

    听两个侍女说话,萱草小声说;“好像是燕侯府的家眷。”

    魏萱嫁魏侯府,妾的娘家人,也不算亲戚,魏昭没打扰侯府的人。

    “回去吧!”

    两人沿着回廊走回去,萱草跟净云闲聊,回房说;“寺院里还有两家女眷,一个是萱阳城里大户的妾,被大妇赶出家门,还有一女子是和离娘家不容,住在这里。”

    日落日出,一晃过去五六日。

    这日,魏昭和萱草拿着纸笔出去,刚过正午,二人就回来了,书香放下手里的针线,给姑娘倒茶,“姑娘今回来的早。”

    魏昭整理画稿,“可用的都临摹了。”

    书香把热茶端给魏昭,“姑娘辛苦这些日子,也该歇一歇。”

    魏昭摸摸脖子,总仰头望枋梁脖子酸,“我明日回一趟新北镇,往返七八日,兴伯和常安还有萱草跟着我,你留在寺院,晚上你去那两家女眷侍女住处借宿,我总预感有事发生,府里如果有人来,问我,你就说我去集市买东西。”

第11章() 
新北镇,北安州西北边陲军事重镇,与北夷接壤,大雍重兵把守,汉人与北方夷族互市,这里聚集着南北商旅,做边贸生意。

    新北镇最北的地方,形成规模极大的贸易市场,汉人拿丝绸、瓷器、茶叶等,换东胡人兽皮、酒、牛羊,马匹等。

    魏昭跟一个中年高大粗壮的男人走在马市里,望着马市里熙熙攘攘各族商贩。

    边走边小声说,“金叔,明春如果干旱,不能开仗,我看这阵子秋雨勤,明年不愁收成,燕军必有行动,打仗粮草和马匹紧俏,明年田里收成能保证,燕军不缺粮草,我们与胡人交易全部换购马匹,我要最好的良种战马。”

    新皇继位后,朝堂之上,派系之争,越演越烈,拥有兵权的武将,朝廷指挥不灵,亲王皇子们觊觎皇位,皇帝根基不稳,唯有用制衡之术,几个分封封地的王爷,手握重兵,虎视眈眈,天下大乱,一触即发。

    中年汉子说;“之前那批好马,送严将军了,我们跟胡人马贩子都是老关系,老主顾,好马他们不会卖给别人,况且我们榆窑出的瓷器,他们愿意要,姑娘上次送来的那批瓷器换马匹和兽皮,本来是想全换马匹,这批兽皮价格低廉,贩到中原容易脱手,中间很有赚头。”

    “叫宋庭押着这批兽皮尽快动身,换成现银,我手头短现银,一时不凑手。”魏昭说。

    “我告诉老宋,这几日就押着这批货动身,姑娘回萱阳了,赶过来,魏府怎么放姑娘出门?”金奎问。

    “我现在住郊外青山寺,行动有些许自由,不过要马上赶回去,我来就是想跟你交代这件事,关系重大,不能叫人带话。”

    “姑娘的判断几乎没失误过,这次我打赌姑娘也料中了。”

    金奎佩服主子姑娘,遇事沉稳,心细如发,行事果敢。

    新北镇驻防兵营,燕侯徐曜同侯府幕僚谋士汤向臣、章言,副将余勇,许渭,参军周翼陪同,巡视军营布防。

    军营一杆大旗,迎风飘舞,上面一个斗大张狂的“燕”。

    徐曜看士兵操练,燕军阵容整齐,雄壮威武。

    徐曜一行人从军营出来,走在街上,后面跟着燕侯的五十骑侍卫,新北镇街道宽阔,徐曜正跟副将余勇交代事情,突然,前方路上飞驰而来几匹快马,朝新北镇东南方向下去。

    徐曜盯着疾驰而过的马背上的人,中间一匹纯黑像黑炭似的良驹上一个红衣少年,背影熟悉。

    瞬即跃上马背,策马急追,谋士汤向臣想喊住燕侯,燕侯已经绝尘而去,汤向臣摇头,众人措手不及,余勇,许渭,参军周翼,燕侯的侍卫急忙纷纷上马,随后追赶护卫燕侯。

    汤向臣望着东南方向大道,不过须臾,黄土飞扬,风驰电掣一队人马,打头的燕侯徐曜,眨眼已经到跟前。

    汤向臣在马下说;“侯爷没追上?”

    徐曜下马,扬手把马鞭扔给贴身侍卫,“他们骑的马匹是最优质的良种马,尤其是那匹黑马,快如风,跑起来只能看到一团黑雾,我的坐骑亦不如它。”

    “难道侯爷认识那位姑娘?”汤向臣问。

    “先生也看出是位女子,骑黑马的是萱阳魏府的姑娘。”

    “巧了,提到魏家,我正有一事要跟侯爷说。”

    汤向臣望西方向,一山之隔,东为北安州牧燕侯徐曜管辖,山西面西泽州胡汉杂居,朝廷派大将军严符驻兵西泽州,加强对西泽州的管制。

    汤向臣收回目光,“侯爷,西泽州严符将军智勇双全,乃一代名将,久负盛名,我北安州兵精粮足,兵多将广,与严军一战,有十足把握胜严军,但定然损兵折将,削弱我北安州实力,还要防止乌纨部,拓跋鲜卑借机出兵,腹背受敌。”

    谋士章言接过话茬,“说来严将军跟侯爷也算有点亲戚关系,严将军的妹妹曾经是魏家三爷魏廉的夫人,现在魏廉的夫人是继室。”

    众人琢磨一会,方明白汤向臣绕半天,侯爷要纳的妾是魏廉的庶出女儿,这算是哪门亲戚。

    汤向臣没理会众人,接着说;“说来这位魏家四姑娘,也就是侯爷预纳小妾的妹妹,是魏廉的原配严夫人所生。”

    众人听了,原来魏家当年还有这么一段。

    章言又道;“宫里传递出来的消息,太后预赐婚公主与侯爷,太后和皇帝不信任侯爷,侯爷尚公主,无异于在身边安插人,掣肘侯爷。”

    “等皇帝下旨赐婚,侯爷不能抗旨不尊,公主下嫁我北安州,以后侯爷一举一动,俱在太后掌握之中,侯爷宜早想万全之策,推掉这门亲事。”大将许渭说。

    尚公主看似风光,弊大于利。

    众人都看着燕候徐曜。

    徐曜认真听众人的话,若有所思,眸深如海。

    良久,徐曜朝汤向臣和章言说;“两位先生之意是我娶魏府四姑娘为嫡妻。”

    “然,侯爷想,娶魏家四姑娘为正室,一来,推掉太后赐婚,这二来,妻跟妾不同,妻的娘家是正经亲戚,那么严将军就成了侯爷的舅父,两军是打是和,有侯夫人从中斡旋,依我看这个仗不一定打。”

    话无须多说,其中关碍,大家都心知肚明。北方四州,燕侯若能占两州,优势得天独厚,为下一步夺得天下,又增添几分胜算。

    汤向臣看着徐曜,“侯爷,事不宜迟,也许赐婚诏书已经在路上,现在东有西泽,东北有乌纨,北有拓跋氏,还不是跟朝廷翻脸的时候。”

    “可是侯爷已经定下魏府三姑娘为妾。”许渭说。

    “哎,这好办,侯爷同娶魏氏二女,娇妻美妾,齐人之福。”汤向臣哈哈笑说。

    众人大笑,这些男人那个没有几房姬妾。

    魏昭策马出了新北镇,上了官道,勒马停住,对金奎说;“金叔,回去吧!有事叫人找兴伯,让兴伯通知我,告诉宋庭路上小心,现在时局乱,劫匪横行。”

    金奎说:“现在北安州太平无事,仗打起来,百姓遭殃。

    “金叔,你留意着点,如果边关有什么动静,你尽快派人通知我。”魏昭手里执着马缰绳。

    “好,姑娘尽管放心,新北镇我们几年经营,人脉熟络,一有异动,我就派人告诉姑娘得知。”

    “金叔,你自己也要万事小心,我很快凑一笔银子送来。”

    魏昭盘算这笔银子从哪项里挪用。

    “姑娘,刚才追我们的好像是燕侯的人,姑娘跟燕侯认识。”金奎问。

    “认识,不熟。”

    当时她的马跑得太快,徐曜也许一时好奇,她怎么能让他追上,她明明是在寺院里为继母的病祈福。

    金奎放心了,北安州是燕侯的地盘,犯不上跟燕侯过不去。

    日夜兼程,八日后,魏昭一行回青山寺,沿着偏殿朝后院走,穿过一道门,走进到她住的小院,气氛不太对,寺院里的和尚,还有别院女眷的仆妇侍女,三三两两议论着什么,清净的小院,人突然多起来。

    一个熟悉的身影穿过人堆,跑过来,“姑娘。”

    魏昭一看,是侍女书香,“出什么事了?”

    自己才走了八日就出大事了。

    书香神色慌张,拉着她,到僻静地方站住,急急地说:“姑娘走后,奴婢照姑娘吩咐,晚上找地方借宿,奴婢想跟别家不熟,咱们家跟侯府沾亲带故,奴婢去侯府侍女住的屋里跟她们挤一挤,今早醒来,听说我们住的小院出事了,跟奴婢同屋住的侯府的两个侍女,其中一个跟一个和尚死在咱们原先住的西间屋里,被人杀死了,听说发现的时候两人尸首都冷了,估计是昨半夜死的,寺院里已报官府,等官府来人查。”

    书香一口气说了整件事情经过,中间都没有停顿。

    萱草听着稀奇,“跟你住一个屋的侍女死了,怎么会死在咱们院里?”

    “这也不难猜,昨晚那个侍女跟寺院里的和尚偷情,被人杀死,幸亏姑娘出门了。”兴伯说。

    “难道是太太跟人串通,要谋害姑娘?”

    书香方才六神无主,此刻有点清醒过来。

    “不可能。”魏昭肯定地说。

    继母讨厌她是真,也不至于谋害她,杀人偿命,深宅妇人,没有深仇大恨,断无这个胆量。

    青山寺归灵岩县管,县衙离此地尚有五六里地,派去的人刚走。

    小和尚净云走过来,“施主,还是先到闲云堂歇息。”

    在外面站时候长了,众人都觉得冷,随净云去前面闲云堂先歇着,魏昭住的小院发生命案,她们也脱不了干系,等县衙来人办案。

    约莫一个多时辰,净云来告诉说;“灵岩县令带衙役来了,在勘察命案现场,死者一直停放在屋里,了空法师派人守着,现场没人动。”

    又过了一炷香,一个和尚来闲云堂喊魏昭,“县太爷叫施主过去问问。”

    魏昭带着书香、萱草和兴伯、常安一起过小院。

    穿过通往小院的过道门,看见明间正往外抬尸首,经过魏昭身边,魏昭看见白布盖着的尸首露出一只脚,脚上穿着绣花鞋,猜是那个倒霉的侍女,一夜偷情,丢掉性命。

    灵岩县令在客堂里,魏昭等进去。

    客堂正中椅子上坐着一个头戴乌沙,穿补子鸂鸂的青缎官袍,魏昭知道是灵岩县县令,恭敬地行福礼,“民女魏昭拜见大人。”

    县令态度和气,“案子涉及到魏姑娘,本县请魏姑娘过来,有几件事不明,问问魏姑娘。”

    “魏姑娘可是住在命案发生的这间屋子?”

    “是,大人,民女跟两个侍女同住。”

    “那姑娘昨晚不住在这里,前几日是否住在这里?”

    县令正常的问询。

    “昨晚不曾住在这里,之前住过。”

    隐瞒对县令断案不利,还可能误导案情的判断。

    稍顿,县令突然问:“敢问魏姑娘昨晚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刁钻,魏昭思量,谎言一旦被拆穿,本来清白,反倒惹上麻烦。聪明反被聪明误。

    “魏姑娘昨晚陪家母住。”

    客堂门顿开,随着冷风,卷入一道削铁断金之声。

第12章() 
“魏姑娘昨晚陪家母住。”

    徐曜从门外走了进来,经过魏昭身边时,淡然的看了她一眼,魏昭心虚,避开他的目光,当时在新北镇徐曜已认出她,现在替她解了围。

    县令急忙站起身,抱拳作揖,“下官拜见侯爷。”

    徐曜走过去,理所当然地坐在县令方才坐的座位,“被杀的是侯府侍女,大人可否交给本侯查。”

    “下官遵命。”

    县令站在下面,诚惶诚恐,燕侯徐曜任北安州牧,北安州所有官员,统归燕侯所管。

    既然死的是侯府的侍女,县令怕断不清案子,对燕侯没法交代,现在燕侯亲自问案,他求之不得。

    县令带着衙役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