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纯真的七零年代-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纯真的七零年代》又名《那山那水那春风》七零年代原生态的土着生活,那个艰苦卓绝,又激情燃烧的岁月,可歌可泣……一个小山屯里,家长里短的温馨日常真正的七零年代,艰苦的岁月,幸福的生活。日更,日更,坚持日更不动摇,每天上午九点更新亲们已启动防盗系统,购买不到百分之五十,可以四十八小时以后再看,敬请谅解我的幻言接档文《八零美味军嫂》造船厂的同事很好奇,韩少校的媳妇做饭辣么好吃他为什么一点都不胖,身材还是那么好。韩东晖:媳妇和她做的饭菜一样美味……苏雅身为美食博主,是货真价实的吃货一
 ://137582

第1章 救命的槐树() 
大槐乡,因为乡里有一棵高大的槐树而得名,这棵槐树在灾荒年救了不少人命。

    五六月份开花时节,嫩白的槐花,一串一串挂满了枝娅,槐花那甜香的气味飘散的很远。把槐花摘下来洗净,裹点棒子面,蒸熟了非常香甜,在那困难的年代,可是难得的美食。乡亲们感恩与此,所以以槐花为名。

    这棵救命的槐树在靳家庄的东头,村里很多户人家都姓靳,而在村里最富盛名的是靳山一家。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为靳山会泥瓦活,四里八乡的建灶台,或者盖房子,都会找他,在偏僻的山村里,有这个手艺可是吃香的很,。

    靳山为人也厚道勤快,在乡里名声很好,所以村民们每天在大槐树下吃饭的时候,都是很尊敬的围在靳山周围,靳山今年快五十的人了,脸上没有什么皱纹,只是头发有些花白。

    初春时节,大槐树还没有开花,却绿阴如盖,庞大的树冠遮掩住了阳光,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投射在众人的身上。

    大槐树下有一个磨盘,因为每天都有村民过来研磨粮食,所以打扫的很干净。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即使是村里最调皮的孩子,都不敢坐到磨盘上胡闹。

    因为他们知道这磨盘是村子里打粮食的,而粮食是他们的命根子,但这个磨盘却是靳山的专座,整个村子里只有他能坐在磨盘上。

    因此,虽然靳山家距离磨盘有些远,但每到吃饭的时候,他都会端着饭碗过来,享受那被人尊敬的滋味。

    靳山坐在高高的磨盘上,翘着二郎腿慢条斯理地吃着碗里的饭,因为这点爱好,养成了他吃饭慢的习惯,没少浪费时间,惹的老伴王敏埋怨。而他每每辩驳,细嚼慢咽可以长命百岁,乃是养生之道,王敏气结,却拿他没办法,靳山吃饭的速度就一天比一天慢。

    靳山坐在磨盘上,而别的村民围坐在他的周围,其实大家围着的是磨盘。虽然不能坐,但可以把饭碗什么放上去,等凉了再吃,但靳山却固执认为大家围着的就是他。

    村民们有的坐在石头上,有的就直接蹲着,吸溜吸溜地喝着碗里的糁子汤,好多碗里都没菜。

    靳山家却因为老伴王敏勤快能干,在大冬天里腌了很多萝卜,开春没有菜的时候,可以下饭。那萝卜白生生的很脆,但因为没有别的调料,也只是用盐腌了,吃下去也只有咸味而已,但靳山也舍不得吃,都下了半碗饭了,才吃了一根萝卜丝。

    但那清脆的声音也惹得旁边的一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他,别的村民也有些眼馋,但不好意思一直看,都低头快速地吃饭,只有那孩子还是咬着筷子一直盯着他看。

    靳山有些心疼,但到底还是夹了两根放到那孩子的碗里,一边温和的揉了揉他乱糟糟的头发说道:“小强,快吃。”

    小强也姓靳,是靳山本家别枝的孩子,都是乡里乡亲的,靳山这样安慰自己。可是他还没有心疼完,别的孩子都一拥而上,团团围在他身边。

    靳山心疼的老脸都有些扭曲了,自己还舍不得吃呐,这还是因为要到大槐树下吃饭,怕人笑话,才下了狠心夹了十几根。

    如今自己只吃了一根,给靳强两根以后,就只剩下八根了,但是看着孩子们水灵灵的大眼睛,靳山真的狠不下心,只得一人给夹了一根。

    没有得到的孩子还眼巴巴的围着他,不肯散去,靳山无奈的把碗放在膝盖上给他们看,孩子们才依依不舍的走了回去,继续吃饭。

    糁子汤稀汤寡水的,没有馒头,也没有菜,吃的没滋没味的,但是看到孩子开心的咬着萝卜丝,比谁的声音脆,笑的咯咯直响的时候,靳山感觉很满足。眼看碗里的饭快见底了的时候,一个过来吃饭的村民大声叫喊道:“大山叔,你家老大家的要生了,你怎么还在这啊。”

    靳山仰首喝完最后一口饭,才嘟嘟哝哝道:“生个孩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嘴里这么说,但人已经站了起来,虽然脸上没有丝毫急切的表情,但脚步却很快,不小心绊住了一块石头,险些摔倒,惹得众人哄堂大笑,靳山却没心情去理睬众人了,加快了脚步就回家了。

    靳山家的院子很大,正屋是泥瓦房,那还是靳山会这把子活,才盖起来的。虽然耗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但靳山却很骄傲,走在村里都是昂首挺胸的。

    三间瓦房,他们老两口住了一间,一间是正堂,一间屯了粮食。旁边的厢房却是黄土垒实的,屋顶是厚厚的茅草,老旧的窗户只剩下光秃秃的窗棂,因为屋里有产妇,便用一块布遮住了窗户。

    但声音却是挡不住了,老大家媳妇蒋勤声竭力嘶地叫喊着,接生婆和王敏已经在屋里照顾产妇,一边安慰她,一边嘱咐让她用力。

    靳山在院子里焦急的走来走去,有人从院外走过,给他打招呼:“大山叔,嫂子还没生呐。”

    “快了,快了”

    靳山心急火燎的回答着,却不肯露出急切的样子,便在院中的石桌上坐了下来,奢侈的摸出旱烟袋,压了一锅子烟丝,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烟雾缭绕中,他苍老的脸若隐若现,满是担忧,不住的在心中祈祷,老大家已经生了两个丫头了,这一胎一定要生个带把的,老天保佑,老天

    他还没有念叨完,老大靳安带着两闺女风风火火的跑了回来,进入院子就把手中的锄头靠在了墙上。可是慌乱间根本没有靠稳,就顺着墙滑到,倒在地上,险些砸中他自己的脚,他也顾不得了,急吼吼的问道:“爹,我媳妇生了没有?是男是女啊?”

第2章 11.11.11() 
靳安长相朴实,身材魁梧,是把种地的好手,人也勤快,每天都能拿到整工分。他一大早就去了地里,快中午的时候,闺女靳大春带着妹妹二喜去叫他回来吃饭。

    他还在地里干活,可是听到别人说他媳妇要生了,慌忙收拾了家伙什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连气都没喘匀就急急忙忙的问着,一双眼睛往自己屋里看了看,最后停驻在老爹靳山的脸上,希翼的看着他。

    靳山虽然也是心急如焚的,但还端得住,嫌弃的瞪了自家老大一眼,慢慢说道:“还没生出来呐,急什么,老大不小了,没一点稳重劲。”

    靳安呵呵傻笑着挠了挠自己的头,那边懂事的大春已经扶起了锄头,二喜却举着手中草茎穿着的鱼跑到了靳山身边,笑嘻嘻的道:“爷,你快看,俺用芫子逮的鱼。”

    草茎上穿了一串小鲫鱼,最大的也没有一两重,但靳山也很是欣慰的摸了摸二喜的头,表示赞扬。

    二喜只有三岁多,哪里能抓住鱼,那鱼多半是五岁的大春捞的,但妹妹拿去表功,得到了爷爷的表扬。

    大春却一句话都没说,默默地把芫子里的虾,还有比较小的一些小白鱼倒在鸡窝里,两只母鸡追着不住蹦跶的虾啄。

    大春开心的看着,一边小声道:“你们两个吃饱饱的,要多生鸡蛋,俺妈要生小弟弟,就有鸡蛋吃了。”

    两只鸡不知是不是听到了她的话,啄的更起劲了,不一会就把地上的小鱼小虾吃光了,咯咯叫着扑扇着翅膀就走开了。

    大春也没闲着,走进灶房去帮助小姑靳华烧热水,二喜却依偎在靳山的怀中,叽叽喳喳的说刚才在小河里抓鱼的事。只到忙碌中的大春喊叫她吃饭,才欢天喜地的跑进了灶房,饭剩的不多了,可很浓稠,散发着玉米的香味。

    大春先给父亲盛了一碗送过去,剩下的都给妹妹盛了,把锅底的饭渣刮了给她,二喜端着碗,夹起饭疙瘩香喷喷地吃着。大春在锅里又添了一点水,把锅边的糁子刮下来,烧火又熬了一会,才盛出来喝,只是稀的能照出人影来。

    靳华看着心疼不已,左右看了看便偷偷从怀中掏出一个手帕,里面包着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打开来却是一个鸡蛋。

    大春看见有些惊讶的说道:“小姑,咱家鸡蛋不是拿去换盐了吗,你这鸡蛋从哪里来的。”

    靳华的脸微微红了红:“你管那么宽做什么,只管吃,这不是咱们家的。”

    大春恍然大悟:“小姑,是不是柱子哥给你的。”

    靳华的脸更红了:“吃的还堵不住你的嘴,快吃,别一会被二喜那个馋猫看见了。”靳华说着,已手脚麻利的拨开了鸡蛋的皮,扔进灶火里,把鸡蛋塞进了大春的手里。

    看着手里白生生的鸡蛋,大春的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她长这么大,只吃过一回鸡蛋,那还是自己三周岁的时候,奶奶偷偷给她煮吃的,她到现在都记得那香味。

    一个鸡蛋几分钱,可以换一斤粗盐呐,村里没几户人家舍得吃鸡蛋的,都是攒下来换油盐的。

    大春实在是舍不得吃,抬头看着靳华道:“小姑,还是给二喜吃吧。”

    靳华板着脸道:“不能给那个馋猫,她转头就告诉你爷爷了,再说这是小姑给你的,快吃。”

    大春小心翼翼的把鸡蛋扳开,把大的那一半连同蛋黄给了靳华,她小手里只有一点蛋清,靳华把蛋黄拿起全部放在她的手里,笑眯眯的道:“快吃,别一会被你爷爷发现了。”

    大春也舍不得再让,小口小口的吃着,蛋黄香甜细嫩,咬进嘴里沙沙的,好吃还耐饥,大春吃完,还把捏过蛋黄的手指头也舔了舔。

    看着她的样子,靳华不由失笑:“快喝两口饭冲冲,别被人发现了。”

    大春连忙端起自己的碗递到靳华嘴边:“小姑,你也喝一口。”

    靳华自然也怕别人发现,接过大春的碗喝了一大口,把嘴里的鸡蛋味冲了下去。

    可二喜此时吃完了饭,跨进灶房的门槛,要把碗送进来,看见两人在吃饭,顿时叫嚷道:“还有饭吗,俺也要吃。”

    靳华不高兴的皱起了眉:“你不是吃过了。”

    在靳家除了过年的时候,是不能回碗的,就是靳山也只能吃一碗饭,都只是吃的半饱而已,这年头谁敢敞开了肚皮吃,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二喜这样叫嚷,靳华顿时不高兴了,夺过大春的碗让二喜看,一边气哼哼的道:“你姐姐把稠的都给你了,自己喝点稀水你还叫唤。”一边绞着碗里的稀饭给她看:“你自己看看,这稀汤寡水的,你还喝不喝。”

    大春却好脾气接过自己的碗给二喜又倒了小半碗饭,二喜给靳华做了一个鬼脸,端着碗躲到锅台后面去吃,生怕家里大人看见了骂她。

    靳华恨铁不成钢的点了点大春的额头,大春却憨憨的笑了笑,靳华不禁嘟哝道:“你大姑要是有你这当老大的觉悟就好了,她仗着自己年纪比我大,可没少欺负我,从我的嘴里抢口粮。”

    靳华的大姐靳蓉在家里排行老二,靳家二男二女,老大靳安,老三靳武上了二年学,长大后,靳山就把他送到了县里的卫生所,没有工钱,只管吃住,但也给家里减了不少负担,不然这么多张嘴,还真的养活不起。

    靳蓉已经出嫁,嫁给了邻村的张建国,老张家有亲戚在县里上班,就把张建国召到了钢厂当合同工。靳蓉就在厂里帮忙烧锅炉,也没有工钱,但每月会给一些食堂的饭票,可以在食堂里吃饭,省不少粮食,另外还会给几斤粮票。

    靳蓉刀子嘴豆腐心,虽然性子尖酸刻薄了些,但还算顾及娘家,每月回来的时候,会用粮票换些白糖等一些稀罕玩意拿回来。但她小时候争强好胜,而且在那个饥荒的年代,没少欺负自己的兄妹,仗着嘴甜抢吃的。靳华对自己的姐姐意见很大,二喜却是靳蓉的翻版一样,靳华特别不喜欢。

    可是靳华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在灶房的窗户外叫骂:“靳华,你又说我什么坏话呐,你个死丫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正是靳蓉那咋咋呼呼的声音。

第3章 11.11.11.11() 
靳华吓的缩了缩脖子,却不肯示弱,也提高了声音道:“难道俺说的是假的,俺编排你瞎话了吗?”

    靳蓉彻底恼了:“你个死丫头,还蹬鼻子上脸了,越说越上样了,是吧。”她说着就要进灶房找靳华算账。

    靳安却不耐烦的叫道:“好了,你们两个别吵了,刚回来就吵什么啊?你嫂子要生了,清净一点吧。”

    这会,蒋勤声竭力嘶,连叫喊的声音都变了,想必生的艰难,靳安的心跟在油锅里炸一样,见靳蓉姐妹两个吵闹,顿时就烦了。

    靳蓉见大哥生气,便讪讪地闭上了嘴,把手里提的几两烟叶递给靳山,一边又神秘兮兮的把一个小纸包递给了靳安,嘻嘻笑道:“大哥,猜猜这是什么?”

    靳安实在是没心思和她猜谜藏,嫌弃的瞪了她一眼,就转过了头,靳蓉顿时觉得没意思,把纸包塞进他手里:“这可是俺千难万难弄到的红糖,给嫂子补身子的。”

    靳安接过,想要谢她,却紧张的无法开口,靳蓉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哥,别担心,大嫂前两个都生了女娃,这次肯定是个胖小子。”

    这时接生婆掀开帘子出来了,脸上有些尴尬的给靳山道喜,又是一个女娃,靳山手中的旱烟袋也拿捏不稳的掉落在地上。

    靳安也是满脸失望,靳蓉尴尬的收回了还在他肩膀上的手,也不知该怎么出声安慰,只得上前捡起靳山的旱烟袋,追着他进了正屋,在烟锅里压好烟丝,才递给靳山。

    靳蓉要给他点火,靳山扭了一下身子避开她,自己点着了火,一明一暗的抽了起来。靳蓉知道父亲是一心想抱孙子,可一连生了三个孙女,大失所望,所以迁怒别人。可是她也不敢和自己的父亲叫板,只得乖乖的站在一边,捡好听的跟他说。

    靳安在院子里呆立了半天,把手里的红糖纸包放在自己屋里的窗台上,冲过去拿起锄头就要走,走到灶房的时候,又停下脚步说道:“小华,你今天后半晌就不用去地里,你的那点活俺给干了,不会耽误你拿工分,你在家里好好照顾你嫂子。”

    不用去地里干活,靳华自然高兴,连忙答应。靳安又转首道:“大春,你也别乱跑出去玩,在家帮你小姑打下手。”

    大春慌忙答应,靳华不满的接道:“大春最听话了,那有出去疯玩,疯玩的是二喜吧,大哥怎么不说她。”

    靳安垂头丧气的道:“她还小呐,你和她较什么劲?”说完,背着锄头就出了院子下地去了。他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耽误一会就拿不了整工分了,本来一家的口粮就不够吃,可不能再耽搁了。

    靳家一下午都是低气压,靳蓉深悔自己出门没看黄历,怎么偏挑今天这个日子回门。很想一走了之,却又担心父母年纪大了,这么伤心失望再有个好歹,便劝了一下午。

    对于儿媳又生了一个女娃,做婆婆的王敏也不高兴,但她性格内敛,不善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