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26章 奇怪的人()
天气从进了十月下旬,就开始转凉了,到了十一月份,一场秋雨,让天气一下就冷了起来。
“锦绣衣坊”里的秋装多数已经下架,开始上冬装了。
今年的天,冷得有些早。才十一月中旬,就要开始穿厚外套了。
锦绣进了一批呢子料,做了一批呢大衣,有的款式简单大方,适合年纪大些的顾客。有的在衣服上做了绣花,或者一些其它的装饰,看着俏皮有活力,适合年轻人穿。
张招娣和最近闲着没事儿过来帮忙的方婶儿,一起在工作间里织毛衣。
锦绣找木匠做了几副比筷子稍微细点的毛衣针,然后又去毛纺厂订了一批粗细不同的毛线回来,让张招娣和方婶儿织毛衣。
锦绣提供的花样,简单又好看,关键是还保暖,不扎肉,让顾客都很是喜欢。
一时间,店里的毛衣紧俏得很。可锦绣却不敢接订做的单子,毕竟织毛衣服比不得做衣服,太麻烦了。
织毛衣这活儿倒是不难,只不过织一件也挺费功夫。尽管锦绣准备的这针很粗,可织一件毛衣,最快也得两天。
杜娟织不了,因为朵朵总缠着她,平时做些其他的活倒还好,只是这毛衣针这么长,很容易扎到人。锦绣说什么都不让杜娟织毛衣。
梁潇要负责做别的衣服,腾不出手来。
杨乐乐和白月织出来的毛衣松松紧紧的,根本不成样子。
所以,店里的毛衣供不应求。几乎一件还没织出来,就被人给订走了。没能抢到毛衣的顾客都挺失望,一直劝锦绣接订做单子,可锦绣怕接太多会做不出来,再耽误了其他衣服的制作,只能把送上门的生意往外一直推。
杜娟想了想,跟锦绣商量,把这些毛衣都分发出去,找相熟的人帮着织。
可锦绣在省城认识的人几乎都在这店里了,她上哪儿找人去呀?
杜娟笑着说,这事儿包在她身上。
采石厂那边她认识不少人,好多人的家属都能帮忙织。
她拿着毛线找过去的时候,好些女人都围过来说自己会织。
不过杜娟要求挺高,要求那些女人手艺必须都是过硬的,只要织得好,一件衣服给两块钱工钱。如果织坏了,不但没钱,还得陪毛线钱。
这条件一出来,大半人都打消了主意,只剩下几个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的女人。
杜娟当场教了她们花样,让她们织了几圈给自己看,确定没问题以后,这才放心地把毛线发了出去。
收回来的毛衣,做工都不错,其中有个女人织出来的衣服,比张招娣和方婶儿还要好。
保证了质量之后,锦绣才开始接毛衣的订做单子。
等到开始做棉衣的时候,那些帮忙织毛衣的女人,已经很熟练了,不仅织得好,而且速度也快。锦绣便让张招娣和方婶儿把织毛衣的活停了下来,一起赶制冬装。
S省的冬天很冷,一个冬天能下好几场雪,所以这冬装就得做得足够的保暖才行。
锦绣为了这个保暖性着实愁了几天。
她生活的这个年代,没有仿丝棉,丝棉的成本太高不说,还不容易买到。冬天的衣服,要想达到足够的保暖性,就得用棉花。可棉花的局限性太大。厚了显得臃肿,薄了又不不起作用,关键还不能下水洗。
锦绣拿着王婷婷给她找来的那些冬装想了挺长时间,才决定把衣服设计成内胆可拆卸的款式。
把弹好的棉花,用质量好些的里料套好,然后用缝纫机量好距离,横竖走上几道,把它做成一个个四方格子的样式。这样棉衣的厚度有了,又不会显得太过臃肿,而且棉花也不容易变形走样。
然后再棉衣的边上用松紧带缝成一个个绊扣,在外面的罩衫上钉上扣子。这样,衣服穿脏以后,只需要把内胆拆下来,洗外面的罩衫就行。
这个款式一出来,立刻受到顾客的好评。
平时大家都挺发愁冬天穿衣服的,天冷,离不了棉袄。可这棉袄又太厚,一到冬天,个个都裹得圆滚滚的。而且为了套棉袄,外套通常都做得差不多一个样,实在不好看。
“锦绣衣坊”的棉衣把那些问题全给解决了,而且款式还特别漂亮,以后再也不用为冬天穿衣发愁了。爱美的姑娘们,哪个不喜欢这样的衣服?
一时间,“锦绣衣坊”的生意又进入了一个小高、潮,每天来买衣服的顾客,络绎不绝。
这天,店里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进来一个奇怪的客人。
来人是个男的,穿着一身皮夹克,戴着幅墨镜,头发上打了不少发蜡,梳得溜光水滑的,胳膊上夹着个皮包,站在摆满女装、站着女客的服装店里,很是惹眼。
而这个男人进店以后,也不看衣服,一双眼睛在店里四处扫,看着流里流气的,还特意看了看试衣间和工作间。
原本还在说说笑笑要去试衣服的几个顾客,一看这男人的行为,顿时不笑了,也不试衣服,只拿着衣服颇为别扭地站在店里,把衣服放在身上比划两下,然后找借口走了。
“锦绣衣坊”不是没进过男顾客,可像这样的男顾客,还真是头一回。
锦绣去上学了,没在店里,梁潇上前问到:“这位先生,有事吗?”
那男人上下看了梁潇一眼,把墨镜往头顶上一推,问到:“你是老板?”
梁潇摇头:“我不是老板,不过,你有任何事都可以跟我说,基本上店里的事,我都能做主。”
那男人摇摇头,又把墨镜拉了下来,口气有些轻佻:“不是老板就算了,跟你说不着。你们老板什么时候来店里?告诉她一声,我找她有事。”
梁潇对这男人的态度有些不喜,不过还是很礼貌地说到:“先生贵姓,我们老板最近都很忙,如果你的事情很急,我可以代为转达的。”
男人摆摆手:“跟你说不着。回头你们老板来了,跟她说一声,我明天下午过来找她。”
说完,男人夹着皮包走了。
店里暂时没了人,梁潇进了工作间,准备开始干活。
第427章 所谓合资()
张招娣问到:“刚刚那人是干啥的?找锦绣做啥?”
梁潇耸耸肩:“谁知道啊?问他也不说,拽得二五八万似的。”
杜娟看了看躺在摇篮里睡得安稳的朵朵一眼,回头说到:“我看着那人不像个好人,回头跟锦绣说一声,让她注意着点。”
杜娟知道锦绣在省城里有冤家,当初那起绑架案就是那些人做的。虽然那家人现在已经垮了,可难保那些人见锦绣如今过得好,又想什么坏主意。绑架的事,锦绣是在跟顾年华断了关系以后才告诉她的。知道那事的时候,她着实好生吓了一跳。
这件事,张招娣她们是不知道的。锦绣从来没有对他们说起过。
锦绣下午来店里,梁潇便跟她把这事说了。
锦绣也弄不明白对方什么来头。
杜娟有些担心地说到:“会不会是那家人?”
锦绣笑着摇头:“应该不是,那事都过去多久了?他们要是真想找我麻烦,早就动手了,不会拖到现在。”
杜娟仍是不放心,交待到:“我看你最近还是带着闪电吧。”
“姐,我上学带着它多不方便呀。再说了,那人如果真要害我,我就是带着支军队,他也能找到空子。潇潇姐不是说了吗?那人明天还来。既然是这样,那咱们还有啥好担心的,到明天不就知道他到底是啥来路了。”
第二天锦绣正好没课,就一直等在店里。
天不好,从早上便一直在下雨,也没什么人上门。锦绣便跟着大家在工作间里一起做衣服。
到了下午三点多,那人又来了,还是昨天的那副打扮,不过因为下着雨,手里多了把黑伞。
梁潇扯了扯锦绣的衣服,说到:“来了,就是他。”
锦绣打量了那人一眼,发现自己对这人一点印象都没有。
那男人进了店里,随手把还在滴水的雨伞往前台柜子上一靠,在衣架上溜了一圈,然后才走到工作间的台子边上,说到:“你们老板来了没有?”
锦绣脱下身上的围裙,走出工作间,问到:“先生,你找我有事吗?”
男人一见锦绣,立刻把墨镜扒了下来,直愣愣地盯着锦绣看,眼神里有着毫不掩饰的惊艳。
锦绣眉头一皱,又问了一声:“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
男人还是一语不发,直直着盯着锦绣不说,还朝锦绣走了几步。
锦绣皱着眉头往后退了退,和那男人保持着距离。
工作间里,几人一直注意着那男人的动静,见他这样盯着锦绣看,都忍不住一阵厌烦。杜娟想也没想,立刻站了起来,准备站到锦绣身边去。
张招娣一把拉住她,小声说到:“你坐着,我去。”这男人一看就不是啥好东西,杜娟一个小媳妇,跟锦绣一样,都得避嫌。
“年轻人,你有啥事?没事的话,就出去吧,我们这里只做女客生意,不方便招待男客。”张招娣出了工作间,把锦绣拉到身后,挡在她的面前。
男人这才反应过来,也不觉得失礼,把墨镜推到头顶上,笑着说到:“原来这位大美人就是锦绣衣坊的张老板吗?”
男人的话一出口,张招娣的眉头皱得更紧,有些不悦地说到:“年轻人,说话要注意分寸,别随便就乱给人起称呼。”
男人嘿嘿一笑,拿手轻轻拍了自己的嘴巴一下:“唉,瞧我这张破嘴,张老板,失敬失敬。你别误会,我今天来,主是要想来跟你谈一笔生意的。”说着,朝张招娣看了一眼,意思是让张招娣回避一下。
锦绣在张招娣身后轻轻拍了拍,示意她别紧张。
张招娣依旧不怎么放心,往边上退了两步,却不肯离开,紧紧守在锦绣身边。
锦绣也对这男人印象不怎么好,觉得张招娣跟在身边还是要稳妥些。
“这是我的家人,你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说。”
男人略带不满地看了张招娣一眼,一脸高傲地说到:“是这样,我叫陶大宝,我爸是A市税务局的局长。我今天来,是想跟你谈合作的事。”
锦绣挑挑眉:“合作?什么合作?”
陶大宝转着看了店里一圈,说到:“我最近吧,闲着无聊,就想干点事情。我看你这店里的生意不错,跟咱们市里别的店都不一样,所以就想跟你谈谈合资的事。”
陶大宝神气十足地说到:“你开个价,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都能接受。以后这家店,就算咱们两人合伙开的,挣的钱,一人一半。我认识不少市委领导,有的是人脉。你跟我合作,以后保证有做不完的生意。”
锦绣客套地笑笑;“不好意思,陶先生,我并没有跟人合资的打算。而且我们店里的人手有限,只能做些小生意。你还是另外再找人合作吧。”
陶大宝嘻皮笑脸地说到:“你别急着拒绝呀!如果你要是觉得一人一半有些吃亏的话,那你六,我四怎么样?我这个人,一向好说话的。以后相处的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锦绣哼笑一声:“陶先生,我并不是那个意思。我没有跟任何人合资的打算,你还是请回吧。”
陶大宝收起笑脸,说到:“你七,我三,不能再多了。不过这样的话,这入伙的钱,我最多就只出两千了。”
梁潇忍不住了,从工作间里冲出来,语气很不好地说到:“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呀?这是我们的店,我们不想跟你合什么资,你听不懂吗?赶紧走,不然我拿扫把赶你了。”
陶大宝哼了一声,看了梁潇一眼:“找你们合资那是看得起你们,你们识相的,就赶紧答应了。不然,你们这店就等着改名字吧。”
锦绣眉头一皱:“陶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跟你合资,难不成你还能让我这店开不下去?”
陶大宝痞痞地笑了一声:“你说呢?我这人一向不喜欢仗势欺人,但你们要是不识相,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锦绣伸手把散下来的头发拨到耳朵后面,笑了笑:“陶先生,我们这小店虽然没什么背景靠山,但也不是谁先来分一杯羹就能分的。”
第428章 所谓合资(二)()
陶大宝定定地看了锦绣一眼:“张老板这么说,可不要后悔哦。”
锦绣指着门口说到:“慢走,不送。”
陶大宝把墨镜扒下来戴上,撮了撮嘴唇,吊儿啷当地说到:“行,有骨气,希望张老板这骨气能一直这么强。”
说完,陶大宝夹着皮包,拿起放在前台柜子边的伞走了。
走出店门没几步,回头看了看服装店门头上的那个招牌,眼里闪着势在必行的光。
这段时间,他正愁着没法子弄钱。他爸整天骂他不务正业,只会跟那些狐朋狗友胡混。他憋着火想干出点成绩来给他爸看。
可他长了这么二十多年,除了吃喝玩乐,别的啥也没学会。空有一身抱负,却没那个本事。后来他一哥们儿跟他说了这服装店的事,他立刻就上了心。
本来开始也没报多大希望,可这稍微一打听,发现他身边的人,几乎半数以上的人都听说过这家店。
这服装店别看没多大,那可是真赚钱。他爸那些同僚的女眷们,这段时间谈论的话题都绕着这店的衣服在打转。他不过是稍微打听了一下,就听说这店从开业到现在,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至少进账一万块钱以上了。
一万块,就算成本高,那也还能挣个好几千。这利润,也太招人了。
关键这店的名气还不小,他要真把这店弄到手,那他爸还有啥好说的?
他打听过了,这家店就几个女人,老板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没啥背景,他只要稍微动动心思,再花点钱,那这店改姓陶,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可他后来听说,这服装店的生意之所以这么好,全是因为这店里的衣服都是人家老板自己设计制做的,别说整个A市了,就是整个国家,也仅此一家,别的地方根本进不来货。
他左思右想了好几天,就想到这么个主意,把店买下来,然后花大价钱把那老板给雇下来给自己打工。只要他舍得花钱,再加上自己家的背景,不怕那小妞儿不答应。
不过在看到这小妞儿的模样以后,他又立刻改了主意,说要合资。跟这么个美人儿合伙做生意,挣得少点也不算个啥,关键是说不定哪天……嘿嘿嘿……
再说这合资,合到哪天,还不是他说了算。美人儿识相,就给她些甜头,若是不识相,直接把店给收了,再把人也给收了……
没想到这美人儿竟然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不过,他也没觉得来他一说,对方就能答应他。毕竟这服装店的生意这么好,谁会那么痛快就把这大好的生意分出去一半儿?
没关系,他有的是办法让她点头。到时候,连人带店,他都一并收进口袋里。
这事儿光是想想就觉得美的不行。把皮包夹紧,打着伞,一摇三晃地走了。
等陶大宝走了以后,众人都急了。
张招娣说到:“锦绣,那人真是什么税务局局长的儿子吗?”
锦绣摇摇头:“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应该是真的。”她去交税的时候,倒是听说过税务局局长是姓陶的。
张招娣急得不行:“他要是真的打坏主意对付咱们可怎么办?咱们在这省城,没亲没故的,他家那么大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