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徐后传-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儿子的身份。

    无论如何,父亲最终同意了他和徐妙仪的婚事,也在他和徐妙仪擅自出藩地到凤阳,犯了形同谋反的重罪后,默认了纪纲息事宁人,平息事端的做法,使得东宫不敢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朱棣觉得,无论父皇以前做了些什么,父亲内心里其实还是爱他这个儿子的。

    “父亲。”朱棣握住了洪武帝的手。

    洪武帝努力回握了一下,虽说没有什么力气了,但是这轻轻的回握,却足以击碎朱棣心里积累了二十几年的防备。

    知子莫如父,洪武帝笑了,说道:“朕知道东宫对你有成见,你对东宫也有不平。不过没关系,朕想到一个万全之策,你们各自退让一步,叔侄二人重归于好,方能稳固我大明江山。胡善围,叫他们都进来,连同几位太子太傅,还有六部的官员,朕要立下诏书。”

    胡善围带着乌压压一群人进来跪拜。洪武帝朝着朱允炆招了招手,“允炆,你过来。”

    朱允炆走过去,跪在了朱棣身边。洪武帝将叔侄两人的手叠在一起,“朕要去陪皇后了,大明江山要给交给你们这些后辈守护。允炆,你是皇太孙,朕走后,由你继承皇位,国家无小事,你要勤政爱民,不得懈怠。”

    朱允炆心中大喜,原来皇爷爷私下见四皇叔,并非要改变储君之位啊,心虽如此想着,面上却悲伤难忍,“皇爷爷,孙儿定不负所望。”

    洪武帝说道:“允炆,你四皇叔,还有其他二十几位皇叔都是守护大明江山的基石,他们为你镇守四方,劳苦功高,只是朝中有奸人挑拨,离间天下骨肉,导致你和皇叔们有些误会。”

    “我们都是一家人,朱家人的事情,轮不到外人指指点点,朕要你发誓,无论外人如何挑拨,都要对皇叔们坚信不疑,绝对不会做出有损皇叔利益和尊严之事。”

    朱允炆立刻举手发誓,“孙儿发誓,以后对皇叔们坚信不疑,绝对不会受人挑拨,做出骨肉相残之事,若有违誓,必退位让贤,断子绝孙,死无葬身之地!”

    皇位,子嗣,甚至死亡都肯拿出来发毒誓。洪武帝觉得朱允炆的誓言发自内心,绝对不会违誓。

    洪武帝满意的点点头,“朕相信允炆的承诺。你们这些皇叔们也要发个誓,四郎,你年纪最长,就带着弟弟们一起发誓吧。”

    和父亲已经冰释前嫌,何况朱允炆已经发过了毒誓,朱棣闻言,立刻举手说道:“儿臣遵命,儿臣发誓,和弟弟们并肩守护大明九边,永远效忠皇上。”

    “守护大明,效忠皇上!”周王,代王等藩王纷纷跟在燕王后面发誓。

    洪武帝说道:“好,很好,我们朱家人团结一心,大明江山才能安稳。如今你们相隔千里,纵使有血脉相连,下一代人的情分未免生分了,四郎啊,把你的炽儿、煦儿,还有大女儿永安郡主就留在京城吧。两个儿子在京城读书习武,永安郡主自有允炆做主赐婚发嫁,定不会委屈了她。”

    “父皇!”朱棣难以置信的看着洪武帝,他刚刚卸下了所有的防备,然后触不及防的被父亲一脚踢进了大坑!

    然后,活埋。

    不等皇叔提出异议,朱允炆赶紧说道:“皇爷爷放心,孙儿将来会破格封永安郡主为公主,以公主的规格挑选驸马,赐给嫁妆,永享富贵。”

    此时的徐妙仪并没有听朱允炆在说些什么,听到洪武帝要扣下她三个孩子在京城为人质时,她已经濒临崩溃了,正当她要奋起驳斥时,一旁的弟媳妇周王妃冯氏捂住了她的嘴巴,两个亲妹妹代王妃和安王妃也一左一右的跪在旁边死死的压着她的肩膀,不准她妄动。

    冯氏的手被徐妙仪生生咬出了血,剧痛难忍,却依然不肯放手,冯氏在妙仪耳边低声说道:“皇上快死了,你绝对不能冲动的和他争执!否则你会立刻以不孝的理由被休弃!失去燕王妃的位份!岂不是正中了皇上的激将计?你必须要先忍住!哪怕忍的吐血也要挺住!”

第279章 天崩地裂() 
徐妙仪双目充血,愤怒点燃了她的血液,沸腾,燃烧,爆炸,几乎要将寝殿掀翻!

    徐妙仪像一只发怒的母兽般被冯氏和两个妹妹强行按住,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代王妃徐妙清低声劝道:“大姐姐,不能冲动啊,整个皇室和文武大臣们都看在眼里,稍有差池,就会被人抓住把柄,一辈子都无法翻身。”

    安王妃也劝道:“大姐姐莫急,先忍着,纵使将来我们去了藩地,大哥和二哥在京城呢,他们会照看好这三个孩子的。”

    冯氏说道:“四嫂,炽儿、煦儿和永安郡主都是大人了,他们也能自己照顾自己,人生道路漫长,孩子们都要放出去历练,考验他们的时候到了,你再舍不得也要放手的。”

    其实道理徐妙仪都明白,可是她无法接受现实,人质是什么下场?被皇帝猜忌是什么下场?当年的北元质子买的里八刺和表哥朱守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身为人母,我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重复小八和表哥的悲惨命运!

    不管是谁威胁到了我的孩子,我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哪怕——哪怕那个人是皇帝,我也照杀不误!

    表哥朱守谦刚刚死在我面前,我无能为力,可是我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啊!朱棣!你怎么忍心牺牲我们的孩子,来成全你所谓的忠和孝!

    徐妙仪被弟媳和妹妹们压的不得动弹,只得狠狠的盯着跪在龙床前的丈夫,相爱相守二十余年,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坎坷,她都不曾和丈夫离心,她坚信爱情可以融合一切隔阂,可是这一刻,她心如刀割。

    她从未对朱棣如此失望过。

    她以前所坚守的一切,爱情,亲情,仿佛成了笑话。

    徐妙仪并不知道朱棣被亲爹洪武帝欺骗了,洪武帝亲手用亲情挖了一个坑,以父子情为诱饵,一步步的将朱棣引到了坑底,然后一棍子拍晕了儿子,亲手拿起铁锹,把儿子活埋在坑底。

    洪武帝要彻底斩断朱棣的一切可能,作为一个帝王,父子情也是可以利用的手段,洪武帝不需要朱棣爱他——他只需要朱棣乖乖听话,燕王府世世代代都为孙子朱允炆守护江山。

    如何要强悍的几乎无懈可击的燕王朱棣听话?

    看似很难,其实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有弱点,知子莫如父,洪武帝认为朱棣的弱点就是:他太重情了,无论爱情还是亲情,他都奋不顾身,愿意献出一切,对徐妙仪是如此,对六个孩子也是如此。

    既然如此,那就扣住朱棣的命脉吧!

    “父皇!”朱棣紧紧抓着洪武帝的手,“儿臣三个孩子顽劣愚钝,唯恐——”

    洪武帝根本不给朱棣挽回的机会,“善围!给朕执笔!”

    便是要说遗诏了。洪武帝用尽了最后力气说道:“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洪武帝指着皇太孙朱允炆说道:“皇太孙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朕要和发妻马皇后葬在一起。”

    末了,洪武帝一口气没缓过来,趴在枕头上猛咳,好容易平了气息,又说道:“朕走之后,宫中所有嫔妃,还有《彤史》记载临幸过的宫人,一律……殉葬!”

    什么?

    这下不仅仅是徐妙仪和朱棣这对苦命的夫妻了,所有跪拜的龙子龙孙,还有嫔妃、文武大臣全都震惊了!

    嫔妃殉葬?这……几千年都从未有过此事了!

    朱棣等生母早就去世的亲王也就罢了,类似鲁王,安王,含山公主等生母还在世的皇子公主们都绝望的看着各自目瞪口呆的母亲。他们今天失去了父皇,就连生母也要一并死别吗?

    昔日的枕边人要处死自己,嫔妃们都吓呆了,年纪最轻、出身高丽贡女的张美人抱着才三岁的女儿宝庆公主瑟瑟发抖。小公主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见母亲失态,她吓得哇哇大哭。

    胡善围心下不忍,笔触一顿,说道:“皇上,宝庆公主还小,需要生母照顾的。”

    宝庆公主是洪武帝六十八岁那年得的小女儿,听到女儿的哭声,再想想张美人只生了女儿,没有生儿子,将来不会影响皇权正统,洪武帝才改口说道:“除了张美人,所有嫔妃,还有伺候过朕的宫女一律殉葬。”

    诸位皇子公主们见皇上赦免了张美人,纷纷哭着跪着膝行,往龙榻方向而去,也有求胡善围的,希望胡善围能够帮着给自己的生母求情。

    可是洪武帝说完这句话就咽气了,一切已成定局。

    短暂沉默后,寝宫立刻哭声震天,皇子公主和各自的生母紧紧拥抱在一起,哭父皇病逝,也哭生母即将面临残酷的殉葬。

    皇上驾崩,三个孩子留在京城为人质已成定局。徐妙仪好像失去了听觉,身在哭喊之声里无动于衷,她的视觉像是变慢了,所有人的行动都那么迟缓,一点一点的挪动着,她看见平日那些雍容华贵的嫔妃们或被迫、或麻木的被太监们一个个从皇子公主身边带走,失魂落魄的走到隔壁偏殿里。

    她看着偏殿的房梁上挂起了一条条白绫,白绫下面是一张张方凳,明明门窗紧闭,可是白绫居然无风而动。

    她看见嫔妃宫女们一个个如登泰山似的,艰难的踩到方凳上,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品级身份可言了,谁是低贱的宫女,谁是高贵的淑妃,统统都不重要。

    她们甚至都不能算是人——她们只是和金器、玉器等物差不多价值的陪葬品而已!

    白绫套在了脖子上,太监关上偏殿大门,大门关上的瞬间,她看见一排排凳子倒地和上面扭曲抽搐的躯壳。

    她猛然想起了自己七岁时在一个大雪的夜里醒来,发现母亲不在身边,她抱着布娃娃偷偷出了卧房,外面很冷,冰雪的世界里,唯有前方祠堂是唯一的光亮。

    灯火通明的祠堂里,似乎人影绰绰,大大小小的影子,外祖父全家都在那里,只是没有声音,世界像现在这样,一片死寂。

    她推开祠堂大门,看到的是一双双悬空的脚,一具具僵直的尸首,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

    三十多年过去了,祠堂的场景和偏殿的场景跨越了时空,互相融合,徐妙仪分不清那里是过去,那里是现在。

    和朱棣甜蜜的恋爱和婚姻,她以为自己不再孤独,再也不会回到童年的噩梦里,可是今天,那种铺天盖地的愤恨、无奈、悲哀和无助再次将她笼罩。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八,洪武帝薨,享年七十一岁。

    五月十六日,皇太孙朱允炆在满朝文武百官的三请三辞后,终于答应登基,是为建文帝,同日,朱元璋的棺椁下葬,和马皇后同葬在鸡鸣山孝陵,谥号为“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和“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此外,建文帝追封了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追封了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并且封了生母吕氏为圣母皇太后,封妻子马氏为皇后,是为大明第二个母仪天下的马皇后。

    到了六月,建文帝封顾命大臣、兵部左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太常寺卿;恩师黄子澄为翰林院学士,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读,同议军国大事。

    七月盛夏,如火如荼,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顾命大臣联名上奏削藩,建文帝准奏,磨刀霍霍向皇叔。

第280章 燕王反杀() 
洪武帝根本没有料到,他去世才两个月,皇孙朱允炆就违背了誓言,开始对皇叔们动手了。

    二十几个皇叔,应该先宰谁?这是个问题。

    先难后易,擒贼先擒王,就必须先对燕王朱棣动手。兵部尚书齐泰建议先出兵燕地,“……燕王乃藩王之首,其他诸王皆看燕王的眼色行事,一旦剪除燕王,其他诸藩之削,必如高屋建瓴,顺势而下,全功可竟。”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就要对势力弱小的皇叔先下手了。黄子澄等人觉得燕王毕竟还没有谋反的迹象和证据,齐泰出师无名,恐怕不得人心,建议先找几个名声不好的藩王下手,起震慑之意。

    于是这位太傅说道:“新君天资仁厚,不可妄动干戈,劳民伤财。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朱橚,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国丈马大人,外祖父吕大人等习惯搞阴谋诡计,一对上这种真刀真枪的战争就缩了——毕竟他们都没上过战场,于是纷纷附议,从最“无能”的周王朱橚开始削起。

    朱允炆也觉得对付周王更容易,且不费功夫。况且正好瞌睡遇到枕头——周王妃冯氏“大义灭亲”,居然亲笔上奏朝廷,说丈夫周王朱橚有谋反之心,在周王府私藏了龙袍!

    坤宁宫里,朱允炆将冯氏的奏折给了年轻的马皇后,“你和冯氏有过一些往来,奏折有几分可信?”

    马皇后看完了奏折,沉思片刻,说道:“这奏折确实来的太巧了,皇上正打算对周王动手,周王妃就立刻将证据送到手上,她是周王的结发妻子,夫妻两人不算亲密,不过好像也没红过脸。”

    其实周王和冯氏,朱允炆和马氏两对夫妻的关系几乎一样,都是丈夫心有所属,妻子心知肚明,夫妻相敬如宾,互不干涉,客客气气过日子。

    朱允炆问道:“你觉得其中有诈?”

    马皇后说道:“倒也不是,就是觉得冯氏太心急了些,臣妾有点想不通。”

    朱允炆想了想,决定和妻子和盘托出,“其实太后曾经派人找过冯氏,以冯氏的弟弟冯诚做交易,

    朱守谦一直被监视投毒的事情就是冯氏写信告诉燕王妃的。”

    居然还有这等事!马皇后有些惊讶的看着丈夫。

    朱允炆说道:“太后年事已高,不易太过操劳,你执掌后宫,以后这些事情朕会和你商量。”

    如此看来,皇上已经彻底放弃了太后,视我为贤内助了!马皇后大喜,说道:“既然如此,那冯氏检举周王的行为就说的通了,有一就有二,冯氏为了自保,干脆放弃了周王。皇上,由此可见皇上是得民心的,否则冯氏也不会冒着栽赃夫婿的恶名来和周王划清界限。”

    朱允炆点头说道:“冯氏做得很好,朕打算立刻恢复她弟弟冯诚的官职,守护京师,冯家其他子弟也会得到重用。”

    马皇后说道:“皇上圣明,如此一箭双雕,既有正当理由削了周王,也能得到冯家的拥护,以前宋国公冯胜是大明开国大将,冯家在军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皇上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得到军队的拥护。”

    一举两得,朱允炆龙颜大悦,立刻下旨,吩咐曹国公李景隆带着军队前往河南开封,将“谋反”的周王朱橚抓到京师!

    军国大事尘埃落定,见朱允炆心情好,马皇后乘机说道:“皇上,瑾贵妃的寝宫已经安排好了,一切都比照着臣妾的规格来的。”

    瑾贵妃就是常瑾了,她的真实身份见不得光,所以隐藏了姓氏,以名为姓,称为瑾贵妃。

    朱允炆淡淡道:“知道了。你执掌后宫,这种事情以后不用来问我,瑾贵妃喜欢什么,要什么,你照着去办便是。”

    马皇后说道:“是,臣妾告退,看看寝宫里有无疏忽之处,省的怠慢了瑾贵妃。”

    马皇后能够得朱允炆的充分信任,架空吕太后,和她商议起了国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