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徐后传-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皇室二十个王妃,燕王妃泼辣率直,最得皇后娘娘喜欢。代王妃和安王妃是徐妙仪的妯娌,她们徐家三姐妹是亲姊妹,是嫂子,也是姐姐。燕王妃说东,这两个王妃不敢说西。其他王妃人云亦云,时间长了,皇室这些王妃当然以燕王妃马首是瞻,所以燕王妃虽然排行老四,但俨然一副长媳的派头,许多人都奉承她。”

    邓铭冷哼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把一群亲王妃称为“老虎”,整个大明也就邓铭敢这么说了。

    吕侧妃存心挑拨,说道:“其实你和燕王妃都是国公府的嫡长女,唉,同人不同命,这也没办法。”

    邓铭果然被勾起了怒火,“她是不是国公府嫡长女还两说呢,真正的徐妙仪在七岁的时候就失踪了,十年后她跑回来认亲,鬼知道是不是个冒牌货。”

    吕侧妃暗道:一个冒牌货也比你混得好。

    面上却笑道:“皇上都下旨送她回府了,真真假假谁敢质疑不成?也就你是个实诚人,敢说真心话。”

    邓铭被吕侧妃的马屁拍飞了,得意忘形,口无遮拦的说道:“我不怕她,等有一天熬死了那个北元蛮女,秦王必定将我扶正。等我做了秦王妃,她要叫我一声二嫂,到时候……我今日受到的侮辱,将来必定加倍奉还!”

    邓铭觉得,皇室一直没有长媳,皇上若是想将吕侧妃扶正,早就下旨册封太子妃了。既然老大的位置空悬,那么老二媳妇就是最大的,长幼有序,秦王妃当然比燕王妃要尊贵!而邓铭对秦王妃的位置志在必得。

    邓铭的表现正中吕侧妃的下怀,真是来的太顺利了,邓铭这个蠢货名符其实。

    吕侧妃一叹:“我呢,这辈子只能是做侧妃的命了。你和我不同,你有大把的机会扶正,今天叫你来东宫做客,其实是想送你一份大礼。”

    邓铭毫不犹豫的上钩了,“什么大礼?”

    最好帮我杀了王音奴这个贱人!

    吕侧妃说道:“我问你,秦王妃最大的靠山是谁?”

    邓铭说道:“她的亲哥哥,北元丞相王保保。”

    吕侧妃说道:“如果我告诉你,她哥哥卧病八年,其实去年冬天就死了,北元一直秘不发丧呢?”

    邓铭狂喜:“真的假的?”

    吕侧妃点点头,“王保保在北元威望极高,北元皇帝担心他的死讯使得朝野动荡,所以隐瞒了消息。但锦衣卫的探子不是吃素的,他们已经传来的确切消息。”

    邓铭自言自语道:“以前帝后一直维护王音奴,是因为忌惮他哥哥王保保,但是王保保一死,那就……”

    邓铭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吕侧妃,这份大礼我记下来,以后你有什么要我做的,我定尽力而为,还你一份人情。”

    邓铭风也似的出了东宫,想着回去如何整治王音奴,让她早点咽气,腾出王妃的位置。

    邓铭走后,朱允炆从屏风后走出来,“母亲好计谋,把邓铭这条疯狗扶正,成为秦王妃,如此一来,秦王和燕王这两个心腹大患要互斗起来了。皇爷爷固执的要两位皇叔掌握兵权,他们的心越来越大,将来岂会满足只当个藩王。”

    吕侧妃冷笑:“不是我的计谋如何高深,而是邓铭太傻了。王音奴虽然失去了靠山,但她的身份始终是秦王妃。”

    “还有,我的目的不只是挑破秦王和燕王的内斗。”吕侧妃提笔写下了秦、晋、燕、周四个字,“秦王和晋王是亲兄弟,燕王和周王是亲兄弟。一旦斗起来,至少会牵扯到四个亲王。”

    朱允炆接过吕侧妃的笔,写了代和安两个字,“代王妃,安王妃是燕王妃的亲妹妹,代王和安王的立场肯定会偏向燕王。”

    吕侧妃点点头,笑道:“所以送给邓铭这个大礼,是一桃杀六士。你这六个皇叔,除了专心医术的周王是个废物,其他五个将来都是威胁,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朱允炆说道:“母亲深谋远虑,儿子佩服佩服。”

    吕侧妃并无得意之色,“你是我儿子,记住,无论我做什么都是为你好。”

    朱允炆一顿,退后一步,直视着母亲的眼睛,“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因为母亲每一次说‘为你好’,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事。瞒着我背地里做了些什么,对我心怀愧疚。”

    吕侧妃脸色一僵,很快恢复平静,“事到如今,也不能瞒你了。儿子,我正在暗中和马全秘议婚事。”

    朱允炆说道:“太仆寺的马全?他还不死心,非要把那个有什么贵不可言命格的女儿推到太子妃的位置,母亲居然屈从了?马氏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她不会一直受您压制的。”

    吕侧妃说道:“不,马氏会嫁到东宫,但不会是太子妃。儿子,你也大了,该成家了。”

    朱允炆难以置信的看着母亲,一时气的说不出话来。

    吕侧妃赶紧解释道:“马全是马皇后的族人,虽然没有后族的名分,但皇上已经默认了马氏一家,马全这几年官运亨通,短短八年就当上了太仆寺卿,是皇上有心提拔他。马皇后也十分喜欢马氏这个女孩。马氏贵不可言的命格,是大明第一相士袁珙批的命格。你一旦娶了马氏为妻,将来帝后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朱允炆连连摇头,“不,我不娶马氏,她……她比我大好几岁,我们不合适。”

    吕侧妃不禁嘲讽道:“你不就是喜欢年纪大一些的女人嘛。”

    朱允炆脸色铁青的看着母亲,就像看一个怪物。

    吕侧妃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了,赶紧说道:“我已经不干涉你和常槿的事了,但你终究要娶妻生子的,你觉得帝后会同意你违背人伦,娶自己的小姨?马氏是最好的人选,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将来不会将这件丑事捅出去的。”

    朱允炆一字一顿道:“我和她清清白白,并没有做下你说的丑事,你不要侮辱她。”

    吕侧妃疲倦的坐下,“我不和你争这个,这几年为了她吵的够够的,我累了。我只想告诉你,娶了马氏,你将来夺嫡会如虎添翼,连重视嫡庶的马皇后都会站在你这边,为了前途,你娶不娶马氏?”

    朱允炆沉默了很久,终于说到:“好吧,我娶她。”

    作者有话要说:  好戏开始了~舟感冒呼吸道感染,嗓子翀得喝水都疼,这种雾霾天气最容易得这种炎症,大家要注意身体。

第230章 推倒荼蘼() 
东宫,入夜。

    朱允熥在窗下捧书苦读,从房梁垂下一根绳,绳子的尾端和他的发髻相连,十一二岁的小少年,正是长身体嗜睡的年纪,读着读着就困了,头一沉,绳子扯住了发髻,小少年一下惊醒过来了。

    “水生!”

    这一幕恰好被提着夜宵走进来的常槿看见了,常槿忙放下食盒,跑过去解开了小少年发髻上的绳索,“你这是做什么?困了睡觉便是,强撑着也读不进去。”

    小姨常槿抚养外甥朱允熥长大,两人情同母子,看见朱允熥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的样子,常槿很心疼。

    朱允熥沮丧的摇摇头,“不,今天不背完整篇的《论语》,我就不睡觉。昨天皇爷爷来大本堂亲自考校功课,我又被训了,皇爷爷说大哥三岁能写诗,五岁时就能通背《论语》,我都十二岁了,还背的磕磕巴巴的,真是丢人。”

    其实洪武帝并不是有意伤害朱允熥的自尊心,嫡庶不分。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是自己的亲孙子,何况朱允熥还是常遇春的外孙,东宫唯一的嫡子,大明江山的继承人。

    洪武帝爱之深,责之切,他希望朱允熥能够和朱允炆一样的优秀,可是朱允熥的资质太过平庸了——其实说平庸有点委屈朱允熥,因为无论谁和天才朱允炆相比,都会显得平庸。

    朱允熥也有优点,善良,踏实,勤奋,知错能改,和普通人比起来,朱允熥算得上是优秀的人。

    可是有朱允炆珠玉在前,别说是朱允熥了,就连新科进士都被他比成了庸人。如此明显的嫡弱庶强,洪武帝都替朱允熥着急,所以大本堂的这些孙子辈,唯独对他分外的苛刻,希望能够勉励其成才。

    常槿心疼外甥,却也毫无办法,她打开食盒,端出一碗鸡汤馄饨,“先吃点东西吧,我亲手做的,肚子饿了也背不进去的。”

    闻到食物的香气,朱允熥食指大动,却固执的摇头道:“吃饱了就更想睡了。”

    看着外甥眼底一片青黑之色,常槿正要再劝,朱允炆踏着夜色走进书房,笑道:“好香的馄饨,吃饱了确实想睡,那就麻烦小姨分一半给我,我和弟弟分而食之,吃个半饱,既能解馋,还能继续一起读书。”

    “大哥。”朱允熥眼睛一亮,像是看见救星似的,“《论语》有几个地方不太明白,大哥教教我。”

    常槿取了空碗筷,分了一半给朱允炆。兄弟两人一起吃了,朱允炆给弟弟答疑解惑,朱允熥问道:“……孔子为什么说《韶》尽善尽美,而《武》尽美而未尽善。《韶》和《武》都是西周时的乐舞,孔子一直推崇的礼乐,为何这其中还分三六九等呢?”

    朱允炆并没有急着解释,他拿起挂在墙上的古琴,连续弹奏了两首曲子,问道:“你觉得这两首曲子有什么不同?”

    朱允熥对音律了解甚少,说道:“大哥的琴技一流,我觉得都很好听啊。”

    朱允炆一笑,“我是问你听这两首曲子有什么不同的感想。”

    朱允熥摸着脑袋想了想,说道:“第一个音律平和,很舒缓的曲调。第二个铿锵有力,隐隐有杀伐之声。”

    一旁听曲的常槿迟疑片刻,说道:“第一个曲子出自乐舞《韶》,是讲述大禹治水成功,挽救天下苍生,众望所归接受了禅让为王,从此天下太平,曲调里充满了肃穆祥和之气,所以孔子说《韶》尽善尽美。”

    “第二个曲子出自《武》,纣王无道,武王伐之,实乃正义之战,但是杀戮不断,伏尸百万,流血漂撸。所以孔子说《武》尽美而未尽善,是希望天下和平,少动干戈,以免百姓受苦,流离失所。”

    朱允熥顿时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个意思,小姨好厉害啊。”

    常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你大哥厉害,这种古老的曲谱都信手拈来,我只是听懂了曲调,有所感悟而已。”

    朱允炆对着常槿点头笑道,“小姨真是我的知音,一听就懂了。”

    朱允熥天真无邪的说道:“大哥和小姨都厉害。大哥弹曲,小姨解说,我才明白孔子这句话的真意,这下永远都不会忘记了。”

    朱允炆说道:“君子习六艺,一个都不能缺,是因万物皆有规律,规律皆是相通的,知一晓二,举一反三,这书不是背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捉摸其中的规律,融会贯通,方能事半功倍。”

    朱允熥低头说道:“可是我背不出书来,皇爷爷不高兴呢。”

    朱允炆眼珠儿一转,说道:“其实皇爷爷忙于公务,读书并不多,他考校的范围有限,我给你圈出来,你按重点背诵,将来就不怕皇爷爷突击考校功课了。剩下来的时间我教你习六艺,如何?”

    朱允熥有些犹豫,“这个……是不是作弊?”

    常槿也有些顾虑,“万一被拆穿,皇上会生气吧?”

    朱允炆说道:“你一没有打小抄,二没有偷考题,怎么算是作弊?只是让你重点背诵某些内容,一点小技巧,又不是让你松懈学习。难道你不想得到皇爷爷的赞赏?”

    朱允熥脱口而出,“想啊!”

    做梦都想呢。

    朱允炆说道:“这就对了,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小姨知,其他人怎会知晓?何况人都需要鼓励的,将来你的表现越来越好,皇爷爷也会很高兴的。”

    朱允熥跃跃欲试,常槿也并不反对,朱允炆当即拿起朱笔圈出重点部分,“……论语这边,皇爷爷喜欢考校《为政》、《颜渊》、《子路》和《尧曰》。古文类习惯考校《陈情表》、《师说》、《高帝求贤诏》……”

    “总之你要记住,皇爷爷不喜欢辞藻华丽,歌功颂德的文章,譬如《滕王阁序》,他老人家喜欢实际的、语言浅显,有逻辑的文章,通常和修养与治国有关,比如苏洵的《管仲论》,《辩奸论》和《心术》……”

    朱允炆细细给弟弟讲解,直到午夜方休,朱允熥意犹未尽,“大哥,你再讲一会嘛,我不想睡。”

    “欲速则不达,你先把这些文章温熟了再说。”朱允炆又指着常槿说道:“你不累,小姨还要歇息呢。”

    朱允熥见常槿眼睛都熬红了,便作罢。

    朱允炆和常槿离开书房,已经是午夜时分,大地被沉沉的寒雾笼罩着,月光晦涩,连宫墙都看不清了,地下的寒霜覆盖了刚刚冒头的新草,世界一片静寂。

    朱允炆说道:“春寒雾重,我送小姨回去。”

    常槿推辞,“不用了,夜已深,你也要早点休息。”

    朱允炆抢过常槿手里的灯笼,走在前面,“小姨勿用和我客气,走吧。”

    常槿只得跟在后面,保持着一只手臂的距离。浓雾弥漫,似乎只有眼前的朱允炆是唯一的光亮。

    路过水榭池塘时,常槿踩在结霜的十字路上,脚下一滑,即将摔在地时,朱允炆扔掉了灯笼,以身为垫,接住了常槿。

    防风的琉璃灯笼落在了池塘里,悄无声息的下沉,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和迷雾中,伸手不见五指,偶有女子的低声哭泣和男人的喘息之声,但很快这一切都消融在沉重的似乎能挤出水来的浓雾里……

    次日清晨,春天的太阳驱赶着浓雾,乍然转暖,东宫小内侍打扫庭院,发现池塘边的荼蘼花架倒了一大片。

    小内侍嘟囔道:“又是野猫打架弄榻了花架。”

    一直不知名的虫子努力从泥土里钻出来,待太阳烤干了它的翅膀,虫子鸣唱着,呼扇着翅膀,飞向了花园。

    惊蛰已到,万物复苏。

    皇宫,大本堂,这里是未成年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下午快要散学时,朱允炆陪着洪武帝来到了大本堂,大学士宋濂带着龙子龙孙在堂外相迎。

    “父皇。”

    “皇爷爷。”

    洪武帝看着这群眼神尚且稚嫩天真的后代,心中的烦忧顿时消散了,他一边走进大本堂,一边问宋濂,“宋大学士,今天讲了什么?”

    宋濂说道:“今天讲了祭祀。”

    洪武帝点头道:“教的很好,国家大事,唯祭与戊。他们学的如何?”

    宋濂说道:“尚可。”

    那就是不太熟悉,需要皇上亲自督促的意思了。

    洪武帝随便一指,恰好点到了八岁的燕王世子朱高炽,“炽儿,你说说如何祭社神和稷神。”

    朱高炽面容白皙,有些微胖,长得十分壮实,要不是那双灵活狡黠的眼睛太像他亲娘徐妙仪了,他或许会是洪武帝最喜欢的孙辈。

    朱高炽说道:“社神是土地神,稷神是五谷神。人吃五谷杂粮,所以社稷是国之命脉。每年春秋时都要设社稷坛,社神在东,北向。稷神在西,北向。坛上按照五行覆盖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帝王亲临社稷坛祭之。”

    洪武帝刚刚祭祀过社稷二神,知道朱高炽答对了,他摆了摆手,“你答的很好,你先散学吧。”

    朱高炽顺利过关,向洪武帝和宋濂施礼告退。

    洪武帝的目光落在了朱允熥身上,朱允熥本能的紧张起来了,皇爷爷每一次考校,他都如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