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芬芳六零年代-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娉婷听她说得乐呵,就跟说相声一样,心情好了不少,起码暂时放下了心中对未知的恐惧感。“我还有个哥哥,前阵子来信说部队到了成都,我还想着看以后方不方便过去,一来可以看看我哥,二来成都好玩的地方挺多的,就当旅游了。”

    “那你来了可一定要找我,到时候也让我尽尽地主之谊。”林静静听了果然高兴,拉着聘婷的手,恨不得和她来个拉钩啥的,“我被分在了13军团通信部队,你哥是哪个部队的?没准以后还能遇到,好歹也是老乡,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具体的番号我不清楚,只知道他现在在炮兵团。”娉婷和她说了哥哥的名字,想着虽然都是成都军区,但是每个部队驻扎的地区不同,能遇上的概率不大。

    窗外的天慢慢变黑,火车里的灯光很是黑暗,在吃了简单的晚饭后,娉婷和林静静都趴在小桌上睡着了。等娉婷醒过来,发觉自己的手臂已经酸了,后半夜温度变低,身上也发冷。她拿着自己的水壶打了一壶热水抱着取暖,倚在座位上等着天亮。没多久林静静也醒了,两人都没有继续睡的心思,就小声说着话,一起熬时间。

    “等天亮了你估计就到金陵了,我还挺舍不得你的。”这时候的火车相比而言开得还没那么快,不过距离是一定的,从下午出发,到第二天天明肯定能到金陵了,娉婷下车后,林静静还要继续坐火车往南走。

第三十八章() 
此为防盗章陈清华看着也就二十四五左右的年纪,五官端正;有着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特点;那就是瘦。听着大家叫他陈干事,娉婷也不知道他在部队里是什么职务;总归是文职类工作;平常应该是跟着领导的。现在是1967年,军队已经换发了65式军服,军官和士兵的军服是一样的,都是两面红领章;最大的区别就是上衣的口袋数量。军官上衣有4个口袋,士兵上衣只有2个口袋。所以娉婷最多只能判断谁是军官,谁是士兵;却无法像后世一样通过肩章来得知职务大小。

    顺着石板路一直走,路两边是高大的梧桐树,很有意境的感觉;像是浓缩版的香榭丽舍大道,想到以前的校园里也有这样的角落,是恋爱中的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走了大约一刻钟,进了一个院子,院子里除了几排独立营房外,花坛里还种着不少花草树木。

    “这里就是文工团;王团长知道你今天过来;特意关照了我和郭子去接你;以后你就是文工团的一份子了。文工团里现在有几十个人;大家都是从五湖四海过来的,个性自然千差万别,你进去后要和大家处好关系。”也是对娉婷感官不错,陈清华才会多说两句,他能在首长跟前做事,凭的就是他谨慎不多口的性格,当然能力大小也有关系。这个文工团叫战地文工团,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全国都数得上的优质文工团之一,文工团里从上层军官到基层的男兵女兵,都是才华出众,各有才艺。像娉婷这样小小年纪从农村过来,没什么特长,不努力学习肯定是跟不上。他多多少少知道娉婷的情况,知道她来自北方农村,家里三代以上都是贫农,这次能通过征兵,还被安排进了文工团,其实是有人特意关照。如果不是她的成份好,父亲又是在战场上牺牲的,还真不一定能进得来,他希望自己这样善意隐晦的提醒,娉婷能够领会。

    “我知道了,谢谢陈师兄。”娉婷当然不会不识好歹,知道陈清华是好意,也爽快地领了情。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能有人提点她几句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她在金陵举目无亲,又是初来乍到的,像陈清华、郭子这样,也是有缘分才能遇上,肯定得和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才行。以前她刚从学校毕业那会,也是一个容易害羞的小姑娘,什么事都是想当然,还有着莫名的自尊心,等在社会磨练之后,才知道人是不能太单纯的,也知道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有了人际关系,平常难办的事也好办了,原本没机会的事,也有了机会,这毕竟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在讲人情的国家。在明白这些后,娉婷一直努力克服自己内心害怕与人相处的恐惧,性格也开朗了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样傻傻站在原地,等着别人给她机会了。

    进了文工团院子,陈清华先带她去了团长办公室,王团长是一个长相儒雅的中年男人,看上去很亲切,他先对娉婷的到来表示欢迎,又对陈清华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待陈清华走后,领着娉婷去见了团里的其他成员。

    这个时候大家正在进行排练,文工团不需要进行太多的体能训练,他们平常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所谓的“练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进了排练房,满眼看去黑压压的一群人,一眼看去大多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即使有年龄大些的看上去也不过才三十多岁。从进门开/》

    蒋姐为人一向热心,平常对女兵们很照顾,她家是本地的,常常愿意帮战士们捎东西进来,方便了不少人。一般稍微上了年纪的女人都爱打听,蒋姐也不例外,她开口问了几句,很快就把娉婷的个人信息了解透彻了,让娉婷大感吃不消。

    “以后有什么事就找我,我啊就喜欢你们这些年轻小姑娘。”蒋姐开了条子递给娉婷,又给了她一把宿舍钥匙。

    拿着条子和钥匙,李亚玲先带着娉婷去了宿舍,把娉婷地行李放下,之后带着她去后勤部,领了被子、枕头、脸盆、毛巾、水瓶、茶缸、蚊帐等基本生活用品。好在李亚玲和她一起,不然娉婷一个人还真要分两次才能把东西搬回宿舍。

    “有什么东西要添置的也可以出去买,离部队大门不远有个专门卖生活用品的,一些基本的东西里面都有,要是还有其他需要的,那就要去市里面买了。我们这离市里不远,门口就有公交,还可以搭部队采买的车出门,这些以后你就知道了。”听了李亚玲的话娉婷点头答应了。来之前在家里她买了不少东西,平常用的倒不缺,娉婷准备等收拾好后,再看看还需要添些什么。

    “先用抹布擦擦吧,这么点东西收拾起来很快。内务这一块,部队里查的挺严的,每天都要检查,我等会儿把注意点跟你说一下,你以后照着做就行。”整理内务是军队生活的一部分,娉婷好歹也是参加过几次军训的人,对此很是理解。宿舍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没有任何不必要的东西放在显眼的地方,完全没有一般女生宿舍得那种杂和乱。

    “我就住在隔壁宿舍,以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的直接找我就行,能帮的我肯定是义不容辞的。”

    “谢谢司务长,幸好有你,不然我今天刚来,肯定是一头雾水。”娉婷真诚地感谢着。

    “你就叫我亚玲姐吧,这样才显得亲切,我们都是革命同志,太生分了也不好。”李亚玲自认比娉婷大几岁,就直接让娉婷喊她姐了。

    在李亚玲的帮忙下,娉婷很快就铺好了床铺,整理好了私人物品,之后两人锁上宿舍门一起离开了宿舍。

    “平常我们也就是在宿舍,食堂,排练室打转,每周有半天可以自由活动,如果有事也可以向团里请假。部队生活挺好的,特别是我们文工团,都是一些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在一起,经常要出去慰问演出,还有一些重大的节日活动表演,辛苦肯定也是辛苦的,不过只要你好好表现,以后会有提干的机会,不管怎么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现在是新兵,津贴相对少一点,我们也都是从这时候过来的。”在李亚玲的话语中,娉婷的军旅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晚上在部队食堂吃了第一顿晚饭,茄子烧黄豆,土豆炖肉末粉条,清炒大白菜,主食是花卷。娉婷对饭菜挺满意的,听文工团的人说,遇上过年过节食堂会包饺子,偶尔还有面条和包子,伙食是非常不错的。经过了半天的时间,娉婷和文工团的团员们也混了个脸熟,也有主动和她说话的,倒是缓解了娉婷的不少尴尬。

第三十九章() 
此为防盗章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仅仅是娉婷在部队的第二天;她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一个宿舍;也不过才六个人;恨不得分成几个“派系”;说话含沙射影不谈;还常常摔东西;撂脸子。原本关系应该最亲近的团体;反而彼此生疏得很。遇到不讲理的人,你就不能和他们讲道理;娉婷懒得搭理这些;惹不起她也躲得起。

    作为文工团的新兵,部队的观念是文艺兵首先得是兵,娉婷和新入伍的十几个女兵一起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军事训练。这些女新兵里有卫生员、通讯员、文艺兵等;训练她们的教官是新兵连的一位连长;人很严肃,并没有因为她们是女兵而放松对她们的训练。可以说这两个月是娉婷两辈子过的最苦的日子;她也从内心里佩服那些女兵和军校的女学员。当其他同龄女孩悠哉悠哉地享受着生活时,她们却在经受各种考验和训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时候的确不能只羡慕别人获得的成就;而忽略别人付出的艰辛。

    训练结束回到文工团;副团长丁慧对娉婷进行了考核;考核结果让她很满意。丁慧早就知道了娉婷这个人;是动了关系进来的。作为有口皆碑的军区文工团;战地文工团里有不少干部子弟,对于关系这一块大家并不是那么介意,丁慧不满的还是娉婷来自农村,很有可能没有任何特长,她怕娉婷过来占用文工团的招人名额不说,人还不顶用。这种想法在考核之后就不存在了,娉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理解能力也强,很多舞蹈动作很容易上手。唱歌这一块,虽说嗓子不是那么靓,对节拍的掌握却很准确,看得懂五线谱,还会一点乐器,综合下来是个有用的苗子。

    “现在团里没有空缺,你平时就先跟着后面看吧,他们练功的时候你也跟着练,别怕吃苦,要知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考核过后,丁副团长对娉婷的态度和蔼了不少。她进文工团的时候也才十七八的年纪,在文工团里献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把文艺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对她而言,只要是好苗子,她不会在意那些外在条件,一定会好好培养。

    正式进入文工团后,娉婷发现文工团里真的是藏龙卧虎。有毕业于军艺的文艺兵,有在国外专家指导下练习的独唱演员,有能唱能跳的民歌手,还有很多干部子弟。这样一看,娉婷发现自己真的没有什么优势,即使知道历史的轨迹,但是怎么让自己生活的更好,对此她并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在这个大环境里,做生意是不可能,去工厂上班还不如在部队,当老师什么的也危险得很,这样权衡下来,现在已经是最好的状态了。

    因为有着这样的心路历程,娉婷在文工团里很是努力,轮不到她上场她也不抱怨,每天照常和其他人一起练功,看着其他团员排练。不光如此,她还跟着团里的乐队学声乐,跟着报幕员学报幕。个性沉稳又努力,还非常勤劳,渐渐地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很快就进了六月份,金陵的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要说金陵城,那是几千年历史的古都了,素有“火炉”之称。这时候的军装都是长袖,作为军人要注重仪表,解扣子、挽袖子这些影响军人形象的行为是不允许有的,更何况作为文工团的女兵,更要时刻保持最佳仪表。娉婷时常热得汗流浃背,也只能勤换洗衣服,这个时候她无比怀念可以穿着连衣裙,穿着吊带衫的日子。想到没几天就要进入梅雨季,天气又闷又热,衣服还不容易干,岂不是更加受罪?

    正是吃过午饭午休的时候,娉婷没有睡意,正在整理衣柜,前几天趁着团里有假,她和团里相熟的战友一起出门,出门买了几件短袖留着在宿舍穿,今天洗干净了准备叠整齐了收起来。

    “她陈雪丽算什么,要不是有个在军区当领导的爹,她能那么快提干吗?现在倒在我们面前摆起谱来了。”说这话的正是娉婷的室友方芳,和她口中的陈雪丽同属歌舞团。方芳的个性不太好相处,什么事都爱占先,不管是吃饭、洗澡还是晾衣服,她都要斤斤计较,别人早就看不惯了,只是顾及战友情而没有计较罢了。自从娉婷到了文工团,进了这个宿舍,方芳对她一直是爱理不理,娉婷也从不往她面前凑。

    而陈雪丽呢,确实是文工团里一枝花,她的父亲是军区干部,妈妈也是部队的文职干部,可以说她就是个标标准准的干部子弟。除了家庭因素外,陈雪丽本人也很优秀,外形靓丽,气质出众外,还能歌善舞,一直是歌舞团的台柱,很受团里的领导器重。虽说平常有些高傲,有自己的小圈子,其他倒没什么,总的来说大家对她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人家背后有人,除非我们再去投胎,要不然拿什么和人家比。”回这句话的是平常和方芳关系不错的蒋丽。

    方芳和蒋丽之所以说这些话,都是因为陈雪丽提干了。在部队里,提干绝对是一件大事。这不光关系到津贴,还关系到以后能不能继续留在部队。普通的战士当了几年兵后是要转业回乡的,只有提干了才能继续往上走,进而留在部队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提干是每个普通战士的梦想。这次团里的提干名额有限,陈雪丽成功提成了排长,而方芳和季红则落选了,她们心里不岔也很正常。

    在文工团,年轻漂亮的姑娘一大把,产生各种矛盾是很正常的。现代职场里娉婷已经领教到了女人的战斗力,自从来了文工团,她也一直秉持着“少说话,多做事”的原则,加上到现在她也还是个“闲杂”人员,倒是没和谁产生过冲突。

    gt;

    “你们也不要这么说,陈雪丽已经是排长了,不说职务比你们大,就说平常她在团里的表现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次能提干的确是因为她表现优异,要是被领导知道你们在背后这么议论,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刘海梅出声打断了那两人的对话,惹得方芳冷哼一声,拿着盆出去洗衣服了,蒋丽则一声不吭,躺在床上假寐着。

    刘海梅是宿舍的舍长,为人比较正直,很受领导喜爱,这次虽然没能提干成功,但任谁也不敢小瞧了她。她也是宿舍里对娉婷最友好的一个,平常对娉婷很是照顾,知道娉婷是新来的,年纪又最小,教了娉婷不少东西,这让娉婷从心底非常感激。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场浩大的“运动”如历史中的粉墨登场了,在主席的号召下,全国上下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阶级斗争,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广播里每天播读着首都下达的各类文件,熟知历史的娉婷每天都听得一阵心累,她特意抽空写信回家,问了问许桂兰家里的情形,还把自己存了几个月的布票和工业票寄回去,让许桂兰买些东西给表姐刘璐璐添妆。因为姨妈送的那块海鸥牌手表,无形中树立了娉婷的形象,别人起码不会把她当成农村来的土包子。还有许成辉那里,从她到了部队,兄妹两就联系上了,他们如今在一个系统里,彼此更容易交流,偶尔娉婷也能从何成辉那里得到一些平常没注意的消息,只是部队通信要经过检查,娉婷也不方便写太露骨的话。

    气氛日渐紧张,政治部时常组织战士参加各种学习不说,还加强了对士兵的政治思想的考核。另外,部分政审出现问题的战士和军官也被喊过去谈话,短短的时间,文工团里就有几个团员相继离开了,有被劝退的,也有自己主动离开的。这让团里的战友多多少少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