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的那些事儿-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58'
    当朱棣最终完成这两项工作时,他着实松了口气,不利于自己的言论终于被删除了,无数年后,这场靖难战争将被冠以正义的名号广为流传。
    但作为这段历史地见证人之一,朱棣心里很明白在那些篡改过的地方原本写着历史的真实。他把自己的父亲从坟墓里拖了出来,重新装扮一番
    ,以证明自己的当之无愧。
    历史证明,朱棣失败了,他没有能够欺骗自己,也没有骗到后来的人,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功臣
    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好,毕竟皇位才是最现实的。在处理好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后,下一步就是打赏功臣,这可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虽然
    历来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大业已成后的功臣,但这些人毕竟在皇帝的大业中投入了大量资本,持有了股份,到了分红的时候把他们踢到一
    边,是不好收场的。毕竟任何董事局都不可能是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
    这里也介绍一下明朝的封赏制度,大家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皇帝赏赐大臣的镜头,动不动就是赏银一千两,然后一个太监拿着一个放满银两的
    盘子走到大臣面前,大臣谢恩后拿钱回家。大致过程也是如此,但很多时候,电视剧的导演可能没有考虑过一千两银子到底有多重,在他们的
    剧情中,这些大臣们似乎都应该是在武校练过铁砂掌的,因为无论怎么换算,一千两银子都不是轻易用两只手捧得起来的。在此也提出建议,
    今后处理该类情节时,可以换个台词,比如某某,我赏银一千两给你,用马车来拉!
    以上所说的赏银在封赏中只是小意思,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明白细水长流的道理。横财来得快去得快,真正靠得住的是长期饭票。在明朝,这张
    长期饭票就是封爵。
    在那个年代,如果你不姓朱,要想得到这张长期饭票是很困难的,老朱家开的食堂是有名额限制的,如非立有大功,是断然不可能到这个食堂
    里开饭的。
    具体说来,封爵这张饭票有三个等级,分别是公爵(小灶)、侯爵(中灶)、伯爵(大灶),此外还有流和世的区别,所谓流,就是说这张饭
    票只能你自己用,你的儿子就不能用了,富不过三代,饿死算他活该。而世就不同了,你死后,你的儿子、儿子的儿子还可以到食堂来吃饭。
    '259'
    但凡拿到这张饭票的人,都会由皇帝发给铁券(证书),以表彰被封者的英勇行为。这张铁券也不简单,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种版本。特殊版本
    分别颁发于朱元璋时代和朱棣时代,因为在这两个时代要想拿到铁券是要拼老命的。
    朱元璋时代的铁券上书开国辅运四字,代表了你开国功臣的身份。朱棣时代的铁券上书奉天靖难四字,代表你奉上天之意帮助我朱棣篡权
    。这两个版本极为少见,在此之后的明朝二百多年历史中都从未再版。自此之后,所有的铁券统一为文臣铁券上书守正文臣,武将铁券上书
    宣力功臣。
    当然了,如果你有幸拿到前两张铁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第一版开国辅运,因为据有关部门统计,拿到这张铁券的人80%以上都会由
    朱元璋同志额外附送一张阴曹地府的观光游览券。
    此外还附有特别说明:单程票,适用于全家老小,可反复使用多次,不限人数。
    朱棣分封了跟随他靖难的功臣,如张玉(其爵位由其子张辅继承)、朱能等,都被封为世袭公侯,此时所有的将领们都十分高兴,收获的季节
    到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有一个人对封赏却完全不感兴趣,在他看来,这些人人羡慕的赏赐似乎毫无价值。
    这个人就是道衍。
    虽然他并没有上阵打过仗,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才是朱棣靖难成功的第一功臣,从策划造反到出谋划策,他都是最主要的负责人之一。可以说
    ,正是他把朱棣扶上了皇位。但当他劳心劳力的做成了这件天下第一大事之后,他却谢绝了所有的赏赐。永乐二年(1404),朱棣授官给道衍
    ,任命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正二品),并且正式恢复他原先的名字……姚广孝。
    此后姚广孝的行为开始变得怪异起来,朱棣让他留头发还俗,他不干,分给他房子,还送给他两个女人做老婆,他不要。这位天下第一谋士每
    天住在和尚庙里,白天换上制服(官服)上朝,晚上回庙里就换上休闲服(僧服)。
    他不但不要官,也不要钱,在回家探亲时,他把朱棣赏赐给他的金银财宝都送给自己的同族。我们不禁要问,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260'
    在我看来,姚广孝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他是个聪明人,像他这样的智谋之人,如果过于放肆,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功高震主这句
    话始终被他牢牢的记在心里。
    其二、他与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问到,你为什么要读书?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建设祖国,为国争光之类,而在人们的心中,读书的真正目的大多是
    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但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可以获得动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业,需要的
    是另一种决心和回答……为了读书而读书。
    朱棣造反是为了皇位,他手下的大将们造反是为了开国功臣的身份和荣誉地位。道衍造反就是为了造反。他的眼光从来就没有被金钱权位牵制
    过,他有着更高的目标。道衍是一颗子弹,四十年的坎坷经历就是火药,他的权谋手段就是弹头,而朱棣对他而言只是引线,这颗子弹射向谁
    其实并不重要,能被发射出去就是他所有的愿望。
    姚广孝,一个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争论极大的人,一个深入简出、被神秘笼罩的人,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足矣。
    兄弟
    建文帝时期,朱棣是藩王,建文帝要削藩,朱棣反对削藩,最后造反,现在朱棣是皇帝了,他也要削藩,那些幸存下来的藩王自然也会反对,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们已经无力造反了。
    在反对削藩的斗争终于获得胜利后,与他的兄弟们本是同一战线的朱棣突然抽出了宝剑,指向了这些不久之前的战友们,这倒也是理所应当的
    事情,兄弟情分本来也算不上什么,自古以来父子兄弟相残都是家常便饭。而我们似乎也不能只从人性的冷酷上找原因,他们做出这种行为只
    是因为受到了不可抗拒的诱惑,这个诱惑就是无上的权力。
    有权力就可以清除所有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号令天下,可以任意妄为!自古以来,无数道德先生、谦谦君子
    都拜倒在它的脚下,无人可以抗拒它的诱惑,兄弟又算得了什么?
    最先被安置的是宁王,他被迫跟随朱棣靖难,为了换得他的全心支持,朱棣照例也开给了他一张空白支票事成中分天下。当然,朱棣这
    位从来不兑现支票的银行家这次也没有例外,靖难成功之后,他就把这句话抛在了脑后。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至第二百七十章
     更新时间:2008…11…18 0:33:16 本章字数:10775
    '261'
    宁王朱权也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所谓中分天下的诺言纯属虚构,且从无雷同,中分他的脑袋倒是很有可能的,于是他很务实的向朱棣提出,北
    方我不想去了,也不想掌握兵权,希望你能够把我封到苏州,过两天舒服日子。
    朱棣的回答是不行。
    那就去钱塘一带吧,那里也不错。
    还是不行,朱棣再次向他承诺:除了这两个地方,全国任你挑!
    宁王朱权苦笑道:还敢再挑么,你看着办吧。
    于是,朱权被封到了南昌,这是朱棣为他精心挑选的地方。而被强行发配的朱权的心情想来是不会愉快的,一向争强好胜的他居然被人狠狠地
    鱼肉了一番,他是绝不会心服的,这种情绪就如同一颗毒芽,在他的心中不断生长,并传给了他的子孙。
    报复的机会终究是会到来的
    永乐四年(1406)五月,削去齐王爵位和官属,八月,废其为庶人。
    永乐六年(1408),削去岷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年(1412),削去辽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九年(1421),削去周王护卫
    于是,建文帝没有解决的问题终于由他的叔叔朱棣代为解决了。削藩这件建文帝时期第一大事居然是由藩王朱棣最终办成的,这真是一个极大
    的讽刺。
    完成这些善后事宜之后,朱棣终于可以把精力放在处理国家大事上了,事实证明,他确实具备一个优秀皇帝的素质,而我们也将把历史上明君
    继位后干的那些恢复生产,勤于政事之类的套话放到他的身上。又是一片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这样看来,下面的叙述应该是极其乏味的。
    可惜朱棣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英明皇帝,他的故事远比那些太平天子要曲折、神秘得多,因为在他的身上,始终环绕着两个疑团,这两个疑团困
    扰了后人数百年之久,下面我们将对这些谜团进行自己的探究,以期找出真相。
    母子不相认
    《永乐实录》记载:高皇后(马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标……次上(朱棣),次周王肃。这就是正史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朱棣是朱元
    璋和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在战火中出生,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这并没有错,但那个经历痛苦的分娩,给予他生命、并抚育他长大的
    母亲却并不是马皇后,那个带着幸福的笑容看着他出生的女人早已经被历史湮没。
    '262'
    事实上经过历史学家几百年的探究,到如今,我们也并不知道这位母亲的真实姓名,甚至她的真实身份也存在着争议。这些谜是人为造成的。
    因为有人不希望这位母亲暴露身份,不承认他有一个叫朱棣的儿子。
    这个隐瞒真相的人正是朱棣自己。
    因为朱棣是皇帝,而且是抢夺侄子皇位的皇帝,所以他必须是马皇后的儿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是嫡出,才有足够的资本去继承皇位。
    他绝不能是一个身份低贱妃子的儿子,绝对不能!
    正是由于这些政治原因,这位母亲被剥夺了拥有儿子的权利,她永远也不能如同其他母亲一样,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子女成长,并在他们长成后
    自豪的对周围的人说:看,那就是我的儿子!
    在所有的官方史书中,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妃子,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值得骄傲的子女,平凡的活着,然后平凡的死去。
    虽然朱棣反复修改了史书,并消灭了许多证据,但历史无法掩盖这句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的,破绽是存在的,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就存在
    于官方史书中。
    第一个破绽在明史《黄子澄传》中,其中记载: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一个事实,那就是燕王朱
    棣和周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句废话,因为《永乐实录》中也记载了他们两个是同母兄弟,但问题在于,他们的母亲是谁
    ?
    于是下面我们将引出第二个破绽,《太祖成穆孙贵妃传》中,有记载如下:洪武七年九月薨,年三十有二。帝以妃无子,命周王肃行慈母服三
    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贵妃死后,由于没有儿子,所以指派周王为贵妃服三年,但关键的一句话在后面: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
    期,自妃始。
    庶子为生母服三年!看清楚这句话,关键就在这里。正是因为周王是庶子,他才能认庶母为慈母,并为之服三年。再引入我们之前燕王和周
    王是兄弟的条件,大家对朱棣的身份就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可以用更为简单明了的方式来描述这个推论过程。
    条件A.周王和燕王是同母兄弟
    条件B.周王是庶子
    得出结论C.燕王是庶子。
    '263'
    这是正式史书上的记载,至于野史那更是数不胜数,由于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引用野史,但另有一本应属官方史料记载的《
    南京太常寺志》曾记载朱棣母亲的真实身份……贡(左有石旁)妃。
    这里我们先说一下太常寺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太常寺属于礼仪机关,主要负责祭祀、礼乐之事,凡是册立、测风、冠婚、征讨等事情都要在
    事先由该机关组织实施礼仪,所以它的记载是最准确的,按说有了太常寺的记载,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但好事多磨,又出了一个
    新的问题。
    此书已经失传了
    可能看到这里,有人就要骂我了,说了这么多,结果是空口说白话,不是逗人玩吗?
    实在抱歉,因为这书也不是我弄丢的,即使你找遍所有的图书馆,也是找不到这本书的,但是不要着急,因为虽然本人也没有看过这本书,古
    人却是看过的,并在自己的书中留下了记录。如《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中都记载过,《南京太常寺志》中确实写明,朱棣的母亲是贡(
    左有石旁)妃,而孝陵神位的摆布为左一位李淑妃,生太子朱标、秦王、晋王,右一位贡(左有石旁)妃,生成祖朱棣。
    要知道,在古代,神位的排序可不是按照姓氏笔排列,是严格按照身份来摆列的。
    而《三垣笔记》更是指出,钱谦益(明末大学问家,后投降清朝)曾于1645年元旦拜谒明孝陵,发现孝陵神位的摆布正如《南京太常寺志》中
    的记载,贡(左有石旁)妃的灵位在右第一位,足见其身份之高。
    虽然以上所说的这些证明力度不能和明史相比,但从法律角度来说,也算是证人证言,属于间接证据,当我们把所有证据连接起来时,就会发
    现朱棣生母的身份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这里也特别注明,关于成祖生母的身份问题已经由我国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吴晗先生和傅斯年先生论证过,在此谨向两位伟大的先人致敬,是他
    们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谜团,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但是遗憾的是,那位生下朱棣的母亲的生平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我们只知道,他的儿子抹煞了她在人间留下的几乎全部痕迹,不承认自己是
    她的儿子。
    '264'
    为了权力
    朱棣又一次向马皇后的神位行礼,虽然马皇后确实是一位慈祥的长辈,虽然她也曾无微不至的关照过自己,但她毕竟不是自己的母亲。
    我也是迫不得已,为了坐上皇位,已经是九死一生,如果再背上一个庶子的名分,怎能服众?怎能安心?
    所以我修改了记录,所以我湮灭了证据,我绝不能承认你是我的母亲!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排出你的神位,提高你的身份,我能做的就是这些了
    。我知道这些并不够,也不足以报答你的生养之情,但我没有别的选择。
    您是我的母亲,只在我的心中,永远。
    兄弟不相容
    建文帝真的死了吗?这曾经是朱棣长时间思考过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他思考了二十二年,从建文四年(1402)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