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把职业技术教育推广到全国。”
    “车间主任?技术竞赛?”刘庆恩与沈凤铭面面相觑,对于这位总司令嘴里不断蹦出来的新鲜名词有些困惑,但意思还是能够领会的。
    田劲夫带着几个卫兵走进签押房,架起梯子爬上去,将那块张之洞手书的匾取了下来,扛到外头,用斧头“吭吭”砍成几块,然后像扔一块烂木头一样扔到了路边。
    惜了,留在后世也算文物了。”赵北在心里连连叹息,不过跟这班大兵讲什么“文物”,确实是对牛弹琴。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北命人烧掉的那些官袍、官帽似乎也可以算做历史文物,若是放到后世,只怕也有资格进博物馆,所以说,赵北也没什么资格去责怪那几个大兵。
    革命嘛,就是破旧立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刘庆恩与沈凤铭看着门外的那几块烂木头,不由感慨良多,这世道真是变了,以前革命军没来的时候,工人们上班下班之前总要由工头领着,在这间签押房外冲着那块匾磕头,刘庆恩与沈凤铭也不能免俗,只不过因为他们地位高,所以可以进签押房磕头,雨天也不必跪在泥里。
    直到这时,两人才真正体会到了“公民”两个字的含义,有了这两个字,以后谁也不必冲着官员下跪了,这膝盖除了跪天跪地跪父母之外,谁也不用跪。
    刘庆恩想起自己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时的情景,想起了他与同盟会的那段渊源,又想起了那独特的鞠躬礼,他不清楚今后的共和中国会采用什么样的礼节,但下跪这种古老的礼节恐怕要就此消逝了。
    正当他神弛万里的时候,赵北又说话了。
    “两位都是倾向革命的进步人士,多的话我就不说了,我只希望两位今后能够齐心协力,团结工人,共同把工厂办好。”赵北站起身,走到两人面前,伸出手去。
    刘庆恩微微一愣,随即站起,也伸出手,与赵北握了握手,沈凤铭慢了一拍,但也没躲过这握手礼。
    赵北笑着说道:“现在,我以共和军政府名义任命刘先生为汉阳兵工厂及钢药厂督办,沈先生为总办,稍后便命人雕刻印信,给两位送去。虽然现在困难很多,但我们不能退缩,革命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全在两位身上,召集工人,恢复生产,修理厂房,诸多事务全仗两位操劳,你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刘庆恩说道:“请总司令放心,只要经费到位,鄙厂立即恢复枪弹生产,如果经费充裕,炮厂也可在两个月内恢复生产。”
    沈凤铭却没有那么乐观,说道:“目前原料短缺,如果不能拿下汉口,就无法从洋行购买原料,尤其是硫磺,往年都是向日本三井、三菱洋行购买,硝石也是由日本洋行向智利代购,这两样原料原本储量不少,但昨日一战,清军将库存焚毁大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原料,也是无奈。”
    赵北沉吟片刻,说道:“这事我会想办法解决。你们的任务就是整顿厂务,安定人心,尽快恢复子弹的生产,至于炮厂,也要尽快整理恢复,即使造不了以前的炮,也可以制造一种新式轻便炮,这种炮是我设计的,等草图画好,就送去请两位参谋参谋。另外,为了安抚工人,可以立即补发两个月的工钱,至于经费,我马上叫人给你们送银子来,打九江和黄州的时候,共和军可是缴获了不少官银的,各地的厘金局、官粮库也被咱们抄了不少,再加上抄没满清走狗的财产,目前你们完全不必担心经费问题。”
    刘庆恩与沈凤铭相视一笑,两人早就听说了,这位赵总司令是个“抄家狂”,从九江一路杀过来的时候,走一路抄一路,凡是拒绝“参加”革命的清廷在职官员以及赋闲官员统统被革命军抄了家,官大的被砍了头,官小的也被抓在苦役队,虽然这种方法被人抨击为“流寇”,但不可否认,此举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当革命军攻陷了武昌之后,多数清廷官员立即自己剪了辫子,扔了官袍,宣布参加革命,就连本已跑到汉口租界的官员也担心自己在城外购置的田产,纷纷派心腹家人带着书信联络共和军,表示自己对革命的“同情与理解”,而且主动向革命军提供汉口的防御情报,清军在汉口的营垒已经画到了革命军的地图上,只要时机一到,便可直接调炮轰击。
    待两人走后,赵北拿起桌上的军帽,整了整军装,随即大步跨出签押房,叫上田劲夫,在卫队的护卫下向司令部赶去。
    到了司令部门口,远远望见蓝天蔚正背着手在签押房门外走来走去。
    “秀豪,让你久等了。”赵北已从留守参谋处得知蓝天蔚来意,于是抢上几步打招呼。
    “请总司令过目。”蓝天蔚也没废话,从皮包里拿出进军方案,请赵北审阅。
    仔细浏览了一遍,赵北签了字,盖了印,将进军方案递回,并说道:“荆州方向就交给杨王鹏,那里是入川的门户,必须在第一时间拿下来,为了保证战斗力,由他亲自点将,我就不插嘴了。”
    蓝天蔚点了点头,随即返回参谋部部署进军事宜。
    “义仁,备马。”赵北哈欠连天的说道。
    “原先那匹蒙古马水土不服,正在拉痢,这匹马虽然矮点,可跑得不慢。”田劲夫为赵北牵来战马。
    赵北一瞧,那是一匹滇马,这南方马少,也不适合良马放养,但这匹马实在是太矮了点,跟驴差不多。
    “难道就没象样点的马?”赵北问道。
    “为了组建独立骑兵旅,你说过要把最好的马调去,所以,现在司令部就两匹象样的马,除了你那匹,就是我那匹。要不,你骑我那匹?”田劲夫眨了眨眼。
    “算了,你那匹马性子太烈,这种关键时候要是摔断了腿,那就耽误正事了。”赵北只好将就着了。
    田劲夫将缰绳递了过去,又问:“司令,你差不多一夜没合眼,不趁着这当子清闲睡个囫囵觉,现在又要去哪里?”
    “睡觉?等忙完了再说。现在咱们去钢铁厂。”
    “去钢铁厂?也是视察?”
    察。另外,找人。”
    “找人?总司令有熟人在钢铁厂?”
    “熟人?嘿嘿,不错,熟人。这个人的名字啊,我以前可是常常看见。”赵北嘴角微微一挑,神秘的笑了笑,看了眼身后那些已经骑上马背的卫兵,随即也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那匹矮脚滇马立即扬起马蹄,向钢铁厂方向跑去。
第六十三章 汉冶萍(上)
    汉阳钢铁厂位于汉阳城北,背靠龟山,面朝汉江,离长江也不远,站在长江南岸都能望见厂区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
    这座工厂也是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一手创建,竣工于公元是当时亚洲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比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早了两年,这座工厂既是清末洋务运动最光彩的一笔,同时也是张之洞留给后人最大的一件功劳。
    但遗憾的是,和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比起来,汉阳钢铁厂从肇建之初起便命运坎坷,犹如晚清中国衰弱的一个缩影,这其中除了列强的侵逼之外,在建厂之初决策的失误也是重要原因:其一,张之洞拒绝了幕僚将工厂就近设于铁矿或煤矿附近的建议,固执的将厂址放在汉江与长江交汇处,一来交通便利,而且可以显示他的政绩,二来也方便他坐镇武昌监视,每当他办公之余推开窗户便能望见汉阳那边的滚滚黑烟,张总督心情自是大好,但却直接导致工厂炼钢成本过高,竞争不过洋钢;其二,订购高炉时英国工厂曾要求提供铁矿及煤矿样本,张之洞却以“中国地大物博”轻蔑的拒绝了这一要求,结果买回国的酸性高炉无法处理大冶铁矿石中的过高磷质,炼出的钢发脆易断,不要说兵工厂不敢用,便是铁路也用不成,这导致销路不畅,钢材买不出去,只能靠生铁维持。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之洞对于中国洋务运动固然劳苦功高,但他那套官本位的理念却又捆住了自己手脚,外行指导内行的必然结局就是,这座曾经是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在惨淡经营了三十多年后便宣告破产,而它的附属企业大冶铁矿却用其出产的矿石喂饱了日本八幡制铁所,中国的铁矿石变成一颗颗的炮弹,落回了中国的土地,将这片热土染得惨红。
    其实早在张之洞总督湖广的时候,汉阳钢铁厂就已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若非清朝没有《破产法》,这座钢铁厂早就完蛋了,张之洞从海军衙门讨来的官银,再加上四处搜刮的“商银”,勉强将钢铁厂维持经营到甲午战争之后,然后,张总督再也撑不住了,面对言官的弹劾,面对民间对他“钱屠”的非议,他只好放弃顽固的官营立场,将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商业奇才”盛宣怀请到铁厂,命他主持“官督商办”。
    长袖善舞的盛宣怀也不客气,立即施展手段,通过借洋债、寻煤矿、换高炉等措施,经过几年努力,使这座铁厂恢复了些元气,再加上清末新政,大修铁路,为铁厂钢铁找到销路,这几年来,虽然铁厂仍然债台高筑,但总算是可以维持经营,盛宣怀也因此踌躇满志,就在今年,在他的一手策划下,汉阳钢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总部依旧设在上海四川路,公司完全被改组为商办企业,将官股换成民股。公司成立后,盛宣怀自任总经理,打算募集股金两千万银元,充实公司资金,同时也充实一下自己腰包。
    现在,这位盛总经理就在铁厂的一间签押房里,只不过,那种踌躇满志的神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焦虑,陪着他一起发愁的,还有几个身穿洋装头戴礼帽的男人,他们都是日本人,为首的叫西泽公雄,原是日本驻宁波领事,七年前被日本政府派为大冶铁矿矿监,常驻石灰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奇怪任命,正是因为汉阳钢铁厂借了大量洋债,而日本政府则是最大的债主,借债时的一个条件就是派员常驻铁矿,“帮助”中国商人经营,并保证将大冶铁矿出产的最优质矿石优先供应八幡制铁所,每吨矿石三日元,合同为期三十年。
    其实盛总经理几天前还在京城做他的侍郎的,之所以现在被困在汉阳钢铁厂,就是因为这些日本人。九江革命军西征消息传到京城,对时局了解很透彻的盛宣怀立刻意识到武汉恐怕很快就会陷落,到时,汉阳钢铁厂肯定会落入革命军手中,那样一来,他这些年的苦心经营就算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他不甘心,却又一时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正着急时,西泽公雄的一则电报让他眼前一亮,在电报里,西泽公雄拍着胸脯保证汉阳钢铁厂“商民”权利的完好无损,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将汉冶萍公司暂时转交日本政府“保护”,有了日本政府撑腰,革命军必会有所顾忌。
    盛宣怀考虑再三,却不敢自做主张,去找张之洞商量,但张之洞怕担上卖国的骂名,撂挑子不管,正犹豫不决时,革命军势如破竹的密报从军机处泄露出来,盛宣怀再也坐不住了,牙一咬,心一横,便给西泽公雄回了电报,同意了他的建议,但同时也要求订立一份正式的合同,声明战争一旦结束,便将汉冶萍公司交还中国商人,作为对日本“保护”的回报,战争结束之后,可以考虑以优惠价格卖给日本商人一部分公司股票。
    这种“金蝉脱壳”的计谋盛宣怀不是第一次施行,早在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时,他就玩过这一手,将由他控制的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外国公司,借以保护公司资产免遭战争破坏,战争结束之后,那些外国公司也按照约定将公司交还,并取走报酬,可算是双赢的商业奇谋。
    不过这一次,日本人却不像欧洲人那样好说话,盛宣怀的回电被西泽公雄一口拒绝,他邀请盛宣怀亲自赶到汉阳磋商,以便沟通,订立一个能让双方都满意的合同。盛宣怀本不想去汉阳冒险,但西泽公雄向他保证,有日本保护他的安全,谁也伤不了他,盛宣怀这才挂了一列快车,从京城直达信阳,由那里换乘北洋军增援武汉的那趟列车赶到汉口,在革命军进攻武昌城的炮声中被一艘日本炮舰送到汉阳,与早已赶到铁厂的西泽公雄等人会面,但正当双方为日本人拟定的合同草案讨价还价时,赵北已率领共和军在汉阳上游登陆,盛宣怀想跑,但日本人将他扣在了铁厂,声言,如不签定合同,就不放他离开。
    盛宣怀大为恼火,倔脾气也上来了,明白告诉日本人,不去汉口,什么合同都别想签!
    双方就这么僵持下来,直到汉阳光复,清军被全歼,共和军已占领了铁厂大部分厂区,日本人仍不松口,拒绝护送盛宣怀去汉口日租界。很快,他们就被革命军团团围住,幸亏攻击铁厂的是杨王鹏的部队,看见签押房外竖着的那面日本旗,以及那几十个护着旗的日本水兵,革命军队没有攻击,如果换了赵北在场的话,只怕立时给攻下来了。
    杨王鹏顾虑给列强干涉的口实,没有下令攻击那间签押房,但他也没敢放这些日本人离开,况且日本人根本没有离开的打算,赵北军令森严,他是知道的,于是便派兵将这个厂区围起来,并派人飞报赵北,赵北也没立即下令攻击,在弄明白了签押房里是什么人后,赵北命令杨王鹏的部队撤走,换上了他的警卫营和革命卫队,看住那帮日本人。
    现在,双方已对峙了一夜,互相放了些冷枪,但都有所顾虑,没敢真打,革命军将厂区各战略要地全部占据,日本人也不客气,已在签押房外构筑了简易工事,还架了挺哈奇开斯机关枪,勉强与架在几百步外的那两门革命军的野战炮分庭抗礼。双方已进行了几次交涉,日本人仍然拒绝撤退,最后的一次交涉刚刚结束,革命军的特使仍然是毫无所得,只能放弃交涉努力。
    “盛先生,请签字。只要签了字,我们立即保护你离开。如果不签字的话,我们日本方面将单独撤退,你只能留在这里和革命军对话了。”西泽公雄将那份合同草案推到盛宣怀面前,在中国呆了这么多年,他的中国话已说得非常流利。
    盛宣怀看了一眼,哼道:“我已说过,到了汉口再说。阁下未免有些轻重不分,现在外头叛军的大炮就指着咱们,刚才更是在外头喊话,咱们再不撤退,他们就要开炮了。你们不先去想如何应对,却来逼我签字,是不是有些利令智昏?你们如果单独撤退,老夫也不会求着你们带老夫走,大不了殉国而已。”
    日本人的合同草案非常苛刻,不仅要求得到汉冶萍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份,而且要求将供应八幡制铁所的大冶铁矿石的价格降低一半,在盛宣怀看来,这简直是抢劫!他算是明白张之洞为什么对此事假装不知道了,同时也很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来汉阳和日本人谈判,早知日本人如此贪婪,倒不如将这铁厂送给叛军了,到时铁厂是盛是衰,已与他盛宣怀无关了。
第六十四章 汉冶萍(下)
    见盛宣怀不肯妥协,西泽公雄不紧不慢的说道:“那面大日本帝国的国旗足以保证我们的安全!有那面旗帜在,叛军绝对不敢开炮!如果开炮,那就是对大日本帝国的侮辱!必将遭到大日本帝国陆海军的强力反击!那种反击是狂暴的,不是那帮挥舞着大刀长矛的革命军可以抵挡的!”
    好象是要测试一下他的这句话似的,就在西泽公雄话音落下之后,就听见外头“轰轰”两声巨响,签押房里的空气顿时如同被撕裂一般,一时天崩地裂,砖头瓦片木头横飞,强烈的气浪掀来,将签押房窗户上的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