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统儒法社会的重要性。唐时黄巢,元时张士诚,都是盐商出身,盐政之重,非同寻常。
李肆在盐政上动手,不只出于个人情结,更怀着很深一番算计。
严格说,明清之前,盐政都只是专卖,而不是垄断,这二者是有区别的。专卖只是国家管控,盐商来去自如,只需出资购盐引即可。明初所行的“开中法”,也是让盐商把粮食送到边关,再以粮数发放盐引。万历年间,袁世振行“纲法”,才开始确立盐商垄断经营的地位。
清时更强化了这一措施,盐商运销食盐,要先向盐运司交纳盐课,领取盐引,然后到指定的产盐区向灶户买盐,再贩往指定的行盐区销售。
但盐引不是随便买的,商人必须以引窝为据,证明自己拥有运销食盐特权。为了得到引窝,商人又必须事先“认窝”,也就是花钱买垄断经营权,而这样的垄断特权,基本已经稳定为世袭特权。
这套垄断经营体系运转之后,就像一只吸金兽,越转越大,角色也不断分化。最初盐商直接向灶户买盐,后来分化出场商,握有向灶户收盐的垄断特权。原本销售商都是自运自销,或者是资本不足,或者是有利可图,他们开始转包,也就是出租垄断经营权,由此出现出租权力的窝商和租赁引窝运销的运商。
此外还有一类总商,是盐商里资本最雄厚的,类同地方乡绅,他们要协助官府,催办盐课盐引的征缴,其他书友正常看:。若有积欠,总商就得赔付,同时还要负责查禁私盐。之前严三娘所杀的盐道总巡,就是这类总商蒙养的私人执法队头目。
明清这一套盐政统称为“纲商引岸”,核心管制思路就跟统治地方一样,将权力层层分解,跟资本流转环节套在一起,同时将管制责任和资本风险全数压在盐商身上,盐商当然要如数转移到最终消费者身上,为此政府默许他们有“加价”、“加耗”、“借帑”的特权。
整个环节,不仅卷入了资本,还卷入了各层官府,从盐运司到盐院,到地方官府,乃至朝廷和皇帝都要伸手。历代巡盐御史都是清廷内务府官员,康熙和乾隆南巡,花销更是倚重盐商。康熙南巡,有江苏宜思恭亏空案,重点还不在盐政。乾隆南巡,引爆两淮盐引案,亏空一千万两。乾嘉年间的***,乃至后来的白莲教起义,军费来源里,很大一部分都是盐商“报效”,其中两淮盐商在1799到1803年,就“报效”550万两。
两淮盐区也就包括河南、两江、湖广共六省,清初正纲盐课银为90万两,加上杂派接近200万两。乾隆时增加到400万两,嘉庆二十年时又翻一倍,盐政利厚,由此可见一斑。而两淮盐商之富,也让人心惊胆战。扬州盐商奢靡,天下闻名,为何能有“扬州八怪”?那都是盐商攀附风雅营造出来的书画产业,才引得落魄文人齐聚扬州。
有很多人会疑惑,最终消费盐的老百姓,一年也就吃那么点盐,官府和商人要怎么来搜刮银子?
按照现代标准(该已经是多了),成年人一年吃四斤盐(接近2400克)足矣,乾隆时期盐价平均一斤盐30文,一人一年吃盐也就花120文。就按两亿成人份计算,全国盐业市场也就两千多万两。仅仅一个两淮盐区,就向清廷缴纳400万两盐课,这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华夏太大,事情总是复杂的,产盐成本低,利润高,而且是生活必需品,是刚需,这是盐政被历代王朝把持的原因,书迷们还喜欢看:。但为何类似两淮盐商这种群体,没在汉唐宋明出现,反而在满清出现了呢?
之前就说过了嘛,明朝万历后才有盐业垄断,清时把这一套权力与资本勾结的东西发扬到了极致而已。
这事也不能光从最终消费者身上看,产业是一条经济链,盘子有多大,不能光看最终消费者,中间环节有时候比最终消费者更重要,比如房地产……
利润高,是刚需,有千百年来的管制传统,同时之前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垄断经营经验,有一套清晰可见的权力规则,自然就成为资本追逐的亮点。在儒法勾结到极致的满清,盐业就是热点行业,经久不衰。资本不断卷入,分工也越见细致。每分一层,就扩展出一分空间,多出道承载风险的堤坝。
因此这盐业就是一个权力和资本全员参与的游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类似“买月球领地”的产业。当然,这个产业有最终的出口,否则没办法持续运转二百多年。一般老百姓要承载一部分,参与游戏的商人们要承载一部分,官府乃至满清朝廷也要承载一部分。
总结而言,盐政的重点不止在盐本身上,而是这套权力资本勾结的体系足够稳定,能源源不断吸取到足够多的资本来维持运转。后来的鸦片产业跟盐政一脉相承,在满清,实业为何难振,就因为资本追逐的是这一类跟权力紧紧相附的热点。
这样的盐政本质,自然不容于李肆对英华新朝工商底策的设计。他还指望着商人们把银子都投到工厂上去,指望资本去创造货真价实的财富,去创造新兴技术,去推动社会发展。而盐政的投资方向,却是权力本身,在这个游戏里,资本对技术没兴趣。
盐政就是满清经济体系的标杆产业,是资本和权力结合最紧密的东西,所以李肆想以盐政为突破口,将资本导引到实业上去。
若是在两淮,他要革除这套把戏,阻力比打败清兵大十倍都不止,而在广东,阻力却要小很多,其他书友正常看:。广东产盐,广东水陆运输也很发达,即便盐政改革之初,英华政府在管控上不够得力,也不会造成太大风波。而盐商在广东的势力也很一般,是个软柿子。
却不曾想,李肆和粤商总会有根本分歧,这个软柿子一捏,引得其他行业的商人都站出来表态,他们都怕自己是下一个。
安金枝也怕,而且还不止一处怕。原本他还想着借自己跟李肆的关系,让英华施行玻璃专卖,这样他和李肆合资的粤璃堂就能独霸广东。此外李肆之前整治洋行,将所有行商绑在了南洋公司这一驾马车上,他和所有行商都怕李肆把革除盐政专营这一招也用在南洋公司身上。
李肆这两个月来,画大饼,许诺,转移视线等等招数都用了,不仅想说服安金枝,让他劝抚盐商,也直接跟盐商沟通,就希望尽量能以软手段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来安金枝、盐商和李肆的思路有根本分歧,一时难以弥合这距离,二来李肆拿出的方案,对他们触动又太大,所以沟通一直没有什么成效。
李肆对粤商总会在英华新朝身上的期许很是恼怒,同时也自承对商人本性了解得还是不足。他一直在压制以暴力手段强行解决问题的冲动,觉得双方毕竟还可以沟通。若是直接以暴力手段推行,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粤商总会,估计就要散架,筹款麻烦还是小事,推动工商发展这个期望,就得多上一层阻碍,甚至有可能从白地做起,也给自己施政留下一个不好的前例。
“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的,那帮盐商,难道真是铁板一块吗?”
整理好了新的方案,吩咐手下送给中书厅工商署提意见,李肆一边活动身体,一边期望着这份新的方案,能引得盐商自己内部产生变化。
“就希望能快一点吧,康熙老儿留给我的时间,该是不多了,不知道那个麻子,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内外交困,焦虑不止。”
然后他看向北方,幸灾乐祸地想着,自己终究不是孤家寡人。
第三百一十章 埋葬古商道统
第三百一十章埋葬古商道统
若是康熙听到李肆的心声,绝对会道一声哎哟,真是知音。
可若是广东盐商们听了康熙和李肆的心声,会说你们这是富贵***,跟你们当的家比起来,这点麻烦算什么?可对我们来说,李天王你这混蛋是把我们逼到了悬崖边上,下面就是大海啊,我们可不会游泳!
“从二月变乱,到十月举旗,哪一桩事我们没保过他李肆!?如今他位置还没坐稳呢,朝廷不过是一时没腾出手来,他就想着过河拆桥啦!?依着我看,去年那帮江西人就该……”
广州城南,昔日的巡盐御史衙门被改作广州县学,可盐商们一直习惯在这里聚合,就合资买下了衙门临街处的门房,当作广东一省的盐业会馆。
会馆大堂里,某个盐商正满额头青筋地嚷着,后半截话却被一个目光如炬的中年人逼回了肚子里。
“沈总,那安胖子虽然站在我们这一边,可终究跟李肆是翁婿,怎么着你也得多出出头才行啊。瞧李肆这个把月一直没松口,咱们可是担心得要命。”
那盐商改口朝这姓沈的中年人抱怨,大堂里二三十个愁眉苦脸的盐商都纷纷点头附和,书迷们还喜欢看:。
“现在咱们跟李天王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蚱蜢!别生什么二五不着地的胡乱念头!就光从生意一事看,李天王还是言而有信的。至少去年一年,咱们得他庇护,家底都殷实了不少。现在不过是开了新的盘口,大家的价码谈不拢而已!你们若是沉不住气,说错话行错步,这个把柄送上去,李天王还需要再跟咱们谈吗?”
那姓沈的该是个总商,在盐商中威信颇高,这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沉默不语。
“别以为李天王和气,他身边于汉翼领着的黑衣卫可是杀人不眨眼,油盐不进心的怪物,不管是不是真心的,现在李天王还是把咱们当自己人看。谁要自己跳开当外人,到时我可不给说话。”
沈姓总商这劝诫还是说到了众人心底,但想及不仅指望不上新的收益,连以前的纲引特权都保不住,众人都是牢骚满腹,纷纷扬扬地又议论起来。
“李天王愁的根本还是少银子,大不了今年我们亏亏,多向李天王报效一二,也不再提厘定盐课细则的事。李天王给粤商总会定的总额不是四百万两吗?我们盐商摊个一百万!”
最终盐商们有了共识,多出些血,目标是维持之前的盐政局面。这一百万看似多,分摊到全省场商运商身上,大户每家几千两,小户每家几百两,大家都还能扛得住。
沈姓总商皱眉:“李天王确有难处,但他的企图更远,看的还不止是今年。我怕这一百万两……罢了,总之我们诚意也出了,我沈世笙就代各位传上这诚意,就看他如何决断吧。”
沈世笙回到自己在广州的宅院,就在书房里盯着那份签满了全省总商名字的“报效书”出神,沈家是盐商世家,传到他已是第三代,其间经历过明清换季,经历过迁海之苦,到他这一代,满以为会安安稳稳做老死生意,却不想李肆又在广东骤然崛起,其他书友正常看:。
沈家世代行盐,把控着场商行商两头,这才被之前的清廷定为总商。家族和产业根基都在广东,不得不对霸占广东的新贵李肆低头。
当李肆决意变革盐政时,他也是惊怒难抑,这可是在动他沈家的根基。但他很清楚一件事,李肆是头山中虎,而他们这些商人,不过是狐狼之辈,怎么也无力跟李肆抗衡。
既然李肆一直以生意人自居,行事也总是刻意维护规则,沈世笙跟盐商们乍起胆子,还在勉力跟李肆磨嘴皮子。可磨着磨着,有些盐商就忘了自己的位置,还真以为自己有跟李肆叫板的本钱了?
沈世笙不会忘,去年李肆收拾那帮江西商人,看上去和风细雨,外界人都没什么感觉,可他们却清楚,二十多颗人头,包括逃回江西的,一颗没少。二十多户人,全都被押到了琼州,跟那些旗人和绿营俘虏们一起扎进深山老林里,还不知道能活出来多少。
由此可以看出,李肆做事讲规矩,但前提是对方得跟他一样守规矩,若是过了界,他绝不会忌惮下狠手。沈世笙就时刻提醒自己,要跟李肆在粤商总会这个套子里斗,而且要始终斗而不破。
现在斗了一个多月,广东盐商也被逼到了绝路上,不得不咬牙亮出了他们的底线,认下李肆给粤商总会摊派的四分之一会费。
可沈世笙却很忧虑,从李肆放出的风声来看,英华新朝的盐政,必须是另一番面目。他仔细研究过,看透了李肆的用心,那就是把盐业作成利薄之业,好让他们盐商把银子从盐业上抽出来,投到广东正兴起的“新业”上,什么钢铁、机械、玻璃、水泥和丝麻等等,无所不包。
平心而论,沈世笙也不是没想过试水这些新业,但盐业是本业,是***,怎么也不能丢。如果新业闪了腰,盐业又撑不起来,他沈家就要自他手上败落。
问题是,李天王还没出什么牌,盐商就被逼得亮了底牌,这形势真是不妙,书迷们还喜欢看:。
“父亲,可是在忧虑盐政一事?”
正沉思时,有人在旁低唤,是他的儿子沈复仰,一直照看着潮阳河西栅的生意,从潮洲府几百灶户那收盐,之前刚解完一批盐,到青浦三江票行跟运商对账。
“你对李天王这盐政有什么看法?”
自己这儿子很是聪颖,历练也足,沈世笙想听听他的意见。
“儿子回广州,也是来劝父亲的,赶紧去求天王,让自己试行新政!”
沈复仰的话让沈世笙两眼圆瞪,不仅要认可这新政,自己还要抢着试行!?
李肆的新方案很简单,盐与它业同等而视,再无纲引之设,一县之内,民自产,商自贩,价格随行就市。但若要跨县,因为其他县有一定自筹财政之权,就有可能受他县的稽核征税。所以只有在工商署注册,入了粤商总会的盐业公司,才能免此税款,通行全境,这是针对运商。而从灶户那收盐的场商,若是不组公司,不仅不受粤商总会庇护,运商也能随便从他碗里抢生意。
先不提废除纲引是取消了盐商的世袭特权,就说这“公司”,需要十人共资,等于把家业拱手分摊,盐商们自然是难以接受。其他条款,诸如盐业公司需要缴纳若干底金,用作盐价补贴的预赔,盐商们都只当是另设名目的报效。此外新政的盐税还分了场税、运税和市税,从表面上看,比清廷时期的课派沉重许多。当然,算这帐的时候,他们都刻意忽略了盐引和孝敬。
“父亲,对怠业之人来说,这新政有如猛虎,可对勤业之人,这新政却是坐大的绝好机会!”
沈复仰两眼发亮,他年轻气盛,自然是往着好的一面看。
他的观点很明确,旧日全是靠关系,不是靠本事,而他们沈家,从灶户起家,一步步走到现在,全是靠本事,其他书友正常看:。李肆这新政,不仅削去了官府暗处的盘剥,还放开了全境的市场,不再如之前那般,有谁谁经营某区的限制,有能耐的,他日就算不能独掌广东盐业,分到几分之一的盘子,也是很有希望的。
“这我知道,可家业以稳为重,怎能如此冒险?”
沈世笙做了几十年生意,自然是求稳。
“跟着这英华新朝,难道不是冒险?既然已经赌了,还畏首畏尾做甚?”
沈复仰鼓励父亲,接着压低了声音。
“儿子跟三江票行的杨执事很熟,他有朋友在天王府工商署,说起盐政时,就透过风,李天王是希望盐业这一摊子,未来就由几家场商起家的大商号担起来,说什么,这是抓大放小之策。”
沈世笙微微抽了口凉气,果然如他所料,是要将他们盐商丢进蛊里,抓大放小……骨子里还是清廷的管制之策,却是建立在他们盐商自己争斗的基础上,相比之下,直接握有灶户的场商自然要占不少便宜。
“我是觉着,李天王与这工商的期望,就如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