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次的庆典,是表示了皇室对于此次变法的认可,庆典之后,有姜明代表政事堂向皇上提交了各种议案,请皇上复查之后,交与政务院讨论。其中有:
《置制大宋工商联合会案》“大宋工商联合会”姜明第一个设立之机构,原本宋朝的财政由三司掌握,姜明设立大宋工商联合会来作为统筹商业的额外机构,大力发展对外商业,此机关除了研究商业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外,亦规范行业自律并将从中抽取所谓的红顶商人加入政务院。
《方田均税案》中兴二年开始执行,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每年的固定时间举办土地丈量,“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
《借贷法案》规定各府县民户或者商户,可以由大宋中央银行借贷出一定数量的钱或粮食做本,按照其在当地的信誉程度鼓励其种田或者是经商,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贷者再按规定的利率还粮钱。
《募役法案》废除原来按户流充当府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
雇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地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地役钱。称为“助役钱”。
《役法案》整顿现有厢军及禁军。改革募兵制为义务兵制除军户之说。规定但凡年满十六岁地。无论家族身世。都有向朝廷表示忠心地义务至四十五岁止。服役期限战时为五年。平时为三年。退役后回原籍登记造册。转为预备役地方官府负责定期召集操练。但是不能在农忙时进行。给予一定地补贴。
《军工部设立法案》中兴二年起。在太湖中洞庭东、西二山设立军工基地。在工部外设军工监。负责监督制造武器;并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
等等诸多法案。只等皇上御览之后交与政务院讨论。然后将通过地法案报于朝廷执行。
首次地政务院和政事堂举行地联合议会预计在十五天之后结束。在中兴二年地二月公布所有将要实施地法案。
于是。所有人地精力都参与到讨论地当中来。而姜明却是抽身出来。手慢慢地往军队方面再度伸了过去。
不过这次不是变动军队的调防或者是接受那方的军队,而是利用现有的勇军,去办理关于日本天皇的琐事了。
自从中兴元年开始,忽必烈就几乎调回了所有的征日元军,因为那个荒凉的小岛,既然是征服了,就没有必要再投入过多的精力了。而且日本距离辽东很近,从日本撤回来的大军,很快的就可以在辽东方向展开对乃颜的攻击。
于是在最后的掠夺烧杀之后,元军已经尽数由富山湾直接从海上撤回到了奚关总管府,从哪里抄近路直击乃颜的侧翼。
北条时宗经过侦察后,得知元军已经撤出
才由北海道乘船返回镰仓,准备重整日本江山,迎持走的天皇陛下。但是回到镰仓后,发现经过蒙古军这一次侵略,日本国民损失竟达六成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都是受到冻、或者饥饿而死的,很多森林植被被蒙古人砍了取暖或者是毁去扎营,城堡的毁坏率基本上达到了八成以上,作为日本的京都,包括寺院僧人在内,活着的只有不到一万人而已,所有能够被带走的都被带走,能杀死的,都杀死了,空荡荡的京都已是“颓垣满目”,多成荒墟。
城郊的良田都已经长满了枯草,在人血的滋润下,估计短期内就算是能种出粮食,也无法食用,因为害怕瘟疫的传播,北条时宗从镰仓慢慢率领着人马往京都的路上看到的竟是满目荒凉,心里一直郁郁不欢,等到了京都看到京都的惨状之后,竟然是口吐鲜血跌下马来,从此一病不起。
刚刚三十二岁的北条时宗,在北海道仍然是没有放弃的操练军马,修缮战船。想着有一天能反攻回本州岛上,但是现在回来了,却是再日本到处可见的惨状下,瞬间衰老的像是六十岁一样的年纪,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没有了他的雄心壮志,所以往大宋迎回天皇的事情一直都没有成行,看到自己家族内业没有人愿担当迎回天皇的重任,因为他的病重,对于六波罗探题也渐渐的失去了控制,六波罗探题乃是镰仓幕府继京都守护之后,在京都的六波罗地方所设的行政机关首领,主要的任务是监视朝廷、统辖西国的御家人。
失去了对于御家人的控制,有没有了天皇在身边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于镰仓幕府可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了,在这个时候。将军惟康王又私自领兵参拜了鹤冈八幡宫。无可奈何之下,北条时宗终于决定立后深草上皇的长子为伏见天皇。支持后深草上皇施行院政。
后深草上皇和见天皇本来也没有随同北条时宗去北海道,但是却被持明寺院隐匿到了安全地点保护了起来,被支持上台之后,后深草上皇和伏见天皇知恩图报,极力迎合幕府的旨意,派皇子久明亲王为将军,去镰仓加强和幕府之间的联系。
北条时宗通过负责关东务的近臣要求朝廷解除惟康亲王右近卫大将之职,并立为亲王。这虽然是破例的事,但是还是被后深草上皇和伏见天皇接受了。十二月初二,受封亲王的旨意到达。惟康亲王成为二品亲王,允许带剑,但被解任了右近卫大将一职。
惟康亲王三继承将军之位,到现在虽然已经过了二十一年,不过才二十三岁而已,却要被勒令出家,惟康亲王回京后,在嵯峨隐居。十二月二十六,落发出家,这个前大将殿,每日只能青灯古佛相伴,过着寂寞的生活。
他心里当然是不甘心落个如此场,也不愿意皇统独落于持明院一派。
于是就派遣亲信,通过来商贾往大宋送去日本国内的消息,请求龟山上皇和后宇多天皇的回归。因为北条时宗这样做,并没有取得上任天皇的授权,属于非法之事,是有很多人对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看不顺眼。
只迫于北条时宗的威慑,不敢出声而已,但是虽然不敢出声明言。暗地里动作确实不少,在短时间之内,龟山上皇和后宇多天皇接到了多宗密报,也显得不安起来,才想起了大宋当时的承诺。求助于陆秀夫等人,却因为忙于政事堂和政务院的筹备,只能将此事在政事堂作为议题商讨,最后还是交与姜明全权处理。
就是要等待这个机会,北条时宗的命已经不长了,在自己所经过的历史中,明年就会呜呼哀哉。而且伏见天皇既然已经立起来了,那么也是时机送龟山上皇和后宇多天皇父子二人回国夺取政权的时候。
在其的打算中,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准备将日本南北朝的时间提前发生,那么更利于大宋以后对日本的控制。只要能够控制了日本,那么对于高丽、辽东等地就可以造成相对的威胁,元朝的水军发展大计就更加不可能实现了,而且通过在日本的中转,大宋的军队完全可以实现迂回至元军的腹地展开跳跃式的攻击。对于以后的统一大业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北对峙(五)
以来说,对于日本的控制是势在必行的,姜明也不彻底的消灭这个民族,将大宋的子民移居过来一部分生活,是这只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中国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经过历代大儒们的扬光大,到了朱熹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集宋朝理学之大成,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之后。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成了千古名句,严重的约束着百姓的行为,想要大批量的移民简直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台湾那么一个平静的地方,待到江南稍微平定之后,那里的人也纷纷的要求还乡,要不是当初抓了大批的海盗和战俘充当劳力,恐怕现在台湾又已经恢复了原来的荒凉。
更不要说让大宋的人去日本那种弹丸小岛,受到那里冰天雪地的侵扰。不过没有去过,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日本平均天还有四次的地震生。这种居住条件,怎么能让久居在四季春、诗如画的江南百忍受呢。由于要完成南北对峙的计划,所以,近一年来,基本上对于龟山和后宇多都没有怎么见过。只是闲暇时想起来,招募一些高僧、道家之人轮流上阵,辅助一些文人雅士前往拜见,总之来说,基本上没有让这两个人有十分空闲的时间,所以,据负责监视他们的全真子弟说,这父子二人还算是比较老实,只在怀安驻扎的日本追随武士和臣民表示了对天皇的有些不满意,按照中国的俗话说,就是有些埋怨天皇乐不思蜀了。
不过在西园寺实兼的压制下,也没有其他的严重的事态生,不过在赤红军年初开拔到长江沿线一带的时候,为了防止福州附近驻扎之勇军压制不住这些创造武士道的御家人,特别将其打散分在赤红八军和王阿强的雇佣军团之中,充做蕃兵使用,倒是起了定的效果,是也给他们接触日本来使提供了便利,使其早早的知道了日本国内的情况,于是人心大动,仗着自己那绵薄的军功,要求大宋兑现承诺,护送后宇多天皇龟山上皇返回日本。
当然,这一切也正中了姜明的下怀。于中二年提出《赐还三神器,助日本复国法案》提交政事堂进行商讨,并很快的达成了致的意见。
因为龟山上皇和后宇多天皇自从来到福州以后,一只很安于本分,平日深居简出,只是和高僧畅谈佛理。还有就是和一些文人骚客附庸风雅的在那里吟诗作赋。很是得到大量理学大师的称赞,而且北条时宗是以臣下之名。在先皇没有危险的情况之下,没有考虑着何迎回天皇,而是擅自废立,正暗合了在开封的小顺昌王朝乃是忽必烈所立之傀儡,岂能容许这种情况的生呢?
姜明的《赐还三神器,助日本复国法案》迅速的得到了通过,而后就是政务院进行复核,虽然是对这些身不足五尺、显些猥琐的人没有什么印象,是商人出于通商的需要,士族通过平日这些日本人对自己的礼貌。而很多人则是可怜其现在的境遇,想起了大宋在几年前的遭遇,露出了同情之心。
政务院几乎也是通过这项法案,那么就交与皇上御批,后交与兵部议出何时何人带兵护送日本国主回去复国。
姜明提出的问,很快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因为他还是把握住问题的根本解决源头,就是兵之大权所在还是在他的手中,无论要派遣那里的大军,都要受到赤红军随时的震慑,而且在陆秀夫等人的可以引
,甚至还有让姜明亲自率大军帮助日本复国的呼
这一招已经是过时的用法了。姜明心里有些无奈,想到,这些书生难道真的以为现在的形式,只要把自己调开,就可以趁机把握朝政了吗?
更何况,现在的朝政还真的那么有用吗?姜明有些想不通,政务院的产生,就是预示着朝廷诸臣的权力消弱。因为政务院的人,虽然没有官职在身,哪个不是一方的豪强或一代名士,既然把他们招揽过来赋予其牵制政事堂的职责。那么想让他们再放手,那就不是一个轻易的事情了。
而且,现在战乱初平,万事待兴。现在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这些政务院的人员。否则,个政事堂的人都有一方守土职责,还要靠这些大佬们给予支持。
不过就是能看出来是想调走自己,姜明也决定暂时离开一下,算是调和一下双方的矛盾点吧。只要是赤红军和台湾仍然在自己手中,就不怕形势有什么逆转。
中二年六月初五,大宋皇帝赵下旨,赐还日本国主三神器,诏命太师姜明统御勇军五万人,以超影军为先锋,护送日本国主龟山和后宇多国主回日本就位复国。
中二年六月十五,大军在明州起航,直奔日本壹岐岛而去,于六月二十五日到达博多湾。此时北条时宗的幕府还没有精力南顾,所以在昔日的太宰府并没有现有日本的驻军,遂将龟山和后宇多置于太宰府。
而后,令超影军曾胡军率本部,由后宇多指派的向导引路,绕过九州岛,前往奈良地区、神奈川区等寻找幕府所在,宣读大宋皇帝之圣谕,令其立刻废伏见天皇,迎后宇多复位。而且指责其无端废立之举。其理由是以象征天皇权威的三种神器(镜、玉、剑)的所归为基准,三种神器在后宇多天皇手中,故后宇多应为正统。
并且现在后宇多天皇业已经成年,要求仓幕府还政于天皇,尽到做大将军的本分。
其实日本天皇统治早就徒有虚名,实权已掌握在镰仓幕府手中,但是,皇室内争夺天皇继承权的斗争却十分激烈,并逐渐形成以后深草天皇为的持明院系统和以龟山天皇为的大觉寺系统。本来矛盾就十分的激化了。
之前,仓幕府采取不偏不倚政策,明确表示:皇位由两派交替继承。但是自从蒙古入侵,后宇多天皇龟山上皇却是随着宋军南下,以至于引起了镰仓幕府北条时宗的不满,遂以后宇多天皇和龟山上皇抛弃日本国民为由,立伏见天皇于江户。在江户修建行宫和宗祠。以悼念江户被蒙古人杀死的三十多万军民。其实上也是便于镰仓幕府控制天皇,因为蒙古人的入侵,不但使京都附近寸草不生,而且使日本国民死伤逾六成,镰仓幕府实在是没有多的兵力守护那么多的地方。
本来,要是龟山和后宇多暂时不回归,那么仓幕府的一系列诸如鼓励生育,招募军队的事情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随着超影军曾胡军的过来指责,使矛盾显现出来。镰仓的北条时宗着众人在北海道苦挨了那么久的时间,怎么甘心将大权双手交出去。于是拒绝了后宇多天皇复位,声称这是日本内政,大宋不应该借助大国身份横加干涉,并要求将临战弃国民而的龟山上皇和后宇多送返日本,承诺不追究其责任,是要交出象皇位的神器(镜、玉、剑)给伏见天皇。
龟山和后宇多里肯答应呢?那样的话,大觉寺一系就完全没落了。于是大宋中二年七月,后宇多天皇在京都即位。实行“日本中兴”,恢复天皇亲政,并称镰仓幕府所扶持的伏见为“伪朝”。以三神器之号召日本国民来投,陈兵京都以南的吉野山,对在镰仓、江户的伏见天皇下出最后的通。
二十三岁的惟康亲王被救出并授予其大将军之责。
组建惟康幕府。用于对抗镰仓幕府。一时间,日本举国上下,不知道该如何何去何从。在姜明等人的蓄意挑唆下,南北双方渐渐的势同水火,相互谩骂成一片。
镰仓幕府有百年积威,而后宇多有大宋撑腰,仗是没有打出来,但是形成了在京都的后宇多天皇的南朝与在镰仓、江户的伏见天皇的北朝相互对峙的局面。自然各以自己为正统,称对方为“伪朝”。
第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北对峙(六)
此时的姜明等人却是没有理会那么多的事情,在有慑之下,像是看着闹剧一样,偶尔用自己的优势平衡者双方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北条时宗借着幕府百年的积威,而龟山和后宇多以三神器之名号称为正统,一时间也是难以分出高低,只是随着北条时宗由于在北海道受凉而感染的疾病却是越来越严重。龟山等人后来者居上,倒是占有一定的优势。
没有理会日本南北双方的势力孰优孰劣。只是派人监测着双方不让其握手言和就行了,姜明迅速的把精力投入到辽东附近。派水军接近奚关总管府,但是并不靠岸,只是沿途放了小船下去,早海阳、青州站等地派斥候渗透进去手机乃颜和忽必烈大战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