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琉璃匠-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宋清颐深爱书院认识的那个师妹的事情,齐润云在宋家下人的传言中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更是知道他和宋老爷的娶妾约定。因此成亲时他甚至想过以后就这么在后院里孤独一生的日子,结果真正成亲之后却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他的夫君一改从前他听说的不喜家业的样子认真学习宋家的琉璃技艺,每天学着看账册管理铺子的事情,对他也是尊敬有加亲昵非常,最重要的是从成亲之后再没有提起过那个师妹。
    齐润云心中既是奇怪,却又有着淡淡的期望。他想着如果他的夫君真的愿意和他有个家,那么或许……他也应该试着相信现在正在过着的日子……
    宋清颐感觉自己握着的手突然被反握了一下,回头看了一下安静跟着的自家正君,“怎么?”
    不过已经走到烧窑跟前,老郑头上来和他说炉温的事情,齐润云又没有回话,因此宋清颐奇怪的看了一眼之后就松开手跟着老郑头走近那个已经开始燃火的烧窑。
    “我看了一下让我挑的那些矿,成色没有到老郑你说的那种,是不是要先烧矿?”宋清颐的手指捻了捻篮子里的琉璃石,马牙石和凌子石自然是最好的矿,不过琉璃石的成色看起来没有那么好,附着的矿石多,显得色彩和通透性都不明显。
    “是,少爷来看看炉火,烧矿的火会比较旺,颜色也红中带黄,一会儿等柴烧的差不多,不加新柴火候会低下来一些,到时候再烧配色。”烧窑不大,添柴的口也不高,老郑头这会儿拿着特制加长的火钳拨弄着火塘,示意给宋清颐看。
    看炉火这种事完全依靠经验,虽然楠叔,齐父还有老郑头都给宋清颐讲过火候,不过他最多在炉火颜色最明显的时候能看出来一些,那些细微的变化还是得要老经验的匠师帮着看。
    宋清颐一边听老郑头讲的,一边把自己说着自己的观察,想要尽量能把握住时机。“这会儿炉火颜色比之前淡了,炉门的气浪更烫些,是不是差不多了?”
    老郑头点点头,然后从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一个碗里沾了点水洒在炉壁上,那点水珠迅速的冒了点白泡泡就没了。“可以了,少爷把琉璃石放进去吧。”匠人们试火候除了看火,还有这种看水汽的方式,不过平素里为了方便匠人都是直接吐口唾沫观察的,不过因为东家少爷和少爷正君都在旁边,这行为他可不敢在他们面前做,老郑头虽然憨直但也不是不知变通的人。
    烧窑有专门的进料口,宋清颐把手上的琉璃石都放进去,进料口敞开可以看到矿石在炉火里的变化。
    黝黑的矿石在堂火的舔舐下慢慢的模糊了边角,原本被包裹其中的星星点点逐渐连成一片,可以在火苗的映衬下看见通透的质感。
    齐润云就站在靠后的一侧看着宋清颐的侧脸也看着炉火堂堂的烧窑,如果此刻宋清颐回头,就会看见他眼中平素绝不会看见的明亮。
    老郑头还在一边讲解查看烧矿火候的要点,一边让宋清颐准备起矿。用的还是之前那种特制加长的火钳,把烧的差不多的琉璃石从火塘里取出来,放在一边的石台,石台上另外堆了一堆可以看出是烧制过后的矿石。
    “少爷这就是宋家的琉璃母,这个烧制是有专门的匠师负责的,一般小的们取用到的都是这样的。”看见宋清颐带着疑惑看着石台上的琉璃母,老郑头解释了一句。
    宋清颐点点头,对于这种被瞒过琉璃石烧制的行为没有半点不满,毕竟他还没有真正继承宋家,对于下面的匠师来说他只是东家的少主子,他这纸上谈兵的技术还不能让宋老爷开口允许他去观摩琉璃母的烧制。
    重生之后的宋清颐因着前世落难后的经历,再没了少年意气的不知天高地厚,他现在更加能沉得下心踏踏实实的学习和过日子。
    老郑头看着宋清颐的反应,松了口气,又觉得这个东家少爷果然是个好的,通情达理又谦逊好学。
    把烧好的琉璃石放进齐润云捏好的模子,重新放回烧窑里,后面的老郑头继续讲着琉璃石烧熔到什么样子可以加入琉璃母。虽然不明显,但宋清颐还是察觉到老郑头的话语比之前更加细致,态度也显得柔和许多——一开始宋清颐来烧窑这些匠人们虽然按照东家要求接待,但态度也不过就是随意的,不会让你觉得应付,但也不会多认真。是他在窑子里认真的态度才让老郑头有所转变,眼下更进一步之后,宋清颐也松了口气。这样的情况比他预计的要好,或许等这个琉璃碗烧好,他可以和老郑头提提之前与岳丈商量的关于试试用牲畜增加火候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古法琉璃的资料一点都不好找,能找到的都非常零碎,有些东西我就用烧陶瓷的资料了还有一些是我自己杜撰,ORZ,考据党手下留情……
    
    第21章 回应
    
    “少爷,等炉火转到暗红可以把烧色的马牙石等矿石按比例加入了。”老郑头指着火塘里烧的发白的模子说道,“等到全部烧熔,颜色会慢慢有变化,到色浓时把模子取出来凉一凉,琉璃汁不会流动了之后两半模子合到一起封拢再烧。”虽然这些步骤之前他带着宋清颐的时候都看到过,老郑头还是重新说了一遍。
    老郑头话音落了不久,琉光和灵宝就拎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少爷少君,饭点都过了,我和灵宝就给送过来了。”虽然一起跟着自家主子来窑厂,但宋清颐并没有带小厮进烧窑,只把他们打发着在院子里伺候——毕竟他是来窑厂学习的,如果还日日带着小厮,也太不像样。因此除非宋清颐和齐润云——齐润云也同样打发了灵宝——错过饭点,他们来送饭,一般两人都不到烧窑来。
    听到琉光的话,宋清颐才抬头看看天色,没想到不过烧个矿就大半个早上过去了,眼下才开始烧琉璃石和琉璃母呢,难怪父亲总说一个好的琉璃没有数十日的精心伺弄是没办法让他展现出这么惊心动魄之美的。
    回头看见自家正君一如早上被他放手那会一般安静地站在侧边一直陪着他到现在:“饿了吧,我都忘记时辰了,过来,老郑头也一起。”因着陪他们老郑头没好意思提,所以自然也错过了匠人们的午饭。
    本来要推辞的老郑头想想这几日相处下来宋清颐的性子,当下也不推脱直接坐了下来——不过还是有眼色地坐到了下位。
    用过膳,宋清颐本来想让齐润云回去休息一会儿,等到合模的时候差人去叫他,结果被齐润云一口回绝了。宋清颐看着目光精亮看着炉火的齐润云哪里不明白他心中的想法,当下笑笑也不再多说。其实心底还是有些欣喜这个人陪在身边的,虽然看他神色也知道留下并不是为了自己。宋清颐捏捏眉间,打发了心头这些有的没的,继续把心思放在窑炉上。
    烧色的炉火火候小,烧的就更加慢,等到琉璃汁的颜色合宜被取出火塘,三个人晚膳都用了好一会儿了——自然也是琉光送过来的食盒——宋清颐吐口气,他真是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琉璃碗耗时也这么厉害,不过是烧熔就已经这么长时间。老郑头笑笑说:“这还是小件比较方便的,一些大的摆件,模子大烧的时间就更长,加上后面的切割修葺,粗磨细磨,精细修整这些耗时加起来没有一两个月都很难出一件成品。”
    宋清颐点点头,他之前跟着老郑头一个一个流程看过来的时候就有匠人在烧制一个琉璃盆栽摆件,秋黄、映青、绿三色的大榕盆景,连盆有一个成人合抱大小,他那天是看烧琉璃的工序,陪着站了一天琉璃汁都还没完全烧熔,可见大件琉璃的耗时。
    取出的模子就摆在石台上,老郑头说明儿一早过来正好凉了合模——一个碗状的模子自然不可能是完全的半圆,齐润云捏好的模子是可以分开成两半的,侧面中空。之前烧制时琉璃汁就是在这些中空中烧好,明日凉后合拢用模子同样的材料封住,投进火塘继续烧制。
    因着两人都是第一次亲自参与琉璃烧制,宋清颐和齐润云的心思都挂在这个琉璃碗上,第二日果然起了个大早。宋清颐睁眼的时候正是齐润云横过他身上想要下床的时候,略显宽松又轻薄的中衣因为一个晚上的时间不在严实,松脱开的领口从他的角度正好能看见半边的锁骨和小片的胸口。宋清颐惬意地觑着眼,也不出声,就看着齐润云怕吵到他而略带笨拙的轻声动作,面上勾出一抹恶作剧的笑,等到齐润云终于爬过他要下床,他才突然伸手把人一拉。
    “诶!”被惊了一跳的齐润云轻呼出声,然后下一刻就跌进一个短时间内被他熟悉起来的怀抱。
    “我说,夫人这是要去哪?”初醒的宋清颐声音里还有一点未开声的沙哑,再加上故意放慢的语速,紧贴着耳边吹拂过来的热气,让齐润云的耳朵一下子通红起来。
    “要起了,该早点去烧窑那里。”虽然明知道宋清颐又在逗弄他,齐润云还是老实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只是身体按耐不住的动了动。
    “呵呵,夫人这么急?”看着即使被他抱着也不老实想下床的人,宋清颐只得好笑地放开人,不过放开前动作迅速的舔了口那只让他心痒痒的通红耳朵,然后才口气一转正经地问道,“很喜欢琉璃?”只是心中难免有些走神地想,他这个正君的身上是不是也红成了一片。
    本来乘着动作,齐润云迅速的下床套衣服,结果没想到被偷袭了一把,回头看着某人一本正经又无辜的神色,最后只能回头装作无事的穿好衣服,还借着行动间的掩饰擦了一下自己发热的耳朵,随后就听见床上躺着的人一声轻笑,更加不自在:“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母亲一直都很喜欢琉璃,齐家又是祖传制琉璃模子的,小时候父亲就一直对我说我是齐家长子,这份技艺就要靠我传下去。后来来了宋家身边每个熟悉的人,这份手艺变成了想念家人的寄托,时间一久我也不知道是真的喜欢,还是执念多些。”
    虽然通红着耳朵,背对着床不转神,齐润云还是回了宋清颐的话。
    这是齐润云第一次在他面前说这么长的话,宋清颐觉得心头既疼且喜,疼是因为自家正君话语间因自己而起的这十多年的寂寞,喜的是他开始向自己述说心事,这是之前从来没有的。他明白这是他的正君接受了他之前说的相伴一生的承诺,也开始想努力经营他们之间的生活。
    想到这里,宋清颐起身,拥住他,沉默了一下才说道:“无论是执念还是喜欢,只要你觉得开心,自然就可以。”
    “嗯。”对于宋清颐的亲近与示好,齐润云终于第一次给了回答。
    
    第22章 赠碗
    
    两人起的都早,用完早膳到烧窑的时候匠人们虽然已经上工了,不过他们昨日的地方还没人。因为没有起夜工,炉火自然是已经熄灭了的,石台上的模子也凉透了,因着包裹着模子只能看到侧面,暂时还看不出颜色,不过已经可以查看到琉璃那种通透之美。
    宋清颐和齐润云对视了一下,“我去开火,你来合模吧。”现成的东西都已经在了的,烧窑里自然也不缺柴火,宋清颐只需要把火烧起来,接着添柴就行。
    因此等老郑头接到消息赶过来时,烧窑的火已经烧的很旺,模子也被封好重新裹成一个半圆。“少爷少君真早,小的还以为两位会晚点。”
    “没事,老郑今天可以忙自己的了,剩下的我心里有数,起炉了再叫你。”老郑头作为能被楠叔指派来带他的匠师自然在匠人中的地位不低,每日要忙的事情就绝对不会少,宋清颐知道接下来的重新烧汁的过程并不需要特别的照看,反而是起炉之后剥模的动作,他和齐润云两个新手倒真的需要指点。
    显然老郑头的想法和宋清颐是一样,而且他也确实忙,昨天能陪着一整天,也是因为好几个匠人顶着他的事情,因此也不推脱:“这重新合模之后再烧也是要大半日的时间,这段是整个工序里最清闲的,只要注意别让模子烧裂了就行,炉火保持住,少爷就可以那些别的事来打发时间了。”
    宋清颐点点头,等老郑头离开后就拿出带来的书箱——他看了好些日子的工序,自然清楚今天的流程,虽然不能熟练到像匠人们可以把着时间离开去忙到时间再回来,但是一边看书一边注意炉火还是可以的。书箱里除了书还有一些账册和信件以及简单的文房四宝,前者是之前交到他手上那家铺子的账册,还有掌柜的写来交代铺子里事宜的信件,他人虽然一直待在窑厂,但从没落下过这些事情,后者是带上以防万一要用的。而齐润云则从书箱里拿出一本书坐在边上看。
    宋清颐就坐在石台边上看书信账册,偶尔会在纸上记些东西,而他的正君就坐在他身边——烧窑里可没什么椅子,只有匠人们休息用的一张长条凳子,宋清颐坐了一半,空出大半给齐润云。
    两个人就这么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偶尔起身看一下炉火和火塘里的模子。
    等到下午,宋清颐用火钳戳动模子,细心感受它挪动时的感觉,心说这是差不多了。
    正想着,老郑头就进来了,看见宋清颐的动作,笑起来,“我想着时辰差不多了,过来看看。看来少爷自己已经有了判断。”
    宋清颐笑起来,对老郑头点点头,然后才对齐润云招了招手,“来,我们一起取出来,模子还要劳烦夫人帮个忙呢。”
    老郑头这几日都和宋清颐在一块,对他认真好学谦逊有礼的态度很有好感,和匠人们在一起时也从来不嫌脏嫌累,兼且谈吐文雅,态度合宜很有大家风范,但是就昨天和今天带着少君烧这个琉璃碗开始大少爷的画风就转变的有些奇怪。老郑头看着炉火前笑的一脸真诚,却透出一股子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妇女味道的宋大少爷感觉有点无语——虽然他其实并不知道无语这个词,但不妨碍此刻同步的内心。
    因着老郑头在一边,齐润云对于宋清颐的逗弄有些脸热,不过对于宋清颐所说的内容又有些期待。确实如早上所说的制琉璃的时候会让他冷冷清清的性子难得的激动一些,那么他就试着做又如何,宋清颐给了他外出的自由,还带着他一起学习相关的技艺,他难道还真的要二门不出的过后院日子不成。
    想通的齐润云不理会宋清颐带着点古怪的笑容,上前用火钳取了模子放在石台。老郑头上前观察了一下,“模子确实做的好,这水分湿度应该是相当合宜,才会再这么长时间烧灼之后颜色变化均匀,这也能让里面的琉璃烧得更好。”老郑头之前看到模子的时候就有夸齐润云手艺好,反向镂刻的花纹细致有韵味,眼下看到烧好的模子外壳颜色,更加赞不绝口。宋清颐笑着点点头,与有荣焉地说道:“临雨的手艺自然不会差,老郑给我们说说剥模。”
    烧制好的琉璃要从模子里敲出来,这是非常考验匠人手上力道的,轻了震不掉模子,重了震掉的就不止是模子了。要保证模子脱离琉璃,还要保证琉璃不受破坏,这靠的还是手艺和经验。
    老郑头取来工具,开始一边从模子合模时的接缝处使力,一边和两人解释,“虽然模子和琉璃完全贴在一起,但是模子是土,他没琉璃那么密实,原本合模的时候另外包了圈,这圈子可以先敲掉,多重都不会影响到里面。等到这里敲的差不多两半模子的缝多少也可以摸出来一些。”本身因为一开始烧的时候模子是两半的,原本的边缘都被烧的坚实了一些,再合拢烧就烧不到其他地方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