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忆坚定了自己决心,换上从前那副冰冷的表情,再从衣袖中取出一张真皮面具,贴在自己脸上。顷刻间,他已变成了另一个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西湖诗会惊四座 (2)
安忆褪下身上的黑装,换上一袭灰色儒袍,再从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折扇,提气一跃,飞出了阎府围墙,平静自然地朝着举办诗会的西湖走去。
和风日下,西湖的美景三分浓郁,七分恬淡,有种沁人心脾的舒爽。
轻舟荡漾,波光粼粼。湖心亭上早已聚集了诸多文人墨客,他们有的默默赋诗,有的把酒言欢,有的则谈论着不远处楼阁上歌姬的唱曲。
人人都是一派书卷气息,张口闭口莫不是“之乎者也”。
青瓷和赵曦下了小舟,带着阎铮走在湖心岛的石径上,身边均是来参加这次西湖诗会的文人学士。这些文人彼此间礼貌地微笑着,口中不时说着:“幸会!有礼!”多数人在看到青瓷时,呆楞了片刻,目光多滞留在青瓷身上。
赵曦在青瓷身边低声调侃道:“你看这些人都惊异地看着你,八成心里在想:这里哪里来的一个俊俏小生呢!”
青瓷嗔了赵曦一眼,压低声音说道:“临安果然不比别地,这西湖诗会也真是不同凡响,想必来参加的人都是临安城里的才子吧!”
赵曦笑着说:“临安城虽然大,才子未必多。你别看这些人表面上文质彬彬、温文儒雅的样子,其实多数是附庸风雅之流,更不乏草包蠢才之辈。每年西湖诗会,都有很多人闹出笑话的。”
青瓷轻轻笑了一声,没再说话。
少顷,湖心亭里已经坐满了来参加这次西湖诗会的文人,青瓷和赵曦因为来得晚,坐在了靠后的位置。
一艘金碧辉煌的大画舫渐渐向湖心亭驶来,亭内的文人开始骚动,伸长了脖子张望那艘华丽的画舫。
赵曦低声说道:“史丞相来了,待会全部的人都要站起来,等史丞相就坐之后,才能再次坐下。”
“史丞相?”青瓷呢喃了一声。
阎铮闻言低低地问道:“姐姐,史丞相是不是就是祁门县那个县令的亲戚?”
青瓷已经全然没了刚才那种轻松愉悦的表情,她压低声音严肃地交待:“峥儿,待会如果要题诗,切记千万不可提及祁门县的事情,明白吗?也不可在史丞相面前说到任何关于祁门县的事情!”
“哦。”阎铮不大甘愿地答应下来。
赵曦见他们姐弟俩表情不对,便关切地问道:“怎么了?祁门县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青瓷淡笑着敷衍过去:“没什么,我是怕峥儿没见过这样的朝廷重臣,待会说出什么不妥的话来。”
赵曦理解地点了点头。
画舫停在湖心亭一侧,亭内的人纷纷站起身,迎接史丞相的到来。
官吏高喊一声:“史丞相到!”
四周顿时肃静起来,所有人都低头欠身向史丞相施礼。
青瓷悄悄抬起头打量起史丞相,史丞相本名史弥远,是高宗时宰相史浩之子。只见他一袭宽袖镶边黑色公服,腰间束以革带,挂玉佩、锦绶,头戴幞头,用硬翅展其两角。青瓷心中暗忖,这史弥远在这样的场合也不忘记身着官服,以彰显自己不同一般的身份和地位。
西湖诗会惊四座 (3)
这史弥远现今已是将近七十岁的年纪,满脸皱纹,眼睑下垂,一双眼睛却还炯炯有神发着精光,银白的头发涂抹了发油,一根不燥,太阳一照,锃亮发光。(注释:史弥远(1164~1233),南宋权臣,字同叔。父亲史浩(1106~1194),字直翁,南宋政治家、词人,历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宰相。淳熙十四年弥远(1187)进士及第,在宁宗、理宗二朝为相二十六年,加官进爵不衰。)
忽然,史弥远精锐的目光向青瓷射来,仿佛是感觉到有人在偷偷打量他。
青瓷连忙低下头,心跳如雷。这史弥远果然不是一般的人,就连有人在暗中打量他,他都能感觉得到。
史弥远在下人的簇拥下,越过众人,走到最前方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霎时,一片肃静!
史弥远不发一语,其他人大气不敢喘。
青瓷在心里默默数了三声,只听史弥远微笑着说道:“诸位拘谨了,快快坐下吧!”
一群文人学士这才陆续坐下,口中还不忘奉承道:“史丞相真是客气!”
青瓷嗤笑了一声,这史弥远真是摆足了架子。
阎铮低声问:“姐姐,你笑什么?”
“没什么。”青瓷摸了摸阎铮的小脸蛋。
史弥远脸上带着微笑,可是笑意并未到达他的眼底。他接过下人递来的清茶,浅尝了一口,说道:“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西湖诗会,看到这么多才子文人赴会,老夫很是欣慰,我大宋后继有人啊!”
说着,史弥远呵呵笑起来,其他人也忙不迭地随声附和。
史弥远接着说:“皇上登基未几,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太后命人开办临安学府,招收贤能有志之士,但凡是进入临安学府的,皆能直接通过乡试进入省试。老夫今日主持诗会,一方面是与众才子共赏美景,品茶赋诗,另一方面也是挑选出年轻才俊进入临安学府。”
此言一出,堂下顿时议论纷纷,能够进入临安学府就能够直接参加省试,也就意味着能够直接派官啊!这是一个多么千载难逢的机会,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史弥远在属下的搀扶下站起身,居高临下看着底下的学士,抚着自己白花花的胡子,说道:“往年西湖诗会,都是写诗赋词来赏花论景,今年老夫想来点不同的,诸位有没有什么好的点子?”
史弥远有此一问,其实也是在考查在场的人了。
已有急于表现自己的人站起来高声道:“丞相,草民不才,以为今年诗会可以对子做主,诗词做辅。”只见此人模样长得极其诡异,皮肤是蓝色的不说,就连五官也冷冰冰的,常人望上一眼,便会不寒而栗。
“哦,对子何以为主?诗词何以为辅?”史弥远挑眉,丝毫不在意他诡异的长相。
那人见史弥远问了一句,似有些得意,转头看了看旁边的人,继续说道:“丞相出第一副对子的上联,在座的如果有下联,皆可将下联写下,呈递上来,由众人来品鉴,选出对得最好的一副。这对出下联的人还可以附上一首诗供大家赏析,最后还需出下首对联的上阙。”
西湖诗会惊四座 (4)
众人虽然觉得此人长得有些可怖,但听完他的点子觉得尚可,便纷纷点了点头,说着:“可以!不错!”
“你叫什么名字?”史弥远问了出点子的人一句。
“回丞相,草民丁大全,镇江人氏。”(注释:丁大全(1191~1263),字子万,南宋镇江人。)
阎铮见了此人的长相,也觉得害怕,靠近青瓷的身体,小声地说:“姐姐,这个人长得好可怕。”
“不怕,你安大哥的模样不也很可怕吗?长相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一旁已经乔装过的安忆听到了青瓷的低语,心中一痛。他就知道,他在青瓷心中是个长相恐怖的丑八怪。
青瓷和阎铮并不知道坐在他们身边的那位穿灰色儒袍的人就是一路保护他们来到临安的安忆,阎铮仍在说道:“那不一样,安大哥脸上虽然有疤,也不爱说话,但我知道安大哥对我们都很好的。而且,安大哥在对待姐姐的时候,都是很温柔的。”最后一句,阎铮是非常小声说的,说完还偷瞧了青瓷一眼。
安忆是习武之人,耳力极佳,即使阎铮的声音很小,他也听得非常清楚。安忆在心里轻叹一声,原来连阎铮也看出了他对青瓷的情意,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那么不会伪装自己了?安忆的思绪飘回那段颠簸赶路的时候,青瓷每次给他递来苹果的时候,是他觉得最快乐的时候,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心渐渐遗落在了青瓷身上。
赵曦闻言心中有几分异样,便问:“安大哥是谁?”
“是安忆,你不认识的。”青瓷轻描淡写的略过。
“表哥,安大哥武功很好的,有一次我们遇上抢匪,安大哥跳起来,一下就把那群匪贼的老大踢得老远去了。”阎铮绘声绘色地说着。
“是、是吗?”赵曦不自然的笑了笑。
“表哥,你会武功吗?”阎铮仰着小脸。
赵曦抿了抿唇,略有些落寞地说道:“我不会武功。”
“哦。”阎铮似乎有些失望。
“嘘——!你们两个,别再说话了。”青瓷用食指抵在唇上,示意他们安静。
正前方,史弥远仍然居高临下俯视众人,只听他说道:“丁大全的点子确实不错,还有人有更好的点子吗?”
这时,一名年约十八、九岁的年轻男子站了起来,只见他一袭深黄色的长衫,腰坠雕兰和田白玉,佩一把三尺青剑,很有富贵气质。此人站起来,竟然和史弥远相视笑了一下,下面的人顿时低声议论起来了。
赵曦低声对青瓷和阎铮说道:“这个人来头可不小,他叫贾似道,他的姐姐是皇上最宠爱的贾贵妃,他的父亲贾涉虽已病故,但他父亲生前是史丞相的得力下属。史丞相此番主持西湖诗会,最主要目的恐怕就是提供机会让此人崭露头角了。”(注释:贾似道(1213~1275年),字师宪,天台人。贾涉之子;母胡氏,为涉之出妾。涉死,年仅十一岁。贾涉:史弥远党羽,主和派分子。)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txt小说上传分享
西湖诗会惊四座 (5)
那名叫贾似道的年轻男子微微抬起下巴,倨傲地扫了众人一眼,朗声说道:“丞相,小可不才,有一点子供大家参谋一下。小可以为丞相可随性提一字、一词、一句,在座的诸位自由发言,每次以该丞相给的题目为主提诗或词一首,供众人赏析,这诗或词要瞬时之作,并且与丞相给出的字、词、句相关联。如果谁站起来,却拿不出优良之作,或与字词句中的任何一个不相关联,便要罚酒三杯!”
贾似道说完,底下刚才那些跃跃欲试的人都沉静下来了,他的这个点子好是好,就是难度太大了。要与字、词、句都相关联也就罢了,还有瞬时之作,若没有十几年的功底,谁敢轻易献丑?
贾似道的这个点子其实是给堂下众人设了一个很高的门槛,告诫众人,如果没有才华,就不要轻易献丑,否则在丞相面前被罚酒,就糗大了。
史弥远坐在太师椅,似笑非笑地看着堂下众人即想试又担心害怕的样子。“各位对他的这个点子有什么看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说什么。谁都知道史弥远很看好贾似道,加上贾似道他父亲的那一层关系,这一次诗会其实就是为贾似道而办,谁和贾似道抢风头,谁就是和史丞相过不去。
啪——啪——啪——
三声击掌,众人一惊,纷纷往声源处瞧去。只见一名身着绛紫色儒袍的年轻俊秀挺身而立,俊朗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提拔的身材和儒雅的气度已将其他的文人比了下去。
“若寒……”青瓷怔怔地看着那人。
赵曦也是惊奇地说道:“咦?那不是莫大人家的二公子!原来他也来参加西湖诗会了。青瓷,你怎么了?”赵曦发现青瓷的脸色有些不对劲,连忙关切地询问。
“哦,我没事,可能是天气太热,刚才有点不舒服。”青瓷屡屡自己额前的头发。
“那要不要先回去休息?”
“不用了。”青瓷笑了笑,表明自己没事。
那抹绛紫色的身影伫立在众人中央,如同鹤立鸡群。“好!”他高声说了一个字,然后面带微笑地看着贾似道,似乎这一场诗会是他们之间的竞逐。
“好!”赵曦也站起了起来,用清亮的声音喊了一声。
湖心亭内,站立的三个人仿佛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的局势,每个人的眼中暗潮汹涌。
其他人都呆呆地看着这鼎足而立的三人。
“好!”这一声是史弥远发出的。“莫大人家的公子,信王家的公子,还有贾大人家的公子。既然三位都说好,那就用这个点子!”史弥远走到一旁的书桌上,拿起一支笔然后用力一把扔在地上,朗声说道:“这第一个字就是‘笔’,第一个词就是‘三足’,第一个句就是‘谁与争锋’!”
话音刚落,只听贾似道已经朗声道:
潇潇江水滚滚来,
百万雄师铁锁排。
公瑾弹指一笑间,
曹船烈焰浪里埋。
“好!”众人听罢,顿时高声叫好。
西湖诗会惊四座 (6)
贾似道的这首诗指的是三国时代的赤壁之战,曹操的百万雄师大军压境,沿江直下,这一层就与词“三足”联系上。“公瑾弹指一笑间”,周瑜即是个文人也是个武人,他的弹指一笑间,必定与笔有关。然两军交战,自然是“谁与争锋”!贾似道的这一首可谓是上上之作,只是字词的韵脚和对仗稍不工整,但是瑕不掩瑜。
“哈哈哈!果然是杰出之作!”莫若寒笑了三声,高声道:
古来战事咎可悲,
六出祁山不思归。
青史之上留美名,
到底一抔骨灰飞。
“好!”众人听罢,更是激动得高声叫好,掌声如雷。
莫若寒的这一首诗相较于贾似道的诗又更胜一筹,这首诗的诗风没有贾似道的壮阔宏大,却多了一份悲怆。诗中说的是诸葛亮六次出师北伐,一心为汉,后人在写史的时候虽然把诸葛亮的美名留在了青史之上,但是诸葛亮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心愿,殁在了北伐的途中,化作一抔骨灰。这首诗与“笔”、“三足”、“谁与争锋”皆有暗联,韵脚比起第一首也工整许多。
史弥远听完微笑着点点头,也不管其他人是否有*之作,直接就把头转向了赵曦,笑着说道:“子籍郡王,轮到你了。”
赵曦似有些羞涩地低下头笑了一笑,从袖中取出自己一直随身携带的金边折扇,缓缓展开,只见上面画的是三朵傲雪开放的冬梅。
其他人面面相觑,尚不明白赵曦此举是什么意思。
赵曦腼腆地笑着,他低头看了青瓷一眼,朝青瓷温柔一笑。
莫若寒没有错过赵曦那个细微的动作,他往赵曦目光投向的地方看去,整个人顿时吃了一惊。那人是、是青瓷!她女扮男装来参加西湖诗会,而且还与赵曦在一起。莫若寒心里骤然腾起一阵无名的妒火,青瓷怎么会和赵曦在一起?
赵曦用温和清亮的嗓音说道:
画中之物本无香,
君知气节胜峰峦。
落笔三枝添神韵,
傲视群芳笑沧桑。
众人楞了一下,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赵曦这首诗的意思。才疏学浅之辈便开始议论:“这什么跟什么?跟字联系上了,也没跟词和句联系上啊!”
有的人更是没安好心地斜视着赵曦,等着他被罚酒。
史弥远斜倚在太师椅上,屡着胡须,似笑非笑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
“罚酒罚酒!”已有好事之徒站起身要找人倒酒。
史弥远不紧不慢地说道:“子籍郡王的这首诗深藏不露,看似没有与老夫给的词句相关联,其实不但紧密相连,还在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