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则让,能退则退。
而如今,母亲居然去了感业寺。
还是整整一个月!
李贤觉得自己从中得到了一些信息。
母亲和父亲两人二圣并尊十余年,父亲从未单独将母亲谴开这么长的时间,更何况如今父亲身体还不像从前硬朗。
那就说明,父亲和母亲之间定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父亲才让母亲前去感业寺一个月。时间并不是太长,可一国之后无端离宫前去感业寺,并非是小事。
或许母亲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已经不如从前稳固了。
这么一想,李贤登时觉得自己整个人都精神气爽起来。精神气爽了,因此就有心情去打猎了。
太子李贤带着一队轻骑跑去郊外打猎去了,李敬业陪同。李宸在凤阳阁中得知此事,忍不住揉了揉眉心。
母亲前脚才去感业寺,二兄就去打猎,是否过于忘形,掉以轻心了?
第100章 :有匪君子(三)()
李宸在宫中无事,母亲又去了感业寺念经礼佛,她便跑到父亲的长生殿去。
武则天去感业寺,李治要处理的政事自然也就多起来。从前武则天在的时候,会将奏折分门别类地排好,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急需批复的,都整整齐齐地摆在案桌上。如今武则天一走,这个任务自然就是落在了李治身边的宦官身上,可宦官总归是宦官,判断能力哪里能与参政多年的武则天相提并论?
那简直是替武则天提鞋子都还不够格的。
李宸到长生殿的时候,父亲正坐在案桌前,皱着双眉,一只手揉着太阳穴。
李宸悄无声息地走进去,立在父亲身后,双手揉上他的太阳穴,“阿耶,可是头疼?”
李治闻声识人,因此并没有张开眼睛,紧皱的眉头稍微舒展了,说道:“是永昌啊。”
“嗯。”
这些年来李治的头疼就没有彻底好过,从前明崇俨还有些不知道什么偏方可以稍微缓解他的头疼,如今明崇俨早就驾着仙鹤归西了,武则天又去了感业寺,李治头疼一发作,根本就没法子静养。李宸这么多年替父亲按摩,也算是个中好手了。
她站在父亲身后,手不轻不重地在他的太阳穴上按揉着,笑着跟父亲说道:“阿耶,我前些日子用了一些熏香,听说有安神之效,永昌用了感觉挺好,也能睡得好觉,不如你也试一试?”
女儿出宫也惦念着父亲,这让李治心里感觉十分温暖。他虽然也明白自己的头疼不是什么熏香可以缓解的,却也好不妨碍他心里高兴。
“行啊,回头我让人跟你去拿。”
李宸微微一笑,没有再说话。
李治感觉头疼好些了,便抬手让李宸别按,“好了,你过来坐下,我有事情要问你。”
李宸觉得父亲不管怎样,有一个小细节却十年如一日,做得很棒。那就是他在家人面前,从来不自称朕,都是以我自称,带着家里人才有的亲昵感。
李治:“听说临川长公主的家姑八十大寿,你也过去玩了?”
“嗯。”李宸坐在父亲身旁,弯着大眼睛应道。
李治:“好玩吗?”
“嗯。”李宸还是弯着大眼睛继续应道。
李治:“……你除了应父亲一声,便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要与父亲分享吗?”
李宸闻言,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她凑近父亲,挽着父亲的手臂,“当然有,永昌从未看过民间唱大戏,那天去看了,十分热闹,周围的居民都在周府看大戏呢,可热闹了。”
李治侧头,瞥了小女儿一眼,“还有呢?”
李宸眨了眨眼睛,“还有什么?”
李治:“……”
李宸看着父亲一脸无奈的模样,放软了声调,“还有姑母让我去见见诸位表兄,我都见过了。”
李治侧头,看向她。
李宸迎着父亲的视线,十分委屈不解:“阿耶这么急着要将永昌往宫外赶吗?”
李治叹息,“永昌,你不能永远留在宫里。”大唐律法,女子过十五便该嫁人。李宸是天下瞩目的小公主,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皇家,出降之事,可由不得她任性。
到了该要出降的年龄,无论如何也是要出降的。
身为父亲,即便是再不舍得想要留她在身边两年,也只能是暗中想一想而已。
“你到底喜欢怎样的?不论是你还是太平,父亲都希望你们能一直很快乐。你若是再没有半点头绪,那父亲就直接替你做主了。”
放任她到现在,已经是帝王对小女儿最大程度的宠爱,再要让她随着性子来,那可不行。
李宸抬眼,看向父亲,“我真的要在今年出降吗?”
李治迎着女儿的视线,心里头早就柔软地快要化作一滩水。心软归心软,李治的脸上还是不动声色,淡声说道:“最迟明年开春,不能再讨价还价。”
李宸:“……”
李治看着女儿抿着红唇的模样,感觉才稍微缓解了的头疼又变重了,他站了起来,跟女儿说道:“陪父亲走走。”
李宸乖巧地跟在父亲身边,心里头在斟酌着到底要怎么说宋璟的事情。
李治说:“你既不喜欢母亲那边的亲戚,也不喜欢父亲这边的亲戚,那你到底是喜欢这样的?”
“永昌喜欢有本事的。”
李治侧头,看向李宸。
李治脚步微顿,看向她,“何谓有本事?”
“不论是父亲的亲戚还是母亲的亲戚,不过是靠着我的父亲和母亲才在长安城中站稳了脚跟,没什么好稀罕的。下个月科举考试,我要在科举考试的进士中选驸马。”
李治闻言,吹着胡子瞪眼睛,“胡闹!”
“为何胡闹?”
“你可知道参加科举的人,最年长的是几岁,最年轻的又是几岁?”参加科举的人,有的已经老态龙钟,虽然也有年轻之人,可那是凤毛麟角。科举推行至今,每年一次,最年轻的进士也将近而立之年。女儿如今尚未满十五,要她下降给一个将近而立之年的人……李治一想,就觉得自己精心宠爱养大的珍宝被糟蹋了。
他绝对不能同意!
李宸:“从前我不晓得,但是今年一定会有跟我年龄相仿的进士!”
李治闻言,阴森森地看了女儿一眼。
李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父亲,她不是不长眼色的人,她也知道父亲为什么说她胡闹,可是她依然在赌,赌父亲对女儿的宠溺可以到什么程度。
李宸咬了咬唇,跟父亲说道:“我去跟周老夫人贺寿的时候,见过季童表兄的朋友。他今年要参加科举考试,我觉得他一定能成的。”
李治:“哦?那他出身如何?”
李宸毫不隐瞒,“他叫宋璟,听说祖上从魏国之时便开始做官,不过虽是官宦出身,影响力并不大。放在一般小地方算是名门望族,搁在长安这样满城勋贵人家的地方,大概只能算是寒门。”
李治慢吞吞地回头,面无表情,“宋璟?那日去给周老夫人贺寿的人这么多,你怎么就只注意到他?”
李宸低头,含羞答答:“他长得最好看。”
李治:“……”
李治看着眼前的女儿,低着头,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少女情窦初开的羞涩。他什么时候见过女儿脸上有这样的神情了?想来那宋璟约莫是长得应该是一表人才,大概不会比薛绍差。
帝王心里感叹归感叹,但绝不心软。
他板着脸,“我绝不同意。”
李宸抬眼,神情错愕,“不是说只要是永昌喜欢的,阿耶和阿娘都会为我找来吗?”
李治:“人不可貌相,他虽长得好看,你又如何晓得他为人如何?再说了,你是何等出身,他是何等出身?公主出降,乃是国之大事,由不得你胡闹。”
即便是当日萧淑妃所出的两个公主,被武则天赶到了掖庭去住,多年后太子李弘求情让她们出降,武则天为她们选的驸马都是朝中勋贵之后,大婚后又将两位驸马升为刺史。
可李宸看上的宋璟呢?
什么都没有,即便他想要女儿风风光光,让她的驸马加官进爵,也得有个名目。可宋璟一无祖荫二无功名,就算进士及第,他封宋璟一个官,也不能做得太明显。
李宸皱着眉头:“若是长得好看没用,大唐选官身言书判,为何还要将长相如何放在首位?而且他为人好得很!”
李治看着李宸,心里颇不是滋味。
不是说谁都比不上父亲,谁都不够好的吗?
怎么一转眼,就变了呢?
李宸说:“阿耶还记得永昌九岁那年春天到不羡园,却遇上大雨的事情吗?”
李治:“当然记得,那一年春天长安下了很大的雨,皇城内外都淹了,我与你母亲担心你在不羡园,连夜派了禁卫军去不羡园将你接回宫中。”
李宸仰头,看着父亲,说道:“阿耶,那一年春天,庄稼才种下去,许多百姓的庄稼都被水淹坏了。那时候宋璟便在不羡园旁的梅庄,梅庄中有一条小河,河水上涨,梅庄里的庄稼尽数被淹,他的叔父不在,庄中管事请示是否在河段挖一个口子放水到下游?宋璟却说,下游也是百姓的庄稼,如何能损人以自保?”
李治扬了扬眉,看向李宸。
李宸迎着父亲的视线,笑着说道:“后来听说那一年,梅庄所有百姓的佃租都免了。”
年纪轻轻,已经有如此胸怀。或许,真的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想要尚他的女儿,还是不行。
李宸:“阿耶说,用永昌认真想想自个儿想要怎样的驸马,我已经想好了。我就要宋璟这样的。”
李治脸色沉了下来,“宋璟不行,重新想!”
第101章 :有匪君子(四)()
李治莫名地就心头火起。
这个小女儿向来通透,怎么如今就说不通了呢?
那个宋璟,到底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永昌居然在九岁的时候就知道这么一个小郎君,怎么就不见人来汇报?
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要出降了,帝王心里是很舍不得的。然而再舍不得,也还是要将女儿放出宫的,帝王咬了咬牙,小女儿对出降之事一向抗拒,他想来想去,不如由她自个儿选个比较中意的驸马吧,他只要负责在旁把关就好了。
只是李治万万没想到,放任她自个儿选的结果是,她选了那么个不着调的人选!
李治好不容易从一堆奏折里头抽身出来,本想让女儿陪着好好散个步,赏个花什么的,结果没两下被女儿忽然跑出来的难题弄得没心情,头也一抽一抽地疼。
李宸安静地看着父亲,抿了抿唇,十分固执地说道:“可我想好了,我就想要宋璟那样的人当驸马。”
李治闻言,脸拉得老长。
说起来,他都不曾在李宸跟前动过火气,可身为帝王,一呼百应。李宸从小到大,也从没有像此刻这般与父亲唱过反调。李治虽然莫名火大,却并不想对女儿发作,深呼吸几下之后,按捺下心中的火气,衣袖一甩,“长安满城的青年才俊,莫非哪个都比不上这宋璟?重新想好了,再来与我说。”
说完,帝王大概是觉得小女儿如今任性得实在没眼看,于是也没再看女儿一眼,转身边走了。
多看一眼就是多一分心酸哪,女大不由爹了。
李宸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站在原地半晌,才轻叹一声,转身。
才转身,却发现太子李贤站在前方的路口,神色十分自然,好似是恰好就出现在那个地方一般,可肩膀上沾着一两片花瓣出卖了他。
李宸横了他一眼,“二兄,你适才在小树林中?”
李贤被李宸的话弄得岔了气,咳了几声。
李宸:“……”
李贤迎着阿妹的视线,摸了摸鼻子,干笑着说道:“永昌,阿兄不是有意要听你和父亲说话。”他一开始便在里头的小树林里,他在长生殿与父亲谈完政事之后,心头无端觉得烦闷,便遣散了身边近侍到处走走。倒是没想到父亲和永昌也会往这边走,开始两人说什么他并未留意,只是后来父亲有动怒的迹象,他心中有些担心,才侧着耳朵听两人是为何而吵。
至于为什么没露面也没离开,是怕里头有动静让父亲和永昌听见了不好。等父亲走了,他才放心从后面的小树林里出来的,只是他没想到肩膀上的花瓣露馅了。
李宸望了李贤一眼,皱了皱鼻子,并没有搭腔。
李贤走了过来,“永昌,父亲是为了你好。”
李宸本不想说话,但没憋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谁都不是我,即便是觉得为我好,也不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
李贤忍俊不禁,“阿妹想法太过天真,什么己所欲己所不欲,不过是先人的幌子。从前城阳姑姑、新城姑姑出降之时,驸马便是她们所欲?如今父亲愿意以你的想法为重,对你已经是分外不同。”
李宸无动于衷,显然没有将李贤的话听进去。
李贤笑着将肩膀上的花瓣拂去,跟李宸一同慢悠悠地在小道上走着,“永昌,凡事不能过于偏执。”
李贤先前的话李宸没听进去,这句话却听进去了。
李宸苦笑:“二兄知道什么?”
世人向来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道理谁不懂?道理要是真的管用,这世上又怎么有那么多的悲剧?母亲也是懂道理之人,可她对太子阿兄下手的时候,道理在她身上管用吗?
她从后世而来,比别人先一步窥得历史的原本。总有一天,母亲会踏上一条为了权力而放弃所有的道路,到那时候,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都是可以牺牲的。
她怕自己如今一步错,便是步步错,到最后失去一切。
惶惶不可终日。
那种滋味可不好受。
李贤说:“那宋璟当真有那么好?”
李宸眨了眨眼,“挺好。”
李贤:“敬业不好吗?我听闻他当年入宫便是你在父亲跟前提起的,文韬武略,如今又是朝中武将的后起之秀,父亲也十分看重他。”
李宸莞尔:“我选驸马,关李敬业什么事?”
李贤:“……”他以为永昌从小就与李妍熙的情分不同,自然也会对李敬业另眼相看。谁知永昌在选驸马一事上,显然是从未将李敬业划入她的考虑范围。李贤从未见过宋璟,但他觉得在勋贵之后当中,只有李敬业一人拿出来是足以顶门立户的,先入为主,他觉得无论那宋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都比不上李敬业。
而且说实话,当年李敬业初次出征,永昌连人家的阿妹都接进宫里来。虽然大伙儿都觉得是永昌特别喜欢那长相乖巧可爱的小娘子,可显然也是为了让出征打仗的李敬业放心吧?
李贤自认是比较了解李宸的,李敬业的仕途如今这么顺利,绝对是有李宸推波助澜。
好不容易将一个长相俊俏的小郎君培养成足以顶门立户的将军之后,她就一脚将人家踹开了?
李贤怎么想都觉得这事十分莫名其妙,莫非是那个宋璟当真是像永昌跟父亲说的那般,长得十分好看?
永昌是看上了宋璟的男色?
李敬业竟然是因为男色不如宋璟,所以被三振出局?
李贤叹息,“永昌,你到底在想什么?”
李宸皱了皱眉,不答反问:“二兄问我在想什么,永昌也想问二兄,到底是在想什么?母亲前脚才去感业寺,二兄后脚便到郊外去